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 全科

资源简介

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11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7:00 B.7:30 C. 8:00
2.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Set off immediately B. Do something different C. Keep quiet
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having a hard time. B. She is satisfied with the life here.
C. She is getting used to the life here.
4.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next
A. Get some food B. Get on the train C. Call for a taxi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y should do
A. Have a day off B. Take three weeks’ rest C. Go on working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科,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do
A. Get a promotion price B. Change a sweater C. Return a sweater
7. What did the woman dislike about the sweater
A. The style B. The color C. The size
8. What did the man do at last
A. He sold the sweater on sale.
B. He took back the sweater.
C. He asked his manager for suggesti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studio C. In a classroom
10. How many problems does the man have
A. Three B. Four C. Five
1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in the next part
A. Gi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make friends.
B. Introduce some friends to the man.
C. Comfort the man.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 How long will the woman have lived there by this time next year
A. 5 years B. 16 years C. 17 years
13. What does the woman mainly complain about in that area
A. Her neighbors B. Noise and air pollution C. Traffic conditions
14.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flat
A. It is overcrowded B. It is too old C. It is too dirt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 Why doesn’t the girl like the brown wallet
A. It’s too expensive. B. She doesn’t like the color. C. There isn’t a place to put pictures.
16. How much does the girl have to spend at last
A. $5.00 B. $10.00 C. $13.00
17. What does the girl decide to buy
A. A black wallet B. A brown belt C. A nice ti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at do we know about Loch Ness
A. It’s a very cold and deep lake. B. It’s the largest lake in Britain.
C. Many kinds of animals live in the lake.
19. What did many people see in the lake
A. Something like a whale. B. Something like a dinosaur C. Something like a snake
20. What’s the scientists’ attitude towards many people’s saying
A. They believe what many people said. B.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C. They should do some research in the lak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m very busy today. ________,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oday.
A. In fact B. As well C. In other words D. As a result
22. —Since you like the coat so much, why not buy it
—Well, I can’t_______ it. It’s so expensive.
A. contain B. cover C. afford D. approach
23. Look at the package of the food to see if it is out of________ and unsafe to eat.
A. shape B. order C. reach D. date
24. Professor Li’s method of teaching is ______ like that of the others; he teaches in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ay from others.
A. anything B. nothing C. everything D. something
25. —Is it a long time_______ you came to this city
—No, not really. Only two months.
A. when B. since C. before D. that
26. With all the work_______ ahead of time, I feel very relaxed and happy now.
A. to finish B. finishing C. finished D. having finished
27. I remember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_______ your son. He has changed so much.
A. have seen B. am seeing C. see D. saw
28. In our library, there are_______ English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 a great many B. the number of C. a good many of D. a great deal of
29. On Saturday afternoon, Mrs. Green went to the market, ________ some bananas and visited her cousin.
A. bought B. buying C. to buy D. buy
30. Your house is_______ pared with my house, yours is like a palace.
A. three times the size as B. the size three times of
C. three times as the size of D.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31. — We are moving this weekend.
—_______ I wish you happiness in your new flat.
A. Up to you. B. You’ve got it. C. Congratulations! D. Go ahead!
32. Look at the timetable. Hurry up! Flight 4026 _______ off at 18:20.
A. takes B. took C. will be taken D. has taken
33. I’d rather _______ at home than _______ out in such bad weather.
A. staying; going B. staying; go C. stay; going D. stay; go
34. People appreciate _______ with him because he is knowledgeable and humorous.
A. to talk B. shouting C. to shout D. talking
35. — Miss Smith is patient but strict ______ her students.
— That’s why she is so popular ______ the students.
A. for; with B. in; for C. with; with D. with; in
36. —What would you rather do this weekend, go to a concert or an art show
—_____ Both are exciting to me.
A. Is that right B. It’s up to you. C. That’s settled! D. I have got that.
37. After two years’ research, we now have a 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A. very B. far C. fairly D. quite
38. —Where_________ the map I can’t see anywhere.
— I _________ it right here just now.
A. did you put; have put B. have you put; put
C. had you put; was putting D. were you putting; have put
39. For breakfast he only drinks juice from fresh fruit ____ on his own farm.
A. grown B. being grown C. to be grown D. to grow
40. I___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 but I’ve never regretted my decision to move back to China.
A. lived B. was living  C. have lived D. had live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 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t was an autumn morning shortly after my husband and I moved into our new house. I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and saw my 41 moving around mysteriously on the 42 lawn (草坪).“What are you doing out there ” I called him.
“I’m making you a 43 ”. He looked up, smiling. Caught up in our new life, I finally 44 about his surprise.
45 one day the following March when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I saw 46 different across the yard. What was that I decided to 47 outside for a closer look.
They were crocuses (番红花), spreading throughout the front lawn, all my favorite colors.
Dad, I smiled, remembering the young plants he had 48 grown last autumn. He knew that the winter always got me down. How 49 I was,not only for the 50 but also for him.
Then another 51 came with only half the usual blooms (花).The next spring there were none. But my life was 52 than ever, and I had never been much of a gardener. I should have asked Dad to come over and 53 new ones. But I 54 did.
He died suddenly one October day. I 55 him terribly. On a dark spring afternoon I found myself 56 . It was Dad’s birthday and I couldn’t help 57 . “How is he now Is there really a heaven ”
Suddenly I 58 the lawn. There bravely waving in the wind, was one pink crocus! Tears filled my eyes as I 59 its importance.
The pink crocus bloomed for only a day, but it built my 60 for a lifetime.
41. A. neighbor B. husband C. father D. daughter
42. A. flat B. green C. back D. front
43. A. surprise B. garden C. word D. promise
44. A. heard B. forgot C. lost D. remembered
45. A. Before B. While C. After D. Until
46. A. anything B. nothing C. something D. everything
47. A. head B. wait C. stay D. keep
48. A. eagerly B. secretly C. bravely D. happily
49. A. patient B. puzzled C. curious D. thankful
50. A. flowers B. life C. love D. work
51. A. summer B. winter C. spring D. autumn
52. A. harder B. busier C. wealthier D. easier
53. A. bring B. buy C. offer D. plant
54. A. seldom B. often C. never D. always
55. A. impressed B. missed C. ignored D. called
56. A. worried B. crazy C. surprised D. upset
57. A. complaining B. answering C. shouting D. wondering
58. A. looked at B. looked for C. looked up D. looked out
59. A. found B. felt C. realized D. saw
60. A. house B. confidence C. business D. powe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I was a boy, I was living in a poor neighborhood as a foster (收养的) child. I would often walk around the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and offer to help wash some walls or do other things in exchange for some pocket money just to buy some school clothes.
