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020七下·海曙期末)外国运动员去北京游玩,请问下列哪个建筑最能体现北京生活特色( )A.窑洞 B.土楼 C.四合院 D.吊脚楼【答案】C【知识点】北京【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民居特色,土楼是福建土家族的民居特色,四合院是体现了北京人生活特色的,吊脚楼是南方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2.(2020七下·海曙期末)小明运用气候知识分析了寒潮肆虐南方的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南方纬度低 B.夏季风弱 C.冬季风强 D.冬季风弱【答案】C【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较弱。但是,如果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时,容易形成寒潮肆虐南方。因此, 小明运用气候知识分析了寒潮肆虐南方的原因是冬季风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发源于陆地,为偏北风,性质干冷,影响范围大.夏季风发源于海洋,为偏南风,性质暖湿,影响范围小.3.(2020七下·海曙期末)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内蒙古高原的生态景观,不是青藏高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海拔高低影响植物生长,不是纬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不是东高西低。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当黑龙江(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南方)已春耕生产。4.(2020七下·海曙期末)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到这个江南小镇,你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A.那达慕大会 B.田地里麦浪滚滚C.临河建着屋 D.到处有土打的窑洞【答案】C【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到这个江南小镇,你可以看到的景象是临河建着屋。其他不符合该地区。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地区,这里不种小麦,土打的窑洞应该是黄土高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乌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5.(2017·绍兴)“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地区的这一谚语反映了季风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不稳定性 C.复杂多样 D.温差较大【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迟到早退,则雨季短,会引起旱灾;早到迟退,则雨季长,会引起涝灾。冬季风强烈会爆发寒潮。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特征的理解。(2020七下·海曙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题。6.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7.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A7.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剖面是沿30°纬线作的,经过了横断山脉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7.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的影响,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①③④,正确。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这个与纬度有关。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8.(2020七下·海曙期末)秦岭一淮河一线在我国地理上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②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③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④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是:②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③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④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②③④ ,正确。①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错误,没有经过该线。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9.(2020七下·海曙期末)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生活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D【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司母戊鼎是商朝的青铜器。D项①③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生活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二、非选择题10.(2020七下·海曙期末)连线题。(1)将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它们的简称用直线连接起来。①浙江省A.沪②上海市B.闽③福建省C.浙④湖南省D.鲁⑤山东省E.湘(2)将下列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它们的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①云贵高原A.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②内蒙古高原B.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是著名的旅游之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C.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④四川盆地D.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等⑤东南丘陵E.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答案】(1)①-C ②-A ③-B ④-E ⑤-D(2)①-B ②-A ③- C ④-E ⑤-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其中,①浙江省 的简称是浙,②上海市的简称是沪,③福建省的简称是闽,④湖南省的简称是湘,⑤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故答案为:①-C ②-A ③-B ④-E ⑤-D(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云贵高原 对应B.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是著名的旅游之地;②内蒙古高原 对应 A.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对应 C.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④四川盆地 对应 E.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⑤东南丘陵 对应D.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等。故答案为:①-B ②-A ③- C ④-E ⑤-D【点评】本题还考查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县(自治县、市、县级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11.(2020七下·海曙期末)下图为长江流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发源于 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长江注入 海。(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图中A处有著名的峡谷 ;B处有著名的水利工程 。 与 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答案】(1)青藏;一;东(2)沿江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 水源,水运条件好(3)虎跳峡;三峡;宜昌;湖口【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长江注入东海。(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长江分布,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 水源,水运条件好(3)、图中A处有著名的峡谷虎跳峡;B处有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12.(2020七下·海曙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判断宁夏平原位于 流域,有“ ”之美誉。(2)根据图二描述宁夏回族自治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一分析其原因。(3)水稻是宁夏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根据图一、图二,描述宁夏平原种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答案】(1)黄河;塞上江南(2)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宁夏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地。(3)有利:地处平 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气温适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热量。不利:降水量较少,限制农作物的种植。【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判断宁夏平原位于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美誉。(2)、根据图二可知,宁夏平原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宁夏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地。(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宁夏平原有利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即可。故答案为:有利:地处平 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气温适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热量。不利:降水量较少,限制农作物的种植。【点评】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平方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13.(2020七下·海曙期末)阅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A: 流域。B: 流域。C: 流域。D: 流域。(2)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选择其中一个文明古国列举其创造的文明。(3)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特点为早期文明的诞生提供了哪些条件?【答案】(1)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黃河长江(2)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等;巴比伦王国,古城乌鲁克(或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在大河流域。 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等。【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1)根据《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B是两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C是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印度文明;D是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文明。(2)古代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处于大河流域,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故答案为:(1)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黃河长江。(2)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等;巴比伦王国,古城乌鲁克(或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在大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河文明,要求具备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020七下·海曙期末)外国运动员去北京游玩,请问下列哪个建筑最能体现北京生活特色( )A.