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鼻腔、口腔、气管、肺等气管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 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 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气管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 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验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推测呼吸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体各个呼吸器官间的协同工作。 课前准备: PPT 课件、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呼吸系统结构挂图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呼吸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你了解“呼吸”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呼吸”这个话题,大胆表达你的观点。 预设:1.用鼻子呼吸;2.气体从嘴巴经过脖子; 3.把气体吸入到肺里; 在下图中画出你知道的呼吸器官,并给它们标上名字,最后用箭头表示呼吸过程中气体流动的路线。 二、感受呼吸过程 1. 推测呼吸器官 提问:你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你在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2. 呼吸体验活动 对照刚才所画的模拟图进行指导。 1.说明胸部位置,双手放在胸部,感受稀奇和呼气时胸的变化; 2.说明腹部位置,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的变化。 先自己感受再同桌之间面对面互相观察,并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归纳小结: 吸气胸部扩张,腹部收缩,含有氧气的空气会进入你的肺; 呼气时,胸部收缩,腹部放松,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3. 认识人体呼吸器官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咽、喉在人的头部。 气管在人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气管从上往下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和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 肺在胸腔内,有两个——左肺和右肺。肺很有弹性,由很多很多小肺泡构成。肺泡内是空的,与小支气管相通,可以容纳气体,表面包着很多很细的血管。 三、模拟人体呼吸 实验装置介绍:一个去掉底部的塑料瓶子,将瓶底用气球套住代替身体的膈肌;取一根吸管将吸管一端做成人字形代替人体的气管; 用两个气球与吸管人字形一端接连好代替人体的肺;将整体装置用胶带密封好代替人体的肺。 实验过程:向气球里吹气时瓶底的气球向下放松,当我们将气球里的气吸出时瓶底的气球收缩。 实验现象: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四、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作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探究了呼吸的过程,那么呼吸有什么作用?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要不停的呼吸呢? 预设学生回答:我们生活需要氧气。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知道养料所必须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也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不例外,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于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鼻腔、口腔、器官、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我们进行了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 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下课后请同学收集更多的关于呼吸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