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教学目标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二、讲授新课议题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究活动一:阅读与思考材料一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材料二雕刻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刻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刻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有石雕、玉雕、竹雕、木雕、沙雕、果核雕刻……甚至还有在头发丝上进行的雕刻。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世纪、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都体现着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问题:1、查阅资料,品读老子这句话,谈谈为什么在今天发展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2、从上述雕刻、文学等发展的事例来看,你认为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教师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阅读与思考材料一“实事求是”这个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本意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将其加以改造,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材料二张继刚执导的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除了精彩的故事、凝练而纯粹的京剧表演,观众还深刻感受到了新编京剧令人震撼的华丽舞美,“体内流淌着纯正的京剧血脉,外表却堪比雄浑壮阔的电影大片”,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材料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孝道具有时代性,其内涵和行孝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当代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埋儿奉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和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材料四: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有人总结到: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小孝持家,孝是侍奉老人、互相扶持的美好品德。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教师总结: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议题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探究活动二:阅读与思考《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问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什么样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师总结: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探究活动三:阅读与思考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气节、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这些优秀文化世代相传,形成了一种民族风骨与气度,铸就了民族灵魂。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坚定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途中,更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此,继承与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在当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作用。教师总结:(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探究活动四:阅读与思考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阳光日报》上刊发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他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问题:1、查阅资料,说说“红船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总结: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内容,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革命实践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物。(三)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的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探究活动五:阅读与思考材料:2019年,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要“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教师总结:(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课堂总结1、创造性转化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创新性发展(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三)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