One time I knocked on the door of an elderly woman and asked if she needed her leaves raked (耙) in the yard. She asked why I was not in school and I showed her my torn (破的) pants and shoes. She allowed me to work in the yard, feeding me lunch and when I was finished I knocked on her door and she asked what my fee was. I had not thought about this. I was just excited about the work. She pulled out a big box filled with dollar bills. She said, “ Now you’ve done a fine job today and you missed some school, which is not something you should be doing again. I want you to buy some new pants and shoes and get back in e back and visit me with your report card and I will reward you when I see you get some good marks. Now reach in with your hands and take as much as you can.”
I reached in and took much money for myself. It was enough for me to buy a pair of shoes, two pairs of pants, and also a new shirt. I returned several times to see the woman and she did just as she promised. She looked at my report card and gave me some money and a sandwich every time I showed her I had an “A” or “B”,and over the next couple of years she continued.
61. When he was young, the author got money to buy school clothes by__________.
A. begging from his neighbors B. getting rewards from schools
C. getting support from his foster parents D. helping do some work for others
62. When the elderly woman allowed the author to work for her, he felt__________.
A. quite worried B. quite nervous
C. very cheerful D. very surprised
63. The elderly woman gave the author a big box of money to__________.
A. afford his school fees B. ask him to buy new clothes
C. ask him to buy some books D. ask him to buy some food
64. The underlined part “report card”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__________.
A. the card used to save pocket money
B. the card used to record what he has bought
C. the card that records marks in exams
D. the card that records his working hours
65. What is most likely to be discussed in the paragraph that follows
A.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lady
B. how the lady’s help influenced the author
C. the sufferings the author experienced
D. how much money the author got from the lady
B
A beaver (海狐) has a large flat tail, which acts as a support when they sit or stand, a rudder (舵) when they swim, and a warning sign to others when danger is coming. Beavers can weigh as much as 60 pounds. The female is normally as large as or larger than the male. They have dark brown fur that is waterproof (防水的). Their eyesight is poor but other senses (hearing, smell and touch) are great.
Beavers have large front teeth that stick out from their mouth. They never stop growing so beavers must bite on wood often to keep them short. Their noses have valves that stop water getting in their mouth when they chew on underwater wood. They can stay underwater for about 15 minutes at a time.
Beavers only work at night and they are amazing builders. Much of their building material comes from trees. In one night, they can bite down many trees. First, the beaver will build a dam. This creates a pond for them to place their lodge (巢穴).The still, deep water protects them from enemies, including bears and wolves. They also make their entrances underwater to keep enemies from entering. Their dams and lodges can last for many years. They are well-constructed and require much effort to tear down.
The male and female will produce many litters. Mothers often raise teenagers and newborns. In fact, the teen beavers will help with the younger beavers. A mother beaver will have two to four babies at a time. The young beavers will move out when they are about two years old. They will find mates and build their own lodges in another area.
66. Beavers’ tails can be useful in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____.
A. helping them swim B. building their lodges
C. supporting their bodies D. giving warning sign to others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beavers is NOT true
A. A mother beaver has one baby at a time.
B. Beavers often have good hearing.
C. The female grows faster than the male.
D. It is the mother who raises the young.
68. Beavers often bite on wood mainly to__________.
A. feed themselves B. keep healthy
C. build their houses D. stop their teeth growing
69. How can beavers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enemies
A. By biting down many trees
B. By staying in their lodges
C. By waving their large flat tails
D. By working at night rather than in the daytime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of beavers
A. A clever but shy animal. B. A brave and strong animal
C. A productive and great builder D. A hard-working but dirty builder
C
We spend around one third of our lives in bed, and the body does a lot of its repair work as we sleep, so enough good quality sleep is very important to our health. It doesn’t stop there, though — some sleep positions are healthier than others. So which sleep position is the healthiest
Sleeping on your back is the healthiest sleep position. Health benefits (益处) include avoiding back and neck pain. Because the head is raised above the stomach when you sleep on your back, this position is best for people who suffer from nighttime acid reflux (胃酸逆流) as well. Around 80% of Heartburn (胃灼热) sufferers have problems during the night, so sleeping on their back could help a lot of people to enjoy a good night’s sleep. If the sleep position alone is not enough to alleviate the condition, try raising the head of the bed by up to 4 inches by placing blocks under it.
When you sleep on your back, your face is in a natural position. This means less wrinkle (皱纹).
If you really can’t face sleeping on your back, another healthy sleep position is the side sleep. It’s almost as good as the back position, and it’s better for people who snore (打鼾) and their partners. Whichever sleep position you choose, use a pillow that supports the head and the neck without raising the head unnaturally, as this can bring neck pain.
71. Which is NOT one of the benefits of sleeping on the back
A. It can avoid acid reflux.
B. It makes people look younger.
C. It helps people get rid of stomach pain.
D. It’s good for heartburn sufferers.
72. Which is the best sleep position for people who snore
A. Sleep on the side B. Sleep on the face
C. Sleep on the back D. Sleep without pillows
73. The underlined word “alleviate” 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__________.
A. make people enjoy B. make people forget
C. make it less useful D. make it less serious
74. 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alk about
A. Ways to keep us healthy B. The importance of sleep
C. Healthy positions of sleep D. Sleep’s repairing functions
75. Which part of a magazine may the article appear in
A. Science fiction B. Sports C. Health D. Fashion
D
I was born in 1632, in the city of York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My father was German, but he came to live and work in England. Soon after that, he married my mother, who was English. Her family name was Robinson, so, when I was born, they called me Robinson, after her.
My father did well in his business and he wanted me to get a good job and live a comfortable life. But I didn’t want that. I wanted adventure (冒险) and an exciting life.
However, my parents were very unhappy about my thoughts. So, I tried to forget about the sea. But I couldn’t forget, and about a year later, I saw a friend whose father had a ship. He told me he was sailing to London tomorrow and asked me to come with him.
On September 1st , 1651, I went to Hull, and the next day we sailed for London. But a few days later, there was a strong wind. The sea was rough and dangerous and I was very ill, and very scared.
The next day the wind dropped, and the sea was quiet and beautiful again. Encouraged by my friend, I forgot about the danger and decided not to go home. I didn’t want my friends and family to laugh at me!
I stayed in London for some time and I had nothing to do. So, when the captain of a ship asked me to go with him to Guinea in Africa, I agreed. And so I went to the sea for the second time.
It was a good ship and everything went well at first, but I was very ill again. Then, when we were the Canary Islands, a Turkish pirate (海盗) ship came after us. They were famous thieves of the sea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long, hard fight, but when it finished, all of us on the ship became prisoners.
