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五——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五——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

资源简介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五——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大安期末)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A.触手 B.刺丝 C.刺细胞 D.口
【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触手主要是用来捕食,不符合题意。
B、刺丝在刺细胞内,属于刺细胞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
C、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遇到敌害或食物,能弹出刺死,释放毒液,麻痹或毒死敌害,符合题意。
D、口,是食物和残渣进出的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母、海葵、海蜇都属于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C.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腔肠动物出现了三个胚层
【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母、海葵、海蜇都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A说法正确。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B说法正确。
C、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C说法正确。
D、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母、海葵、珊瑚虫、海蜇等。
3.(2020八上·保亭期中)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水螅 B.涡虫 C.扇贝 D.蜻蜓
【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
B、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扇贝是软体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C不符合题意;
D、蜻蜓是节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血吸虫 B.涡虫 C.草履虫 D.绦虫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血吸虫、B涡虫、D绦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都属于扁形动物,C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5.(2020八上·渭南期中)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到,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
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有口无肛门。
6.(2021八上·盐田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关于蛔虫病的预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
B.人畜粪便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C.不喝不清洁的水,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
D.预防蛔虫需要掌握蛔虫的感染途径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手上可能带有蛔虫卵,通过食物和饮水能够引起蛔虫病,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A说法正确。
B、人的粪便中,可能含有蛔虫卵,不经处理的分别做肥料,蛔虫卵会沾染到食物上,人体会感染蛔虫病,所以不能把人的粪便直接作为肥料,B说法错误。
C、不清洁的生水中、水果和蔬菜上可能带有蛔虫卵,通过食物和饮水能够引起蛔虫病,所以,不能和不清洁的水,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C说法正确。
D、预防蛔虫需要掌握蛔虫的感染途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线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蛔虫。
7.(2021八上·大安期末)蛔虫寄生在人小肠中,不被消化液消化是因为 (  )
A.体表有角质层 B.能很快逃离消化液
C.体壁有粘液保护 D.体表能分泌粘液
【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A、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生物,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A符合题意;
BCD、 能很快逃离消化液 、 体壁有粘液保护 、 体表能分泌粘液 ,这些都不是蛔虫不 被消化液的原因。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蛔虫是线形动物,其幼虫可以到达不同的器官里发育,成虫在肠道内生活并产卵,成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有防止被消化液消化,起到保护身体作用。
8.(2020八上·马山期中)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和适于寄生生活无关(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蛔虫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下数量很大的受精卵,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根据以上分析,选项中,B、C、D都与寄生生活有关,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适于寄生生活形态结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避免消化液的侵蚀,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9.(2020八上·陆川期中)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下列卫生习惯不能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早晚刷牙、洗脸 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可见选项中,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B饭前便后要洗手、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都可以预防蛔虫病,C早晚刷牙、洗脸与预防蛔虫病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传播途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蛔虫的基本特征,蛔虫营寄生生活,摄取现成的养料为生,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10.(2021八上·渠县期末)观察蚯蚓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环带 B.环节 C.体节 D.体带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蚯蚓身体上靠近前端有一个环带,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蠕动。
11.(2021八上·盐田期末)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需要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  )
A.给蚯蚓补充水分 B.加快蚯蚓的运动
C.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D.促进蚯蚓的血液循环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蚯蚓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理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口肌肉和刚毛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12.(2020八上·陆川期中)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  )
A.排泄 B.运动 C.呼吸 D.消化
【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可见蚯蚓的体壁湿润适于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呼吸特点,为基础题,很简单,熟知: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属于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蚯蚓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
13.(2020八上·安阳期中)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这是因为(  )
A.土壤缺氧无法正常呼吸 B.到地面寻找食物
C.蚯蚓喜欢雨后地面的环境 D.浸入洞穴中的雨水太凉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故答案为:A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14.(2020八上·景泰期中)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蛔虫、丝虫 B.蚯蚓、沙蚕 C.蛔虫、蚯蚓 D.绦虫、沙蚕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沙蚕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
而蛔虫、丝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
故B符合题意。
【分析】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
15.(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动物界中,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B.身体比较柔软,运动器官是疣足
C.河蚌的外套膜与珍珠的形成有关
D.很多是人工养殖的对象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A说法正确。
B、软体动物的足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B说法错误。
C、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C说法正确。
D、中国是水产养殖软体动物大国,水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即可,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
16.(2021八上·江门期末)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钩虫、绦虫 B.丝虫、钩虫
C.华枝睾吸虫、绦虫 D.华枝睾吸虫、线虫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钩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丝虫和钩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华枝睾吸虫和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都属于扁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线虫属于线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7.(2021八上·武威期末)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海龟、河蟹 B.水蛭、沙蚕 C.海蜇、蚯蚓 D.河蚌、田螺
