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独立作业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独立作业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独立作业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九上·柯桥月考)2018年11月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据此回答问题。
1.读上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对 11 月份上海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
2.进博会最大最重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由海路从德国依次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运抵上海。“金牛座”龙门铣床经过的海峡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1.读上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1 月份上海属于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故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中给出的海峡中,①是直布罗陀海峡,②是白令海峡,③是得雷克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根据题意,世博会最大最重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由海路从德国依次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运抵上海。“金牛座”龙门铣床经过的海峡有 ①④。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根据剖面图可知,图中②地形区为云贵高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020九上·柯桥月考)读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4.下列生产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①地形区的是(  )
A.天府美自古堰来,茶馆小憩看变脸
B.千沟万壑黄土厚,秦腔腰鼓话轮回
C.河湖众多鱼米丰,黄酒越剧名天下
D.草原辽阔牦牛肥,那达慕上显身手
5.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海拔单位为米),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A.a、c 两点相对高度为 1300 米
B.b 处地形比 d 处更为平坦开阔
C.图示区域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
【答案】4.A
5.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四川盆地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根据剖面图可知,①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天府美自古堰来,茶馆小憩看变脸,符合该地生活场景。 千沟万壑黄土厚,秦腔腰鼓话轮回,应该在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河湖众多鱼米丰,黄酒越剧名天下,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草原辽阔牦牛肥,那达慕上显身手,应该在内蒙古高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根据给出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等高距是300米。a的海拔高度是1700米,c的海拔高度是100米,a、c 两点相对高度为 1600 米。d处位于河流沿岸,b 处地形比 d 处更为平坦开阔,错误。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图示区域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根据给出的比例尺可知,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0九上·嘉兴期末)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初步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国共合作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张学良将军只参与了西安事变,没有参与重庆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关。重庆谈判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所以②③是两者的相似点。
C项②③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要求运用所学进行分析比较。
7.(2020九上·嘉兴期末)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年代尺信息可知,1921年中共成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结合所学,年代尺中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了争取国内和凭,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ABC三项和题干年代尺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探究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注意对年代尺的解读,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
8.(2020九上·嘉兴期末)(1919年5月15日)《申报》头版头条发布:“敝报等公决:自五月十四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与该公决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敝报等公决 :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反映了商人参加了五四运动,拒绝日货。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五四运动与题干公决有关,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
9.(2020九上·柯桥月考)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台词的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大敌当前,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所以说“有一种退却叫胜利”。
A项转战陕北最能反映题干台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台词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0.(2020九上·柯桥月考)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
④“家园沦陷” ②“血战台儿庄”
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①“张杨兵谏”
A.② B.④ C.③ D.①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事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家园沦陷” 与1931年发生在辽宁沈阳附近的九一八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血战台儿庄” 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与1937年发生在北平的七七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 “张杨兵谏” 与1936年发生在西安的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
A项②“血战台儿庄” 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战役、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0九上·嘉兴期末)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
③一二 九运动 ④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兵谏”;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D项②④发生在南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南京的大事。识记与灵活掌握与南京相关的事件。
12.(2020九上·嘉兴期末)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 段 时 间 概 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 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A
【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据题干图表及所学知识可知,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
A项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
13.(2020九上·柯桥月考)下图书籍中的资料最能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
A.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之北伐胜利进军
C.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D.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底至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1927年,国民革命军开入湖北汉口英租界,收回英租界管理权。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国民革命军之北伐胜利进军是右图书籍中的资料最能佐证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
14.(2020九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附:茶马古道带示意图)
材料二: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1)茶马古道途径我国多个省级行政区流经我国众多省级行政区,写出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   ,②:   。省区③处于   (地形单元),主要生产特色是   
(2)省区②出产的茶叶是茶马古道上运输的茶叶的重要来源之一,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区②盛产茶叶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二,请你为“茶马古道”的再次兴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川/蜀;云/滇青藏高原;畜牧业
(2)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土质以红壤为主,适宜种植茶树
(3)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川或蜀,②:云或滇。省区③处于青藏高原(地形单元),主要生产特色是畜牧业。
(2)、根据题意,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区②盛产茶叶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土质以红壤为主,适宜种植茶树。
(3)、结合材料三,建议有: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5.(2020九上·柯桥月考)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运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禁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
【答案】(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知识点】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可知,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山东主权交由五国商量处置,由此可知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原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第二小问,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可知,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得出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由材料图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可知,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本题考查人民的伟大之处,要求运用所学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这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其余言之有理亦可。
故答案为:(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五四运动、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识记五四运动、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独立作业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九上·柯桥月考)2018年11月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据此回答问题。