The Turkish captain and his men took us to Sallee in Morocco. They wanted to sell us as slaves in the markets there. But in the end the Turkish captain decided to keep me for himself, and took me home with him. This was a sudden and terrible change in my life. I was now a slave and this Turkish captain was my master.
76.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mainly tell us__________.
A.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mself B. how the writer’s parents loved him
C. the writer’s parents were very rich D.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77.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e writer was__________.
A. lonely B. adventurous C. helpful D. competitive
78. The reason why the writer had a second sea trip was__________.
A. he only wanted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about sea from it
B. he didn’t want to be made fun of by others
C. he was forced to go to sea by the captain
D. he really wanted to experience the excitement brought in the storm again
79. The change of the writer’s fortune (运气) was due to (由于)__________.
A. the first trip to London B. the strong wind in the sea
C. the second trip to Canary Islands D. the serious illness in the ship
8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writer’s parents came from the same country and loved him very much.
B. During the second trip the members on the ship fought against the thieves.
C. Faced with the terrible storm, the writer could cool down his feelings.
D. The sea was calm during the writer’s first trip with his friend.
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第II卷(共40分)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请注意问题后的词数要求)。
[1]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once said, “Leadership (领导能力) and learning are indispensable (必须的) to each other.” Though it is true that learning does not make you a leader, you cannot be a leader if you are not devoted to lifelong learning. Leadership requires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people that you lead.
[2] The worst mistake that anyone can make is the one where the lessons are lost. Failures are sometimes hard to accept because failure is viewed as a personal weakness. However, failures should be viewed a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how to improve oneself.
[3] Often, leaders are so busy that they forget about personal development. Devote more time to improving yourself or you will not have anything to give as a leader. What’s more,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评估) your lifelong learning goals at times. You will soon realize that what you become by achieving goal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receive. And you can find out your weaknesses and develop an action plan on how to improve. For example, if serving your community (社区) requires a certain level of knowledge, it might be necessary to take a few course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your skills to serve better.
[4] Learning should continue all through your life. You should continue to learn as long as___________.
81. What technique of writing does the third paragraph use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Why is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accept failures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evaluating your learning goals at times (no more than 10 words)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写作(满分30分)
假如你是淄博五中高一的学生李华,请给你的朋友李明写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你的学校生活情况。内容包括:
— when you get up and go to school ② — what lessons you usually have
— which lessons you like/dislike and why ④ — when you do your homework
⑤ — when you go to bed
注意:词数12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写好,不计入总数。
Dear Li Ming,
Thanks for asking me about my school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信息技术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信息技术(IT)的英文全称是( )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2、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从出现人类社会才有信息的存在 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
C.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语言的形成 D.信息只能存储在计算机中
3、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时,为了缩小搜索范围,下面的那种操作是正确的( )
A.减少关键词 B.更换搜索引擎 C.使用逻辑控制符号OR或|
D.使用逻辑控制符号AND或+,使多个条件同时满足要求进行限制
4、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 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 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
5、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
A.一则通知 B.一份成绩表数据 C.一张光盘 D.一段新闻内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 B.信息都能永久保存下来
C.信息是不能共享的 D.信息必须经过处理才可利用
7、下列四个文件中,那个文件是网页类型的文件( )
A.文件1.doc B.文件2.zip C.文件3.htm D.文件4.txt
8、下列技术的应用属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是( )
A.人们在网上购物时输入关键字系统自动检索出相关产品。
B.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法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中。
C. 医学院的学生使用人体模型做医学实验。
D.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天气预报的信息。
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黑客行为的是( )
A.利用软件后门,获取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B.从远程进入自己的计算机,并修改数据
C.利用电子窃听技术,获取要害部门的口令
D.非法进入证券交易系统,修改用户的
10、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面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 )
A.计算机技术  B.传感技术  C.纳米技术  D.通信技术
12、专用于因特网上文件传送的协议,特别适合于大数据量、多个文件的批量交流,是下列的哪个协议? ( )
A.WWW B.HTTP C.TCP/IP D.FTP
13、下列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 ( )
A.在网络上与网友交换正版软件的注册码
B.通过黑客技术在别人网站上发布不良信息
C.通过BBS与网友交流WPS的使用体会
D.将包含木马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给网友
14、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上网、观看实时的电视节目以及通过GPS实现导航,手机的这些功能体现了下列哪种技术?( )
A.云计算技术 B.无线通信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15、使用全文搜索引擎(如baidu)进行搜索时,关键词“旅行社 -北京”表示( )
A.北京的旅行社 B.北京的非旅行社
C.不包含“北京”二字但包含“旅行社”的网页 D.北京和旅行社
16、要安装Office2010,发现安装光盘里有“SETUP.EXE”文件,该文件是 ( )
A. Office2010运行文件 B.Office2010安装文件
C. Office2010卸载文件 D.Office2010恢复文件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B.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与分类式搜索引擎
C.目录搜索方式又被称为分类搜索
D.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关键词查询”
18、假如你的手机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工作失误,您的话费本月共多收108元,如果确认退费请回复1”你最好从哪个方面鉴别这条信息的真伪?( )
A.信息的价值 B.信息的来源 C.信息的实效 D.信息的诱惑
19、下列关于“微博”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微博”是”microblog"的简称 B.“微博”具有便捷、原创等特性
C.“微博”的内容一般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 D.“微博”不能通过手机发布信息
20、下列什么格式的文件不是视频文件?( )
A.swf B.avi C.mpg D.wmv
21、下列属于压缩软件的是( )
A.迅雷 B.WPS C.WinRAR D.Excel
22、多媒体中的媒体指的是( )
①文字 ②声音 ③图像 ④动画 ⑤视频 ⑥报纸 ⑦电视 ⑧互联网
A.②③④⑤ B.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⑥⑦⑧
23、当你复制网页中信息到程序“记事本”中时,下列哪种信息可能粘贴过去?( )
A.文字 B.图形图像 C.表格 D.文字和文字格式
24、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查找淄博的饭店,用到的关键词最好是 ( )
A淄博 |饭店 B.淄博 and 饭店 C.淄博饭店 D.“淄博饭店”
25、在http://www.sdedu.中,“http”指 ( )
A.超文本传输协议 B.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网址 D.域名
26、购买电脑时经常听到“双核”、“四核”的概念,这里的“双核”、“四核”是指( )
A.硬盘 B.显示器 C.CPU D.内存
27、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给别人发送邮件,不能给自己发送