【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海龟属于爬行动物,河蟹属于节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水蛭和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河蚌、田螺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都属于软体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18.(2021八上·渠县期末)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外骨骼
C.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D.身体都分节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有三对足两对翅,环节动物没有发达的运动器官,A说法错误。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如蚯蚓,B说法错误。
C、节肢动物有触角,是感觉器官,蚯蚓没有,C说法错误。
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身体都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不但能支持内部的器官,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如蝗虫、虾、蟹、蜘蛛等。
19.(2020八上·甘州期中)锦州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  )
A.鲳鱼 牡蛎 B.章鱼 扇贝 C.鱿鱼 螃蟹 D.鲍鱼 海蜇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鲳鱼属于鱼类,牡蛎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章鱼和扇贝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螃蟹属于节肢动物,鱿鱼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鲍鱼属于软体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20.(2020八上·永吉期中)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动物是(  )
A.海蜇 B.对虾 C.缢蛏 D.沙蚕
【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 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对虾属于节肢动物,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解。B不符合题意。
C.缢蛏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有贝壳。C符合题意。
D.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有体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21.(2021八上·拜泉期末)下列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  )
A.蝗虫 B.鱼 C.兔子 D.狗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BCD、体表具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征,选项中:兔子、狗都是哺乳动物,体表不具有外骨骼;鱼也不具有外骨骼,因此B、C、D不符合题意;
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22.(2020八上·庆阳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故符合题意。
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故不符题意。
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着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纲,故不符题意。
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多足纲,故不符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3.(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所示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②3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乌贼, ②是蝗虫,③是蜘蛛,④是蜗牛,⑤是蜈蚣。①乌贼和④蜗牛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③蜘蛛,④蜗牛,⑤蜈蚣身体都分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
24.(2020八上·陆川期中)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蚊、蝇等都属于昆虫,原因是它们都具如下特征(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 D.体表有气门,能用于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蚊、蝇等都属于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有三对足,两对翅,有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昆虫类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类、蛛形类、甲壳类、多足类,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胸部两对翅、三对足,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适于飞行;昆虫用气管呼吸,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适于陆生;昆虫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
25.(2021八上·五常期末)下列动物中,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是(  )
A.蜜蜂 B.蜂鸟 C.蝗虫 D.鹰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蜜蜂依靠食用蜂蜜和花粉为生的,这些蜜蜂在白天的时候出外工作采集花蜜,然后到了晚上时就会在蜂巢中把花蜜酿制成蜂蜜。蜜蜂在采集花粉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所以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B.蜂鸟约90%的食物来自花蜜,其余为节肢动物,包括苍蝇、黄蜂、蜘蛛、甲虫和蚂蚁。蜂鸟通常对色彩明亮、无气味、有长管状花冠的花朵进行授粉,所以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C.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若蝗虫数量过多,过度啃食植物叶片就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故符合题意。
D.鹰是肉食性动物,会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鸟等小型动物,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灭蝗最好在幼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
26.(2021八上·拜泉期末)蝗虫呼吸的器官是(  )
A.鳃 B.气管 C.附肢 D.肺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
故答案为:B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27.(2021八上·武威期末)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腔肠动物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不符合题意。
C.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8.(2020八上·虎林月考)蝉蜕可以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 (  )
A.皮肤 B.内脏 C.外骨骼 D.翅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C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特征,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一般来说,昆虫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
29.(2020八上·长春开学考)下面动物中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①对虾、②梭子蟹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③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或退化,身体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肉质的足,属于软体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及代表动物,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30.(2020·无棣模拟)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燕子用肺呼吸,前肢变成翼,属于鸟类,故A错误;春蚕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故B正确;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故C正确;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故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31.(2018·福建)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
C.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
【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水中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蜜蜂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护内部器官,适于陆地生活,但是与飞行生活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32.(2018·德州)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动物名称 主要特征
A 涡虫 有体节
B 蛔虫 靠刚毛运动
C 水螅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蚯蚓 有外骨骼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无体节,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运动器官退化,B不符合题意;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C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壁湿润,无外骨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
