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0 父母多爱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0 父母多爱我 教案

资源简介

《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父母多爱我》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一课。侧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的爱是默默的”,其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记录父母每天为子女做的事情。阅读角的故事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加深理解父母默默付出的爱。最后以一首小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父母无私地爱着子女,但他们会有一些做法让子女不能理解,由此引出第二板块的话题“多一些理解”。
学情分析:
本班有21名学生,其中17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4名学生父母或父母一方在家。作为农村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可能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无法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他们的眼里,父母的爱可能就是每次回来买吃的、买穿的。其实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些爱的表达,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引导他们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
教学目标:
回忆、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发现和体会父母默默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是无处不在的。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讲述父母关爱孩子的感人故事,体会父母深深的爱。
通过活动,初步引导学生去表达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父母默默的爱。
难点:明白父母的爱的形式是多样的,尝试去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卡片
学生:回忆、记录一天中父母为自己做的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照片中的故事
出示学生幼儿时期的图片,猜猜他是谁?
再出示现在的图片,感受成长。
观察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长高了,长大了……)
师小结,成长中谁给予了你们最多的关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成长,感受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活动二:父母默默的爱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明确活动要求,并填写教材第66页图。
(
活动要求:
回忆或观察一天中父母为自己做的事记录下来。
如果不够,可以自己添画爱心卡片。
)
过渡:从出生到现在,你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板书:父母
爱我)那么父母每天为你做了些什么呢?
生交流课前记录的卡片。
欣赏记录好的“亲情树”,说说你的发现。
师小结: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父母是多么地爱我们啊!(板书: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感受父母默默的爱,让学生明白即使爸妈不在身边,但爱却一点不少。)
活动三:爱的故事
过渡:有位叫陈远松的小朋友,也在享受着爸爸妈妈默默的爱,可是他却有些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
自由阅读教材第67页《妈妈喜欢吃鱼头》。
交流讨论: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联系生活经验,组内交流:你有父母关爱你的感人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善意的谎言如此动人,如此温暖。
播放图片、音乐,再次感受父母默默的爱。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阅读角的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之深。)
活动四:感恩父母之爱
过渡:古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即使他们远在外地,只要留心,我们就能体会得到。让我们读读这位同学发自心底的声音吧!
齐读《爱的体验》。
交流在你的眼里妈妈的爱像什么?爸爸的爱像什么?
此时此刻,你们想念爸爸妈妈吗?出示图片,你们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写感恩卡。
拍摄感恩卡,发到家长群。
(设计意图:让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看见父母工作时的图片,目的是体会父母的不易,要学会感恩,为下一个板块“多一些理解”做铺垫。)
师总结:同学们,父母之爱无处不在,你们在爱中幸福成长,但是也要在爱中学会感恩。
练习:
找一找“父母之爱”的诗歌,记录下来。
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给父母打电话,问问工作情况,表达你的爱。
板书设计:
父母多爱我
在爱中幸福成长
亲情树
在爱中学会感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