B.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提供的一项基本的服务
C.电子邮件具有快速高效、方便廉价等特点
D.电子邮件可以发送动画、图片等文件
28、下面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其中可以存储图片信息的文件类型是 ( )
A.wav、 rm B. swf、 mp3 C.gif、jpg D.txt、doc
29、“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 )
A.真伪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载体依附性
30、要想将报纸上的文章录入到电脑里,手工录入比较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完成:扫描→识别→编辑,这三个步骤分别需要使用哪些硬件和软件?( )
A.扫描仪、尚书OCR、记事本 B.数码相机、尚书OCR、Excel
C.扫描仪、金山快译、Word D.数码相机、金山快译、记事本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在WORD中,五号字要比四号字大 A.正确 B.错误
32、在进行信息搜索时,一次可以使用多个关键词。 A.正确 B.错误
33、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出价值。 A.正确 B.错误
34、一般来说,汉字识别软件OCR对手写体汉字的识别率要高于印刷体。
A.正确 B.错误
35、利用迅雷下载文件,如果没有下载完成就关闭计算机,下次开机下载的时候,可以接着在上次下载的断点处继续下载。 A.正确 B.错误
36、计算机能“听”懂人说的话,是因为应用了语音识别技术。 A.正确 B.错误
37、二进制只使用“0”和“1”两个数字。 A.正确 B.错误
38、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是应用了生物技术。 A.正确 B.错误
39、内存中的信息在停电后就会丢失。 A.正确 B.错误
40、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即我们所说的网址。 A.正确 B.错误
第II卷
三、填充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简要描述以下事例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哪些发展趋势,请将答案填到对应的横线上
41、专供老人使用的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手机语音拨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Office助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故宫三维全景环视立体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在淘宝网上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我会做,做对了 马虎了,做错了 不会做,蒙对了 不会做,也没蒙对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40×1.5分≡60分
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太阳 B金星 C 月球 D 北极星
2、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3、右图示意距离太阳最近的5个行星,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2、4轨道上运行的分别是地球和木星
B.在图示中的五颗行星上具备生命发展条件的
仅有5轨道上的行星
C.小行星带位于4、5轨道之间
D.按照结构特征,运行于这5个轨道上的行星属于同一类型
4、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5、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极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6—7题。
3.阅读右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美国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西
图3为某时刻的晨线位置示意图,读后回答8—10题
8. 这一天最接近
A. 劳动节 B. 教师节
C. 国庆节 D. 元旦
9. ①、②、③地的地方时
A. ①地的最早 B. ②地的最早
C. ③地的最早 D. 三地相同
10. 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时间为
A. 3点 B. 16点
C. 17点 D. 18点
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B.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等
C.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D.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2.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点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刻某宾馆墙上的四座时钟指示的钟点错误的是 ( )
13.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据右图日历反映信息,完成14~15题。
1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N,120°E B.0°,108.5°W
C.23°26′S,108.5°W D.0°,120°E
15.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
A.我国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 B.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C.天安门升国旗时间为7时14分 D.华北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
有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03年5月17日11时20分
(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读图回答16~17题。
16.若10分钟后该船通过了日界线,下列日期
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 )
A.5月18日10时30分 B.5月18日11时30分
C.5月17日11时30分 D.5月16日12时30分
17.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北京日出比广州早 B.松花江洪水泛滥
C.黄淮海平原土壤淋盐 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8-19题。
① ② ③
18、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9、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一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6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大。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位于 (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寒带
21、该河流的流向是 ( )
自西向东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22.假设某车站(80°E,40°N)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需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季节调整正午时的倾角。那么下图中地球日照图与热水器集热板安装的正午时角度搭配合理的是:( )
①图A ②图B ③图C ④图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据此回答23~24题。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北 京 7:18 16:50 上 海 6:36 16:51
哈尔滨 6:54 15:51 成 都 7:44 18:02
西 安 7:33 17:35 拉 萨 8:34 18:56
23.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
A.1小时25分 B.3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 D.1小时58分
24.请根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图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⑤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27—28题。
27.5.12汶川大地震是由于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碰撞引起的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④、⑤
28.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9—30题。
29.图甲乙所示地貌,其形成的外力作用都属于 ( )
A.侵蚀 B.堆积 C.风化 D.搬运
30、右下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31~33题。
31.该城市的经度为
A. B. C. D.
32.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33.该日,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读右面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据此回答34-35题。
3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35、若阴影部分是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则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36、右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读下图,回答37-40题
37.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
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自上
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38.从中山站到南极点考察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9.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0.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出现枯水期的是 (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第II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把答案填到答题纸上)
4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标注所画线是“晨线”还是“昏线”;在图中用 画出夜半球。(3分)
(2)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在图中用字母A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3分)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2分)
(5)此日,B、C、D、E各点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 __。(1分)
(6)此时,F点的地方时为 月 日 时。(2分)
42.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处为 构造。(1分)
(2)从岩层形态上看,B处为 构造,C处为 构造。(2分)
(3)C处地形为 ,其成因是 。(4分)
(4)B、C两处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 ,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填字母)(2分)
(5)A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4分)
4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这天大约是 月 日,是北半球 日(冬至、夏至)。
(2) 在弧线AKBC上, 是晨线, 是昏线
(3)K点是星期二,那么D点是星期 、 点钟。
(4)若飞机此时从A点起飞,用了3个小时飞到M点,驾驶员降落到机场 (能否)看到太阳,为什么
(5)此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N
S
S
N
S
N
岩浆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F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把第Ⅰ卷的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笔答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基础知识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蕴藉(jiè) 偈子(jì) 戳穿(chuó) 转弯抹角(mō)
B、餍足(yàn) 荫庇(bì) 叱咤(zhà) 惴惴(zhuì)不安
C、撷取(xié) 偌大(nuò) 横亘(gèn) 奔走呼号(bèn)
D、祓除(bó ) 稽首(j ) 杀戮(lù) 脉脉含情 ( m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 挖墙脚 粘花惹草 崭钉截铁 B、函电 明信片 指手划脚 锲而不舍
