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各种形式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2.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寻找能量存在的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起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视频发现物体变化时能量转化的证据。 课前准备: PPT 课件、能量转化视频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 出示汽车加油和充电的图片,创设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和这个图片有关,你能看懂图片中的内容吗?汽油为燃油汽车提供了什么?充电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动力。教师引导学生:汽油与电能都是能量,汽油我们叫它“化学能”,新能源汽车用的能量我们称之为“电能”; 化学能、电能都是能量,只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板书课题:各种形式的能量。 二、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除了刚才我们知道的化学能、电能,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吗?这些能量形式让这些物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组讨论,并瑰宝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交流,共同回忆生活中诸多的能量存在形式以及能量带来的变化。 出示表格,加深学生印象。 三、探索其它的能量形式 PPT 出示几种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包含哪种能量形式?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能达到除污的目的; 磁悬浮列车利用磁能使列车悬浮达到减少阻力的效果; 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带动扇叶达到发电的目的…… 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量,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能量的作用。 四、能量的作用 PPT 出示电灯点亮的图片,学生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能量在电灯点亮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能量在起作用?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其中电能转化为了光能,生活中能量无时不刻的在起作用,如: 1. 太阳能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用来发电,可以使热水器里的水变热,能把衣服晒干。 2. 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还可以发电,能把饭煮熟,能给我们取暖。 3. 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电动机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 使电动车跑起来。 4. 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我能使我们有力气游戏。 5. 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可以发电,可以冲洗车辆。 6. 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还能使水面泛波,超声波可以清洗物品。 7. 风能可以发电。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五、拓展活动 能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运动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火箭发射”的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橡皮筋、火箭模型 橡皮筋拉伸后产生一定的能量,然后把橡皮筋猛地松开,火箭会弹射出去,这个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何关系? 学生猜测:橡皮筋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1. 为了方便测量,在火箭上标上刻度; 2. 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能量; 3. 不变的量有:火箭、发射位置、橡皮筋等 4. 注意观察、记录、重复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 也就是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的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风筝就飞的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热的越快。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能量,并对能量大小对物品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究,请同学们回家后调查家中的电器使用情况,查看并记录家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我们家中只用的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