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法指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历史学法指导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高一历史学法指导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及线索
1 、目录结构:
上册: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 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形成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 的覆亡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
第六章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下册: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团结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成就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
生活的新变化
(二)主要线索
1、1840年----1949年:民主革命的历史
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侵华战争 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中共领导下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例1:甲午战后,经三国干涉,日本被迫交还辽东半岛。这反映了()
①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
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
③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
④日本无力对付三国的联合威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2:日本胁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其主要目标是
A.强化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B.加强对俄国的军事力量
C.吞并东北,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
D.建立伪满州国
例如、根据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回 答:
根据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概括指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危害和影响。
例3、1904----1905年以中国东北为主战场的日俄战争,出现了“日胜俄败”的结局,使中国的志士仁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加剧了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论战。论争的焦点之一在于,是否
A.实行民主政治
B.收回铁路矿山等利权
C.废除科举取士制度
D.仿照西法练兵
例4、十九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行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恃革命以开之
例5、发起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A.信仰马克思主义
B.宣传社会主义
C.认同无政府主义
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 文的进化论
例如:根据一段材料扼要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1949年至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
1949年至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956年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例如、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正确评价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例如、(1)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试举两大标志性成果。
二、 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存在问题
1、对 传统观点有争议问题:
“洋务运动”
2、历史阶段性特征不明确
3、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
200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诚信》
200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智子疑邻”
三、如何学好历史
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2、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3、掌握正确学习历史方法
(1)利用学习小技巧
例如 数字法
1911、1913、1915、1917、1919、
1921、1923
成语法
阳奉阴违
东王杨秀清(阳)、南王冯云山(奉)、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违)
谐音法
辽沈战役47万、淮海战役55万、
平津战役52万
(2) 充分利用地图 ,图片和资料
(3) 重视研究性学习
4、关注热点 、联系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