33.(2018·衡阳)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有肛门
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B、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C不符合题意;
D、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34.(2016·保定)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类群 主要特征 动物
A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钩虫
B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涡虫
C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与肛 蛔虫
D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门 河蚌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水螅,钩虫属于线形动物;A符合题意;
B、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绦虫等,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与肛门,如蛔虫等,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河蚌、蜗牛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
35.(2017·莲池模拟)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青蛙、绦虫、蛔虫,它们分别属于(  )
A.环节动物、爬行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B.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C.环节动物、两栖动物、线形动物、线形动物
D.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蝗虫身体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绦虫身体背腹扁平、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身体细长,不分节,有原体腔,有口有肛门,因此属于线形动物.所以蝗虫、青蛙、绦虫、蛔虫,它们分别属于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故选:D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如涡虫.(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简单,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4)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二、综合题
36.(2020八上·海淀期中)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下面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1)③是蚯蚓的   ,由此可以断定②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   构成,因此它属于   动物。
(3)用手轻触蚯蚓腹面,有一种   的感觉(填“光滑”或“粗糙”),其原因是蚯蚓腹面生有叫   的结构,其作用是   ;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它靠湿润的体表来进行   。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   (填序号)。
A.处死后扔进垃圾箱 B.养在玻璃瓶里 C.放归大自然 D.打回家钓鱼
(5)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场,并把蚯蚓养殖场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分解枯枝、朽根中的有机物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D.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答案】(1)环带;前
(2)相似的环形体节;环节
(3)粗糙;刚毛;辅助运动;肌肉;刚毛
(4)呼吸;C
(5)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③环带,据此判断此图②是前端。(2)蚯蚓身体细长呈长圆筒状,约由100多个相似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间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实验完成后,本着爱护生物的原则,我们应该把蚯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5)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以将枯枝、朽根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分析】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100多个相似的环状的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的环带位置;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37.(2020八上·利辛期中)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一   、二   、三   三部分。
(2)胸部生有   对足和   对翅。
(3)体表具有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   ,以适应陆地生活。
(4)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   ,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5)蝗虫和蜈蚣与蜘蛛、虾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   动物。
【答案】(1)头部;胸部;腹部
(2)3;2
(3)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
(4)气门;气管
(5)节肢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一头部、二胸部、三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2)蝗虫的胸部生有3对足和2对翅,用于爬行、跳跃和飞行,为蝗虫的运动器官。
(3)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4)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躯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蝗虫用气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气门分布在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之间共10对。因此,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5)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它们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所以都属于节肢动物。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38.(2020八上·龙江月考)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做了“观察蚯蚓”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组成,它的身体呈   形。
(2)判断蚯蚓前后端的标志是[   ]    。图中[3]所示的是蚯蚓的   (填“前端”或“后端”)。
(3)蚯蚓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完成运动。
(4)蚯蚓的腹面有很多粗糙的小突起,它们是   。
(5)蚯蚓   (填“能”或“不能”)分泌黏液,它的呼吸要靠   (填“干燥”或“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答案】(1)体节;长圆筒(圆筒)
(2)2;环带;前端
(3)刚毛;肌肉
(4)刚毛
(5)能;湿润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体节组成。
(2)成熟的蚯蚓身体上有几个体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称为2环带。一般而言,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蚯蚓身体的3为前端。
(3)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4)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5)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39.(2020·老河口模拟)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   。
(2)毛泽东同志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鹰属于鸟类,从行为途径来看“惊弓之鸟”是动物的   行为。
(3)在此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萍、水绵、水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
(4)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或减少)。
(5)此生态系统中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相比较,动物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6)在此生态系统中,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答案】(1)分节
(2)学习
(3)分解者
(4)减少
(5)系统
(6)分裂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也分节,包括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和蛛形纲。因此,图中的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从行为途径来看“惊弓之鸟”是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萍、水绵、水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减少。(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此生态系统中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相比较,动物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6)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也分节。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 / 1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五——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大安期末)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A.触手 B.刺丝 C.刺细胞 D.口
2.(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母、海葵、海蜇都属于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C.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腔肠动物出现了三个胚层
