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道法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道法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道法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21七下·长兴期中)2019年,在蔚山梨花产业园区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蔚山工厂开工仪式”,这凸显蔚山的城市特色是(  )
A.IT科技之城 B.汽车工业中心
C.政治的心脏 D.城市规范典范
2.(2021七下·长兴期中)秘鲁的人们在山区进行着“垂直的生计”,该山区位于(  )
A. B.
C. D.
(2021七下·长兴期中)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3.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4.根据马赛人游牧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迁移的原因是要追逐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
②该地区湿季不同,主要是因为气候类型不同
③每年随着多多马湿季来临,马赛人开始向南迁移
④马赛人在游牧的过程中畜养的动物主要是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七下·长兴期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见不同区域的人民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  )
A.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 B.以色列---耕海牧渔
C.日本---石油宝库 D.湄公河---稻作文化
6.(2021七下·长兴期中)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凿隋大运河
C.营建东都洛阳 D.开创文景之治
7.(2021七下·长兴期中)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
8.(2021七下·长兴期中)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治理下的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9.(2021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上可以获取到的唐朝历史信息有(  )
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②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③艺术造型非常精美
④对外贸易往来频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秦王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重儒学,在长安兴办太学
C.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
D.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11.(2021七下·长兴期中)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农民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2.(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恳请唐代某位高僧东渡日本,传经播法。此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慧能
13.(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文化名人,因其特有的历史贡献而名垂青史,也因其独特的作品风格而散发者持久迷人的魅力。下列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历史文化名人 作品风格
A 李白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B 白居易 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C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D 吴道子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A.A B.B C.C D.D
14.(2021七下·长兴期中)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该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15.(2021七下·长兴期中)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是(  )
A.通判 B.转运使 C.刺史 D.三司使
二、非选择题
16.(2021七下·长兴期中)2020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此举充分表明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欧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地形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图:
材料二:多汁牧草是指水分含量高的牧草,是牛、羊的优质饲料,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1)由图1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   (填“东半球”或“西半球”),西临   (大洋)。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   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   国家。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如果想要坐上贡多拉感受“水上都市”的风光,可以前往   业(填字母),乘坐“冰川快车”流览万年冰川可以选择   (填字母),甲地所在国家的首都   (填名称)被称为“文化艺术之都”。
(4)初中生小华发现英国的人们喜食牛羊肉和乳制品,当地的乳畜业非常发达,试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17.(2021七下·长兴期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例举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3)综上所述,谈谈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18.(2021七下·长兴期中)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之前隋朝已恢复汉朝在竞争性统考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神童诗》
材料三:太宗曾巡幸端门,望见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啦!”——《唐摭言》
(1)列举隋唐时期对该制度的发展、完善作出贡献的三位皇帝及其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韩国蔚山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2019年,在蔚山梨花产业园区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蔚山工厂开工仪式”,这凸显蔚山的城市特色是汽车工业中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00年来,作为美国的政治心脏,其单纯的行政职能未曾改变。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是人类城市规划的典范。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
2.【答案】D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大陆轮廓看,A是北美洲,B是非洲,C是亚洲,D是南美洲。秘鲁的人们进行“垂直生计”,这个山区是南美的安第斯山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
【答案】3.B
4.C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点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一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草原一片葱绿;11月一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3.非洲主要地形以高原为主,当地主要是东非高原。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根据马赛人游牧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迁移的原因是要追逐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③每年随着多多马湿季来临,马赛人开始向南迁移,④马赛人在游牧的过程中畜养的动物主要是牛,①③④ ,正确。②该地区湿季不同,主要是因为所处的半球不同,气候类型是相同的。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具体来看,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错误,应该是现代牧场。以色列---耕海牧渔,错误,应该是石油宝库。日本---石油宝库,错误,应该是耕海牧渔。湄公河---稻作文化,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湄公河平原是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性显著,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发展了垂直农业,山上发展畜牧业,山下发展种植业;日本北海道地区以渔业为主;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分干湿两季,为了生存,当地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6.【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 ,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项重新统一天下与题干观点相符合,符合题意;
BC两项都与隋炀帝有关,不符合题意;
D项开创文景之治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文帝的贡献,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7.【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该材料反映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把生产粮食的多少作为官吏升迁的依据。
A项严惩贪官是武则天的政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提倡节俭是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C项善于纳谏的是唐太宗,不符合题意;
D项重视农业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武则天统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8.【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A项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不符合题意;
B项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治理下的全盛时期,符合题意;
D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9.【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艺术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反映了唐朝手工业中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对外贸易往来的频繁和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
B项②③④可以从题干文物上获取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要求结合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0.【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ABC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陈述,不符合题意;
D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是对安史之乱影响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区分历史陈述、历史评价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
11.【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ACD三项都不是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不符合题意;
B项藩镇割据是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鉴真是题干描述的高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鉴真东渡,要求运用所学分析理解题干信息。
