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仇杀混乱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经济文化繁荣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罗利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4.(2021八下·杭州期中)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的是(  )
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 ②册封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6.(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果重返明清时期的社会,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知识分子们常聚在一起大胆议论时政,研究现实问题
②城市居民们出入茶馆、酒楼,经常在戏园里观看戏剧
③人们使用瓷器当餐具,餐桌上出现甘薯和玉米等食物
④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8.(2021八下·杭州期中)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9.(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  )这本书中找到。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做法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焚书坑儒、颁布 “推恩令 ” B.重文轻武、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 D.八股取士、行省制度
11.(2021八下·杭州期中)“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之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拙。”这件“头等大事”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2.(2021八下·杭州期中)诗人但丁(1265年—1321年)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
A.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B.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C.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 D.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欧洲杰出人物的资料,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人物 身份 贡献
A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巨匠 代表作品《大卫》
B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画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C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天文学家 提出三大运动定律
D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 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A.A B.B C.C D.D
14.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15.近代自然科学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科学家勤奋努力的研究 ④科学家得到教会的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2021八下·杭州期中)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7.(2021八下·杭州期中)对比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对比,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兴起于法国 B.都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D.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8.(2021八下·杭州期中)“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妥协”达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标的事件是(  )
A.处死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19.(2021八下·杭州期中)“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制定《人权宣言》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D.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
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兵败滑铁卢 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 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22.(2021八下·杭州期中)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寻找与此相关的历史遗迹可以到(  )
①来克星顿 ②苏格兰 ③萨拉托加 ④约克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2021八下·杭州期中)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材料反映了(  )
A.总统由选举产生 B.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C.权力制约与平衡 D.国会处于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24.有位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根据所给关键词的提示,把相应的历史人物连起来。
(1)连线一
环球航行
首次 地圆学说 戚继光
捍卫真理 被烧死 科学家 卢 梭
思想家 法国 人民主权 布鲁诺
元末明初 东南沿海 抗倭 麦哲伦
(2)连线二
航海家 发现好望角 李时珍
27年努力《本草纲目》 华盛顿
大陆军 第一任总统 城市名 迪亚士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
26.(2021八下·杭州期中)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丞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① ,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东厂
清朝 ② (人物)设立军机处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①   ;②   ;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27.(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东方航海之路 图2:西方认知之路
材料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
材料三: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访问,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待了16国使臣1200多人。……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航线去亚非各国经商,互通有无,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当地做出了贡献,加强了明帝国的影响力。
(1)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目的又分别是什么?
(2)图2中的A、B、C、D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航线的是    (字母);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人名)。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这两次航海活动分别有何影响?
28.下图展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②③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图中①③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何相似之处?与①③相比较,图中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概括说明图中三个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有什么共同之处?
29.(2021八下·杭州期中)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象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历史解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家国情怀】
材料三
现在我已经完成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
——摘自《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仪式上讲话》
(1)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两例及其体现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所指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在哪里?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制度”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华盛顿所体现的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里一个重要阶段,其典型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ACD三项都不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不符合题意;
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君权与相权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此消彼长,总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得到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归六部,君相斗争以君主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告终。A选项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与题意无关。故选答案B
【点评】知道我国历史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
3.【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康熙”“雅克萨、尼布楚”可知与雅克萨之战有关。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故该事件指的是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是题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克萨之战。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4.【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不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排除。
C项②③④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5.【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由图一的行省可以看出,这是元朝时期的疆域图;由图二中西域都护府可以看出,这是西汉时期的疆域图;由图三中“葱岭”“西伯利亚”可以看出,这是清朝时期的疆域图;由图四中的“匈奴”和“咸阳”可以看出,这是秦朝时期的疆域。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是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B项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排列正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西汉、元朝、清朝的疆域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明确四幅图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结合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时期实行文字狱,最早对于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的是朱元璋。文字狱造成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①知识分子们常聚在一起大胆议论时政,研究现实问题明清时期不可能看到,排除。
B项②③④明清时期的社会,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文字狱的影响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7.【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红楼梦》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据“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可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ACD三项都不是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题干最适合查阅的书籍。
A项《天工开物》可以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天工开物》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
10.【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在中央废除丞相,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
A项焚书坑儒、颁布 “推恩令 ”是秦汉时期,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重文轻武、三省六部制是分别宋朝和隋唐时期,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能证明材料观点,符合题意;
