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观察水中的微小的生物,了解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具有生物的特征——能运动;2.了解微小生物可以进食,能对外界刺激有反应;3.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生物,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能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发展学生研究微小生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观察,认识体会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显微镜追踪观察水中活的微小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课前准备:
PPT 课件、池塘表层水、显微镜、玻璃装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两节的科学课中,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形态各异的生物细胞,老师也承诺本节课带领大家认识一些和细胞大小差不多的生物——微生物,大家都知道微生物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我们还需要借助显微镜的帮助。
二、池塘里有什么?
PPT 出示池塘照片,请学生自习观察池塘中有什么? 预设:鱼、鸭子、水草、石头等。
提出问题:除了大家所说的这些还会有其他什么吗?会不会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如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去验证一下吧。
三、水中的微小生物
老师这里有从池塘里采集的水样,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提醒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 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到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轻拿轻放。
学生分组制作水样样本玻片并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用图文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观察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看到了很多小虫子一样的东西,还会来回的游动。
教师总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微生物中,最常见的就是水藻了,有蓝藻、团藻、金藻等。刚才我们看到的会游动的微生物中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是不运动的,有球形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多媒体展示水中常见的各种微生物。
四、生活中的微生物
同学们,微生物不只是在水中有,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对于人类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
1. 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酒、制醋、面包、馒头等食品。
2.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美容:肉毒梭菌的毒素。
3. 利用益生菌微生物调节人体免疫增加抵抗力的口服液:双歧杆菌等。
4. 制作酸奶和奶酪:乳酸柑橘。
5. 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加酶洗衣粉。
并且,我们常吃的蘑菇和木耳也是微生物,虽然它们很大,但是那不是它们的一个细胞,而是很多细胞共同组成的子实体,它们几乎每一个单独的细胞在适应的条件下都可以逐渐发育成为一个新的子 实体。
五、总结延伸
相信大家今天都收获满满,课堂上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微生物朋友,并且也知道了很多微生物对于人类的作用,那么微生物和我们的健康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