C、斑驳 流水帐 娇揉造作 浅尝辄止 D、引擎 摄象机 故步自封 杯盘狼藉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_____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②他把沅水流域几百码头的 人事哀乐,山光水色,历史沿革_______文学殿堂,构筑出独特的文学世界。
③隔池望去,一抬头便见那一片高耸的钢筋水泥,把视线堵塞,远景无法_______,荷池似乎肤浅多了。
④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_______。
A、丧失 导入 拓展 映衬 B、浪费 导入 伸延 陪衬
C、丧失 搬进 伸延 陪衬 D、浪费 搬进 拓展 映衬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怎么了,你?” 水生嫂问。
B、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D、“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先生对水的写照,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品格,帮助我们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空前绝后的史学成就。
B、有个贪官鬼使神差,竟然打起武侯祠前那一行柏树的主意。
C、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
D、马克思逝世了,但他的伟大的成就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的劝告着人们。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刚刚出版的《新周刊》,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
B.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中国人保以更适合公众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宏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奥运,分享奥运所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C.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说:“即使你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尊严。”
D.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9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人类进化的启示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出土的化石数量有限,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了解,还只是初步的,相当概括的。然而,即使从这个相当粗略的轮廓当中,已经足可以得出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相当确切的结论和认识。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可以肯定人类确实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这样一步步地进化而来的,而不是像圣经上所说的那样,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对于这一点,除了那些狂热的宗教信仰者之外,大概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为什么会有一部分猿类能从动物群体中分化出来,最终进化成人呢 这完全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也就是说,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当然也是其他生物进化的原动力之一。或者说,气候变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在人和猿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巨大的分化,正是因为它们的祖先宁肯跟着热带森林迁移,而我们的祖先却勇敢地从茂密的森林走向了空旷的草地。
另外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是,人和动物都在进化之中,为什么人类进化得如此之快,而动物进化得却如此之慢呢 其根本的区别在于,动物在接近1 0亿年的漫长时期中,是仅仅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而进化的。而人类在这短短的1 400万年的瞬息时刻却发展和演化出了非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即通过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识和传统留给了后代。这完全是由于人类的大脑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发达得多,因而能有日益增强的对环境的控制力量,例如利用穿兽皮、烤火、住山洞来造小气候以利于自己的生存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日益发达的文化,从而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由此可见,人类在控制本身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仅次于生命的起源。
然而,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大概正因为人类有了文化媒介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后代,所以通过本身遗传系统所传递的信息也就愈来愈少,例如人生下来不会盖房子,必须要靠后天去学习。总之,动物有许多生存的本领是通过遗传系统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绝大部分生存本领却只有靠后天去学习。 ’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值得人们去深思。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1400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人类进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着的。例如,从腊玛古猿进化到南方古猿足足用了1000多万年,而南方古猿进化到能人却只用了3OO多万年,依此类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大约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二是随着实践的积累,人类的知识愈来愈丰富。由此可见,人类今天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是在短期内创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追根溯源地想一想,这一积累的过程早在1000多万年以前就开始了,没有那时的直立行走,怎么会有后来的各种知识 也许,这可以叫做“积累效应”吧。因此,当我们思考现在的问题时,不应该忘记过去的历史。当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绩时,不应该忘记别人的帮助。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了解,还只是初步的,相当概括性的,其根本原因是出土化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不连续的。
B.《圣经》上所说的人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现在我们一致认为人类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一步步地进化而来的。
C.第二段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人类是由类人猿、原始人和现代人类一步步地进化而来的,而不是像《圣经》上所说的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间造出来的。
D.“气候变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就是说,凡是跟着热带森林迁移的猿类都没有进化成人,凡是走向了空旷的草地的猿类都进化成了人类。
8.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动物比人类进化得缓慢的原因是动物仅仅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而进化,其进化始终是在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范围内进行的。
B.动物有许多生存的本领是通过遗传系统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其他生存本领却只有靠后天去学习。
C.人类明白对环境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在这控制过程当中所产生日益发达的文化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
D.由于其他动物的大脑没有人类的发达,他们不可能如人类那样能有日益增强的对环境的控制力量,不可能使遗传进化退居于次要的位置。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类必须要靠后天去学习如盖房子一类的事情,根本原因就是人类不能通过本身遗传系统而只有依赖文化媒介传递信息。
B.如果动物不能通过遗传系统将许多生存的本领直接传递给后代的话,那么它们的后代就不可能像人那样依靠后天学习而生存。
C.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每完成一个飞跃的时间大约正好等于前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1/3,而等于后一个飞跃所需时间的3倍。
D.人类进化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的原因之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愈来愈发达,从而不断增强对环境的控制力量。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 会天疾风 会:适逢
C. 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D. 过而击之也 过:错误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B. 曾子之妻之市 吾欲之南海
C. 侍公而食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其子随之而泣 吾其还也
12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1分)
三( 27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3分)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
1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8分)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要赏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析。(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子贡曰:“《诗》云‘ , ’,其斯之谓与”。(《学而篇》)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苏东坡:用文字谱曲
辛丰年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东坡是位大人物。要编写中国音乐大百科全书,也不能不为他列一个词条,因为他“酷好音乐,善鉴赏,能歌善舞,又能弹琴,终生与之为友,会作曲……”(见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446页)
可惜的是,历来谈论东坡的多是从文学的角度,即便对他所作诗词,也很少触及真正的音乐问题。其实像他那些妙绝千古的长短句如《念奴娇》《水调歌头》《洞仙歌》等,假如人们能带着一副听音乐的耳朵去读的话,就会得到更加丰富微妙的享受。有这种“音乐”可赏,原有的那支《念奴娇》曲牌亡佚与否就变得无所谓了。
数一下那篇《赤壁怀古》所用的字,一百个还不到。可是诵读(无论朗读还是默诵)起来,我们就像是听了一部“标题音乐”。
好乐者想必有这样的体验:倾听一首言之有物而又声情并茂的交响音乐,会叫人忘了自己所处的时空,不知不觉便神游于乐中,听到曲终,恍然如历沧桑。东坡这首 词同样有此效应。它以如此经济的笔墨在接受者的思维中展演出了一代兴亡的黄粱大梦,胜过一部长篇大论的交响诗。有谁曾谱写过这种高密度的交响音乐呢!
真不可思议,它是以汉字为“音符”,仅仅调动了九十九个“音符”,便将你带进了“故国”,去“神游”了一趟。汉语那神奇的“音乐语感功能”值得语言学家和音乐家深入研究。我辈凡人,汉语的使用者,能体验和享受,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三生有幸了。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史诗、史剧味的如椽之笔。别一版本作“浪声沉……”念起来有更沉重、浓烈的乐感。到底优选哪一个?恐怕作者自己也沉吟难决。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崩”字、“拍”字都仿佛有实实在在的乐感。说它像管弦乐的鼓与钹的一击,则又将所触发的联想简单化了。
自惭对词学无知,这里不过乱谈一些直感,只想求证:坡翁知乐,他会作曲。有人嫌他“不受词律束缚”,不合规范。我们倒宁愿他自铸伟辞,自度新曲。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大江东去》有了新声。那是革命的浪漫乐人黎青主借东坡的词谱写的一首艺术歌曲。他用的是对于当时的中国耳朵来说全新的音乐语言,还加了伴奏, 用洋琴伴奏一千年前的宋词。
想当年,在守旧的词人、乐人听起来,其逆耳的程度,也许要比“学术派”眼中的白话新诗还要难以容忍吧?