1.读上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对 11 月份上海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
2.进博会最大最重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由海路从德国依次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运抵上海。“金牛座”龙门铣床经过的海峡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0九上·柯桥月考)读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4.下列生产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①地形区的是(  )
A.天府美自古堰来,茶馆小憩看变脸
B.千沟万壑黄土厚,秦腔腰鼓话轮回
C.河湖众多鱼米丰,黄酒越剧名天下
D.草原辽阔牦牛肥,那达慕上显身手
5.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海拔单位为米),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A.a、c 两点相对高度为 1300 米
B.b 处地形比 d 处更为平坦开阔
C.图示区域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
6.(2020九上·嘉兴期末)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初步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国共合作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0九上·嘉兴期末)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8.(2020九上·嘉兴期末)(1919年5月15日)《申报》头版头条发布:“敝报等公决:自五月十四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与该公决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2020九上·柯桥月考)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台词的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20九上·柯桥月考)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4个序号代表4个事件,序号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
④“家园沦陷” ②“血战台儿庄”
③“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①“张杨兵谏”
A.② B.④ C.③ D.①
11.(2020九上·嘉兴期末)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
③一二 九运动 ④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20九上·嘉兴期末)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 段 时 间 概 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 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3.(2020九上·柯桥月考)下图书籍中的资料最能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
A.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之北伐胜利进军
C.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D.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二、非选择题
14.(2020九上·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附:茶马古道带示意图)
材料二: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1)茶马古道途径我国多个省级行政区流经我国众多省级行政区,写出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   ,②:   。省区③处于   (地形单元),主要生产特色是   
(2)省区②出产的茶叶是茶马古道上运输的茶叶的重要来源之一,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区②盛产茶叶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二,请你为“茶马古道”的再次兴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5.(2020九上·柯桥月考)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运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禁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1.读上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1 月份上海属于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故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中给出的海峡中,①是直布罗陀海峡,②是白令海峡,③是得雷克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根据题意,世博会最大最重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由海路从德国依次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运抵上海。“金牛座”龙门铣床经过的海峡有 ①④。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根据剖面图可知,图中②地形区为云贵高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4.A
5.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四川盆地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根据剖面图可知,①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天府美自古堰来,茶馆小憩看变脸,符合该地生活场景。 千沟万壑黄土厚,秦腔腰鼓话轮回,应该在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河湖众多鱼米丰,黄酒越剧名天下,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草原辽阔牦牛肥,那达慕上显身手,应该在内蒙古高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根据给出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等高距是300米。a的海拔高度是1700米,c的海拔高度是100米,a、c 两点相对高度为 1600 米。d处位于河流沿岸,b 处地形比 d 处更为平坦开阔,错误。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图示区域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根据给出的比例尺可知,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张学良将军只参与了西安事变,没有参与重庆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关。重庆谈判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所以②③是两者的相似点。
C项②③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似点。要求运用所学进行分析比较。
7.【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年代尺信息可知,1921年中共成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结合所学,年代尺中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了争取国内和凭,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ABC三项和题干年代尺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探究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注意对年代尺的解读,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敝报等公决 :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反映了商人参加了五四运动,拒绝日货。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五四运动与题干公决有关,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大敌当前,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所以说“有一种退却叫胜利”。
A项转战陕北最能反映题干台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台词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0.【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抗战史事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家园沦陷” 与1931年发生在辽宁沈阳附近的九一八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③;“血战台儿庄” 与1938年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②;“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与1937年发生在北平的七七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①; “张杨兵谏” 与1936年发生在西安的西安事变有关,对应“抗战史实示意图”中的④。
A项②“血战台儿庄” 对应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战役、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读图片和解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日军罪行
【解析】【分析】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兵谏”;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D项②④发生在南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南京的大事。识记与灵活掌握与南京相关的事件。
12.【答案】A
【知识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据题干图表及所学知识可知,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
A项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以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底至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1927年,国民革命军开入湖北汉口英租界,收回英租界管理权。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国民革命军之北伐胜利进军是右图书籍中的资料最能佐证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14.【答案】(1)①;川/蜀;云/滇青藏高原;畜牧业
(2)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土质以红壤为主,适宜种植茶树
(3)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川或蜀,②:云或滇。省区③处于青藏高原(地形单元),主要生产特色是畜牧业。
(2)、根据题意,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区②盛产茶叶的有利条件是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土质以红壤为主,适宜种植茶树。
(3)、结合材料三,建议有: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5.【答案】(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知识点】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可知,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山东主权交由五国商量处置,由此可知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原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第二小问,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可知,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得出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由材料图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兵力变化示意图”可知,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本题考查人民的伟大之处,要求运用所学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这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其余言之有理亦可。
故答案为:(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或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五四运动、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识记五四运动、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