D项八股取士、行省制度分别是明朝和元朝,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因此“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之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材料中的“头等大事”应是新航路的开辟。
A项新航路开辟是这件“头等大事”,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神圣的种子……落在个人身上”“真正的高贵……是自为的”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强调个人的作用,即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A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B项强调了个人的作用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要求具备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13.【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A项A错误,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展现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当的身材,充分显示出男子气概,不符合题意;
B项B完全正确,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创世纪》是米开朗琪罗画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画,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震撼人心,是米开朗琪罗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符合题意;
C项C错误,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不符合题意;
D项D错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答案】C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太阳中心说问世以前,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历史意义。
15.【答案】D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他们往往否定教会的权威,改变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看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④错误,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科学革命的影响。
16.【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欧洲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以为到达了印度大陆,称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故题干中这“两个大陆”指欧洲和美洲。
A项哥伦布与“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有关,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文艺复兴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A项都兴起于法国错误,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BC两项都只符合文艺复兴,不符合题意;
D项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重点识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与影响。
18.【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保留了君主的称号。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妥协”达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光荣革命的史实。
19.【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攻占巴士底狱。
A项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题干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
20.【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法国最伟大的贡献是颁布《民法典》,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民法典》,它的颁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并且树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法典》,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21.【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ABD三项和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22.【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由材料“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之有关的历史遗迹有①来克星顿,③萨拉托加,④约克镇。②苏格兰与美国独立战争无关。
C项①③④和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重大事件及影响。
23.【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强调了国会有招募和建立军队的权力,但没有指挥军队权力;又强调了总统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但没有征召军队的权力。他们各有自己的权利,但又彼此制约,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AB两项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权力制约与平衡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国会处于美国国家权力中心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则,国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不存在权力中心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787年宪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4.【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涉及的是该制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好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所以C项符合要求。秦汉以前我国实行分封制,但是却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大繁荣,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汉开始以后实行的,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但不是文化、经济上的制度,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最重要的是这只是一项政策而不是一种制度,所以D项不符合要求。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应用能力。
25.【答案】(1)
(2)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科学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达巴西海岸,沿着南美东海岸南下,进入太平洋,最后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正确性。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启蒙思想家卢梭一生反对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成为法国民众敬佩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他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发现了好望角。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独立战争中,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1)
(2)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历史人物及主要事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6.【答案】(1)锦衣卫;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狱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统治,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明成祖时双设立东厂这一特务机构。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2)明朝时,政府尊孔崇儒,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时期,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3)由“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故答案为:(1)锦衣卫;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狱。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的统治。明清时期加强君权,使君权达到顶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掌握明清时期的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
27.【答案】(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
郑:宣扬国威,发展友好关系;
哥:寻找黄金,发展贸易
(2)B;达·伽马
(3)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一中文字“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可以得出图1:是郑和下西洋。依据图二文字“麦哲伦航线”可以得出图2:是新航路开辟。
(2)哥伦布横穿大西洋,开辟了到达美洲的航线,即使图中B所示。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达 伽马。
(3)依据“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依据“我国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航线去亚非各国经商,互通有无”可以得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依据“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访问”可以得出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故答案为:(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郑:宣扬国威,发展友好关系;哥:寻找黄金,发展贸易。
(2)B;达·伽马。
(3)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28.【答案】(1)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2)相似之处: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殊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共同之处: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北美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794年,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是法国大革命,他们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图中②即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特殊性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故答案为:(1) 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2) 相似之处: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特殊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共同之处: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提供的时间,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就可以顺利回答,难度不大。
(2)(3)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解答时,可以按照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回答,注意细心分析比对,这是基础知识,细心分析即可。
29.【答案】(1)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
(2)制度:君主立宪制
特点:君主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影响:营造出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促进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不贪恋权力,或以身作则,或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制。
【知识点】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为了限制国王权力,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特点是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这样就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华盛顿作为宪法的奠基人之一和第一任总统,为美国民主政治做出重大贡献;华盛顿不贪恋权力,为美国民主政治创立了良好的范例。
故答案为:(1)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
