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 科目 物理 课题 牛顿第二定律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 2.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多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为什么说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体会大师的做法与勇气;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掌握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和矢量性的确切理解;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上节课,同学们探究了什么?利用了什么科学实验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问题】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讲授新课: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教师引导】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它所受的作用力 F 成正比,与它的质量 m 成反比。那么,对于任何物体都是这样的吗? 猜想中的 a-F 图像 根据实际数据作出的 a-F 图像 【教师引导】多次类似的实验发现:每次实验的点都可以拟合成直线,而这些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又都十分接近原点。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 a 与它所受的作用力 F 成正比,与它的质量 m 成反比。 【教师引导】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 a ∝F/m 也可以写成等式:F = kma 其中 k 是比例系数。 注意: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3、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 = kma 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数量间的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教师提问】取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 ),根据上述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确定力的单位? 【教师引导】在F = kma公式中: 当 k = 1 时,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1 m/s 2 的加速度,则这个力F = ma = 1 kg·m/s2 所以力 F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二、力的单位 【教师引导】 1、力 F的单位 F = ma = kg·m/s2 读作: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出示图片:牛顿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它称作“牛顿”,用符号 N 表示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1)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m/s2 ),力的单位取牛顿(N)时:F = ma (2)力的独立性原理: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性原理。 【教师提问】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ma中,F与a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 【教师提问】在F=ma中,F与a具有什么关系? 【教师提问】牛顿第二定律中指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能否说成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为什么? 【教师提问】由牛顿第二定律说一说为什么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 【教师引导】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①同体性:F、m、a对应于同一物体。 ②统一性:统一用国际制的单位 ③同时(瞬时)性:a与F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化 ④矢量性:a与F 的方向总是相同 ⑤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是对宏观、低速物体;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师引导】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合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 课堂练习: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变,a与F的正比关系与m和a的单位无关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与m的反比关系与m和a的单位无关 C.在公式F =ma中,F、m和a三个量可以选取不同的单位 D.在公式F =ma中,当m和a分别用kg和m/s2作单位时,F必须用N作单位 答案:ABD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质量一定,下同)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C.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D.物 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物体一定受恒力作用。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所以对其作用的某一物体作用效果可抵消; C. 牛顿运动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来精确描述高速运动电子(接近 光速)的运动情况; D. 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答案:D 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 A.1??????B.2??????C.3??????D.4 答案:BCD 5、质量为0.4kg的小滑块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行6m时,小滑块的速度为6m/s,此时撤去拉力,又经3s停下。该拉力的大小为( ) A.0.8N B.1.2N C.2N D.2.8N 答案:C 6、在太空中测宇航员质量,测量仪器提供拉力、并测出宇航员的——————,根据———————————得出宇航员的质量。 答案: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 探究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作用在物体上外力的关系。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得出了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实验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学生归纳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探究、理解k是比例系数,数值应是,单位应是牛顿/(千克·米/秒2)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思考回答:物体受力方向决定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故加速度 a 的方向与力F的方向是一致的。 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着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不能说成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因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因果性不能变。 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知在确定的作用力下,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通过这个问 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合外力有关。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掌握力的单位的推导 适当介绍物理学中单位是如何确定的,为下一节作铺垫。 掌握加速度 a 的方向与力F的方向是一致的。 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着瞬时对应关系 掌握力和加速度的因果关系 进一步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巩固本节知识 巩固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4.3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kma 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F = ma = kg·m/s2 读作: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2、牛顿第二定律:F合=kma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利用牛顿定律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情况,考虑研究对象运动的状态变化情况、即 有无加速度;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 教学后记 在突破重点的时候,回顾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再配以情景练习,能让学生明确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力是指“合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