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变废为宝有妙招: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变废为宝有妙招: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资源简介

11.变废为宝有妙招: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
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转变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难点:学会变废为宝。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暴增的垃圾对我们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垃圾对我们的影响又何止这些呢?
展示:几张图片。
师:你看,这只本该翱翔在天空中的海鸥,因为吞食了太多的垃圾,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印度,牛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可是他们,却在布满垃圾河里饮水;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因为找不到食物,一只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只能在垃圾桶旁寻寻觅觅;凶残的鳄鱼也难逃其中,脖子上的轮胎扼住它的喉咙,让它奄奄一息;这只鲸鱼当它被冲上岸时,它的身上、嘴里全部挂满垃圾,而它的肚子里还有一只尚未出生的鲸鱼宝宝。这些垃圾,可能来自于我们昨天随手丢弃的包装纸,可能来自于妈妈买完菜后丢掉的塑料袋,甚至它可能来自于我们所剩的一粥一饭。看到这些景象,老师相信在你的内心是有所触动的,有什么想说的,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垃圾分类:
师:在2018年,习近平爷爷在上海考察时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自2017年以来,济南、青岛、泰安入选国家46个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名单,我国出台政策,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PPT展示图片)。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质的垃圾。红色是......绿色是......蓝色......灰色......
(教师拿出垃圾桶,边说边让学生上台粘贴)怎样给垃圾分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个短片,仔细听,认真看,一会儿我们可是有闯关游戏的呦?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每个垃圾桶都有它专属的家人,看,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就应该盛放(让学生齐读定义)绿色厨余垃圾应盛放(读定义)蓝色课回收垃圾桶应盛放(读定义)灰色垃圾桶应盛放(读定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忆,老师编了一则顺口溜,请把它整理在P84页(PPT展示:玻璃金属蓝桶入,循环利用变宝物;电池废药有害处,灯管油漆红桶入;剩饭树叶瓜果皮,通通转入绿桶里;毛发尿片香烟蒂,无害无用灰桶里)
观看短片,完成闯关游戏(课本84页7种垃圾的分类)我们对垃圾分类已经很清楚了,谁自告奋勇上讲台来分一分,只要能拖拽进相应的区域,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分类成功。(拖拽不成功的垃圾,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现在你明白了吗?”)
知识红包雨看来这些题目也难不倒大家,大家也是意犹未尽,那我们来挑战下一个项目,准备好了吗?
【垃圾分类小秘诀:厨余垃圾:食品类废物;可回收垃圾:玻(镜子除外)金塑(干净的)纸(硬纸板)衣;不可回收垃圾:卫生间废纸、渣土、砖瓦陶瓷;有毒垃圾:摇(药)电(除去碱类和锂电)灯、浇(胶片)油漆、温度计】
活动一----知识红包雨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知识红包,里面写有垃圾名称的卡片,请小组讨论并将确定垃圾的分类,一人负责一类垃圾的粘贴,将其粘贴在相应垃圾桶上,完成小组击掌三声并坐端示意老师。效率最高的小组,可获得台上粘贴的资格哦。五分钟开始。垃圾分类工作很辛苦啊,既需要动脑思考,也需要我们付诸体力劳动,可为什么还得做这项工作呢?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分类之后,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就可以继续它的第二次生命。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难题正如第一课时同学们说的,垃圾有很多,在家里,如果你遇到难以进行区分的垃圾,怎么办呢?不要急,杨老师给大家支招,拿出爸爸妈妈的手机,点开支付宝里的“更多应用”,直击“城市服务”,在“办事大厅”里会有一个“环保公益”的标志,点开会出现和“垃圾分类指南”,所有分类难题在这里便可以全部解决,根据“旧衣环保回收”的提示,你就还可以把我们的可回收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是变废为宝的第二个妙招。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还能让很所垃圾变为资源。老师希望大家回家之后,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去给垃圾分类,好吗?
回收利用垃圾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师:垃圾分类之后,我们便可以物尽其用。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神秘小礼物,把它送给我们班最会回收利用垃圾的环保小卫士,你们准备好了吗?厨余垃圾的妙用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利用价值的厨余垃圾,只要经过分拣分类,加工处理,就能够为我们所用。
小组讨论记录新用途:①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重复再利用,比如说上海世博会的环保座椅,你们猜一猜,它是由什么做成的?②生活中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垃圾并不是没有用了,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新用途的眼睛。请组长拿出老师上课之前准备的废纸箱、废瓶子和报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老师已经不想把这些物品丢弃掉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帮老师找到这些物品的新用法,好吗?同学们打开课本87页,大家可以拿着这些物品比量比量比划一下,把新用途记录在课本上,一会儿,小组派出代表,把你们组的好点子全班分享。
活动二----摇身一变有妙用除此之外,老师知道大家利用周末时间也做了不少宝贝,这是谁做的?请说出它的材料,以及妙用之处。大家的奇思妙想和精美的作品,让老师大为惊叹,我们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且还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这也正是回收利用的妙处,也是变废为宝的第三妙处。
(四)深度、收获、总结: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变废为宝》仅仅只是将我们生活中,能直接拿来重复利用的物品变成宝贝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使用妙招,就会变废为宝。减少垃圾产生,善待地球上每一个物种,需要我们真的拿出实际行动。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带动我们的家庭,学会垃圾分类,由一个个小家庭去影响社区,最后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利用,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好,回到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日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