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七升八语文】
(四)综合性学习
第2单元人无信不立
(一)新课预习
活动内容
准备材料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分组搜集古代道德楷模的言论、事迹。班内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古代道德楷模关于“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具体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并整理成册。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小组讨论
班内定期举行“古人诚信言行”资料展。让同学们研读、讨论。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策划组织
1.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各组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最后各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放到班级的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
“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展示成果
宋濂——守信好学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准备材料
二、环顾身边觅诚信
班内分组搜集整理与诚信有关的事迹。可分成几个小组:搜集身边或社会上的诚信故事、采访父母老师等长辈对诚信的经验和理解、采访同学对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的看法。把搜集到材料进行汇总、整理。
小组讨论
小组内成员合作,把汇总、整理的材料进行小组内反复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明确诚信缺失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危害,每个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策划组织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就像下面资料(资料见教材P51)中的那位同学一样。从你身边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对你践行诚信应该会有帮助。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展示成果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照往年的习惯,春节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兄弟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20多年来他们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2010年的2月9号,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当天,孙水林带着26万元现金在返乡的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孙东林悲从心生,但想起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随即拿上在哥哥车上找到的26万元现金,连夜往老家赶,他要兑现哥哥的承诺,把工资发给农民工。
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孙东林对大家说,你们凭良心报,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你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我也不黑良心,咱们就来个良心账。
腊月二十九当天下午,26万元现金全部发完了,可是还有一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总共还有7万多元的缺口,于是孙东林拿出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老母亲也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总共发放了33万6000元。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20年来,孙水林用时间证明着诚信,在他罹难之后,弟弟孙东林继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哥哥当初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
准备材料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前面的材料,利用整理的材料写出精彩的演讲稿。比赛前,制定活动规则、具体的活动措施和任务,推选出比赛评委,可邀请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或班主任参加,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资鼓励。
小组讨论
大家一起讨论,选取一条或几条典型性的名言或典故,同学们畅谈各自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
小组讨论
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
释义:国家讲诚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将帅带兵勇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秦孔子
释义: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一个人不讲信用将失去他赖以生存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就寸步难行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先秦孔子《论语·学而》
释义:与朋友交往,讲话一定要有诚信。
4.小信成则大信立。——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释义: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能树立。
策划组织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做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2.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列出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展示成果
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感人间冷暖。
然而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社会上的各种尔虞我诈,也不说什么“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天你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情急之下,他便把行李往这位长者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
我一会儿就回来!”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看着行李,寸步不离。
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看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原来这位长者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事后,这位学生说,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影响他的一生。
诚信就是如此能征服人心。
一住社会学家曾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一问题,对一千位成功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身的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诚信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用诚信去对待每一位同学,用诚信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如果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那么将来恐怕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季老信守诺言,那位企业家的坦诚,都告诉我们: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品质;诚信更是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道德力量的体现。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诚信,担当责任。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诚信的一些经典论述、诚信的典型事例等,并且强烈的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每个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诚信中学生!
习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请简述出来。
【提示】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示例】漫画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漫画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人只有讲诚信,他的承诺才能让人信服。
(二)强化练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
“信”字的本义是:
。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示例:信口雌黄、背信弃义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
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写颁奖辞。(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小儿媳没有工作,孙子又遭受打击患上了精神疾病。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此后多年,江新波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山上养牛、喂鸡、种菜,坚持替儿子还债。
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2018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示例:多年艰辛,始终不忘他人滴水之恩;生活再难,也不逃避欠人的债务。他作为父亲,为儿子竭尽全力;他作为公民,为诚信践行一生。他是位朴实的老农,也是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2.综合学习实践。
“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某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①处的内容。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001)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家国之信
轻诺必寡信
商鞅立木
(2)学生会拟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
通 知
××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20年10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20年10月16日
××中学学生会错误一:落款处时间与署名的位置不对。错误二:未写明具体地点。错误三:“提前到场”和“不误”重复赘余,删掉“不误”。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比赛的主题是“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坚守诚信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个人不诚信就难于成功,国家不诚信就难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诚信的力量!
