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5题共30分)1.(2021八下·北仑期中)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2.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幅挽联缅怀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3.(2021八下·北仑期中)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4.(2021八下·北仑期中)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其中不包括( )A.平定准噶尔部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修建须弥福寿庙 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5.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朝代 相关史实元朝 设宣政院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噶厦等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6.(2021八下·北仑期中)“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7.“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成功了。”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8.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9.(2021八下·北仑期中)15世纪前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A.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10.(2021八下·北仑期中)中世纪后,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哥白尼——日心说C.卢梭——三权分立 D.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1.(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让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2021八下·北仑期中)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指的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13.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14.确定美国为民主共和制的法律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 D.1787年联邦宪法15.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0分)16.(2021八下·北仑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美)基辛格《论中国》(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3)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17.(2021八下·北仑期中)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1)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母邦”是指何国。“兵戎相见”是指什么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成立的法律文件名称。(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天工开物》是他们应查阅的著作,符合题意;B项《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C项《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理解与识记《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2.【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 据题干“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结合所学,挽联中描述的是郑成功.荷兰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先后攻取赤嵌楼和台湾城.1662年盘踞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以“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知识的掌握。3.【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皇权膨胀【解析】【分析】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君权,废除了我国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故中国古代设丞相和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秦始皇、明太祖。A项秦始皇、明太祖是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注意准确识记丞相制度的相关知识。4.【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ABD三项都是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所做的努力,不符合题意;C项修建须弥福寿庙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识记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5.【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 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立驻藏大臣。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 此题考查古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6.【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而这里的“执政之府”是军机处。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军机处是题干里的“执政之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军机处的设立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掌握清朝封建君主制度的加强的相关基础知识。7.【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国王专政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故“和平过渡”指的是宫廷政变。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1688年宫廷政变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君主立宪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国王的权利受到制约,议会至上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出现于君主立宪制度.《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9.【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密切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文明交流。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A项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不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郑和下西洋和殖民扩张无关;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B项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符合题意;C项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只符合新航路开辟,不符合题意;D项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不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郑和下西洋和贸易格局的改变无关,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要求具备调用所学和归纳的能力。10.【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解析】【分析】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侵犯人权的政府。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主权说”;为了探讨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又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AB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卢梭——三权分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11.【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④说法不对,①②③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历史意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12.【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打破了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加快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进程。但哥伦布对美洲土著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哥伦布是题干材料描述的“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3.【答案】A【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美国.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1787年宪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答案】D【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文献是《1787年联邦宪法》.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1787年宪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5.【答案】C【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欧洲…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为保护法国大革命…东征西讨…传播了人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野心的膨胀…导致…欧洲人民的灾难”这些关键词可以得出此人就是拿破仑.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多次打击欧洲的反法联盟,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后期的对外侵略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以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拿破仑。16.【答案】(1)废丞相,创内阁;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防御政策”为主,例:加固、增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为主,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第一问:读图可知,明朝在中央结构上废除了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此外还增设了内阁。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2)第一问:根据“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与“在德不在险”可知,明朝在民族政策上采用了被动防御的政策,清朝则采用了恩威并施,以“怀柔”为主的政策。第二问:明朝修建长城抵御和防范蒙古起兵南下。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等。(3)第一问:根据“外国商人……且管制甚严”概括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废丞相,创内阁;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防御政策”为主,例:加固、增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为主,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清朝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7.【答案】(1)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3)《人权宣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地位,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因此政治体制指的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君主立宪制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母邦”指的是英国。北美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而爆发美国独立战争,因此“兵戎相见”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3)本题考查《人权宣言》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可知,反映的是《人权宣言》的内容。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故答案为:(1)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3)《人权宣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及法治建设的历程的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5题共30分)1.(2021八下·北仑期中)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天工开物》是他们应查阅的著作,符合题意;B项《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C项《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理解与识记《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2.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幅挽联缅怀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 据题干“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结合所学,挽联中描述的是郑成功.荷兰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先后攻取赤嵌楼和台湾城.1662年盘踞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以“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知识的掌握。3.(2021八下·北仑期中)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皇权膨胀【解析】【分析】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君权,废除了我国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故中国古代设丞相和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秦始皇、明太祖。A项秦始皇、明太祖是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注意准确识记丞相制度的相关知识。4.(2021八下·北仑期中)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其中不包括( )A.平定准噶尔部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修建须弥福寿庙 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ABD三项都是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所做的努力,不符合题意;C项修建须弥福寿庙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识记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5.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朝代 相关史实元朝 设宣政院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噶厦等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 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立驻藏大臣。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 此题考查古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6.(2021八下·北仑期中)“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答案】D【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而这里的“执政之府”是军机处。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军机处是题干里的“执政之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军机处的设立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掌握清朝封建君主制度的加强的相关基础知识。7.“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成功了。”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国王专政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故“和平过渡”指的是宫廷政变。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1688年宫廷政变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君主立宪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国王的权利受到制约,议会至上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出现于君主立宪制度.《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9.(2021八下·北仑期中)15世纪前期,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A.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密切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文明交流。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A项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不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郑和下西洋和殖民扩张无关;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B项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符合题意;C项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只符合新航路开辟,不符合题意;D项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不是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郑和下西洋和贸易格局的改变无关,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要求具备调用所学和归纳的能力。10.(2021八下·北仑期中)中世纪后,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哥白尼——日心说C.卢梭——三权分立 D.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答案】C【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解析】【分析】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侵犯人权的政府。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主权说”;为了探讨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又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AB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卢梭——三权分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11.(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让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④说法不对,①②③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项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历史意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12.(2021八下·北仑期中)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指的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打破了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加快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进程。但哥伦布对美洲土著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哥伦布是题干材料描述的“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3.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答案】A【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美国.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1787年宪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确定美国为民主共和制的法律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 D.1787年联邦宪法【答案】D【知识点】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文献是《1787年联邦宪法》.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1787年宪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5.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答案】C【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欧洲…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为保护法国大革命…东征西讨…传播了人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野心的膨胀…导致…欧洲人民的灾难”这些关键词可以得出此人就是拿破仑.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多次打击欧洲的反法联盟,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后期的对外侵略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以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拿破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0分)16.(2021八下·北仑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美)基辛格《论中国》(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3)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答案】(1)废丞相,创内阁;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防御政策”为主,例:加固、增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为主,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第一问:读图可知,明朝在中央结构上废除了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此外还增设了内阁。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2)第一问:根据“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与“在德不在险”可知,明朝在民族政策上采用了被动防御的政策,清朝则采用了恩威并施,以“怀柔”为主的政策。第二问:明朝修建长城抵御和防范蒙古起兵南下。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等。(3)第一问:根据“外国商人……且管制甚严”概括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废丞相,创内阁;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强化)。(2)明朝:“防御政策”为主,例:加固、增修长城;清朝:“怀柔政策”为主,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3)闭关锁国;①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②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清朝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7.(2021八下·北仑期中)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1)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母邦”是指何国。“兵戎相见”是指什么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成立的法律文件名称。(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答案】(1)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3)《人权宣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地位,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因此政治体制指的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君主立宪制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母邦”指的是英国。北美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而爆发美国独立战争,因此“兵戎相见”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3)本题考查《人权宣言》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可知,反映的是《人权宣言》的内容。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故答案为:(1)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宽松、自由、开放、良好的环境。(2)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3)《人权宣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及法治建设的历程的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