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测量气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活动探究 实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实验材料:气温计、记录表等。 测量时间 气温(℃) 早晨(8:00) 第二节课后(10:00) 中午(12:00) 第六节课后(14:00) 傍晚(16:00) (2)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用同一支气温计测量室外阳光下同一地点背阴处的气温。 ②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③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3)实验结论:每天气温的变化特点是先升高,再降低。 理解与应用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3.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岀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精炼反馈 1、测量气温应选在(? ? ?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冈的地方 【答案】B 【详解】测量气温应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答案B。 2、下面(? ? ?)是温度的单位符号。 A.℃ B.C C.C° 【答案】A 【详解】摄氏度的圆阔在C的左上角。 3、在观察、记录每个月的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每天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每天在同地点、同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C.当实际观察结果与天气预报不一致时,应该按天气预报记录气温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