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8九下·泰兴月考)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1919年发生在天安门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在天安门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所以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开国大典。
A项遵义会议与天安门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五四运动是第一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天安门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开国大典是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2.(2018八下·茂名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艰苦和做出了牺牲,他们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获得了荣誉。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秀品质。
3.(2018八下·茂名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4.(2021八下·安徽月考)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次会议(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党的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选项 A 符合题意;
而选项 B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是《共同纲领》,不符合题意;
选项 C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选项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2017·宁夏)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从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可以看出,1950到1952年粮食、棉花产量逐年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所以表格内容说明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A。
【点评】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6.(2021八下·安徽月考)1953-1956年我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 A .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A 错误;
B .根据图片可知,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推动。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B 正确;
C .“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的,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C 错误;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的,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7.(2018八下·茂名期中)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  )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还是私有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农具私有转为集体所有,即公有制。
A项受到农民的欢迎不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不符合题意;
B项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符合题意;
C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
D项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8.(2021八下·安徽月考)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 B.九江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芜湖长江大桥
【答案】C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1957年10月,全长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故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武汉长江大桥。 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一五计划的内容和意义。
9.(2018八下·茂名期中)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答案】D
【知识点】“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解析】【分析】①“多快好省”是1958年流行的话语;
②“改革开放” 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流行的话语;
③“打倒一切” 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年流行的话语;
④“两个凡是” 是1977年流行的话语;
所以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
10.(2021八下·安徽月考)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A 项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出现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 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
C 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 项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和三次思想解放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1.(2021八下·安徽月考)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据题干“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2.(2021八下·安徽月考)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可知这次会议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符合题意;
AD 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政治基础,排除;
C 项四项基本原则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来的,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
13.(2021八下·安徽月考)说起对外开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沿海地区。1980年,我国首先开始对外开放的两个省是(  )
A.辽宁、河北 B.山东、江苏 C.福建、广东 D.广东、海南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汕头属于广东省;厦门属于福建省。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学生要掌握1980年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4.(2021八下·安徽月考)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实行各民族平等相待,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5.(2020八下·顺城期末)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知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中国梦”的内涵即可作答。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2021八下·安徽月考)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
(2)中共八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4)2006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答案】(1)错误;“共同繁荣”改为“民族区域自治”
(2)错误;“中共八大”改为“中共十四大”。
(3)正确
(4)错误;“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
【知识点】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分析】(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故答案为:错误;“共同繁荣”改为“民族区域自治”。
(2)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的变化,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故答案为:错误。改正:“中共八大”改为“中共十四大”。
(3)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故答案为:正确。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题干的表述错误,应将“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故答案为:错误。改正:“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八大,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相关史实。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2021八下·安徽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战场上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烈士,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还有许多英雄儿女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材料三:“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3.4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两位英雄是谁?从英雄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那些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
【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
(2)黄继光、邱少云。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侵略战争不但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自己。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知识点】抗美援朝;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英雄是黄继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是邱少云。从黄继光和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侵略战争不但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自己。在纪念历史的同时,更多地应去感受历史,昭示后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点评】 学生要掌握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人、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抗美援朝的意义。
18.(2021八下·安徽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三: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人士时强调,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2)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3)材料三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1)英国。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方针。
(2)香港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等。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③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 (1)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侵占了香港;1984年,中英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2)据所学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中国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等。
(3)据所学知,“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据材料和所学知,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③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评】 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学生要熟练掌握港澳回归和一国两制的提出。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共12分)
19.(2021八下·安徽月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命与奋斗】
材料一:从1921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到来了。
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样,在1978年召开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把中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务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富强与展望】
材料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梦”这个热词,激荡了中华儿女的心灵,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什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哪次会议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哪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5)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写出几点。
【答案】(1)中国共产党诞生;新中国的成立。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中共“十九大”。
(4)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梦”;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到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回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定有很多感悟,言之成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
【点评】 本题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九大、中国梦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 / 1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8九下·泰兴月考)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B.
