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读书的意义(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及点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读书的意义(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及点评)

资源简介

读书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
材料二: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归田录》
材料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班级打算举办一个有关读书的讨论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三则材料,紧紧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展开,分别列举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欧阳修、王国维有关读书的意义、做法、境界。
题干要求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班级打算举办一个有关读书的讨论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思考。
行文时可以结合读书的目的、方式、影响等方面分析。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纪录、传承并发扬光大。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特别是青少年,让读书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时尚”,借助“世界读书日”的好形式,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利国利民,意义深远。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接受中外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读书,可增长知识;知识是力量,而知识是怎么来的呢?那就是读书。“读书”这个核心话题就是三则材料的最大交集,找准材料间的内在关联,确定好角度立意即可。
参考立意:
1.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3.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
4.书是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等。
范文展示:
读书的意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读书的意义”。
??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书。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好朋友,从它那里我们能吸收到很多好的东西。在书的身上能寻找到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课外所找不到的欢乐。在书的海洋中畅游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又是一种知识上的收获。书是灯塔,给大海的孤帆引导方向:书是翅膀,载着奇异的幻想在蓝天中飞翔:书是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
??人生是一叶在大海中颠簸的小舟,成才是遥远的彼岸,读书是桨;人生是一圈漫长的马拉松;成才是远方的终点,读书是助跑线;人生是初生的小雏燕,成才是空中的浮云,读书是风。
??成才是读书人心中恒定的梦想,而要想成才,最佳的途径唯有读书。
??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它沉淀了世界伟人的沉思感悟,它向我们阐述人生哲理,它向我们展示人心的真善美,灵魂的高贵与丑恶。
??读书增长我们的智慧。在语文的殿堂中游览,我们观赏陶渊明的朵朵菊花,龚自珍的点点落红;“天生我材必有用”使我们明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催我们奋进。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发现数字的奥秘,几何的趣味,掬取思维的浪花,谱写运算的旋律。在书山中攀登,我们不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
??读书陶冶我们的情操。读《哲学辞典》,我们接触伟人的深邃思想,领悟世间百态的道理;读《沉思录》,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深深思考,用透彻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事物;读《菜根谭》,我们学会做人,懂得修身养性,做洁身自好的高尚者。
??读书使人成才。毛泽东“为伟大的新中国而读书”,不分日夜地苦读《孙子兵法》,最终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开辟了新中国的道路。相反的,天资过人的方仲永,自幼就才华横溢,但因他在后来并无读书巩固,最终光芒消退,沦为庸人。由此便能看出读书的重要性。
???作为祖国下一代的接班人,即将升起的太阳,我们这代学生被寄予厚望,并享受着优越的学习条件,但有些学生不思上进,将读书视作儿戏,这是何等愚妄。我们应鄙弃这种学习态度,用书本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这个知识堆砌的年代里,我们只有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收获智慧,才能成才。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