3.(2020八上·保亭期中)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水螅 B.涡虫 C.扇贝 D.蜻蜓
4.(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
A.血吸虫 B.涡虫 C.草履虫 D.绦虫
5.(2020八上·渭南期中)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到,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6.(2021八上·盐田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关于蛔虫病的预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
B.人畜粪便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C.不喝不清洁的水,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
D.预防蛔虫需要掌握蛔虫的感染途径
7.(2021八上·大安期末)蛔虫寄生在人小肠中,不被消化液消化是因为 (  )
A.体表有角质层 B.能很快逃离消化液
C.体壁有粘液保护 D.体表能分泌粘液
8.(2020八上·马山期中)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和适于寄生生活无关( )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9.(2020八上·陆川期中)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下列卫生习惯不能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早晚刷牙、洗脸 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
10.(2021八上·渠县期末)观察蚯蚓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环带 B.环节 C.体节 D.体带
11.(2021八上·盐田期末)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需要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  )
A.给蚯蚓补充水分 B.加快蚯蚓的运动
C.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D.促进蚯蚓的血液循环
12.(2020八上·陆川期中)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  )
A.排泄 B.运动 C.呼吸 D.消化
13.(2020八上·安阳期中)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这是因为(  )
A.土壤缺氧无法正常呼吸 B.到地面寻找食物
C.蚯蚓喜欢雨后地面的环境 D.浸入洞穴中的雨水太凉
14.(2020八上·景泰期中)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蛔虫、丝虫 B.蚯蚓、沙蚕 C.蛔虫、蚯蚓 D.绦虫、沙蚕
15.(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动物界中,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B.身体比较柔软,运动器官是疣足
C.河蚌的外套膜与珍珠的形成有关
D.很多是人工养殖的对象
16.(2021八上·江门期末)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钩虫、绦虫 B.丝虫、钩虫
C.华枝睾吸虫、绦虫 D.华枝睾吸虫、线虫
17.(2021八上·武威期末)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海龟、河蟹 B.水蛭、沙蚕 C.海蜇、蚯蚓 D.河蚌、田螺
18.(2021八上·渠县期末)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外骨骼
C.都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D.身体都分节
19.(2020八上·甘州期中)锦州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  )
A.鲳鱼 牡蛎 B.章鱼 扇贝 C.鱿鱼 螃蟹 D.鲍鱼 海蜇
20.(2020八上·永吉期中)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动物是(  )
A.海蜇 B.对虾 C.缢蛏 D.沙蚕
21.(2021八上·拜泉期末)下列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  )
A.蝗虫 B.鱼 C.兔子 D.狗
22.(2020八上·庆阳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23.(2021八上·盐田期末)下列所示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②3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4.(2020八上·陆川期中)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蚊、蝇等都属于昆虫,原因是它们都具如下特征(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 D.体表有气门,能用于气体交换
25.(2021八上·五常期末)下列动物中,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是(  )
A.蜜蜂 B.蜂鸟 C.蝗虫 D.鹰
26.(2021八上·拜泉期末)蝗虫呼吸的器官是(  )
A.鳃 B.气管 C.附肢 D.肺
27.(2021八上·武威期末)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腔肠动物
28.(2020八上·虎林月考)蝉蜕可以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 (  )
A.皮肤 B.内脏 C.外骨骼 D.翅
29.(2020八上·长春开学考)下面动物中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30.(2020·无棣模拟)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31.(2018·福建)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
C.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
32.(2018·德州)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动物名称 主要特征
A 涡虫 有体节
B 蛔虫 靠刚毛运动
C 水螅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蚯蚓 有外骨骼
A.A B.B C.C D.D
33.(2018·衡阳)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有肛门
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4.(2016·保定)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类群 主要特征 动物
A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钩虫
B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涡虫
C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与肛 蛔虫
D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门 河蚌
A.A B.B C.C D.D
35.(2017·莲池模拟)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青蛙、绦虫、蛔虫,它们分别属于(  )
A.环节动物、爬行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B.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C.环节动物、两栖动物、线形动物、线形动物
D.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二、综合题
36.(2020八上·海淀期中)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下面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1)③是蚯蚓的   ,由此可以断定②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   构成,因此它属于   动物。
(3)用手轻触蚯蚓腹面,有一种   的感觉(填“光滑”或“粗糙”),其原因是蚯蚓腹面生有叫   的结构,其作用是   ;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它靠湿润的体表来进行   。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   (填序号)。
A.处死后扔进垃圾箱 B.养在玻璃瓶里 C.放归大自然 D.打回家钓鱼
(5)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场,并把蚯蚓养殖场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分解枯枝、朽根中的有机物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D.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37.(2020八上·利辛期中)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一   、二   、三   三部分。
(2)胸部生有   对足和   对翅。
(3)体表具有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   ,以适应陆地生活。
(4)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   ,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5)蝗虫和蜈蚣与蜘蛛、虾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   动物。
38.(2020八上·龙江月考)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做了“观察蚯蚓”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组成,它的身体呈   形。
(2)判断蚯蚓前后端的标志是[   ]    。图中[3]所示的是蚯蚓的   (填“前端”或“后端”)。
(3)蚯蚓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完成运动。
(4)蚯蚓的腹面有很多粗糙的小突起,它们是   。
(5)蚯蚓   (填“能”或“不能”)分泌黏液,它的呼吸要靠   (填“干燥”或“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39.(2020·老河口模拟)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   。
(2)毛泽东同志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鹰属于鸟类,从行为途径来看“惊弓之鸟”是动物的   行为。
(3)在此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萍、水绵、水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
(4)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或减少)。
(5)此生态系统中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相比较,动物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6)在此生态系统中,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触手主要是用来捕食,不符合题意。
B、刺丝在刺细胞内,属于刺细胞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
C、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遇到敌害或食物,能弹出刺死,释放毒液,麻痹或毒死敌害,符合题意。
