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秀洲月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 帝国的繁盛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发展C. 近代的曙光 D.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答案】 D【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封建统治政策日益腐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得这种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AB两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C项近代的曙光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D项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概括最恰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阶段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2.(2021八下·秀洲月考)以下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的是(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收复台湾 C.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抗击沙俄侵略【答案】 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其教不易其俗”指的是册封达赖、班禅。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A项册封“达赖”“班禅”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2021八下·秀洲月考)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政策B. 工商皆本观念的深刻影响C.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D. 君主集权的加强【答案】 C【考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富商大贾致富之后,都购买田地,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由于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BD三项都不是形成题干观念的根源,不符合题意;C项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是形成题干观念的根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4.(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史 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答案】 A【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根据材料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其中在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并且明朝的科举制沿袭的是唐宋的考试科目及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但未发现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农耕 织布 炼水银、朱砂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答案】 C【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片内容涉及农业和手工业,正是《天工开物》记载的内容。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天工开物》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天工开物》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6.(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 “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 B.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答案】 B【考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为了加强皇权,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A项“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 反映的是军机处的前身军需房设立的直接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反映了军机大臣完全按照皇帝旨意办事,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CD两项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选拔途径、组成及办公地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7.(2021八下·秀洲月考)1794年9月5日,马戛尔尼使团失望地返回英国,出使的预期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贸易仍然仅限于广州。马戛尔尼使团的一名成员这样描述他们的出使经历:“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皇帝自认为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②中国皇帝认为自己落后易受侵略而特别警惕③英国使者不愿行中国君臣礼节激怒了中国皇帝④中国以农为本、以陆为家不重视商业与航海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 D【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实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项①④是导致题干的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闭关锁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据此回答下题8.“人”被发现的运动,其核心是( )A. 人文主义 B. 文艺复兴 C. 理性主义 D. 天赋人权9.“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在于( )A. 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 雇佣劳动力增加C. 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D. 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答案】 8A9D【考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人文主义是“人”被发现的运动的核心,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人”被发现的运动的核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这使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ABC三项都不是“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是“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1八下·秀洲月考)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太阳的光芒,它象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有些明亮的星星也闪烁着各自的光芒。但在新的一天——文艺复兴——的黎明,月亮和星星却都变得暗淡无光。以下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莎士比亚 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C. 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D. 14世纪首先开始于法国【答案】 B【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学说,文艺复兴表面上看是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其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基础知识,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11.(2020八下·柯桥期末)“人民的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但丁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答案】 D【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不符合题意;B项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C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符合题意;D项卢梭和题干材料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识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12.(2021八下·秀洲月考)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曾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是 ( )A. 发表《独立宣言》 B. 颁布《人权宣言》C. 进行独立战争 D. 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答案】 D【考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因此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三权分立。ABC三项都不是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不符合题意;D项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使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知道1787年宪法是由制宪会议制定的,它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13.(2021八下·秀洲月考)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B. 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C. 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D. 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答案】 C【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A项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表述错误,明朝设“厂卫”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不符合题意;B项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表述错误,查理一世是英国的君主,不符合题意;C项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表述正确,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采取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符合题意;D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表述错误,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而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爆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14.(2021八下·秀洲月考) 2021年2月,我国公开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人们纷纷致敬戍边英雄同时,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也投入了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做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图一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中的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清政府对该岛采取了哪些行政管辖措施 (2)图三反映的问题发生于17世纪中期,该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学习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答案】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2)康熙皇帝对沙俄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3)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以北地区;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4)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都是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说明了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59年,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负责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等。故答案为:(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2)康熙皇帝对沙俄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3)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以北地区;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4)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5.(2021八下·秀洲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还说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重读伏尔泰》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哪两个阶层的利益?你如何理解“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答案】 (1)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以此来抨击天主教教会;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来宣传他自己的平等的思想(2)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美国:英国殖民统治;英国: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考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写有许多文学伤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根据材料一中的“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可知伏尔泰“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是指他抨击天主教教会,宣传的平等思想。(2)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相关知识。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法国是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保留了国王,为了限制王权,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3)本题考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从而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还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9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反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把“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肯定下来。故答案为:(1)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以此来抨击天主教教会;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来宣传他自己的平等的思想。(2)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美国:英国殖民统治;英国: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秀洲月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 帝国的繁盛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发展C. 