萧友梅盛赞青主此作大有李斯特的气派。钢琴大王也写过不少艺术歌曲。海涅有一首诗,题为《卿似一枝花》,一时有好几位作曲家为之谱曲,李斯特的一篇最受人们称赏。联想起来,假如黄自、赵元任、刘雪庵等作曲家也以不同的风格为《大江东去》各谱一曲,岂不美哉!
只用艺术歌曲来阐释,似乎还是辜负了这首“史诗”。但是即便有了以它为“标题”的宏大的交响诗,也不能取代这首用“文字音符”谱制的“乐曲”。
说坡翁“会作曲”,还有《秋江夜泊》为证。这是一首七弦琴曲。听这首小品,凡是往昔在水乡乘过小船的,会引发亲切的回忆。曲中有水声、船语,小船与风波的 对话。夜半潮生,小舟随波俯仰,都凭舟中那个不眠之客的感觉来传递。不难联想坡翁的宦途浮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无奈中的自在。
对于所爱之乐,苏东坡并非只是闲情偶寄,自娱而已,他有自己的美学思维。蔡仲德对他的音乐美学观有评价:“与白居易相近,有儒、道、释杂糅的色彩,又有保守而陈腐的倾向。”
17.根据文意说明苏东坡的“美学思维”的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18.试解释“只用艺术歌曲来阐释,似乎还是辜负了这首‘史诗’”一句的含意。(4分)
19.作者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苏东坡是位大人物”的理由是什么?请列举。(4分)
20.阅读第六段,你认为“浪淘尽”与“浪声沉”哪一个更好?为什么?(6分)
五、21、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磨难后的情怀如挺拔的山峰,多了些伟岸,少了些平庸
磨难后的情怀如无垠的草原,多了些宽广,少了些狭隘
磨难后的情怀如蔚蓝的大海,多了些包容,少了些排斥
六、作文(60分)22. 请以《总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1—2012高一语文学分认定答题纸
题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三( 27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
(2)
(3)
(4)
1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8分)
(1)(4分)
(2)(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
(2) , 。
(3) , 。
(4)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17、(4分)
18、(4分)
19、(4分)
20、(6分)
五、21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2011.11.10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a4·a3= a12 B.a6÷a3= a2 C.(a3 )2= a5 D.a3· b3 =(a·b)3
2.已知集合M={x|-3<x<1,N={x|x≤-3},则M( )
A. B.{x|x≥-3} C.{x|x≥1} D.{x|x<1
3.方程组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B. C.(1,1) D.
4.实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5.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2,2) B.(2,+∞)
C.(-2,0)∪(0,2) D.(-∞,-2)∪(2,+∞)
6. 已知 ,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7.已知函数f(x)=ax2+bx+c(a≠0)是偶函数,那么g(x)=ax3+bx2+c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奇且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8.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9.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则当时等于( )A. B. C. D.
10.下图是指数函数(1)y=ax,(2)y=bx,(3)y=cx,(4)y=dx的图象,则a、b、c、d与1的大小关系是
A . a<b<1<c<d B. b<a<1<d<c
C. 1<a<b<c<d D. a<b<1<d<c
11.是二次函数,且满足,则对任意的必有( )
A. B. C. D.
12. 函数为区间上的奇函数,且为增区间,若,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2011.11.10
题 号 二 三 总 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 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黑、蓝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试卷右下角的座号填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若则
14.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值是
15.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
16. 设函数,且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满分12)已知集合,若,
求实数的值
18.(满分12)已知函数
(I)在图中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的图象;
(Ⅱ)根据图像,写出的单调递增区间与最值.
19、(满分12)已知
若求的取值范围.
20.(满分12分)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指出其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21.(满分12分)函数f(x)=在区间(-2,+∞)上是递增的,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是定义域在,并且满足,,且当>0时,>0。
(1)求的值,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如果,求的取值范围。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第I卷(50分)
单选题,1—30每个1分,31—40每个2分,共50分。
1、兔子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兔子体内和草中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2、淀粉、纤维素和RNA都含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O、N、P、S
3、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Mn2+能使硝酸还原酶激活,缺乏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4、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的斐林试剂可使溶液呈紫色
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5、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6、下列哪种物质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的是(  )
A.RNA B.脂肪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7、细胞内20种氨基酸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碱基的数量不同 B、羧基的数量不同
C、氨基和羧基与C连接的位置不同 D、侧链基团(R基)的结构不同
8、下列分子结构中,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通式不相符的是(  )
9、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氨基酸数分别为( )
A.105个,105个,105个 B.110个,110个,110个
C.4个,4个,113个 D.1个,1个,113个
10、已知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2—CH2—NH2。在一个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的C、H、O、N的原子数依次是( )
A.4、8、2、2 B.2、10、2、2 C.2、10、2、1 D.4、10、2、2
11、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2、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多少个肽键 ( )
A、63 B、62 C、17 D、16
1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 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 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 构成的碱基相同
14、将硝化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的是(  )
A.8种核苷酸 B.C.H.O.N.P等
C.4种核苷酸 D.5种含氮碱基
15、玉米根细胞中的D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中(  )
①细胞核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细胞质基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这三种生物中(  )
A.含核酸的种类依次为2、2、1
B.含核苷酸的种类依次为8、4、4
C.含碱基的种类依次为8、4、4
D.含五碳糖的种类依次为2、2、1
17、小麦中,由A、T、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8、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9、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胞吞作用
20、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 D.胞吐
21、红苋菜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热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22、酵母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2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素的药物(该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酵母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就会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能量的生成 D、改变了遗传特性
23、若在显微镜下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需鉴定其类群,下列哪种特征可作为鉴定依据( )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叶绿体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 D.红细胞
2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与主动运输相关的载体在生物膜上合成
C.生物膜之间能够相互融合可以证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6、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说明(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很长时间
27、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植物细胞中核糖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8、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某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试分析该同学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可能是(  )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动物细胞 ③死细胞 ④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的一组是(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染色体 ⑥核膜 ⑦内质网 ⑧核糖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⑦
30、番茄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
31、生活在沙漠地带的仙人掌叶肉细胞中,占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脂类
C.蛋白质、水 D.核酸、水
32、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33、右图表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它的全称是(  )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尿嘧啶核糖核酸
C.尿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D.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34、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①胰岛素 ②纤维素 ③ 唾液淀粉酶 ④淀粉 ⑤抗体 ⑥性激素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⑥
35、通过对一小块生物组织进行化学分析,其成分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此组织最可能来自 (  )
A.病毒 B.芹菜 C.细菌 D.家兔
36、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发现了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和对物质的重吸收作用属于下列哪一种方式(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 胞吞 D、胞吐
37、下列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蓝藻 C.发菜 D.酵母菌
38、在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能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融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9、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40、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检测出细胞分泌物中有放射性胰岛素,如果检测细胞的膜结构,在哪种膜结构中最先被检测出有放射性 (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第Ⅱ卷(50分)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6分)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 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 中。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 水。
②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 ,则新陈代谢加强。
42、(9分)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十分密切,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x、y分别代表何种元素 x_______,y_________ 。
(2) 在人体细胞中由C、H、O元素组成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储能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A在细胞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4) B有多种重要功能,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 。(3分)
43、(14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叫__________肽,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组成的。
(2))图中①表示 ,⑥表示 。图中表示R基的数字是 ,表示肽键的数字是 。
(3图中有 个肽键,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4)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
(5)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
44、(10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图中A、B、C、D、E、F表示某种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数字标号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1)B代表___________; D代表____________,D具有_________作用。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_。
