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走进生活,了解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 懂得爱护小动物的同时要爱自己,避免受到动物的无辜伤害,树立安全意识。 情感与态度 懂得爱护小动物。 唤起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小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图片、模仿动物等活动,熟悉小动物的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活动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主动去保护小动物且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走进生活,了解熟悉的小动物的特点。 懂得爱护小动物的同时要爱自己,避免受到动物的无辜伤害,树立安全意识。 难点:主动去保护小动物,树立安全意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画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说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师准备:(1)课件。(2)《忠犬八公》视频、动物伤人视频及动物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学生欣赏,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感受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活动一:我喜欢的动物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小朋友喜爱的动物。 学生模仿动物,感受动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熟悉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我和动物的故事 (合作探究)1.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出小朋友和动物的故事。 2.分组讨论自己和动物的故事。 ①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 ②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全班交流汇报。4.赏析电影《忠犬八公》。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不仅可爱,还陪伴我们,帮助我们,唤起同学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三:保护动物 (合作探究)1.怎样做才是真喜欢动物?①结合课本28页,小组内互相讨论怎样才算真喜欢动物。②小组推荐代表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交流汇报。 3.展示图片,学生评一评。 4.总结,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设计意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很多学生对小动物有喜爱之情,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做。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怎样保护、帮助动物,同时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活动四:保护自己 播放动物伤人视频报道。 说说生活中与动物接触时的注意事。 展示图片总结。 4.利用图片展示:如果受伤了,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同时,要保护自己。) (六)课堂总结: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你知道了些什么?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