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常识,能说出海水性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结合自己熟悉的海区,能说出海水运动和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结合海边旅行经历,能说出一种以上海水运动的形式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从地理遥感图像中,识别海水运动的变化【地理实践力】 运用教材提供的图表资料,探究分析海水的形式及影响因素,提升综合思维。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地理信息技术资料),了解特定海域的海水性质、人类活动方式等,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解释这些现象,提升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关注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1、运用教材提供的图表资料,探究分析海水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特定海域的海水性质、人类活动方式等。 3、知道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成因及影响。 4、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学会关注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 【教材分析】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巨大。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对于我们人类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十分重要。本节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教材首先利用“雪龙号科考船”和电影《后天》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水性质设计的内容,以及海水性质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然过渡到将要学习的内容。 在海水性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海洋底层的分布规律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材中提供的地图“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展示了全球范围内海水表层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示意图“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直观揭示了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呈现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教材通过地图和示意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在此基础上,教材有利用“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长江口海水盐度分布(夏季)”“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等真实情境材料创设活动和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此过程旨在训练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促使他们掌握其时空分布规律。 在海水的运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在介绍“波浪”和“潮汐”这两种海水运动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并穿插“波浪”和“涌潮”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能产生极大影响,教材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介绍。教材中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将“科隆群岛气候和生物的特殊性”和“欧洲鳗鲡的生命周期和洄游路径”等材料呈现给学生,加深他们对洋流的理解。至于洋流的成因,本书没有明确指出,更详尽的内容将在先泽泻必修《自然地理基础》中介绍。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书中材料或查阅更多相关资料,进行适度讨论、归纳和总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影响因素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以及洋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方法】案例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海水的性质 【导入】 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事件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1.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 2.这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一、海水的性质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请读图4-11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 通过【活动一】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活动一】 1、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分布特点: 海水表层温度由赤道向两级逐渐降低。 主要原因: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的表层海水获取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高。 ②分布特点: 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 主要原因: 中低纬大洋西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大洋东岸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 ③分布特点: 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 主要原因: 中高纬大洋西岸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大洋东岸有暖流流经,水温较高。 【总结】 分布特点: ①不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自赤道向两级逐渐递减。 ②同一纬度:海洋表层水温暖流经过处高于寒流经过处。 【提问】那同一海区呢?在不同季节水温又有何特点呢? 同一海区,海洋表层水温夏季高于冬季。 【总结】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 【空间分布】水平方向: 不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 【时间分布】: 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提问】海水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分布特点呢? 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提问】影响陆地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地形地势、海陆分布等。 【提问】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我们通过【活动二】及【活动一】一起分析归纳。 【活动二】 2、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表层年平均水温为17.4℃。其中,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居中,为17℃;大西洋最低,为16.9℃。比较三大洋热带和副热带(南北纬30°附近)海域面积、海域开敞程度等,讨论导致三大洋表层年平均水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表层水温最高—— 原因:太平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北部地形封闭,仅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北冰洋对太平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小。 印度洋海面平均温度要低于太平洋。—— 原因: 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南北纬30°附近)水域较为狭窄,广阔水域在南半球。 大西洋表层水温低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原因: 大西洋北端地形开敞,受北冰洋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响明显。 【总结】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季节变化)、寒暖流、海洋形状 【提问】了解海水温度对我们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域。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雪龙”号是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船和极地破冰船图为“雪龙”号正在破冰前行 【视频】“雪龙”号破冰前行 3.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案例】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 【问题】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读“图4-13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通过【活动三】归纳总结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活动三】读图,说出世界海洋表层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①世界海洋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原因: 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雨降水,因此盐度较高。 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 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较低。 海洋表层,盐度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 【拓展】结冰和融冰对海水盐度的影响:因为冰块里是没有盐的,所以结冰会析出盐分,从而加大未结冰的海水的盐度,而融冰又会冲淡海水,降低海水的盐度。 海水结冰较淡水困难。因大洋表面盐度一般均大于24.695×10-3,故冰点更低;当海面水温达到冰点时,因密度增大形成对流,使下层温度较高的海水上升,故较难结冰;当整层海水达到冰点,海水结冰时,又要不断的析出盐分,使未结冰的海水盐度增大,密度也增大,从而加强了对流和降低了冰点,阻碍海冰的进一步增长。所以,结冰与融冰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非常地大。 【推一推1】指出同纬度地区的A、B两地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A【推一推2】读图,说明圆圈内盐度较低的原因。 大陆沿海地区,河流等淡水注入量大,盐度较低。 