D、口,是食物和残渣进出的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母、海葵、海蜇都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A说法正确。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B说法正确。
C、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C说法正确。
D、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母、海葵、珊瑚虫、海蜇等。
3.【答案】A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
B、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B不符合题意;
C、扇贝是软体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C不符合题意;
D、蜻蜓是节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血吸虫、B涡虫、D绦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都属于扁形动物,C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5.【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正确。
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有口无肛门。
6.【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手上可能带有蛔虫卵,通过食物和饮水能够引起蛔虫病,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A说法正确。
B、人的粪便中,可能含有蛔虫卵,不经处理的分别做肥料,蛔虫卵会沾染到食物上,人体会感染蛔虫病,所以不能把人的粪便直接作为肥料,B说法错误。
C、不清洁的生水中、水果和蔬菜上可能带有蛔虫卵,通过食物和饮水能够引起蛔虫病,所以,不能和不清洁的水,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C说法正确。
D、预防蛔虫需要掌握蛔虫的感染途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线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蛔虫。
7.【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解:A、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生物,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A符合题意;
BCD、 能很快逃离消化液 、 体壁有粘液保护 、 体表能分泌粘液 ,这些都不是蛔虫不 被消化液的原因。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蛔虫是线形动物,其幼虫可以到达不同的器官里发育,成虫在肠道内生活并产卵,成虫体表有透明的角质层,有防止被消化液消化,起到保护身体作用。
8.【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蛔虫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下数量很大的受精卵,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根据以上分析,选项中,B、C、D都与寄生生活有关,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适于寄生生活形态结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避免消化液的侵蚀,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9.【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可见选项中,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B饭前便后要洗手、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都可以预防蛔虫病,C早晚刷牙、洗脸与预防蛔虫病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传播途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蛔虫的基本特征,蛔虫营寄生生活,摄取现成的养料为生,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10.【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蚯蚓身体上靠近前端有一个环带,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蠕动。
11.【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蚯蚓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理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口肌肉和刚毛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12.【答案】C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可见蚯蚓的体壁湿润适于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的呼吸特点,为基础题,很简单,熟知: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属于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蚯蚓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
13.【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故答案为:A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14.【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沙蚕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
而蛔虫、丝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
故B符合题意。
【分析】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
15.【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A说法正确。
B、软体动物的足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B说法错误。
C、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C说法正确。
D、中国是水产养殖软体动物大国,水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即可,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
16.【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钩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丝虫和钩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B符合题意。
C.华枝睾吸虫和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都属于扁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线虫属于线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7.【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A.海龟属于爬行动物,河蟹属于节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水蛭和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河蚌、田螺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都属于软体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18.【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节肢动物有三对足两对翅,环节动物没有发达的运动器官,A说法错误。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如蚯蚓,B说法错误。
C、节肢动物有触角,是感觉器官,蚯蚓没有,C说法错误。
D、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身体都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不但能支持内部的器官,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如蝗虫、虾、蟹、蜘蛛等。
19.【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鲳鱼属于鱼类,牡蛎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章鱼和扇贝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螃蟹属于节肢动物,鱿鱼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鲍鱼属于软体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20.【答案】C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 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对虾属于节肢动物,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解。B不符合题意。
C.缢蛏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有贝壳。C符合题意。
D.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有体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21.【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BCD、体表具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征,选项中:兔子、狗都是哺乳动物,体表不具有外骨骼;鱼也不具有外骨骼,因此B、C、D不符合题意;
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22.【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故符合题意。
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故不符题意。
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着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纲,故不符题意。
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多足纲,故不符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3.【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乌贼, ②是蝗虫,③是蜘蛛,④是蜗牛,⑤是蜈蚣。①乌贼和④蜗牛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③蜘蛛,④蜗牛,⑤蜈蚣身体都分布,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
