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我们不乱扔》 【教学目标】 意识到不同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进而知道保护环境。 知道并且能做到不乱扔垃圾。 知晓垃圾分类,并且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教学重难点】 意识到不同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学会观察影响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 知道垃圾分类,并且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我会说) 教师:星期天老师骑车来了个“肥城一日游”,想知道老师都去哪儿了吗?一起看一看吧。(由老师出去游玩入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认真聆听,为揭示课题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蒋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学生据图判断。) 教师:看了后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 教师:但是老师在游玩时,还看到了这样一些画面(课件出示一些脏乱的环境图片),看了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为什么呢?你喜欢哪种环境呢?(学生回答)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我会做 造成脏乱环境的原因教师:你知道这些脏乱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吗?预设学生回答:1、乱扔垃圾。 不讲文明。 教师: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造成了脏乱的环境。 教师:要想让环境变的干干净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 总结:只有做到不乱扔垃圾,才能有干净整洁舒服的环境。 2、找找身边干净的环境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是干干净净,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呢?(出示校园各场所图片,学生辨认)。这是同学们每天学习的环境,整个校园里一尘不染、教室里整洁明亮,同学们可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哟。 教师:平时你会把垃圾放在哪里呢?生活中你见过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吗?你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 乱扔垃圾的危害 教师:其实,垃圾也有自己的家,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学生回答后,观看视频) 师生交流:高空抛物、车窗抛物的危害。 故事明理:《不只是为了干净》 教师:假期里,王勇和他的朋友一起去秋游了。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课件:不只是为了干净),思考问题。a、出门游玩带什么?(点明垃圾袋的重要性)。b、王勇在想什么呢?他会怎么做呢?(学习王勇的行为)。c、让清洁工人打扫不行吗?(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d、这些垃圾都装在一个袋子里行吗? 我会分 垃圾分类 教师: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呢?(观看视频:垃圾分类)。 游戏:送垃圾回家 我倡议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并努力做到垃圾分类。因为这不仅是文明的表现,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做到不乱扔垃圾(板书课题)。看文明之花在我们教室中开放了,让它也开在我们心中好吗? 畅谈收获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四、课堂总结:教师:假期里同学们出去游玩时,一定要记得带上垃圾袋。因为小小垃圾袋体现大文明,请同学们带走垃圾,留下文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