【提问】影响海洋盐度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气温——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降水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蒸发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提问】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还有哪些呢?请通过【活动四】进行分析。 【活动四】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超过40‰;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低于10‰。 试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注入情况、海区形状等角度,分析二者盐度差异显著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 红海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强烈。 波罗的海纬度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 ②气候特点: 红海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稀少的波罗的海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附近,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 ③淡水注入情况: 波罗的海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 红海周围河流较少,淡水注入较少。 ④海区形状: 波罗的海的海域周围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故盐度低。 红海海域狭长,更加封闭,只有南部的狭窄海峡与外海相连。 【推一推3】结合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及左图,说明为什么同是纬度50°-60°的海区,南北半球表层盐度不一致? 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 气温——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②气候特点: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③淡水注入情况: ④海域封闭情况: ⑤结冰、融冰情况。 世界海洋垂向上盐度差异 读图,说出海水盐度在垂向上的差异。 读图,说出海水盐度在垂向上的差异。 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海水深度增加,盐度发生变化(这一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盐度有近似均匀分布。 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 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海水盐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盐度与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许多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 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拓展】中国四大盐场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地处平原海岸,夏季风的背风坡, 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蒸发强烈,利于海盐生产 海水盐度与海水养殖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海水淡化与海水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也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例如,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此外,人们也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拓展】河北唐山曹妃甸的海水淡化车间 曹妃甸工业区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曹妃甸建有多个海水淡化工厂,既满足当地对淡水的需求,也为周边城市提供淡化海水 【视频】海水淡化系统简介宣传片 海水的密度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平均密度 1.02~1.07 g/cm3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读“图4-19 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和“图4-20 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通过【活动五】分析世界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活动五】 读下图,指出影响海水密度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海水温度——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读下图,说出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海洋表层海水密度特点: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变大,两极地区密度最大。 原因:海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水温度的变化。由赤道到两极,海水温度逐渐降低。 思考: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读下图,说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海水导热率低——随着深度增加,水温变化,海水密度也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海水密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密度与潜艇安全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有时候,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视频】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事件 新加坡:御咸蓄淡 变海湾为水库 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虽然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地势低平,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蓄水量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 如何把丰沛的雨水收集起来?新加坡人将眼光转向海湾——何不把海湾变成蓄积雨水的水库呢? 经过约20年的论证、规划、建设,2008年,新加坡建成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防止海水倒灌,形成滨海水库。 降雨时,雨水汇入水库,水量过多时,可通过闸门泄洪;这样,水库里的海水逐渐被淡水替换。 滨海水库于2010年11月开始稳定地提供饮用水,每年的供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10%。 御咸蓄淡,变海湾为水库,新加坡找到了一条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新方法;有些面临淡水危机且降水丰沛的岛屿国家也在借鉴新加坡的做法。 【板书设计】 海水的性质 【当堂检测】 1.四大洋中平均水温最高的是 ( B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读全球水平衡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C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4.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C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某月份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图,则此时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D ) A.地中海表层盐度最低 B.印度半岛旱情严重 C.叶尼塞河冰凌泛滥 D.好望角湿润多雨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7、8题。 7.海水的密度 ( C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8.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C )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C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0.从图中可以看出 ( B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11.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 D )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正确反映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C ) 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3、14题。 13.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 ( D ) A.盐度 B.深度 C.径流 D.温度 1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海水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水色发生变换。下图是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我国海域海水透明度最大差值可能为 ( C ) A.24 B.27 C.34 D.38 16.我国海水水色最美的海域及季节在 ( A ) A.南海 春季 B.渤海 夏季 C.黄海 秋季 D.东海 冬季 17.读“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低,分析其原因;解释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 (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 (2)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A、B两海区分别有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注入 A海区受寒流影响,B海区受暖流影响 (3)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是盐度较低的大西洋海水流入盐度较高的地中海,这样,距离大西洋越近,盐度则越低 1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B、D、E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 E>D>B ; (2)A、B两点相比,盐度较低的是点_____,分析其原因;A 。 A处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入海口,大量的淡水在此注入海洋,对这部分海区的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3)C、D、E三处相比,水温最低的是_____点,分析其原因。 CDE位于同纬度海区,而D处有寒流流经 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受周边陆地影响大。 (2)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