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图,据图判断台风中心所处的A点位于B点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2.(2020七上·杭州期末)2020年12月12日小张经过村委会大门口,看到右图的场景,据图可知小张所在的社区发挥的功能是( )A. 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管理(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为2018年“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题。3.据图可知本次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4.对于图中A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 B.东面濒临太平洋C.分布着世界最大热带雨林 D.密西西比河位于该洲5.(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热带雨林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C.③热带沙漠气候 D.④温带海洋性气候6.(2020七上·杭州期末)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这主要是受( )A.海陆位置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C.气候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7.(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我国远古时期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兽牙、石珠等装饰品,据图可以反映的信息有( )①已掌握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②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念③出现原始农业进入文明社会④已有贫富贵贱的差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年代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8.图中①所处朝代开创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9.下列描述符合④所处时代特征的有( )①出现民族交融②国家统一安定③经历巨大变革④学术思想活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0七上·杭州期末)“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与该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分封制的建立 B.商鞅变法C.张骞通西域 D.八王之乱11.(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刘同学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与曹操有关 B.都是以少胜多C.都为统一奠定基础 D.都是少数民族发起12.(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列著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 )①《伤寒杂病论》 ②《史记》③《齐民要术》 ④《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题13.(2020七上·杭州期末)阅读下面某大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上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A. (0°纬线) B. (大洋)C. (大洋)D. (大洲)E. (气候类型名称)(2)图中F河流名称是什么?其流向是什么?(3)该河流所在的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14.(2020七上·杭州期末)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图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1)根据材料一,说说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15.(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中国古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具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1)图一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哪个时期?铁质农具的出现有什么意义?(2)图二翻车是一种什么工具?翻车的使用有什么作用?(3)对比材料二、三,说说江南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根据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图,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据图判断台风中心所处的A点位于B点西北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2.【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2020年12月12日小张经过村委会大门口,看到右图的场景,据图可知小张所在的社区发挥的功能是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答案】3.D4.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点评】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南美洲是陆地面积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3.根据图中的路线可知,本次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4.图中A大洲是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错误。东面濒临太平洋,错误,应该是大西洋。分布着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正确。密西西比河位于该洲,错误,应该是北美洲。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季风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6.【答案】C【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种的分布主要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将人种划分为三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7.【答案】A【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A项①②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山顶洞人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答案】8.B9.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王位世袭制的识记能力。知道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8.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A项禅让制是尧舜禹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B项王位世袭制是图中①所处朝代开创的制度,符合题意;C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割据分裂,社会动荡,各国为在争霸中取胜,进行改革,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因此①③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②国家统一安定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C项①③④符合④所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答案】C【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张骞通西域与题干材料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1.【答案】B【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383年,前秦集结80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只有8万军队,结果东晋大获全胜。因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都是以少胜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史实。12.【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①《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②《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著作;③《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④《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D项③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3.【答案】(1)赤道;大西洋;印度洋;亚洲;热带沙漠气候(2)尼罗河、自南向北(3)苏伊士运河【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赤道(0°纬线) B.大西洋(大洋) C.印度洋 (大洋)D.亚洲(大洲)E.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名称)(2)、图中F河流名称是尼罗河、该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河流所在的大洲是非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大陆物产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14.【答案】(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诸侯势力强大;推恩令(3)巩固中央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诸侯国实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3)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都巩固了中央统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诸侯势力强大;推恩令。(3)巩固中央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5.【答案】(1)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灌溉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依据所学可知,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魏国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发明了灌溉工具翻车,它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依据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和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并结合所学可知,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商业进步。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稳定;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等)。故答案为:(1)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灌溉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铁器的使用、翻车、江南经济的开发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图,据图判断台风中心所处的A点位于B点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答案】B【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根据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图,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据图判断台风中心所处的A点位于B点西北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2.(2020七上·杭州期末)2020年12月12日小张经过村委会大门口,看到右图的场景,据图可知小张所在的社区发挥的功能是( )A. 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管理【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2020年12月12日小张经过村委会大门口,看到右图的场景,据图可知小张所在的社区发挥的功能是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区政治功能包括选举、落实政策等;经济功能包括社区工厂,超市等;社区文化功能包括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等;社区管理功能包括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为2018年“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题。3.据图可知本次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4.对于图中A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 B.东面濒临太平洋C.分布着世界最大热带雨林 D.密西西比河位于该洲【答案】3.D4.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点评】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南美洲是陆地面积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3.根据图中的路线可知,本次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4.图中A大洲是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错误。东面濒临太平洋,错误,应该是大西洋。分布着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正确。密西西比河位于该洲,错误,应该是北美洲。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5.(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热带雨林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C.③热带沙漠气候 D.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A【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季风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6.(2020七上·杭州期末)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这主要是受( )A.海陆位置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C.气候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答案】C【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种的分布主要与当地的气候有关。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将人种划分为三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7.(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我国远古时期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兽牙、石珠等装饰品,据图可以反映的信息有( )①已掌握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②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念③出现原始农业进入文明社会④已有贫富贵贱的差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A项①②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山顶洞人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年代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8.图中①所处朝代开创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9.下列描述符合④所处时代特征的有( )①出现民族交融②国家统一安定③经历巨大变革④学术思想活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8.B9.C【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王位世袭制的识记能力。知道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要求学生具备识记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8.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A项禅让制是尧舜禹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B项王位世袭制是图中①所处朝代开创的制度,符合题意;C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割据分裂,社会动荡,各国为在争霸中取胜,进行改革,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因此①③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②国家统一安定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C项①③④符合④所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2020七上·杭州期末)“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与该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分封制的建立 B.商鞅变法C.张骞通西域 D.八王之乱【答案】C【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张骞通西域与题干材料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1.(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刘同学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与曹操有关 B.都是以少胜多C.都为统一奠定基础 D.都是少数民族发起【答案】B【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383年,前秦集结80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只有8万军队,结果东晋大获全胜。因此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都是以少胜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史实。12.(2020七上·杭州期末)'下列著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 )①《伤寒杂病论》 ②《史记》③《齐民要术》 ④《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①《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②《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著作;③《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④《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D项③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二、材料题13.(2020七上·杭州期末)阅读下面某大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上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A. (0°纬线) B. (大洋)C. (大洋)D. (大洲)E. (气候类型名称)(2)图中F河流名称是什么?其流向是什么?(3)该河流所在的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答案】(1)赤道;大西洋;印度洋;亚洲;热带沙漠气候(2)尼罗河、自南向北(3)苏伊士运河【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赤道(0°纬线) B.大西洋(大洋) C.印度洋 (大洋)D.亚洲(大洲)E.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名称)(2)、图中F河流名称是尼罗河、该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河流所在的大洲是非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点评】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大陆物产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14.(2020七上·杭州期末)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图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1)根据材料一,说说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答案】(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诸侯势力强大;推恩令(3)巩固中央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解析】【分析】(1)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诸侯国实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3)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都巩固了中央统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1)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诸侯势力强大;推恩令。(3)巩固中央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5.(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中国古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具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1)图一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哪个时期?铁质农具的出现有什么意义?(2)图二翻车是一种什么工具?翻车的使用有什么作用?(3)对比材料二、三,说说江南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灌溉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分析】(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依据所学可知,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魏国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发明了灌溉工具翻车,它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依据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和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并结合所学可知,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商业进步。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稳定;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等)。故答案为:(1)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灌溉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遇到涝灾,也可以用来排水。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社会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铁器的使用、翻车、江南经济的开发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