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测量肺活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试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能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 1. 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 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呼吸系统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教学难点: 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课前准备: PPT 课件、气球、简易肺活量测量计、哨子、记录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呼吸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你们知道呼吸的好坏我们用什么来很衡量吗?(肺活量)我们每年都会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你还记得最近一次测量肺活量的数值吗?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肺活量”(板书课题) 二、什么是肺活量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肺活量的定义是指在用尽最大力量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主要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以及补呼气量。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参加过体育测试,在测试的项目中就包含肺活量测试。肺活量的大小和身体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肺活量越大,意味着身体状况越好。 三、体验肺活量 1. 吹哨子 活动规则: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吹响这个哨子,一口气吹完就停下来,教师负责计时,看谁吹的时间最长。 邀请五名同学参与活动,引导交流:吹哨子的时间长短和什么因素有关? 2. 吹气球 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能把我们的“肺活量”收集起来? 教师公布答案:用气球去收集。 活动规则:用力吸一口气,捏住鼻子去吹大气球,气吹完后马上捏住气球口。 看一看,谁的“肺活量”收集的最好 通过上述两个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每个人一次最大呼出的气体量是不一样的。 四、测量肺活量 刚才通过吹气球的活动,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了每个人吹出的气体量是不一样的,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准确的测量肺活量呢? (1)认识肺活量测试工具一一简 易肺活量计。 出示测量计,介绍使用方法:呼出的气体,密度比水轻,在水中会上升,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2) 邀请学生示范 邀请一名学生示范,其余同学观察评价。 (3) 测量肺活量 学生分组测试肺活量,确定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为裁判,监督本组同学精确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记录下来,每位同学测三次。 教师提示:1.前一次测量后要将测量计中的空气排尽才能进行下一次测量;2.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剩下中间值,记录在活动单中; 3. 注意规范操作;4.思考:肺活量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肺活量大究竟有什么好处 第一、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的功能很好,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尤其是人们在从事体能消耗过大的工作中,拥有足够的肺活量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 第二、肺活量大意味着人们的心血管功能更好,因为只有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身体内的各个器官才能更好的运作。尤其是脑部可以更加灵活,这样身体健康才会越来越好。 第三、众所周知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肺部排出体外, 如果肺部健康意味着能更好的将废气排出,从而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延缓衰老。而肺部健康的前提,便是肺活量大。 综上所述肺活量大意味着身体更加健康,身体各个机能能正常的运作,更能延缓衰老。但是很多人的肺活量有限,因此需要正确的方式提升肺活量。比如适当的增加运动可以跑步爬山,做扩胸运动,或者是坐着的时候应挺胸抬头,切忌含胸驼背。 六、课堂总结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对肺活量都有了清楚的认识,肺活量对人身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肺活量越大意味着身体越好,心血管功能越好,以及能更好的排出体内废气。因此人们应以正确的方式提高肺活量,例如跑步跑、扩胸运动、游泳等等,同时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外阅读或上网了解肺活量大小及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