(2)制度: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权力至上);影响:营造出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促进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不贪恋权力,或以身作则,或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华盛顿的评价等。掌握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华盛顿的评价等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仇杀混乱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经济文化繁荣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里一个重要阶段,其典型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ACD三项都不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不符合题意;
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
2.《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君权与相权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此消彼长,总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得到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归六部,君相斗争以君主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告终。A选项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与题意无关。故选答案B
【点评】知道我国历史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
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罗利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康熙”“雅克萨、尼布楚”可知与雅克萨之战有关。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故该事件指的是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是题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克萨之战。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4.(2021八下·杭州期中)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的是(  )
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 ②册封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不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排除。
C项②③④属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由图一的行省可以看出,这是元朝时期的疆域图;由图二中西域都护府可以看出,这是西汉时期的疆域图;由图三中“葱岭”“西伯利亚”可以看出,这是清朝时期的疆域图;由图四中的“匈奴”和“咸阳”可以看出,这是秦朝时期的疆域。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是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B项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排列正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西汉、元朝、清朝的疆域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明确四幅图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结合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6.(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果重返明清时期的社会,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知识分子们常聚在一起大胆议论时政,研究现实问题
②城市居民们出入茶馆、酒楼,经常在戏园里观看戏剧
③人们使用瓷器当餐具,餐桌上出现甘薯和玉米等食物
④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时期实行文字狱,最早对于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的是朱元璋。文字狱造成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①知识分子们常聚在一起大胆议论时政,研究现实问题明清时期不可能看到,排除。
B项②③④明清时期的社会,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文字狱的影响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红楼梦》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8.(2021八下·杭州期中)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据“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可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ACD三项都不是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9.(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  )这本书中找到。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题干最适合查阅的书籍。
A项《天工开物》可以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天工开物》的内容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
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做法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焚书坑儒、颁布 “推恩令 ” B.重文轻武、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 D.八股取士、行省制度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在中央废除丞相,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
A项焚书坑儒、颁布 “推恩令 ”是秦汉时期,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重文轻武、三省六部制是分别宋朝和隋唐时期,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能证明材料观点,符合题意;
D项八股取士、行省制度分别是明朝和元朝,和题干中的“明清两代”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2021八下·杭州期中)“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之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拙。”这件“头等大事”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因此“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之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材料中的“头等大事”应是新航路的开辟。
A项新航路开辟是这件“头等大事”,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12.(2021八下·杭州期中)诗人但丁(1265年—1321年)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
A.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B.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C.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 D.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神圣的种子……落在个人身上”“真正的高贵……是自为的”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强调个人的作用,即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AC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B项强调了个人的作用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要求具备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欧洲杰出人物的资料,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人物 身份 贡献
A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巨匠 代表作品《大卫》
B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画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C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天文学家 提出三大运动定律
D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 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A项A错误,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展现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当的身材,充分显示出男子气概,不符合题意;
B项B完全正确,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创世纪》是米开朗琪罗画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画,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震撼人心,是米开朗琪罗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符合题意;
C项C错误,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不符合题意;
D项D错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太阳中心说问世以前,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历史意义。
15.近代自然科学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科学家勤奋努力的研究 ④科学家得到教会的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他们往往否定教会的权威,改变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看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④错误,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科学革命的影响。
16.(2021八下·杭州期中)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欧洲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以为到达了印度大陆,称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故题干中这“两个大陆”指欧洲和美洲。
A项哥伦布与“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有关,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西印度群岛”这个岛屿概念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17.(2021八下·杭州期中)对比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对比,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兴起于法国 B.都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D.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文艺复兴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A项都兴起于法国错误,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BC两项都只符合文艺复兴,不符合题意;
D项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重点识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与影响。
18.(2021八下·杭州期中)“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妥协”达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标的事件是(  )
A.处死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保留了君主的称号。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妥协”达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光荣革命的史实。
19.(2021八下·杭州期中)“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制定《人权宣言》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D.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
【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攻占巴士底狱。
A项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题干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
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兵败滑铁卢 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 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法国最伟大的贡献是颁布《民法典》,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民法典》,它的颁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并且树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法典》,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ABD三项和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22.(2021八下·杭州期中)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寻找与此相关的历史遗迹可以到(  )