C. D.
2.(2018八下·茂名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8八下·茂名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21八下·安徽月考)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次会议(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党的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2017·宁夏)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6.(2021八下·安徽月考)1953-1956年我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7.(2018八下·茂名期中)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  )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8.(2021八下·安徽月考)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 B.九江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芜湖长江大桥
9.(2018八下·茂名期中)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10.(2021八下·安徽月考)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1.(2021八下·安徽月考)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12.(2021八下·安徽月考)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3.(2021八下·安徽月考)说起对外开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沿海地区。1980年,我国首先开始对外开放的两个省是(  )
A.辽宁、河北 B.山东、江苏 C.福建、广东 D.广东、海南
14.(2021八下·安徽月考)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20八下·顺城期末)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2021八下·安徽月考)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
(2)中共八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4)2006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2021八下·安徽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战场上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烈士,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还有许多英雄儿女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材料三:“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3.4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两位英雄是谁?从英雄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那些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
18.(2021八下·安徽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三: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人士时强调,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2)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3)材料三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共12分)
19.(2021八下·安徽月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命与奋斗】
材料一:从1921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到来了。
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样,在1978年召开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把中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务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富强与展望】
材料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梦”这个热词,激荡了中华儿女的心灵,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什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哪次会议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哪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5)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写出几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1919年发生在天安门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在天安门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所以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开国大典。
A项遵义会议与天安门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五四运动是第一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天安门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开国大典是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艰苦和做出了牺牲,他们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获得了荣誉。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秀品质。
3.【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4.【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选项 A 符合题意;
而选项 B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是《共同纲领》,不符合题意;
选项 C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选项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从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可以看出,1950到1952年粮食、棉花产量逐年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所以表格内容说明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A。
【点评】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6.【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 A .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A 错误;
B .根据图片可知,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推动。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B 正确;
C .“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的,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C 错误;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的,与材料“1954~1956年”不符,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还是私有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农具私有转为集体所有,即公有制。
A项受到农民的欢迎不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不符合题意;
B项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符合题意;
C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
D项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1957年10月,全长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故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武汉长江大桥。 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一五计划的内容和意义。
9.【答案】D
【知识点】“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解析】【分析】①“多快好省”是1958年流行的话语;
②“改革开放” 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流行的话语;
③“打倒一切” 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年流行的话语;
④“两个凡是” 是1977年流行的话语;
所以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A 项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出现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 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出现的原因,符合题意;
C 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 项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和三次思想解放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1.【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据题干“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2.【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可知这次会议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符合题意;
AD 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政治基础,排除;
C 项四项基本原则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来的,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
13.【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汕头属于广东省;厦门属于福建省。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学生要掌握1980年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实行各民族平等相待,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知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中国梦”的内涵即可作答。
16.【答案】(1)错误;“共同繁荣”改为“民族区域自治”
(2)错误;“中共八大”改为“中共十四大”。
(3)正确
(4)错误;“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
【知识点】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分析】(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故答案为:错误;“共同繁荣”改为“民族区域自治”。
(2)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的变化,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故答案为:错误。改正:“中共八大”改为“中共十四大”。
(3)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故答案为:正确。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题干的表述错误,应将“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故答案为:错误。改正:“青藏公路”改为“青藏铁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八大,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相关史实。
17.【答案】(1)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
(2)黄继光、邱少云。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侵略战争不但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自己。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知识点】抗美援朝;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英雄是黄继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是邱少云。从黄继光和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侵略战争不但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样也伤害到自己。在纪念历史的同时,更多地应去感受历史,昭示后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点评】 学生要掌握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人、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抗美援朝的意义。
18.【答案】(1)英国。1997年7月1日。“一国两制”方针。
(2)香港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等。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③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 (1)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侵占了香港;1984年,中英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2)据所学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中国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等。
(3)据所学知,“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据材料和所学知,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③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评】 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学生要熟练掌握港澳回归和一国两制的提出。
19.【答案】(1)中国共产党诞生;新中国的成立。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中共“十九大”。
(4)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梦”;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到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回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定有很多感悟,言之成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
【点评】 本题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九大、中国梦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