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正确的是( )A. 但丁——启蒙运动 B. 哥白尼——新航路开辟C. 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 D. 拿破仑——法国大革命2.(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八国联军侵华 ②戊戌变法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3.(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人”的发现指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4.(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模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5.(2021八下·秀洲月考)“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由此,庄严地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段话引自(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人民宪章》 D. 《共产党宣言》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C. 鸦片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7.(2021八下·秀洲月考)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A. 明朝时期 B. 清朝前期 C. 清朝后期 D. 19世纪中期8.(2021八下·秀洲月考)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 明朝后期 B. 明朝前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9.(2021八下·秀洲月考)“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A.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戊戌变法的背景C. 洋务运动的背景 D. 《辛丑条约》的影响10.(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 )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④实行征兵制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1.(2021八下·秀洲月考)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的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是(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A 鸦片战争 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B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C 甲午中日战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A. A B. B C. C D. D12.(2021八下·秀洲月考)“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下列人物是这场运动领袖的是( )A. 达·芬奇 B. 哥白尼 C. 伏尔泰 D. 拿破仑二、非选择题13.(2021八下·秀洲月考)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看图说史】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京师同文馆 赴美留学幼童 【读文析史】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综合评史】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1)根据图片提示的信息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2)列举19世纪末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主张。(3)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14.(2021八下·秀洲月考)君主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亡国立】1649年,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792年,在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材料二:【君临天下】1732年,雍正帝将朝廷临时设立处理西北军务的军机房改称“办理军机处”。从此,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三:【君梦已醒】1840年,英国用炮声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帝国主义纷至沓来,开启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英法两位国王命运的根本原因,并分别写出这两个国家最终确立的新体制。(2)联系材料二、三,结合军机处的特点说说清朝的时代特征。(3)写出材料三涉及的历史事件,并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三的内在联系。(4)综合上述材料,尝试归纳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 D【考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与相关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哥白尼、布鲁诺是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所以ABC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与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2.【答案】 B【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①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②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②①。B项③④②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历史事件的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3.【答案】 A【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所以“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A项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符合题意;BC两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的理解。4.【答案】 A【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①是工业革命对日本的影响,②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改变中国教育模式的举措是废除科举、实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业革命。A项①②能体现题干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答案】 D【考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的能力。6.【答案】 A【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国海军创建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时间,分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答案不符史实,故不选。【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7.【答案】 D【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京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京剧的形成过程的相关史实。8.【答案】 C【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可知其体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明朝中期最早出现题干历史情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识记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9.【答案】 B【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的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因此“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歌谣描述的是戊戌变法的背景。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戊戌变法的背景是题干歌谣描写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0.【答案】 C【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④实行征兵制符合史实,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答案】 B【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A项A错误,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是新文化运动,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B项B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下,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符合题意;C项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康有为、梁启超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而不是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符合题意;D项D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而不是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侵略与反抗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 C【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据“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其领袖是伏尔泰。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掀起了启蒙运动,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ABD三项都不是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不符合题意;C项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领袖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二、非选择题13.【答案】 (1)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示例一: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片展示的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创办的西式学堂、派遣的留学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本题考查19世纪末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救亡图存,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思想,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意图通过变法改良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制度近代化和民族富强。戊戌变法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若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要回答它的局限性,如: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若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要写出它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说洋务运动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要综合洋务运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来回答。故答案为:(1)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示例一: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4.【答案】 (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事件: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曾主张君主立宪制,但未实行(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考点】鸦片战争,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造成材料一中英法两位国王命运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革命胜利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强化,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材料三“1840年,英国用炮声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有实现。(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文明都是经历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事件: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曾主张君主立宪制,但未实行。(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正确的是( )A. 但丁——启蒙运动 B. 哥白尼——新航路开辟C. 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 D. 拿破仑——法国大革命【答案】 D【考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与相关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哥白尼、布鲁诺是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所以ABC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与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2.(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八国联军侵华 ②戊戌变法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答案】 B【考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①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②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②①。B项③④②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历史事件的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3.(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人”的发现指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答案】 A【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所以“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A项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符合题意;BC两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的理解。4.(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模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答案】 A【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①是工业革命对日本的影响,②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改变中国教育模式的举措是废除科举、实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业革命。A项①②能体现题干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2021八下·秀洲月考)“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由此,庄严地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段话引自(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人民宪章》 D. 《共产党宣言》【答案】 D【考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的能力。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C. 鸦片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答案】 A【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国海军创建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时间,分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答案不符史实,故不选。【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7.(2021八下·秀洲月考)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A. 明朝时期 B. 清朝前期 C. 清朝后期 D. 19世纪中期【答案】 D【考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京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京剧的形成过程的相关史实。8.(2021八下·秀洲月考)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 明朝后期 B. 明朝前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答案】 C【考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可知其体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明朝中期最早出现题干历史情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识记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9.(2021八下·秀洲月考)“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A.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戊戌变法的背景C. 洋务运动的背景 D. 《辛丑条约》的影响【答案】 B【考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的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因此“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歌谣描述的是戊戌变法的背景。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戊戌变法的背景是题干歌谣描写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0.(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 )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④实行征兵制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 C【考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④实行征兵制符合史实,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2021八下·秀洲月考)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的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是(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A 鸦片战争 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B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C 甲午中日战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A. A B. B C. C D. D【答案】 B【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A项A错误,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是新文化运动,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B项B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下,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符合题意;C项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康有为、梁启超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而不是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符合题意;D项D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而不是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侵略与反抗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2021八下·秀洲月考)“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下列人物是这场运动领袖的是( )A. 达·芬奇 B. 哥白尼 C. 伏尔泰 D. 拿破仑【答案】 C【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据“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其领袖是伏尔泰。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掀起了启蒙运动,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ABD三项都不是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不符合题意;C项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领袖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二、非选择题13.(2021八下·秀洲月考)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看图说史】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京师同文馆 赴美留学幼童 【读文析史】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综合评史】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1)根据图片提示的信息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2)列举19世纪末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主张。(3)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答案】 (1)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示例一: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考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片展示的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创办的西式学堂、派遣的留学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本题考查19世纪末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救亡图存,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思想,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意图通过变法改良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制度近代化和民族富强。戊戌变法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若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要回答它的局限性,如: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若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要写出它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说洋务运动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要综合洋务运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来回答。故答案为:(1)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示例一: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洋务运动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4.(2021八下·秀洲月考)君主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亡国立】1649年,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792年,在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材料二:【君临天下】1732年,雍正帝将朝廷临时设立处理西北军务的军机房改称“办理军机处”。从此,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三:【君梦已醒】1840年,英国用炮声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帝国主义纷至沓来,开启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英法两位国王命运的根本原因,并分别写出这两个国家最终确立的新体制。(2)联系材料二、三,结合军机处的特点说说清朝的时代特征。(3)写出材料三涉及的历史事件,并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三的内在联系。(4)综合上述材料,尝试归纳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答案】 (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事件: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曾主张君主立宪制,但未实行(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考点】鸦片战争,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造成材料一中英法两位国王命运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革命胜利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强化,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材料三“1840年,英国用炮声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有实现。(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文明都是经历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事件: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曾主张君主立宪制,但未实行。(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