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单选题
1.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 抵制了外国资本人侵 D.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我国洋务派发起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的一场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当时认识到,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们开办了许多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中代表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随着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895年初,日本进攻中国山东的威海卫,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虽然向西方学习以失败告终,最终也没有实现富国强兵,但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才有了后面一大批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是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考生要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 变法维新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发展近代工业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一些内部的官员开展了洋务运动,A符合题意;
BCD三项的内容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强兵富国。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不符合史实;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还是要掌握基础知识。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把这一主张落实到行动中而创办了( )
A. 福州船政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湖北织布局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可以看出,这里认为中国的军事不如西方,于是他们开始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创办了军事工业,典型代表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轮船招商局,不符合题意;
C.汉阳铁厂,不符合题意;
D.湖北织布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行动,注意区别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5.李鸿章认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践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需要练兵制器才能自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读懂题干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的典型事例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清朝洋务派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A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C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是清朝洋务派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7.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8.《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这样评论洋务运动: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其主要强调了洋务运动( )
A.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 对封建制度进行变革
C. 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D. 挽救并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评价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来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B表述与史实不符,表述错误;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符合洋务派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成立三支海军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这是说国家先富而后才能强,尤其必须富在民生方面,所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 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AD是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军事工业,B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新式海军,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民用工业的创办。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答题的关键。
10.观察表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洋务时期创办的主要学堂
年份 名称 地点 备注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北京 选14岁以下八旗子弟入学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广州 招驻防满汉旗人16人,汉人世家子弟4人,年龄在20岁以下,学制三年
1880年 天津电报学堂 天津 兼修理论和技术
1881年 北洋水师学堂 天津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1887年 广东水陆师学堂 广州 中西兼学,学制三年
1893年 天津西医学堂 天津 设于天津总医院内
A. 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 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 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 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京师大学堂就在北京,而北京不是通商口岸,故A不符合题意。
B.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和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可知,“兼修理论和技术”“主修驾驶、管轮”“中西兼学”表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
D.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中进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教育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11.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面漫画反映的事件( )

A. 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想 B. 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进行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 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践行“实业救国”政策是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故A错误。
B.依据题干画面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找自强救国之路,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行制度变革尝试的事件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C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口号、内容、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题干中的“自强”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2.江南制造总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 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领导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选项D说法错误,BCD三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逐一分析选项内容,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13.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提出: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这表明曾国藩为实现“自强”注重( )
A. 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B. 培养近代新式人才
C. 组建新式的陆海军 D.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内容可知,曾国藩为实现“自强”注重培养近代新式人才。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此,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人才;洋务派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组建新式的陆海军、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在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14.1877—1889年,英国太古、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该材料说明了( )
A. 国外轮船公司的航运技术落后于中方企业
B.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D. 国外轮船公司勾心斗角导致实力大大削弱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877-1889年……而太古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与英美等轮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C选项符合题意;
国外航运公司的航运技术落后于中方企业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与题干材料无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
国外航运公司勾心斗角导致实力大大削弱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5.李鸿章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
A.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 兴办新式学校
C. 派遣留学生出国 D. 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不符合题意;
BCD项都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要紧扣题干内容(军事方面),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6.奕诉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称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期则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上述材料说明( )
A. 洋务派与洋人勾结出卖国家利益 B. 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 D.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鬼子六”;“丁鬼奴”;“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的信息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洋务运动,挽救民族危亡的做法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C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7.2019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黄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建立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军阀统治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兴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被称为世界第七,亚洲第一。中国近代海军筹建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
A项洋务运动时期建立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中国近代海军筹建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
18.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是维新派的重要活动之一。其中创办于天津的报刊是( )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知新报》 D. 《湘学报》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维新思想的传播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B.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C.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D.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西方企业,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因此: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对选项进行比较即可作答。