13.【答案】B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ACD三项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相符,不符合题意;
B项B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李白、白居易、颜真卿和吴道子的作品风格。
14.【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唐朝选官制度先进 ,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实行对外政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都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原因。其中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
ACD三项都不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经济文化,世界领先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项通判是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在地方设置的分知州权力的官职”。注意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16.【答案】(1)北温带;西半球;大西洋
(2)白色;发达
(3)C;B;巴黎
(4)地形:平原面积广布,地势低平,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西半球,西临大西洋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白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水上都市”的风光, 对应图中字母C地。乘坐“冰川快车”流览万年冰川是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对应图中字母B。甲地所在国家的首都巴黎被称为“文化艺术之都”。
(4)、英国的乳畜业非常发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地的地形:平原面积广布,地势低平,当地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点评】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形成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而且境内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得这里草场广布,这些对畜牧业的发展很有利.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17.【答案】(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史实:和亲、册封、会盟的史实都可以。
宋: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史实:辽和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和平或者宋夏合约,政权同时并立。
(3)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北宋与辽、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
(2)根据材料二可知,唐代的民族关系属于材料中的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第三种模式;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属于材料中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第二种模式。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等都可以说明这一模式。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何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还关乎各民族的交流和发展,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这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启示作用。
故答案为:(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史实:和亲、册封、会盟的史实都可以。
宋: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史实:辽和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和平或者宋夏合约,政权同时并立。
(3)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宋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唐朝、宋朝的民族关系,知道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民族融合是主流。
18.【答案】(1)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
(2)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重视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材料二中田舍郎登天子堂说明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中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说明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1)隋朝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出现了材料二现象。
(3)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啦!”反映了通过科举制,统治者网络了人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维护了封建统治。
故答案为:(1)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
(2)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重视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材料二中田舍郎登天子堂说明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中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说明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知识识记能力。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道法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21七下·长兴期中)2019年,在蔚山梨花产业园区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蔚山工厂开工仪式”,这凸显蔚山的城市特色是(  )
A.IT科技之城 B.汽车工业中心
C.政治的心脏 D.城市规范典范
【答案】B
【知识点】韩国蔚山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2019年,在蔚山梨花产业园区举行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蔚山工厂开工仪式”,这凸显蔚山的城市特色是汽车工业中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00年来,作为美国的政治心脏,其单纯的行政职能未曾改变。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是人类城市规划的典范。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
2.(2021七下·长兴期中)秘鲁的人们在山区进行着“垂直的生计”,该山区位于(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大陆轮廓看,A是北美洲,B是非洲,C是亚洲,D是南美洲。秘鲁的人们进行“垂直生计”,这个山区是南美的安第斯山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
(2021七下·长兴期中)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3.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4.根据马赛人游牧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迁移的原因是要追逐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
②该地区湿季不同,主要是因为气候类型不同
③每年随着多多马湿季来临,马赛人开始向南迁移
④马赛人在游牧的过程中畜养的动物主要是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B
4.C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点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一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草原一片葱绿;11月一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3.非洲主要地形以高原为主,当地主要是东非高原。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根据马赛人游牧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迁移的原因是要追逐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③每年随着多多马湿季来临,马赛人开始向南迁移,④马赛人在游牧的过程中畜养的动物主要是牛,①③④ ,正确。②该地区湿季不同,主要是因为所处的半球不同,气候类型是相同的。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1七下·长兴期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见不同区域的人民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  )
A.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 B.以色列---耕海牧渔
C.日本---石油宝库 D.湄公河---稻作文化
【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日本——耕海牧渔;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具体来看,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错误,应该是现代牧场。以色列---耕海牧渔,错误,应该是石油宝库。日本---石油宝库,错误,应该是耕海牧渔。湄公河---稻作文化,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湄公河平原是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性显著,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发展了垂直农业,山上发展畜牧业,山下发展种植业;日本北海道地区以渔业为主;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分干湿两季,为了生存,当地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6.(2021七下·长兴期中)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凿隋大运河
C.营建东都洛阳 D.开创文景之治
【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 ,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项重新统一天下与题干观点相符合,符合题意;
BC两项都与隋炀帝有关,不符合题意;
D项开创文景之治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文帝的贡献,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7.(2021七下·长兴期中)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
【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该材料反映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把生产粮食的多少作为官吏升迁的依据。
A项严惩贪官是武则天的政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提倡节俭是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C项善于纳谏的是唐太宗,不符合题意;
D项重视农业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武则天统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8.(2021七下·长兴期中)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治理下的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A项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不符合题意;
B项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治理下的全盛时期,符合题意;
