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9.1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其他相关图片资源。相关资源不健康生活行为图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图片;动画视频等。
教学目标:
1、知道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2、增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学会关注并养护自己的精神;
教学重点:怎样守护生命
教学难点:为什么养护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校经常会进行火灾消防演习,班会上班主任老师也经常讲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到水塘戏水。学校和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呢?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要学会守护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一课时-----守护生命。
讲授新课
(一)爱护身体
1.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一:话题讨论,知识铺垫小组探究:根据征兵体检结果一起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思考:造成体检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引导学生认识从哪些方面来守护生命,为学生本课时知识作铺垫。
教师总结:因为生命包括身体生命、精神生命。所以守护生命,既包括守护身体生命,又包括守护精神生命。
出示教学目标:(师生认知明确教学目标)
1、知道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2、增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学会关注并养护自己的精神;
教学重点:怎样守护生命教学难点:为什么养护精神?(学生齐读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情境引导:为什么征兵体检结果中出现体重、血检不合格呢?
活动二:展示生活不健康行为图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图片
【问题】: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哪些?
【归纳并展示】:久坐不动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出门打车,上下楼坐电梯长期熬夜,顺带吃宵夜小病扛,大病拖提神:喝咖啡,吸烟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不会适当地梳理心情
(2)不良生活习惯对我们会造成哪些危害?图片展示,学生读一读
【展示情景互动体验】:
(3)我们要培养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是生活方式图片展示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出良好的生活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师总结:爱护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表现。
2.不做出过激行为,珍爱自己的肉体生命
活动三:新闻链接一天早上,杭州主城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学生跳楼事件,一名四年级的男生从教学楼上跳下。幸运的是,他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双脚骨折。据班主任老师反映,当天早上
8点多,晨读快结束了,班主任在收作业时,发现该男生的作业没有做。由于这个男生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做作业了。于是,老师让该男生去办公室给家长打一个电话。该男生从教室出来,1分钟后就发生了跳楼事件。
【问题】:
小组内合作交流下列问题:
(1)你是否认同这名男生行为?。
(2)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合理的?
师生共识:过激的行为方式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会给家人造成悲剧和伤痛。学生要学会理智的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和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养成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些挫折,如,被老师批评、和同学闹别扭、被家长误解、考试失利等,有的人经受不起时,就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3.增强安全自护意识,掌握自救自护方法活动
四:自救自护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共进:发生火灾、交通事故、地震等灾害或灾难时自救自护的方法。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灾害或灾难发生时会自救自护,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归纳并展示】:发生火灾:不惊慌、冷静、不盲目采取行动、要根据火情(电器、天然气)妥善处理不贪恋财物、身体贴近地面、用湿衣物捂口鼻。发生交通事故:发生时,应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减轻头部、胸部的损伤,同时尽量远离危险区域。发生地震: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教师总结:生命是宝贵的,生活是无常的。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安全自救方法,提高防范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生命。
(二)养护精神
1.满足精神需求,守住自己的心灵
活动五:案例分析二战中“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截图
【问题】: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养护精神,守住自己的心灵,不过度关注物质生活条件。教师总结:满足精神需求,过精神生活,是我们守护生命的另一个方面。不管物质是富足还是贫乏,守住自己的心灵,就会拥有精神的富足。拓展提升:物质富足的人精神生活就会富足?
2.发扬民族精神
活动六: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问题】:谁能说出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名著是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问:这句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你知道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吗!(图片展示,齐读一遍)你知道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图片展示,齐读一遍)同学们在充盈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方式方法?
(结合图片)学生活动:说说自己参加过的养护精神的活动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又要持正确的态度。达标训练:参看当堂达标训练(注重纠偏)
畅谈收获: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告诉我们守护生命的前提是要爱护身体,爱护身体首先要关注身体的状况,爱惜自己的身体,培养一定的自救能力,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其次,告诉我们,在爱护身体的同时我们还要养护我们的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在做好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也就更好地守护了我们的生命。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