20.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在30年里翻译西书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在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为多。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放弃了引进西方的机器 B. 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C. 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D. 改变了封建旧思想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京师同文馆在30年中翻译西书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为多”可知,洋务运动期间,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主要涉及到外交、史地政法、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等方面,从而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故选B项;
ACD项内容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和曾国藩为代表。
21.“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则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工厂人员福利好 B. 顺应历史的发展
C. 所办工厂利润高 D. 存在严重局限性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由于管理不善,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洋务运动的意义即可作答。
23.洋务企业都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性质,企业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腐败丛生,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也受到列强挤压。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催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 不可能帮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传播的企业弊端百出,管理体制腐朽、腐败之风盛行;这种企业是不可能挽救中国近代经济的。因此:D符合题意;ABC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是( )
A. 理藩院 B. 总理衙门 C. 北洋大臣 D. 外务部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故选B;
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A错误;
C是1870年设立,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不符合题意,排除;
D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置的,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总理衙门的设立。理解和识记总理衙门设立的背景、职责、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同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25.下列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的近代民用工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6.柏杨先生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于是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请你判断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看到了西方列强科技的强大,于是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7.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 ”,可以看出,洋务运动使得外国的商品在中国销售不畅,这就是说洋务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经济上对中国的侵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不符合题意;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8.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 开平煤矿 B. 汉阳铁厂 C. 湖北织布局 D. 福州船政局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因此:
D符合题意;ABC是民用企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即可作答。
2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使中国逐步走,上富强之路 B.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 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故A错误。
B·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外国轮船业遭受损失,湖北织布局的创办使洋布的进口大幅减少,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故B正确。
CD.与题干无关,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30.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 汉阳铁厂 B. 大生纱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
大生纱厂是轻工业,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创办,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事迹.
3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练兵”“海军”等举措没有使中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据资料统计,从1862-15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剿发捻、 勤远略”指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抵御外侮。B正确;
废除八股取士是在戊戌变法时期,A错误;
兴办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而不是地主阶级,C错误;
学习西方思想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由材料中“从1862-1894年”“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可知李鸿章的“新政”指的是洋务运动.
33.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不符合题意;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不符合题意;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洋务派运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理解题干信息是关键。
3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19世纪中期)近代化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段话评述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题文“(19世纪中期)”“近代化运动倡导者”“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题文描述等是洋务运动,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指导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在中国实行西方的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而是借此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客观上,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等思想文化,与题意不符,BC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注意对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关键信息的深入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5.从下面“晚清财政税收结构表”的变化可以说明( )
时间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1885年 3071 40 3923 51
A. 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收入减少了
B. 甲午战败后国内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C. 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维新变法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由表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也才会有工商杂税收入比重的上升,故选C;
农业税和工商杂税是对内征收的结果,这与关税的关联并不大,排除A;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维新变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时间未到,排除D。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1849-1885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化及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的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6.某学习小组,在“洋务运动”主题下展出了下列图片,这些图片反映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民权民生
【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前期的内容,属于“自强”,图二是军事上的成就属于“自强”,图三汉阳铁厂属于洋务运动后期的“求富”的成就,由此可知,三幅图片描述的是自强求富的内容,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
C.实业救国,不符合题意;
D.民权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这其实是课本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识记。
37.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京师同文馆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洋务派运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故选D;
AB.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
C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洋务运动时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学生要分清这些企业。
38.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自由与平等 C. 自强与求富 D. 扶清灭洋
【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民主与科学,不符合史实;
B.自由与平等,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扶清灭洋,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3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 镇压太平天国运 B.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 发展资本主义 D. 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意;
B.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不符合题意;
C.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 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识记来回答,这样的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4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镇压人民的反抗
C. 抵抗外国的侵略 D. 维护清朝的统治
【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ABC三项都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
D项维护清朝的统治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区分洋务运动的学习的内容和目的。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单选题
1.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 抵制了外国资本人侵 D.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 变法维新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发展近代工业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把这一主张落实到行动中而创办了( )
A. 福州船政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湖北织布局
5.李鸿章认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践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的典型事例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7.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8.《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这样评论洋务运动: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其主要强调了洋务运动( )
A.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 对封建制度进行变革