①来克星顿 ②苏格兰 ③萨拉托加 ④约克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由材料“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之有关的历史遗迹有①来克星顿,③萨拉托加,④约克镇。②苏格兰与美国独立战争无关。
C项①③④和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重大事件及影响。
23.(2021八下·杭州期中)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材料反映了(  )
A.总统由选举产生 B.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C.权力制约与平衡 D.国会处于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强调了国会有招募和建立军队的权力,但没有指挥军队权力;又强调了总统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但没有征召军队的权力。他们各有自己的权利,但又彼此制约,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AB两项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权力制约与平衡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国会处于美国国家权力中心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则,国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不存在权力中心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787年宪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4.有位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涉及的是该制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好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所以C项符合要求。秦汉以前我国实行分封制,但是却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大繁荣,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汉开始以后实行的,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但不是文化、经济上的制度,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最重要的是这只是一项政策而不是一种制度,所以D项不符合要求。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应用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根据所给关键词的提示,把相应的历史人物连起来。
(1)连线一
环球航行
首次 地圆学说 戚继光
捍卫真理 被烧死 科学家 卢 梭
思想家 法国 人民主权 布鲁诺
元末明初 东南沿海 抗倭 麦哲伦
(2)连线二
航海家 发现好望角 李时珍
27年努力《本草纲目》 华盛顿
大陆军 第一任总统 城市名 迪亚士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
【答案】(1)
(2)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科学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达巴西海岸,沿着南美东海岸南下,进入太平洋,最后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正确性。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启蒙思想家卢梭一生反对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成为法国民众敬佩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他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发现了好望角。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独立战争中,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1)
(2)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历史人物及主要事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6.(2021八下·杭州期中)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丞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① ,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东厂
清朝 ② (人物)设立军机处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①   ;②   ;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答案】(1)锦衣卫;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狱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统治,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明成祖时双设立东厂这一特务机构。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2)明朝时,政府尊孔崇儒,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时期,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3)由“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故答案为:(1)锦衣卫;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狱。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的统治。明清时期加强君权,使君权达到顶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掌握明清时期的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
27.(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东方航海之路 图2:西方认知之路
材料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
材料三: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访问,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待了16国使臣1200多人。……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航线去亚非各国经商,互通有无,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当地做出了贡献,加强了明帝国的影响力。
(1)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目的又分别是什么?
(2)图2中的A、B、C、D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航线的是    (字母);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人名)。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这两次航海活动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
郑:宣扬国威,发展友好关系;
哥:寻找黄金,发展贸易
(2)B;达·伽马
(3)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一中文字“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可以得出图1:是郑和下西洋。依据图二文字“麦哲伦航线”可以得出图2:是新航路开辟。
(2)哥伦布横穿大西洋,开辟了到达美洲的航线,即使图中B所示。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达 伽马。
(3)依据“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灭了印加帝国”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依据“我国有更多的人沿着这条航线去亚非各国经商,互通有无”可以得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依据“中国的航海活动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访问”可以得出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故答案为:(1)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郑:宣扬国威,发展友好关系;哥:寻找黄金,发展贸易。
(2)B;达·伽马。
(3)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28.下图展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②③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指出图中①③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何相似之处?与①③相比较,图中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概括说明图中三个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1)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2)相似之处: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殊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共同之处: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北美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794年,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是法国大革命,他们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图中②即美国独立战争 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特殊性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故答案为:(1) 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2) 相似之处: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特殊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共同之处: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提供的时间,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就可以顺利回答,难度不大。
(2)(3)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解答时,可以按照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回答,注意细心分析比对,这是基础知识,细心分析即可。
29.(2021八下·杭州期中)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象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历史解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家国情怀】
材料三
现在我已经完成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
——摘自《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仪式上讲话》
(1)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两例及其体现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所指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在哪里?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制度”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华盛顿所体现的精神。
【答案】(1)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
(2)制度:君主立宪制
特点:君主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影响:营造出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促进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不贪恋权力,或以身作则,或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制。
【知识点】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为了限制国王权力,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特点是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这样就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华盛顿作为宪法的奠基人之一和第一任总统,为美国民主政治做出重大贡献;华盛顿不贪恋权力,为美国民主政治创立了良好的范例。
故答案为:(1)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
(2)制度: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议会权力至上);影响:营造出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促进英国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不贪恋权力,或以身作则,或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华盛顿的评价等。掌握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华盛顿的评价等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