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3620011531600《2.1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教学设计 ——赏黄河美,颂黄河魂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的第一课,对之后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的学习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基础地貌类型经有了基本认识,但是对于典型地貌的类型、分布及形成过程缺少科学认知,只停留于表面的特征区分;对于不同地貌的区域分布差异,内在的形成机理认识不足。本节内容的安排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地貌景观图入手,让他们观察其典型特征,推理其地理形成过程,并分析该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运用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的特点与空间分布差异,提升区域认知。 通过地理模拟实验,归纳流水地貌的动态形成过程,学会从课堂模拟实验中总结出野外观察、识别流水地貌的要领,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领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形成综合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简单过程和结果,树立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 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的动态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滔滔不息的黄河水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以来,滚滚而泻,气吞山河,锐不可当,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图腾,我们都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共饮黄河水而感到骄傲。显然,黄河在勇往直前的行进中,还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她在展现其大势磅礴之时,也不忘彰显其个性。(播放视频,学生感受黄河之水不同气势) 探究一:黄河第一峡——龙羊峡 龙羊峡谷被称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青海共和县境内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个峡谷,“龙羊”系藏语,即险峻沟谷之意,峡口只有30米宽,峡谷全长33公里,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是建设水电站的绝佳坝址,电站建成后这里成了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所在地,水电站也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思考: 河谷横断面呈什么形态?“V”形 造就“龙羊峡”险峻沟谷的外力是什么?流水 “龙羊峡”属于流水侵蚀地貌还是沉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是以向下侵蚀为主还是向两侧侵蚀为主?向下侵蚀 探究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黄河流经延川县秦晋峡谷68公里时,一改以往的怒吼咆哮,而是蜿蜒曲折形成了五个S型大弯道,由北向南依次为: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鬼斧神工,气势恢宏,是天造地设的地质奇观。乾坤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在这里陡然形成了320度大转弯,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湾。在这里,母亲河蜿蜒留恋,形成了一条天然的龙的图形。 思考: 1.河谷横断面呈什么形态?“U”形 2.“乾坤湾”属于流水侵蚀地貌还是沉积地貌?流水侵蚀是以向下侵蚀为主还是向两侧侵蚀为主? 3.观察上图,将“乾坤湾”两岸分为A、B岸,如果让你为聚落选址,你会选择A岸还是B岸?为什么? 4.图示“乾坤湾”B岸适宜进行哪些人类活动? 5.小组探究: (1)A岸堆积,B岸侵蚀的原因(拓展: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a.弯道水流受到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过水断面存在横向水面坡度或者称为横向超高Δh,即凹岸侧水面高,凸岸处水面低。在河流弯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横向超高对弯道两岸堤防高程的影响。 b.水流在流经弯道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断面内形成横向环流,也称为副流。横向环流与纵向主流运动的叠加,使弯道水流呈螺旋流运动状态。 (2)画出A、B两岸的河流横切剖面图。 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出现狭窄的曲流颈,如果曲流颈被冲开,河道裁弯取直,会出现什么形态?(播放动画,学生直观感受) 补充讲解:牛轭湖 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在“乾坤湾”河段未来会形成牛轭湖吗? 不太可能,因为牛轭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形成,而“乾坤湾”是在高山陡崖之间流淌。 课外延伸:播放视频《解密乾坤湾》,乾坤湾的形成原因与牛轭湖的形成不同 探究三:黄河上的牛轭湖——哈素海 哈素海是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它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 思考: 哈素海的形成原因? 探究哈素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意义。 哈素海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探究四:实验演示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或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观察) 【实验观察】 实验用品:装有沙土的容器、水壶、标志物 实验步骤: ? ?1.将标志物插在容器上部的沙土中 ? ?2.学生合作实验,一人用水壶向容器内倒水,现场演示流水侵蚀作用 ? ?3.仔细观察河道形态变化,体会流水侵蚀对河谷形态的塑造 【归纳总结】流水侵蚀的作用形式及对河谷形态的影响 【板书设计】 【承转】 在实验中,泥沙被流水侵蚀,不断搬运然后沉积下来,观察沉积的位置、形态特征和沉积物排列的特点。 探究五:“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也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在这里,沿河道向海边走,土地越来越年轻,人类活动的痕迹越来越少,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有无数的河湾和水塘;每年,数百万只候鸟把这里作为迁徙的“中继站”。 思考: 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位置,形成其的泥沙来源。 简单描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据图观察其形态特征,并推断成因。 推断该地貌堆积物颗粒大小分布的特点。 【承转】 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而有些河流在山区沟谷地带流淌,在河流出山口又会形成怎样的地貌呢? 探究六: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宁夏平原灌区农作物单产量不亚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今天其富裕程度也堪与成都平原媲美。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思考: 宁夏平原的形成过程。 宁夏平原为何被称为“塞上江南”? 观察下图,指出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说出冲积扇堆积物的分布特点。 5.说出洪积扇和冲积扇的不同点。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中国冲积扇分布范围广(如图所示),冲积扇对人类有实际经济意义,尤其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它是用于农业灌溉和维持生命的主要地下水水源。 6.比较三角洲地貌与冲积扇地貌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河流堆积地貌 不同点: ①分布地区不同 ②海拔不同 ③颗粒物粗细不同 补充:江心洲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探究七:黄河中游河流阶地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作为河流地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研究不但可以恢复河流地貌的演化历史,而且可以提取流域内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下图为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南段壶口地区的河流阶地。 阅读课本第39页第二段文字、图2-2、第40页图2-4,并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1.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哪种形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结合河流阶地景观图片,描述河流阶地的景观特点。 3.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感悟提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不同的河流部位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与此同时,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由于人类过度开垦,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异常严重,黄河的含沙量居于世界各大河之首。大量的泥沙被搬运到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在河南开封一带形成地上“悬河”,河床高出堤后平地5-6m以上,直接威胁到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见,黄河的治理与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板书设计】 【达标检测】 牛扼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扼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__________ 。 (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__ 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港务局拟在D、E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 (1)乙,下蚀 (2)D,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E处。E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D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 4.请简要描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泥沙; ②在黄河入海口处,地势变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沉积; 形成三角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