C. 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D. 挽救并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符合洋务派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成立三支海军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
10.观察表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洋务时期创办的主要学堂
年份 名称 地点 备注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北京 选14岁以下八旗子弟入学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广州 招驻防满汉旗人16人,汉人世家子弟4人,年龄在20岁以下,学制三年
1880年 天津电报学堂 天津 兼修理论和技术
1881年 北洋水师学堂 天津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1887年 广东水陆师学堂 广州 中西兼学,学制三年
1893年 天津西医学堂 天津 设于天津总医院内
A. 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 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 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 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11.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面漫画反映的事件( )

A. 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想 B. 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进行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 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12.江南制造总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 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13.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提出: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这表明曾国藩为实现“自强”注重( )
A. 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B. 培养近代新式人才
C. 组建新式的陆海军 D.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4.1877—1889年,英国太古、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该材料说明了( )
A. 国外轮船公司的航运技术落后于中方企业
B.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D. 国外轮船公司勾心斗角导致实力大大削弱
15.李鸿章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
A.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 兴办新式学校
C. 派遣留学生出国 D. 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16.奕诉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称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期则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上述材料说明( )
A. 洋务派与洋人勾结出卖国家利益 B. 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 D.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17.2019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黄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建立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军阀统治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8.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是维新派的重要活动之一。其中创办于天津的报刊是( )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知新报》 D. 《湘学报》
19.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B.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C.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D.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20.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在30年里翻译西书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在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为多。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放弃了引进西方的机器 B. 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C. 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D. 改变了封建旧思想
21.“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则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工厂人员福利好 B. 顺应历史的发展
C. 所办工厂利润高 D. 存在严重局限性
22.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23.洋务企业都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性质,企业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腐败丛生,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也受到列强挤压。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催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 不可能帮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是( )
A. 理藩院 B. 总理衙门 C. 北洋大臣 D. 外务部
25.下列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的近代民用工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26.柏杨先生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于是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请你判断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7.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28.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 开平煤矿 B. 汉阳铁厂 C. 湖北织布局 D. 福州船政局
2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使中国逐步走,上富强之路 B.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 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0.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
A. 汉阳铁厂 B. 大生纱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3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32.据资料统计,从1862-15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33.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3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19世纪中期)近代化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段话评述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5.从下面“晚清财政税收结构表”的变化可以说明( )
时间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1885年 3071 40 3923 51
A. 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收入减少了
B. 甲午战败后国内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C. 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维新变法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6.某学习小组,在“洋务运动”主题下展出了下列图片,这些图片反映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民权民生
37.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京师同文馆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38.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自由与平等 C. 自强与求富 D. 扶清灭洋
3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 镇压太平天国运 B.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 发展资本主义 D. 维护清朝统治
4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镇压人民的反抗
C. 抵抗外国的侵略 D. 维护清朝的统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我国洋务派发起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的一场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当时认识到,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们开办了许多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中代表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随着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895年初,日本进攻中国山东的威海卫,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虽然向西方学习以失败告终,最终也没有实现富国强兵,但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才有了后面一大批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是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考生要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2.【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一些内部的官员开展了洋务运动,A符合题意;
BCD三项的内容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强兵富国。
3.【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不符合史实;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还是要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可以看出,这里认为中国的军事不如西方,于是他们开始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创办了军事工业,典型代表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轮船招商局,不符合题意;
C.汉阳铁厂,不符合题意;
D.湖北织布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行动,注意区别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5.【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需要练兵制器才能自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读懂题干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清朝洋务派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A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C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是清朝洋务派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7.【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8.【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评价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来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B表述与史实不符,表述错误;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9.【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这是说国家先富而后才能强,尤其必须富在民生方面,所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 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AD是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军事工业,B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新式海军,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民用工业的创办。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答题的关键。
10.【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京师大学堂就在北京,而北京不是通商口岸,故A不符合题意。
