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1.7《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 1.7《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7 《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不断扩大, 发现了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能够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知识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3.初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具有对微观世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重点:
了解微生物的大小、形态不、分布、作用、定义及其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益处或害处。
教学难点:
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学会生活中用到的简单的消毒方法和灭菌方法。
课前准备:
PPT 课件、各种微生物的放大图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几节的科学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认识了一些微生物,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微生物很微小,但是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及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二、生病的经历
1. 教师讲述探望病人的故事。
2. 邀请学生讲述自己生病的经历。(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
3. 教师小结:看来人们生病是由各种微生物引起的。
4. 学生质疑:会让人生病的微生物什么样子的?这些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5. 学生分组讨论:你知道会引起人们生病的微生物都有哪些?
6. 交流汇报。
三、微生物对健康的危害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些常见的对人体健康起到危害作用的微生物。
(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里面的正常菌落菌群,但是如果其异常的繁殖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大肠杆菌可导致:1、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病人,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2) 疱疹病毒
疱疹本身就是一大类疾病,也可以进而引起其他疾病。疱疹是一大类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疱样皮肤病的统称,包括口周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等。第一,得疱疹就提示着近期体质较弱,休息较差,身体需要休养。第二,带状疱疹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病毒性脑炎、后遗神经痛等疾病。
(3) 流感病毒
被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发病时可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来说,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鼻咽部的症状会比较轻,但是胃肠道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和腹痛腹胀等症状,且这种症状多见于儿童患者,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需及时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是很容易发病的,只需 1 到 3 天便可出现明显的症状。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和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另外,由于流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危害。
(4)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为真菌毒素,主要损害人体肝脏和肾脏,有较强的致癌性。黄曲霉素中毒临床可以表现为: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的发热及黄疸。2~3 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脾脏肿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教师归纳总结:
细菌
细菌是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生物。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人体内就有一些有益菌。例如,生活在人肠道内的嗜酸乳杆菌,可助消化,抑制致病菌,提供营养素。
许多致病细菌可产生毒素而损伤细胞致人生病。另些细菌可直接侵入和破坏组织。
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有: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感染。
病毒
病毒比细胞小得多。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一层保护性外壳,称为衣壳。病毒进入人体,侵入细胞后才能复制繁殖, 在这个过程中致使宿主细胞被破坏。
病毒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艾滋病、普通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疱疹、流感、麻疹水痘等。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就像小动物一样——捕猎和采集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物。有些原生动物定植在人体肠道中,对人体无害。
另一些则可致病病,例如:贾第虫、疟原虫、弓形虫。
原生动物的部分生命周期在人类或其他宿主之外,它们生活在食物、土壤、水或昆虫中。有些原生动物通过人摄取食物或喝水时侵入人体。另一些,如疟原虫,是由蚊子传播的。
蠕虫
蠕虫是一种较大型的寄生生物。寄生虫本身或其卵进入人体后, 会在肠道、肺、肝、皮肤或大脑中生存,吸取人体的营养物质。
四、预防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刚才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微生物,那么,在生活中,如何防治微生物的危害呢?
1. 加强锻炼,增强人体抵抗力。
2. 勤消毒
居室消毒:白醋、来苏尔 用具消毒:煮沸、酒精擦拭食品消毒:加热
伤口消毒:碘酒、紫药水
3.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自来水。
4.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五、微生物对健康的益处
1. 微生物的繁殖可以使分解有机物
2. 微生物可以使人患病如脚气病等
3. 有的微生物可以发酵如酵母菌等微生物
4. 有的微生物可以制作成药物如青霉素六、总结延伸
微生物室千姿百态的,有些是腐败性的、致病性的,有些可以制造食品,有些可以用来制作药物,如青霉素的发现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人类到如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长大之后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