(3)在a-d的四种过程中,可能代表二氧化碳跨膜方式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甘油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
(4)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动物细胞表示唾液腺细胞,则与其分泌物的合成和运输直接有关的有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
(6)标号5与哪种细胞器的形成有关?_________(填标号)
45、(11分)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13、15是同一结构)
(1)该图表示 (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模式图;判断的依据是有 。(写全,填标号)
(2)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若该细胞是洋葱的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填标号)
(3)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供给。(填标号)
(4)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
(5)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填标号),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有哪些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6)蓝藻细胞与该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物理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8题. 共32)
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2.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一定有弹力产生
 (C)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也就没有弹力产生
 (D)弹簧只有在伸长时才产生弹力翰林汇
3.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
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5.如图所示的各个图象中,能够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6.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 : 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 : 3,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 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 : 2
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 : 2
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1.25 s         B.2.5 s
C.3 s D.6 s
8.个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沿斜面滑下,经过斜面的中点时速度为3 m/s,则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4 m/s B.5 m/s
C.6 m/s D.3 m/s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两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共5个题共25分. 不全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9.右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 的位移-时间图像,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C.乙运动后的速度大于甲运动的速度
D.乙比甲早出发
10.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加速度的大小开始减小,但方向不变,则
A.汽车速度变大 B.汽车速度变小
C.汽车通过的位移减少 D.汽车通过的位移增加.
11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B.t1~t2,
C.t1~t2, D.t1~t2,
12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 3t0这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3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三、实验题
14. (5分)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2—3—9所示.设各相邻记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相邻两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s2-s1=aT2
B.s4-s1=3aT2
C.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为v2= D.s1=aT2
15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 。(2分)
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a= 。(3分)
16.一个物体从h =12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t
(2)物体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Vt
(3)物体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
17.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
(1)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8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18.一辆大客车正在以v0=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50 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2-5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到开始制动,客车的反应时间为Δt=0.5 s,设客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
(1)客车在反应时间Δt内前进的距离;
(2)为了保证小狗的安全,客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假设这个过程中小狗一直未动)
物理答题卷
二、实验题: (10分) 14、
15. (1) (2) .
三.计算题.(3小题,10,10.13共33分
16题
17题
18题
满分卷改错纸:
t

s
s0
0 t1     t2
甲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第I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召开,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深受社会欢迎。“泰山童子”已经作为知识产权进行了商标注册。对此,从经济生活角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作为商标的全运会吉祥物标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②其价值是由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③其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④以“泰山童子”为内容的文化产品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贸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在这种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金银作为货币,其本质是(  )
A.一般等价物 B.纸币 C.铸币 D.商品
4.在某地粮油批发市场,2011年3月份的色拉油价格为8.35元/500克。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 )
A.李某缴纳税款400元 B.小李用168元买了一件衬衣
C.某企业付给小张2000元薪金 D.某款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
5.人民币原来的面额较大,计算不便,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单位为元,按1元折合旧人民币万元进行兑换。对此正确认识是( )
A.国家有权确定纸币的面值,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B.国家有权确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C.纸币面值的变化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
D.纸币的价值是国家确定的
6.2009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如图,从变化趋势看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 )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家电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该企业
①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高于同类企业的产品
③在市场上就有降价的空间,在竞争中必然会获胜 ④单位时间里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大于同类企业
A.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时代到来。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图1和图2表示。据此回答9、10题:
9.由图可以看出( )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
A.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B.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
C.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D.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
11.假定2009年生产1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3件C商品=2件A商品。如果2010年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3件C商品的价格用B商品表示为( )
A.10件 B.15件 C.20件 D.30件
12.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降,是因为( )
A.价格太高,人们不会购买 B.政府要加强对价格的宏观调控
C.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且价值决定价格
13.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这似乎意味着,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使房价回归理性的根本原因是( )
A.价值规律的作用 B.房价受政策支配
C.房价受需求影响 D.房价由企业决定
1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以来降价成了各地房地产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企业意味着是一场竞争激烈“内部革命”。因为( )
A.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 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价格高低决定市场占有率 D.降价迫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16.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本是( )
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 B.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 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最近鸡蛋价格呈现一路攀升的态势,十天涨幅达18.42%,创历年新高。鸡蛋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鸡成本增加;二是7~8月份鸡蛋产量减少。据此回答17~18题。
17.鸡蛋价格不断上升的现象表明( )
A.价格决定价值的变动 B.价格的变动违背价值规律
C.商品的价格是由消费市场决定的 D.商品的供求情况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
18.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经济生活上的启示是( )
A.商品生产者只要生产鸡蛋就能获利 B.商品生产者要遵循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规模
C.消费者应该减少对鸡蛋的消费 D.消费者要坚持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19、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下列因素能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有( )
①居民收入水平 ②物价水平 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④人们的消费心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恩格尔系数减少,意味着( )
A、消费水平提高 B、食品支出数量减少
C、生活质量下降 D、消费结构不合理
21.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增发信用卡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住在甘肃天水的林先生一家在2011年“五一”期间雇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到海南旅游观光。这些消费属于(  )
①劳务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租赁消费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23.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24.近年来,“绿色饭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悄然兴起。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5.2011年中秋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的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重现“豪华版”包装。商家不惜“重金”包装礼品,看中的是中国人喜送礼、“爱面子”。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该( )
①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
②增强资源节约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
26、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 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27、劳动者享有权利的前提、基础是( )
A、履行劳动者义务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D、增强劳动者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28、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A、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B、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C、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都是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9、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0、假定投资市场上收益率有20﹪、4.25﹪、3.85﹪三档,一般来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从收益上来看,这三者最有可能是( )
A.股票 存款储蓄 政府债券 B。商业保险 存款储蓄 政府债券
C.股票 政府债券 存款储蓄 D.商业保险 政府债券 存款储蓄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表中材料反映了典型的2009年大蒜价格变动多方面经济关系,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材料 经济学道理
材料:2008年大蒜种植面积下降,直接导致了2009年的大蒜产量急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蒜的价格。 ①——影响价格
