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 团团圆圆过中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 团团圆圆过中秋

资源简介

4《团团圆圆过中秋》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知道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行为与习惯:通过合作,掌握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力。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与由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使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知道人们是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知道身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节传说、中秋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难点: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听故事,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可设计一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听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来欣赏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孩子们,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哪个节日的来历呢?中秋节是我国除了春节之外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团团圆圆过中秋。(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月饼圆圆——初识中秋节。本环节可设计四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明确中秋节日期。教师设计一张2019年9月份的日历,找同学下来指一指,中秋节是哪一天?为什么日历上出现了两个日期?
然后老师介绍:日历中的2019年9月13号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式叫公历,也叫阳历;农历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历法,也叫阴历。中秋节定在每年农历八十五。按照我国的历法,每年农历的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这个月的中间,所以这个节叫“中秋节” 。让学生了解阴历,阳历之分,知道中秋节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什么叫中秋节。
第二个节点:你言我语话中秋。本环节安排两个活动
活动一:话月饼。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今年,你们家是如何过中秋的?”,让孩子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小组交流畅所欲言,初步了解中秋节阖家团圆,我们要孝老敬老,和家里的老人一起过中秋节,还要关心身边那些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知道中秋吃月饼就像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教师出示各种口味的月饼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老师顺势而导,每到中秋节,大家走亲访友,互赠月饼,月饼成为传达情意的必需品,形成了一种文化,2018年8月23日第24届月饼文化节在北京开幕。
活动二:话赏月。通过“中秋还有哪些习俗”引出中秋节习俗之二——赏月。通过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让孩子们了解,吃月饼和赏月是中秋节流传下来的习俗,中国大部分传统节日也有神话传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活动三:异彩纷呈的异地中秋习俗。通过谈话:“除了吃月饼,赏月,不少民族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各地过中秋节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陕西省中秋节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香味飘满整个村子;四川有的地方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于门口,以示庆祝;苗族跳月;傣族拜月;延边朝鲜族烧月亮房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中秋习俗。教师指导学生明白,丰富多彩的各地中秋文化令人眼花缭乱,虽然各地庆祝方式不同,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的心愿是一致的。
活动三:谈谈感受。引导学生说说心里话,让学生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付出,才有了我们千家万户的团圆,应该心怀感恩之心,对他们道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受到团团圆圆过中秋带来的愉悦和幸福的时候,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让学生明白在中秋节全家团圆的幸福时刻,还有很多坚守在一线的工作者,正是他们默默奉献才使人们拥有这样宁静祥和的中秋夜,引导学生品味团圆的深远意义,懂得感恩和回报,同时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第二个节点:中秋联欢会。本环节安排三个活动:
活动一:各组分头准备联欢会。让学生想象一下,每到中秋节,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们,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月亮的诗词,歌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才艺展示。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吟诗,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让学生大胆展示自身才艺,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二:庆中秋才艺表演。通过吟诵,歌唱,表演等形式感受中秋节带来的团圆、快乐。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借助诗词,歌曲,表达自己思念亲人的情怀,并且增加对中秋诗词歌赋的积累。
活动三:感团圆。通过歌曲《月之故乡》引出台湾问题,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很早被分割出去,在那里生活着和我们一样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每到中秋之夜,他们思念家乡,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然后通过赠台熊猫团团和圆圆引出渴望实现民族团圆的美好心愿。
第四个环节:表祝福,送祝福。本环节可设计三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寄思念。在组织本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美好的祝福送给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送给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建设者,送给台湾的小朋友和世界各地的华人......
第二个节点:送祝福。将自己的祝福贴到黑板的心愿树上。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在课堂中边实际体验边得到了收获,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权利,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来之不易,懂得关爱他人,懂得感恩,通过简单易行的送祝福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留下美好的心愿,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了感受和认识,释放了学生的情感。】
第三个节点:总结收获,送祝福。教师在组织本环节时,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然后将自己对祖国和千家万户的美好祝福送出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并且将自己祝福用对联的形式来表达,将本课的期望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脑海中,升华课堂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