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 周末巧安排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 周末巧安排 教案

资源简介

《周末巧安排》教学设计

  一、 课程标准:
  《周末巧安排》是本单元的第2课。相对于第1课已引导学生要学会用心度过长段的假期,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的闲暇时间为延续与巩固。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教材由四部分组成“说说我的周末” “这样可以吗”“怎样安排更精彩” “小宝,不可以”及绘本副版内容。
  二、 教材分析:
   周末,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大部分学生比较忙碌。如何巧妙的安排周末,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就需要好好思考。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三部分内容。“说说我的周末”引导学生回顾周末活动,讲过程、体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继而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宝,不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和父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学会化解。引导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可行,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第四部分“怎样安排更精彩”。引导学生交流巧妙安排周末的金点子。教材呈现的六个情境列举了学生在周末想做的事情。这里的分享是有层次的。教学时,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另一个环节通过两个学生讨论的场景,突出了两条重要原则:意识先做重要的事情,而是劳逸结合,适当安排户外活动。本课的教学生长点重在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能与老师父母分享自己的周末计划,并通过沟通与协商获得家人对自己周末安排的支持,或者协助自己修改、完善计划中不适当、不合理的地方。
   三、 教学目标:
1、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懂得周末时间很短,要好好安排才能让周末更精彩。
   四、 教学重点:
   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
   五、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六、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书上填写好“我的周末—活动卡”周末做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收获?  七、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周一至周日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两天?为什么?书中的小红也度过了一个充实而精彩的周末,她去图书馆读喜欢的书了。小红是个爱读书的小姑娘。其实老师已经知道你们上周末干什么了,不信瞧。(观看周末活动小视频),看来,同学们的周末真是精彩,看来对于周末,我们都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示课题:《周末巧安排》。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唤起学生记忆,产生共鸣,从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活动一:周末生活大家聊
1、小组合作:组内说周末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推选优秀的来分享。
????2、集体分享。教师适时点播评价,并按学生分享的板书关键词 。
3、小结:你们的周末丰富多彩,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多开心啊。板书:丰富多彩
4、这个周末,你会安排什么?(同桌说一说再分享)如果想做的是太多,该怎么办?板书:合理安排
  设计意图:本活动作为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通过小红和其他小朋友的周末介绍为学生交流提供了范例。接着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讲过程,更要谈体验和感受。此活动和前面的导入环节中的周末调查进行了很好的衔接。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活动选择打下基础。
 
  活动二:这样可以吗——判断导行
  1.师:下面就来考考你,这样可以吗?
  2.师:先来看这几幅插图,观察一下图中小朋友的言行。仔细看哦。(出示图片)
  3.那你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对吗?为什么?举手发言。
 4、你赞同早起还是晚起?你觉得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做?理由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对错要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该做的一定要做,还要注重有益身心如果前一天晚上因为参加活动而晚睡了,今天没有什么安排,是可以适当晚起的。即使前一天没有任何活动,到周末了,我们也可以适度多休息一下。当然我们还是要多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让我们的周末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个小调查,在调查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不用限制学生表达什么,要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但要说出理由。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学习,教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活动三:周末生活“不可以”——明理辨析
  (一)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
  1.师:周末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最近,有个叫小宝的小朋友却有了烦恼,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
  师生合作读绘本故事。
  2.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曾遇到的“不可以”。
  3.师:是啊,我们都想过自由的周末,小宝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可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小宝为什么不快乐?(播放课件)
  4.现在,你能回答小宝的问题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可以”,这么多“不可以”意味着什么?包含了什么?
  预设:爸爸妈妈给我们提出这么多不可以,是为我们好,希望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5.师:这么多的“不可以”其实包含了家人的期待和关爱。当然,如果你有不想做的,可以与家人沟通,共同商量对策。约定好以后就要说到做到,坚持去做。
 6.现在再遇到上面的这些场景,你会如何去处理呢?你可以选择刚才的一个场景来说一说。
  预设:当我特别不想练琴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不能过会再练。
  预设:如果我不想做作业,爸妈说不可以,我就想爸爸妈妈也是为我好,我要先完成作业再玩。
  师:看来我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后再遇到“不可以”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
  设计意图
  生活是德育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通过学生的朗读,走进文本中的小宝,通过感同深受,来反思生活中自己的行为。
(四)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 师:那周末的两天时光我们该怎么安排,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学生说。
2、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合理安排,做到学好、玩好、休息好,快乐过周末!
  3. 实践作业:想想周末适合做些什么。记录周末都怎么安排的。
  设计意图
  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延伸,并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又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板书设计:
周末巧安排
 丰 读书学习 培养特长 合
富 健身运动 学做家务 理
多 亲近自然 游戏玩耍 安
 彩 欢乐聚会 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