B.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和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可知,“兼修理论和技术”“主修驾驶、管轮”“中西兼学”表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
D.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中进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教育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11.【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践行“实业救国”政策是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故A错误。
B.依据题干画面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找自强救国之路,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行制度变革尝试的事件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C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口号、内容、性质、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题干中的“自强”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2.【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领导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选项D说法错误,BCD三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逐一分析选项内容,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13.【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内容可知,曾国藩为实现“自强”注重培养近代新式人才。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此,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人才;洋务派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组建新式的陆海军、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在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紧扣题干内容,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14.【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877-1889年……而太古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与英美等轮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C选项符合题意;
国外航运公司的航运技术落后于中方企业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与题干材料无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
国外航运公司勾心斗角导致实力大大削弱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5.【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不符合题意;
BCD项都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要紧扣题干内容(军事方面),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鬼子六”;“丁鬼奴”;“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的信息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洋务运动,挽救民族危亡的做法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C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7.【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兴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被称为世界第七,亚洲第一。中国近代海军筹建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
A项洋务运动时期建立中国近代位居亚洲第一的一支新式海军,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中国近代海军筹建最早创建于洋务运动。
18.【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维新思想的传播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西方企业,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因此: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对选项进行比较即可作答。
20.【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京师同文馆在30年中翻译西书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为多”可知,洋务运动期间,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书籍,主要涉及到外交、史地政法、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等方面,从而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故选B项;
ACD项内容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和曾国藩为代表。
21.【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由于管理不善,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洋务运动的意义即可作答。
23.【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传播的企业弊端百出,管理体制腐朽、腐败之风盛行;这种企业是不可能挽救中国近代经济的。因此:D符合题意;ABC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4.【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故选B;
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A错误;
C是1870年设立,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不符合题意,排除;
D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置的,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总理衙门的设立。理解和识记总理衙门设立的背景、职责、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同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25.【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6.【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清政府发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看到了西方列强科技的强大,于是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7.【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 ”,可以看出,洋务运动使得外国的商品在中国销售不畅,这就是说洋务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经济上对中国的侵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不符合题意;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8.【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因此:
D符合题意;ABC是民用企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即可作答。
29.【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A.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故A错误。
B·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外国轮船业遭受损失,湖北织布局的创办使洋布的进口大幅减少,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故B正确。
CD.与题干无关,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30.【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
大生纱厂是轻工业,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创办,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事迹.
31.【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练兵”“海军”等举措没有使中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答案】 B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剿发捻、 勤远略”指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抵御外侮。B正确;
废除八股取士是在戊戌变法时期,A错误;
兴办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而不是地主阶级,C错误;
学习西方思想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由材料中“从1862-1894年”“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可知李鸿章的“新政”指的是洋务运动.
33.【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不符合题意;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不符合题意;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洋务派运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理解题干信息是关键。
34.【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题文“(19世纪中期)”“近代化运动倡导者”“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题文描述等是洋务运动,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指导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在中国实行西方的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而是借此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客观上,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等思想文化,与题意不符,BC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注意对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关键信息的深入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5.【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由表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也才会有工商杂税收入比重的上升,故选C;
农业税和工商杂税是对内征收的结果,这与关税的关联并不大,排除A;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维新变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时间未到,排除D。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考查1849-1885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化及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的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6.【答案】 A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前期的内容,属于“自强”,图二是军事上的成就属于“自强”,图三汉阳铁厂属于洋务运动后期的“求富”的成就,由此可知,三幅图片描述的是自强求富的内容,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
C.实业救国,不符合题意;
D.民权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这其实是课本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识记。
37.【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洋务派运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故选D;
AB.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
C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洋务运动时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学生要分清这些企业。
38.【答案】 C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民主与科学,不符合史实;
B.自由与平等,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扶清灭洋,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39.【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意;
B.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不符合题意;
C.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 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识记来回答,这样的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40.【答案】 D
【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ABC三项都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
D项维护清朝的统治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区分洋务运动的学习的内容和目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