3.请你参加某中学以“公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这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内容。(15字以内)
2018年8月21日,在高铁G334次列车上,乘客孙某霸占一位女士的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不久后,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惩戒了他严重违反公德的行为:公安机关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9月3日,孙某被列入个人信用的失信“黑名单”中,“霸座男”孙某将在180天内被限制乘坐火车。
示例:“霸座男”受到法律手段惩戒。
(3)据媒体报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霸座”并非个别现象,一些人认为这没
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些人认为这种现象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表现,你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霸座”行为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严厉打击。如果“霸座”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使一些人选择再去抢占别人的座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发冲突。这是对我们现有规则、管理条例的挑衅,极大地挑战了社会秩序的权威,所以应严厉打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暑假辅导班机构专用教学课件
人无信不立
(一)新课预习
(二)强化练习
(一)新课预习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分组搜集古代道德楷模的言论、事迹。班内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古代道德楷模关于“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具体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并整理成册。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活动内容
准备材料
班内定期举行“古人诚信言行”资料展。让同学们研读、讨论。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
1.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各组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最后各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放到班级的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活动内容
策划组织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
“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活动内容
策划组织
宋濂——守信好学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二、环顾身边觅诚信
班内分组搜集整理与诚信有关的事迹。可分成几个小组:搜集身边或社会上的诚信故事、采访父母老师等长辈对诚信的经验和理解、采访同学对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的看法。把搜集到材料进行汇总、整理。
活动内容
准备材料
小组内成员合作,把汇总、整理的材料进行小组内反复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明确诚信缺失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危害,每个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就像下面资料(资料见教材P51)中的那位同学一样。从你身边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活动内容
策划组织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对你践行诚信应该会有帮助。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活动内容
策划组织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照往年的习惯,春节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兄弟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20多年来他们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2010年的2月9号,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当天,孙水林带着26万元现金在返乡的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孙东林悲从心生,但想起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随即拿上在哥哥车上找到的26万元现金,连夜往老家赶,他要兑现哥哥的承诺,把工资发给农民工。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孙东林对大家说,你们凭良心报,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你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我也不黑良心,咱们就来个良心账。
腊月二十九当天下午,26万元现金全部发完了,可是还有一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总共还有7万多元的缺口,于是孙东林拿出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老母亲也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总共发放了33万6000元。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20年来,孙水林用时间证明着诚信,在他罹难之后,弟弟孙东林继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哥哥当初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前面的材料,利用整理的材料写出精彩的演讲稿。比赛前,制定活动规则、具体的活动措施和任务,推选出比赛评委,可邀请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或班主任参加,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资鼓励。
活动内容
准备材料
大家一起讨论,选取一条或几条典型性的名言或典故,同学们畅谈各自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
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
释义:国家讲诚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将帅带兵勇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秦孔子
释义: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一个人不讲信用将失去他赖以生存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就寸步难行。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先秦孔子《论语·学而》
释义:与朋友交往,讲话一定要有诚信。
4.小信成则大信立。——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释义: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能树立。
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做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2.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列出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活动内容
策划组织
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感人间冷暖。
然而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社会上的各种尔虞我诈,也不说什么“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天你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情急之下,他便把行李往这位长者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我一会儿就回来!”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看着行李,寸步不离。
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看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原来这位长者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事后,这位学生说,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影响他的一生。
诚信就是如此能征服人心。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一住社会学家曾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一问题,对一千位成功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身的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诚信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用诚信去对待每一位同学,用诚信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如果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那么将来恐怕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季老信守诺言,那位企业家的坦诚,都告诉我们: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品质;诚信更是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道德力量的体现。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诚信,担当责任。
活动内容
展示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诚信的一些经典论述、诚信的典型事例等,并且强烈的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每个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诚信中学生!