24.【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蚊、蝇等都属于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有三对足,两对翅,有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昆虫类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类、蛛形类、甲壳类、多足类,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胸部两对翅、三对足,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适于飞行;昆虫用气管呼吸,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适于陆生;昆虫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
25.【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蜜蜂依靠食用蜂蜜和花粉为生的,这些蜜蜂在白天的时候出外工作采集花蜜,然后到了晚上时就会在蜂巢中把花蜜酿制成蜂蜜。蜜蜂在采集花粉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所以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B.蜂鸟约90%的食物来自花蜜,其余为节肢动物,包括苍蝇、黄蜂、蜘蛛、甲虫和蚂蚁。蜂鸟通常对色彩明亮、无气味、有长管状花冠的花朵进行授粉,所以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C.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若蝗虫数量过多,过度啃食植物叶片就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故符合题意。
D.鹰是肉食性动物,会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鸟等小型动物,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灭蝗最好在幼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
26.【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
故答案为:B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27.【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不符合题意。
C.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节肢动物,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8.【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C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特征,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一般来说,昆虫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
29.【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①对虾、②梭子蟹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③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或退化,身体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肉质的足,属于软体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及代表动物,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30.【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燕子用肺呼吸,前肢变成翼,属于鸟类,故A错误;春蚕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故B正确;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故C正确;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故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31.【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水中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蜜蜂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护内部器官,适于陆地生活,但是与飞行生活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32.【答案】C
【知识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无体节,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运动器官退化,B不符合题意;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C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壁湿润,无外骨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的名称,据此答题。
33.【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软体动物;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B、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C不符合题意;
D、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无 脊 椎 动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34.【答案】A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水螅,钩虫属于线形动物;A符合题意;
B、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绦虫等,B不符合题意;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与肛门,如蛔虫等,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河蚌、蜗牛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
35.【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蝗虫身体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绦虫身体背腹扁平、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身体细长,不分节,有原体腔,有口有肛门,因此属于线形动物.所以蝗虫、青蛙、绦虫、蛔虫,它们分别属于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故选:D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如涡虫.(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简单,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4)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36.【答案】(1)环带;前
(2)相似的环形体节;环节
(3)粗糙;刚毛;辅助运动;肌肉;刚毛
(4)呼吸;C
(5)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1)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③环带,据此判断此图②是前端。(2)蚯蚓身体细长呈长圆筒状,约由100多个相似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间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实验完成后,本着爱护生物的原则,我们应该把蚯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5)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以将枯枝、朽根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分析】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100多个相似的环状的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的环带位置;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体节都生有刚毛,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
37.【答案】(1)头部;胸部;腹部
(2)3;2
(3)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
(4)气门;气管
(5)节肢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一头部、二胸部、三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2)蝗虫的胸部生有3对足和2对翅,用于爬行、跳跃和飞行,为蝗虫的运动器官。
(3)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4)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躯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蝗虫用气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气门分布在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之间共10对。因此,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5)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它们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所以都属于节肢动物。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38.【答案】(1)体节;长圆筒(圆筒)
(2)2;环带;前端
(3)刚毛;肌肉
(4)刚毛
(5)能;湿润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体节组成。
(2)成熟的蚯蚓身体上有几个体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称为2环带。一般而言,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蚯蚓身体的3为前端。
(3)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4)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5)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分析】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39.【答案】(1)分节
(2)学习
(3)分解者
(4)减少
(5)系统
(6)分裂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也分节,包括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和蛛形纲。因此,图中的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从行为途径来看“惊弓之鸟”是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萍、水绵、水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减少。(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此生态系统中多细胞动物和植物相比较,动物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6)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也分节。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