近代的曙光 D.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2.(2021八下·秀洲月考)以下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的是(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收复台湾 C.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抗击沙俄侵略3.(2021八下·秀洲月考)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政策B. 工商皆本观念的深刻影响C.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D. 君主集权的加强4.(2016八下·杭州期中)《明史 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5.(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农耕 织布 炼水银、朱砂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6.(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 “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 B.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7.(2021八下·秀洲月考)1794年9月5日,马戛尔尼使团失望地返回英国,出使的预期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贸易仍然仅限于广州。马戛尔尼使团的一名成员这样描述他们的出使经历:“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皇帝自认为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②中国皇帝认为自己落后易受侵略而特别警惕③英国使者不愿行中国君臣礼节激怒了中国皇帝④中国以农为本、以陆为家不重视商业与航海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据此回答下题8.“人”被发现的运动,其核心是( )A. 人文主义 B. 文艺复兴 C. 理性主义 D. 天赋人权9.“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在于( )A. 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 雇佣劳动力增加C. 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D. 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10.(2021八下·秀洲月考)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太阳的光芒,它象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有些明亮的星星也闪烁着各自的光芒。但在新的一天——文艺复兴——的黎明,月亮和星星却都变得暗淡无光。以下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莎士比亚 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C. 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D. 14世纪首先开始于法国11.(2020八下·柯桥期末)“人民的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但丁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12.(2021八下·秀洲月考)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曾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是 ( )A. 发表《独立宣言》 B. 颁布《人权宣言》C. 进行独立战争 D. 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13.(2021八下·秀洲月考)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B. 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C. 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D. 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二、非选择题14.(2021八下·秀洲月考) 2021年2月,我国公开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人们纷纷致敬戍边英雄同时,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也投入了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做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图一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中的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清政府对该岛采取了哪些行政管辖措施 (2)图三反映的问题发生于17世纪中期,该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学习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15.(2021八下·秀洲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还说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重读伏尔泰》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哪两个阶层的利益?你如何理解“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 D【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封建统治政策日益腐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得这种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AB两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C项近代的曙光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D项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概括最恰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阶段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2.【答案】 A【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其教不易其俗”指的是册封达赖、班禅。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A项册封“达赖”“班禅”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能反映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答案】 C【考点】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富商大贾致富之后,都购买田地,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由于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BD三项都不是形成题干观念的根源,不符合题意;C项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是形成题干观念的根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4.【答案】 A【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题根据材料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其中在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并且明朝的科举制沿袭的是唐宋的考试科目及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但未发现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答案】 C【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片内容涉及农业和手工业,正是《天工开物》记载的内容。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天工开物》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天工开物》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6.【答案】 B【考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为了加强皇权,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A项“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 反映的是军机处的前身军需房设立的直接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反映了军机大臣完全按照皇帝旨意办事,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CD两项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选拔途径、组成及办公地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7.【答案】 D【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实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项①④是导致题干的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闭关锁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答案】 8.A9.D【考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人文主义是“人”被发现的运动的核心,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人”被发现的运动的核心,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这使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ABC三项都不是“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是“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 B【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学说,文艺复兴表面上看是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其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基础知识,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11.【答案】 D【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不符合题意;B项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C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符合题意;D项卢梭和题干材料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识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12.【答案】 D【考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因此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三权分立。ABC三项都不是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不符合题意;D项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使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知道1787年宪法是由制宪会议制定的,它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13.【答案】 C【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A项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表述错误,明朝设“厂卫”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不符合题意;B项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表述错误,查理一世是英国的君主,不符合题意;C项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表述正确,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采取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符合题意;D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表述错误,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而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爆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二、非选择题14.【答案】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2)康熙皇帝对沙俄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3)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以北地区;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4)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都是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说明了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59年,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负责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等。故答案为:(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2)康熙皇帝对沙俄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3)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以北地区;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4)有利于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势力和行为做斗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5.【答案】 (1)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以此来抨击天主教教会;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来宣传他自己的平等的思想(2)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美国:英国殖民统治;英国: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考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写有许多文学伤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根据材料一中的“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可知伏尔泰“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是指他抨击天主教教会,宣传的平等思想。(2)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相关知识。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法国是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保留了国王,为了限制王权,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3)本题考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从而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还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9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反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把“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肯定下来。故答案为:(1)孔子遇事“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以此来抨击天主教教会;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来宣传他自己的平等的思想。(2)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美国:英国殖民统治;英国: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