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动与静 教学设计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日出日落、北冰洋中游泳的海象、空中翱翔的战机,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讨论: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运动的例子吗? 二、运动的描述 师:在物理学家把运动归纳成定律之前,人们就开始用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描述运动。 1.诗歌与运动。 师:请你说出与运动有关的诗歌,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 生:讨论分享 师:课件展示“大江东去浪淘尽”诗句 2.音乐与运动。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绘画与运动。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梵高画的《星夜》,及它的3D还原图 4.科学家描述的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课件展示两张不同时间监控拍摄到的十字路口行车的照片 师:讨论一下从两张静止的照片对比中,你能判断出照片中的哪些车运动了,哪些车又是静止的呢? 生:讨论后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做出这样的正确判断的呢? (2)参照物。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另一个选作标准的物体而言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师:再看下面这两个例子:1太阳升起来了;2操场边上的大树。 被研究的物体 相对于(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变化 太阳 地面、天空…… 有变则运动 大树 操场 不变则静止 例子中,那选做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师:再看下一个例子,火车中的两个乘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讨论总结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除本身之外,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日常默认选地面为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不是绝对的,取决所选的参照物。我们称之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举例说明 ①同步地球卫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又是静止的。 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选择电梯厢为参照物,乘客又是静止的。 ②空中的运输机与加油机。 同步地球卫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又是静止的。 ③接力赛跑时的交接棒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 1.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 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3.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4.事先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称为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六、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