材料1:民众普遍认为大蒜能够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甚至能够避免感染甲流,这对大蒜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人们的消费心理使得 ,进而影响价格
材料2:大蒜价格上涨,经销商们获得暴利,不少外行人也眼热起来,纷纷加入大蒜交易的行列。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并 波动,当价格高于价值时,有利可图,投资增加。
材料3:看到2009年大蒜价格喜人,很多蒜农已经在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仅金乡一个县的种植面积就将扩大10%。 ④价格变动使生产者
32.(16分)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遍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41亿户。2011年7月底统计,中国手机用户达9.30亿 3G用户达8719.9万。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几百元。问:(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8分)(2)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8分)
33.有人认为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具有反作用”,所以得出结论: 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请你谈谈你的看法?(12分)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
A.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C.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D.传统美德的影响
2.(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表明丞相绾主张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
A. 秦朝人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4.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
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B.相权分立制衡
C.削弱了相权 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
5.17世纪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7.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8.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9.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政府行政效率能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皇宫建筑布局更为合理
10.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1.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下列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划分三省的职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环境左右
13. 雅典把公民大会法令刻在石碑上,碑上民主女神将王冠戴在象征人民的头上。“坐者”代表的是
A. 外国公民 B. 成年 C. 男性公民 D. 外邦移民
1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 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主张实行代议制
C. 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 主张恢复君主制
15.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
A.妇女 B. 外帮人 C. 奴隶 D. 成年男性公民
16.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 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
17.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
A. 《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 查士丁尼法典
1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案)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 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 此法典保护了罗马人民的利益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9.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国王“统而不治” B.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 内阁对国王负责 D. 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20.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
A.中国晚清政府 B.美国邦联政府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意志联邦政府
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联邦”;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利制衡
22.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产生的方式是( )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选出
C.由选民从总统候选人中选出 D.由参议院选举产生
23.有人说,得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得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攻打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这表明( )
A.英王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实际行政权 B.英王可以最终决定是否对外宣战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25.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推行海外扩张政策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26.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7.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28.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
29.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30.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这一状况出现的问题最能说明的(  )
A、封建专制思想销声匿迹   B、《临时约法》影响深远
C、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12分)追求民主,反对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
问题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两对矛盾
(1)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请列举秦朝、唐朝、明朝君权与相权斗争的有关史实,并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5分)
问题二 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
(2)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源头。请分别说出古代希腊、罗马在民主政治方面对人类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3分)
32、(16分)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1)“‘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含义指什么?(2分)(提示:从政治制度变化的角度去说明)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 “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3分),其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思想原则?(3分)
材料三 、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国和德国先后确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两国分别确立了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并从国家元首、权力中心二个方面比较英、德两国政体的差异。(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主要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列举史实说明理由。(4分)
(3)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分)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第I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e-20 Al-27 S-32 Cl-35.5
第Ⅰ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B.是否有电子转移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2(SO4)3 = 2Al3+ + 3SO42─ B.AlCl3 = Al3++ Cl3─
D.C2H5OH = C2H5O─ +H+ D.NaHCO3= Na++ H++CO32─
3.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4.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B.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悬浊液
C.溶液中溶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MnO4─Mn2+ B.HClCl2 C.FeFe3+ D.KClO3O2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Na + 2H2O = 2NaOH + H2↑ B.CH4 + 2O2 CO2 +2H2O
C.2KClO3 2KCl + 3O2↑ D.CaCO3+2HCl = CaCl2+H2O+CO2↑
7.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 )
①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容积2/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把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缓慢竖立试管
⑤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⑥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④⑤⑦ D.⑤⑥⑦
8.下列各组可用同种方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的是 ( )
A.植物油(水)与乙醇(水)
B.Fe(OH)3胶体(NaCl)与淀粉溶液(NaCl)
C.泥水(淀粉溶液)与 Fe(OH)3胶体(FeCl3)
D.氧化钙(碳酸钙)与NaHCO3(Na2CO3)
9.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10.硝酸亚铁Fe(NO3)2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硝酸亚铁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
A. Fe2O3+N2O5 B. Fe2O3+NO2 +O2 C. FeO+NO2 D. Fe2O3+N2O 5 +O2
11.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 )
A.Fe3+、Na+、Cl─、SO42─ B.Ba2+、Fe2+、Cl─、SO42─
C.NO3-、SO42-、K+、Mg2+ D.H+、K+、OH-、NO3─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O32─+2H+=CO2↑+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HCO3─+H+=CO2+H2O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13.在反应:2H2S + SO2 = 3S↓ + 2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 )
A.1:1   B.1:2 C.3:2 D.2:1
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3:4:3
15.下列四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 ( )
①CaO、Na2O、CO2、CuO ②H2、C、P、Cu ③O2、SO2、N2O、NH3 ④HCl、H2O、H2SO4、HNO3 ,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该物质是 ( )
A.NaOH B.Cu2(OH)2CO3 C.NH4HCO3 D.CuSO4
16.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Cl─存在
B.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SO42─存在
C.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SO42-存在
D.某固体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17.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
Al2O3+N2+3C 2AlN +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AlN合中氮的化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1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积均为22.4L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C.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第Ⅱ卷(共46分)
19.(6分)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CO2③液态的纯醋酸④铜⑤BaSO4固体⑥蔗糖⑦酒精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能导电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0.(12分)右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 。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 ,进水的方向是 。
21.(10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B: 。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
22.(12分)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480 ml 0.5 mol/L的稀H2SO4溶液,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
(2)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
(3)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浓硫酸溶解后未冷至室温即进行定容________
②容量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③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23.(6分) 将一铝片投入500mL 3mol/L的H2SO4溶液中。
(1)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当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H2时,求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仍为500mL)
淄博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高一化学答题纸
第Ⅱ卷
19.(6分)(1) (2) (3)
20.(12分)
(1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
(2) , 。
(3) , 。
21.(10分)
(1) , 。
(2) 。
(3 (填化学式); 。
22.(12分)
(1)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
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