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燕子南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动物有哪些过冬方法。 2、鸟类迁徙的原因。 3、动物、植物有哪些迁移习性。 3、动物的冬眠哪些表现。 4、能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不同表现 二、学情分析 燕子是我们北方地区常见的鸟类,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学生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比较熟悉,但对当地其它能够迁徙的鸟知之甚少,需要教学时给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或录像片。另外,有关动物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闻所未闻,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难点是学生了解动物习性及习性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问题:当冬天来临时,人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学生回答并把课本第24页上插图填写完整 教师出示图片内容如下: ⑴、穿厚衣服。 ⑵用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 ⑶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⑷多食用热量高的食物。 ⑸运动 概括: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生活习性。 (二)问题引入,学习新课。 问题1: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指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冬眠。 活动1:阅读课文第24页鸟类的迁徙 教师出示:(图片) 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问题1:你知道哪些鸟类有迁徙习惯吗? 学生交流分享。教师出示图片:(图片) 燕子 大雁 杜鹃 天鹅 火烈鸟等 学生填写课外第24页下面插图右边“我还知道的:” 问题2: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学生交流分享,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活动2:学生阅读课文第25页鱼类的洄游 教师出示图片: 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例如多种鲑鱼和大马哈鱼。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南极鲸类,海龟等。(鲑guī鱼) 问题3:你知道哪些鱼类具有洄游习惯呢? 学生交流分享,教师出示图片。 鲑鱼 大马哈鱼 鳗鲡 南极鲸 海龟等 小节: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过渡:除了鸟类和鱼类还有些动物也有迁移现象。 教师出示图片:羚羊 牛羚 斑马 长颈鹿 角马 大象等 问题4:植物有迁移现象吗? 活动3:学生阅读课文第26页科学在线。 植物的迁移 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运动,但也有迁移现象。植物的花粉、种子、果实等可以被风、水、动物和植物本身传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由人带到其他地区,扩大植物的分布区域。例如,椰子落入水中并随洋流散播到各处;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郁金香最初产于土耳其,后来被人们带到欧洲及其他国家。这些都是植物的迁移现象。 教师出示图片:苍耳 蒲公英等 第二课时 活动4: 动物的冬眠 看图回答问题。 问题1 :下图显示的是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问题2:上图显示的动物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图中的动物在冬眠。 学生阅读课文第26页动物的冬眠: 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这也是动物对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问题3:除了图中的动物冬眠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蟾蜍、蚯蚓、鳄鱼、刺猬、乌龟、松鼠、蝙蝠、蚂蚁、黄蜂、蜥蜴、蜗牛等等。 问题4:除了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回答:(教师出示卡片) 1、换上浓密的绒毛。 2、增厚脂肪。 3、植物落叶。 (三)、巩固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卡,学生作答。 (四)课堂小节(内容见板书设计) (五)板书设计 7 燕子南飞 ? 动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1、动物迁移(鸟类迁徙、鱼类洄游等) 2、植物迁移 3、动物冬眠 4、体表变色、皮毛增厚、脂肪增厚、植物落叶等 动植物迁移、动物冬眠等都是一种适应环境的需要。 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