D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9.(2021七下·长兴期中)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上可以获取到的唐朝历史信息有(  )
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②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③艺术造型非常精美
④对外贸易往来频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艺术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反映了唐朝手工业中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对外贸易往来的频繁和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
B项②③④可以从题干文物上获取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要求结合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0.(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秦王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重儒学,在长安兴办太学
C.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
D.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ABC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陈述,不符合题意;
D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是对安史之乱影响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区分历史陈述、历史评价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
11.(2021七下·长兴期中)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农民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ACD三项都不是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不符合题意;
B项藩镇割据是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12.(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恳请唐代某位高僧东渡日本,传经播法。此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慧能
【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鉴真是题干描述的高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鉴真东渡,要求运用所学分析理解题干信息。
13.(2021七下·长兴期中)历史文化名人,因其特有的历史贡献而名垂青史,也因其独特的作品风格而散发者持久迷人的魅力。下列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历史文化名人 作品风格
A 李白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B 白居易 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C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D 吴道子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ACD三项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相符,不符合题意;
B项B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历史文化名人与其作品风格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李白、白居易、颜真卿和吴道子的作品风格。
14.(2021七下·长兴期中)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该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唐朝选官制度先进 ,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实行对外政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都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原因。其中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
ACD三项都不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经济文化,世界领先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5.(2021七下·长兴期中)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是(  )
A.通判 B.转运使 C.刺史 D.三司使
【答案】A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项通判是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赵匡胤为了解决“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措施,在地方设置的分割知州权力的官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在地方设置的分知州权力的官职”。注意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二、非选择题
16.(2021七下·长兴期中)2020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此举充分表明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欧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地形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图:
材料二:多汁牧草是指水分含量高的牧草,是牛、羊的优质饲料,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1)由图1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   (填“东半球”或“西半球”),西临   (大洋)。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   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   国家。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如果想要坐上贡多拉感受“水上都市”的风光,可以前往   业(填字母),乘坐“冰川快车”流览万年冰川可以选择   (填字母),甲地所在国家的首都   (填名称)被称为“文化艺术之都”。
(4)初中生小华发现英国的人们喜食牛羊肉和乳制品,当地的乳畜业非常发达,试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答案】(1)北温带;西半球;大西洋
(2)白色;发达
(3)C;B;巴黎
(4)地形:平原面积广布,地势低平,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西半球,西临大西洋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白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水上都市”的风光, 对应图中字母C地。乘坐“冰川快车”流览万年冰川是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对应图中字母B。甲地所在国家的首都巴黎被称为“文化艺术之都”。
(4)、英国的乳畜业非常发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地的地形:平原面积广布,地势低平,当地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点评】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形成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而且境内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得这里草场广布,这些对畜牧业的发展很有利.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17.(2021七下·长兴期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例举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并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3)综上所述,谈谈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答案】(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史实:和亲、册封、会盟的史实都可以。
宋: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史实:辽和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和平或者宋夏合约,政权同时并立。
(3)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北宋与辽、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
(2)根据材料二可知,唐代的民族关系属于材料中的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第三种模式;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属于材料中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第二种模式。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等都可以说明这一模式。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何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还关乎各民族的交流和发展,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这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启示作用。
故答案为:(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史实:和亲、册封、会盟的史实都可以。
宋: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史实:辽和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和平或者宋夏合约,政权同时并立。
(3)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宋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唐朝、宋朝的民族关系,知道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民族融合是主流。
18.(2021七下·长兴期中)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之前隋朝已恢复汉朝在竞争性统考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神童诗》
材料三:太宗曾巡幸端门,望见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啦!”——《唐摭言》
(1)列举隋唐时期对该制度的发展、完善作出贡献的三位皇帝及其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答案】(1)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
(2)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重视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材料二中田舍郎登天子堂说明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中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说明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1)隋朝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出现了材料二现象。
(3)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啦!”反映了通过科举制,统治者网络了人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维护了封建统治。
故答案为:(1)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
(2)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重视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材料二中田舍郎登天子堂说明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三中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说明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分析与知识识记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