活动内容
活动总结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习题在线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请简述出来。
【提示】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习题在线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习题在线
【示例】漫画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漫画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人只有讲诚信,他的承诺才能让人信服。
习题在线
(二)强化练习
1
2
3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
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
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
“信”字的本义是:
。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人诚实、守诺言
示例:信口雌黄、背信弃义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
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写颁奖辞。(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小儿媳没有工作,孙子又遭受打击患上了精神疾病。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此后多年,江新波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山上养牛、喂鸡、种菜,坚持替儿子还债。
先
锋
图
书
1
2
3
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2018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先
锋
图
书
示例:多年艰辛,始终不忘他人滴水之恩;生活再难,也不逃避欠人的债务。他作为父亲,为儿子竭尽全力;他作为公民,为诚信践行一生。他是位朴实的老农,也是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1
2
3
先
锋
图
书
2.综合学习实践。
“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某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①处的内容。
1
2
3
先
锋
图
书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001)
商鞅立木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家国之信
轻诺必寡信
1
2
3
先
锋
图
书
(2)学生会拟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通知中有三处
错误,请指出来。
通 知
××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20年10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20年10月16日
××中学学生会
1
2
3
先
锋
图
书
错误一:落款处时间与署名的位置不对。错误二:未写明具体地点。错误三:“提前到场”和“不误”重复赘余,删掉“不误”。
1
2
3
先
锋
图
书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比赛的主题是“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坚守诚信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个人不诚信就难于成功,国家不诚信就难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诚信的力量!
1
2
3
先
锋
图
书
3.请你参加某中学以“公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这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公
德
与
法
治
1
2
3
先
锋
图
书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内容。(15字以内)
2018年8月21日,在高铁G334次列车上,乘客孙某霸占一位女士的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不久后,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惩戒了他严重违反公德的行为:公安机关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9月3日,孙某被列入个人信用的失信“黑名单”中,“霸座男”孙某将在180天内被限制乘坐火车。
示例:“霸座男”受到法律手段惩戒。
1
2
3
先
锋
图
书
(3)据媒体报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霸座”并非个别现象,一些人认为这没
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些人认为这种现象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表现,你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霸座”行为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严厉打击。如果“霸座”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使一些人选择再去抢占别人的座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发冲突。这是对我们现有规则、管理条例的挑衅,极大地挑战了社会秩序的权威,所以应严厉打击。
1
2
3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七升八语文】
(四)综合性学习
第2单元人无信不立
(一)新课预习
活动内容
准备材料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分组搜集古代道德楷模的言论、事迹。班内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古代道德楷模关于“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具体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并整理成册。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小组讨论
班内定期举行“古人诚信言行”资料展。让同学们研读、讨论。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策划组织
1.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各组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最后各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放到班级的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
“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展示成果
宋濂——守信好学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准备材料
二、环顾身边觅诚信
班内分组搜集整理与诚信有关的事迹。可分成几个小组:搜集身边或社会上的诚信故事、采访父母老师等长辈对诚信的经验和理解、采访同学对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的看法。把搜集到材料进行汇总、整理。
小组讨论
小组内成员合作,把汇总、整理的材料进行小组内反复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明确诚信缺失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危害,每个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策划组织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就像下面资料(资料见教材P51)中的那位同学一样。从你身边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对你践行诚信应该会有帮助。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展示成果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是湖北人,20年来兄弟两人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按照往年的习惯,春节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孙氏兄弟手下干活的农民工兄弟都会到武汉的孙水林家中领一年的工钱,从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开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20多年来他们俩从没违背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2010年的2月9号,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孙水林因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孙东林借钱,好给农民工发工资。当天,孙水林带着26万元现金在返乡的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孙东林悲从心生,但想起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随即拿上在哥哥车上找到的26万元现金,连夜往老家赶,他要兑现哥哥的承诺,把工资发给农民工。
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孙东林对大家说,你们凭良心报,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你们也不能昧着良心,我也不黑良心,咱们就来个良心账。
腊月二十九当天下午,26万元现金全部发完了,可是还有一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总共还有7万多元的缺口,于是孙东林拿出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老母亲也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总共发放了33万6000元。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事迹
