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父母多爱我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父母多爱我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学生升入中段后第一次学习与家庭有关的主题,“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是本单元的核心。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进行编写。
《父母多爱我》是本单元中的第一课,侧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的爱是默默的”,其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记录父母每天为子女做的事情。阅读角的故事使学生加深理解父母默默付出的爱。最后以一首小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父母无私地爱着子女,但他们会有一些做法让子女不能理解,由此引出第二板块的话题“多一些理解”,通过图例和表格引导学生回忆和反思,帮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会对父母多一些理解。
【课标表述】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2.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他们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这需要进行一定引导。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些爱的表达,三年级学生较难理解,这也需要引导。所以本课重点要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默默的爱。
2.从父爱的角度深入理解来自父母的爱,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和父爱同等重要。
3.知道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是多样的,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4.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父母默默的爱和理解父母爱子女的方式。
难点: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理解父母爱子女的方式。
【评价方案】
1.通过小组中分享带来的生活物品和它们背后爱的故事,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默默的爱,评价目标1;
2.通过观看沙画视频、体验爸爸妈妈扶着娃娃学习走路、记录父母每天为自己做了哪些事,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和父爱同等重要,评价目标2;
3.通过讨论辨析教材中的三个课例、分享自己生活中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一些做法,知道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是多样的,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评价目标3;
4.通过观看《爱的纪念册》,谈谈观后感,尝试为父母制作纪念册,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评价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大树挂图、心形卡片、收纳筐、纪念册、彩色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视频导入
1.学生观看沙画视频《父亲》,思考:视频中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看完给你怎样的感受?
2.除了爸爸爱你,还有谁也爱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父母多爱我》。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第2个学习目标是“从父爱的角度深入理解来自父母的爱,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和父爱同等重要。”但一谈到父母的爱,学生讲述最多的是妈妈怎么爱他,忽略了爸爸在生活中的付出。所以开头用一个与父亲相关的视频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续较好的完成学习目标2做好铺垫。】
二、活动一:爱的博物馆
(达成学习目标1、2)
1.每个小组的桌子旁都有一个小筐子,里面装满了同学们生活中的物品,每个物品背后都藏着父母对你们浓浓的爱,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爱的博物馆”。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分享这些物品和他们背后爱的故事。
2.请同学上讲台分享自己爱的故事。
3.请1-2人上台体验爸爸妈妈扶着娃娃学习走路。采访他们的感受。
4.师总结:从同学们分享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生病时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是爱,生日时送给你香甜的蛋糕是爱,亲手为你缝制暖和的棉袄是爱……看来,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
5.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观察并记录父母每天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完成了吗?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你的记录。(辅导学习、检查作业、哄睡觉、讲故事、洗衣服、做饭、接送上放学、聊天……)
6.谁把你的记录读给大家听一听?请把你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7.师小结:原来父母的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板书:点点滴滴)。
【设计意图: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多数学生没有主动思考过,为什么我的牙齿健康洁白?是得益于妈妈每天为我仔细刷牙。又是什么原因让妈妈坚持天天为孩子刷牙呢?这看似理所应当的举动背后正是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充分的探讨这些学生习以为常的小事,引发他们思考生活细节中处处蕴藏着父母默默的爱,从而达成学习目标1的要求“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在学生观察到父亲每天为他的付出时,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2“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和父爱同等重要”。】
三、活动二:爱的放大镜
(达成学习目标3)
1.有时爱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呢,都藏在哪里了呢?需要我们用放大镜仔细寻找哦!请同学们听听下面的小故事,看看是不是藏着家人对我们的爱呢?
妈妈喜欢吃鱼头
讨论:妈妈和奶奶真的是喜欢吃鱼头吗?这是不是爱?妈妈的每次言不由衷都是因为爱你。
课文情境图: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和爷爷奶奶在家。
父母心里只想着挣钱,一点也不爱我。
讨论:这是不是爱?背井离乡的生活充满艰辛,但父母仍旧义无反顾去打拼,是为了改善你的生活,无奈的离别也藏着父母深深的爱。
课文情境图: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和我一起步行到
学校,我好累呀!
讨论:这是不是爱?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是督促我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这是对我的爱。你的父母有对你严格要求的事情吗?(不写完作业不准看电视、不洗手不准吃饭……)
2.师小结: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他们虽然有点唠叨,却比任何人都想对你好;虽然有点严苛,却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仅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板书:方方面面)
【设计意图: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些爱的表达,三年级学生较难理解,这也需要引导。这里先借助对教材中三个小故事的辨析,去发现、感受父母的爱。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的父母是否撒过善意的谎言;作为外来务工子女,你是怎样看待父母外出打工不能陪伴自己这件事的;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是父母特别看中、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感受出发,更能理解父母的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从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3“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四、活动三:爱的纪念册
(达成学习目标4)
1.看视频:老师这里有一本爱的纪念册,里面是父母记录的你们的成长点滴,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纪念册吧。
2.看完纪念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凝固了时间,也定格了父母对你们深深的爱。我们为父母也制作一本《爱的纪念册》好不好?请在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写下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老师把它贴到纪念册里。
4.小结。下课。
【设计意图: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能感受、辨析、理解父母的爱了,但这还不够。把学生的成长点滴制作成动态影集让他们观看,很多学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欢呼雀跃。这时候学生明白爱除了需要细心体会,还需要用心记录、大胆表达。所以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为爸爸妈妈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就成为他们表达爱的一个小途径。在这里我没有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一方面是想让父母们去猜一猜哪一张是自己孩子所写,另外,毕竟一张卡片所表达的内容有限,一张张没有名字的卡片让阅读到这本纪念册的父母能感受到班级中每一个孩子满满的爱意。】
【板书设计】
10
父母多爱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