窑洞 B.土楼 C.四合院 D.吊脚楼2.(2020七下·海曙期末)小明运用气候知识分析了寒潮肆虐南方的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南方纬度低 B.夏季风弱 C.冬季风强 D.冬季风弱3.(2020七下·海曙期末)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4.(2020七下·海曙期末)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到这个江南小镇,你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A.那达慕大会 B.田地里麦浪滚滚C.临河建着屋 D.到处有土打的窑洞5.(2017·绍兴)“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地区的这一谚语反映了季风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不稳定性 C.复杂多样 D.温差较大(2020七下·海曙期末)读下图,回答下题。6.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7.下列地理现象中,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0七下·海曙期末)秦岭一淮河一线在我国地理上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②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③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④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2020七下·海曙期末)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生活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非选择题10.(2020七下·海曙期末)连线题。(1)将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它们的简称用直线连接起来。①浙江省A.沪②上海市B.闽③福建省C.浙④湖南省D.鲁⑤山东省E.湘(2)将下列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它们的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①云贵高原A.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②内蒙古高原B.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是著名的旅游之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C.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④四川盆地D.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等⑤东南丘陵E.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11.(2020七下·海曙期末)下图为长江流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发源于 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长江注入 海。(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图中A处有著名的峡谷 ;B处有著名的水利工程 。 与 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12.(2020七下·海曙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判断宁夏平原位于 流域,有“ ”之美誉。(2)根据图二描述宁夏回族自治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一分析其原因。(3)水稻是宁夏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根据图一、图二,描述宁夏平原种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3.(2020七下·海曙期末)阅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A: 流域。B: 流域。C: 流域。D: 流域。(2)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选择其中一个文明古国列举其创造的文明。(3)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特点为早期文明的诞生提供了哪些条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北京【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民居特色,土楼是福建土家族的民居特色,四合院是体现了北京人生活特色的,吊脚楼是南方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2.【答案】C【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较弱。但是,如果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时,容易形成寒潮肆虐南方。因此, 小明运用气候知识分析了寒潮肆虐南方的原因是冬季风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发源于陆地,为偏北风,性质干冷,影响范围大.夏季风发源于海洋,为偏南风,性质暖湿,影响范围小.3.【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内蒙古高原的生态景观,不是青藏高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海拔高低影响植物生长,不是纬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不是东高西低。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当黑龙江(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南方)已春耕生产。4.【答案】C【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到这个江南小镇,你可以看到的景象是临河建着屋。其他不符合该地区。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地区,这里不种小麦,土打的窑洞应该是黄土高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乌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5.【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迟到早退,则雨季短,会引起旱灾;早到迟退,则雨季长,会引起涝灾。冬季风强烈会爆发寒潮。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特征的理解。【答案】6.A7.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剖面是沿30°纬线作的,经过了横断山脉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7.受上图所示地势特点的影响,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①③④,正确。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这个与纬度有关。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8.【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是:②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③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④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②③④ ,正确。①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错误,没有经过该线。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9.【答案】D【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解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司母戊鼎是商朝的青铜器。D项①③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生活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10.【答案】(1)①-C ②-A ③-B ④-E ⑤-D(2)①-B ②-A ③- C ④-E ⑤-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其中,①浙江省 的简称是浙,②上海市的简称是沪,③福建省的简称是闽,④湖南省的简称是湘,⑤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故答案为:①-C ②-A ③-B ④-E ⑤-D(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云贵高原 对应B.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是著名的旅游之地;②内蒙古高原 对应 A.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对应 C.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④四川盆地 对应 E.土壤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气候暖湿,农业发达;⑤东南丘陵 对应D.海拔不高,盛产茶叶、竹制品等。故答案为:①-B ②-A ③- C ④-E ⑤-D【点评】本题还考查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县(自治县、市、县级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11.【答案】(1)青藏;一;东(2)沿江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 水源,水运条件好(3)虎跳峡;三峡;宜昌;湖口【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长江注入东海。(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长江分布,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 水源,水运条件好(3)、图中A处有著名的峡谷虎跳峡;B处有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12.【答案】(1)黄河;塞上江南(2)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宁夏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地。(3)有利:地处平 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气温适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热量。不利:降水量较少,限制农作物的种植。【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判断宁夏平原位于黄河流域,有“塞上江南”之美誉。(2)、根据图二可知,宁夏平原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宁夏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地。(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宁夏平原有利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即可。故答案为:有利:地处平 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农作物;气温适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热量。不利:降水量较少,限制农作物的种植。【点评】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平方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13.【答案】(1)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黃河长江(2)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等;巴比伦王国,古城乌鲁克(或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在大河流域。 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等。【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1)根据《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B是两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C是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印度文明;D是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文明。(2)古代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处于大河流域,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故答案为:(1)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黃河长江。(2)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等;巴比伦王国,古城乌鲁克(或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等;古代中国,甲骨文等。(3)都在大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河文明,要求具备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