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20年来,孙水林用时间证明着诚信,在他罹难之后,弟弟孙东林继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哥哥当初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
准备材料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前面的材料,利用整理的材料写出精彩的演讲稿。比赛前,制定活动规则、具体的活动措施和任务,推选出比赛评委,可邀请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或班主任参加,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资鼓励。
小组讨论
大家一起讨论,选取一条或几条典型性的名言或典故,同学们畅谈各自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
小组讨论
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
释义:国家讲诚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将帅带兵勇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秦孔子
释义: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一个人不讲信用将失去他赖以生存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就寸步难行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先秦孔子《论语·学而》
释义:与朋友交往,讲话一定要有诚信。
4.小信成则大信立。——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释义: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能树立。
策划组织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小组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做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前面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2.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列出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展示成果
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感人间冷暖。
然而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社会上的各种尔虞我诈,也不说什么“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天你扶起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情急之下,他便把行李往这位长者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啊!
我一会儿就回来!”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看着行李,寸步不离。
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看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原来这位长者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事后,这位学生说,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影响他的一生。
诚信就是如此能征服人心。
一住社会学家曾就“为什么我会成功”这一问题,对一千位成功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自身的才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信。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我只知道,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诚信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用诚信去对待每一位同学,用诚信去对待每一次考试。如果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那么将来恐怕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季老信守诺言,那位企业家的坦诚,都告诉我们: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品质;诚信更是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道德力量的体现。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诚信,担当责任。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诚信的一些经典论述、诚信的典型事例等,并且强烈的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每个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诚信中学生!
习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请简述出来。
【提示】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示例】漫画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漫画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人只有讲诚信,他的承诺才能让人信服。
(二)强化练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
“信”字的本义是:
。
人诚实、守诺言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示例:信口雌黄、背信弃义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
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写颁奖辞。(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小儿媳没有工作,孙子又遭受打击患上了精神疾病。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此后多年,江新波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在山上养牛、喂鸡、种菜,坚持替儿子还债。
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2018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示例:多年艰辛,始终不忘他人滴水之恩;生活再难,也不逃避欠人的债务。他作为父亲,为儿子竭尽全力;他作为公民,为诚信践行一生。他是位朴实的老农,也是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2.综合学习实践。
“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所以,我们要讲究信用,诚实做人。为此,某中学学生会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补全表格中①处的内容。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001)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
①
家国之信
轻诺必寡信
商鞅立木
(2)学生会拟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写了一份通知,可是通知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
通 知
××中学全体师生:
我校将于2020年10月21日上午8:00开展“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参赛选手、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不误。
特此通知
2020年10月16日
××中学学生会错误一:落款处时间与署名的位置不对。错误二:未写明具体地点。错误三:“提前到场”和“不误”重复赘余,删掉“不误”。
(3)请你从主持人角度,为本次演讲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比赛的主题是“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坚守诚信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个人不诚信就难于成功,国家不诚信就难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诚信的力量!
3.请你参加某中学以“公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这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内容。(15字以内)
2018年8月21日,在高铁G334次列车上,乘客孙某霸占一位女士的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不久后,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惩戒了他严重违反公德的行为:公安机关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9月3日,孙某被列入个人信用的失信“黑名单”中,“霸座男”孙某将在180天内被限制乘坐火车。
示例:“霸座男”受到法律手段惩戒。
(3)据媒体报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霸座”并非个别现象,一些人认为这没
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些人认为这种现象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表现,你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霸座”行为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严厉打击。如果“霸座”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使一些人选择再去抢占别人的座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引发冲突。这是对我们现有规则、管理条例的挑衅,极大地挑战了社会秩序的权威,所以应严厉打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