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10科11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10科11份)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全卷共7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填写好班级、姓名和学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将选做题的科目和题号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关横线上。
4.考生任选6道题作答,所答试题应与题号一致;多答视作无效。
5.考试结束,裁开答题卷后按科目上交答题卷。
题号:01 科目: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一篇古代散文,完成文后问题。
伯夷列传(节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本文写作独具特色。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节选第二节更是针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结合课文请你分析文章是如何阐述他的见解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1~2题。
雨后 罗洛①
雷声在地平线下消失了
骤雨化为檐前的点点滴滴
满地的冰雹化为虚无
只有晴了的天,湿了的地

回头望刚刚走了过来的山路
石级洗净了被践踏的痕迹
沉默已久的泉水又叮咚作响了
虽然那声音还很细很细

我想摘一朵崖畔的山茶
请东风送与她簪在鬓边
我想摘一朵路边的杜鹃
让它火一般燃在我的胸前

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绿色的气息
那是春天在轻轻地呼吸
就连那株枝干挺拔的白果树
也变温柔了:看那满枝碧绿
——选自《雨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罗洛(1927~1998),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党组书记等。主要作品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等。
1.《雨后》可以分成两个部分,1、2节为一部分,3、4节为一部分,请问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这两部分分别承担什么角色?有何内在关联?并简单评价一下它们的风格特点。(5分)
2.请从本诗中任选一个意象,结合全诗说说该意象所起的作用。(5分)
题号:05 科目:英语
阅读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 Besides eaten as food, grains have another important use. _①_ The basis for the outstanding theory as to why rice and other grains, such as whea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riage ceremonies for centuries, is that they are filled with symbolism of fertility (多产) and of prosperity. By throwing rice and at the bride and groom at a wedding, guests symbolically wish them a lifetime full of these blessings. Eating rice together is a primitive act which appeared long long ago. Historically, in certain primitive tribal cultures, the act of having rice together bound(捆)a couple, as eating this local food together implied their living together. In other cultures, the symbolic of eating rice together preceded(先与)a shower of rice over the married couple. _②_ Perhaps the most curious use of rice in the wedding ceremony was its use in some cultures not to unite the happy couple, but to feed the uninvited evil spirits who always attended the ceremony. The theory behind this practice was to keep evil away, as well – fed evil spirits would bring no harm to the couple. ___③___ In early Roman times, wheat was the grain of choice for the wedding ceremony, as wheat, not rice, symbolized fertility. The bride carried a bunch of wheat in her hand throughout the ceremony, or wore a garland (花环) of wheat in her hair. Instead of the bride throwing a bunch of flowers, as is traditionally done today, wedding guests threw grains of wheat at her, and young single girls stepped over the grains that bounced off the young bride believing that these grains could ensure them a trip down the wedding path soon thereafter.___④___ The wheat throwing custom fell by the wayside under the reign(统治时期)of B.How does the tradition of rice throwing ceremonies come about C.The use of wheat at wedding ceremonies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D.In the marriage ceremonies of different places, people use rice in different ways, including some strange ones.E.The tradition of wheat cake eating at wedding ceremonies exit in some countries.第二节 根据短文所给的信息回答问题,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⑤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题号:06 科目:英语
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列短文, 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 或填入括号中单词的正确形式,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It’s 4 a.m. and Danilo C. Dequi a is already awake. Holding a flashlight and carrying a basket, he is walking in the pre-dawn darkness along the shore of Old Poblacion Beach in the town of Maitum, Sarangani, in the far south of the Philippines. His mission: to find newly (1) (lay) marine turtle (海龟) eggs.
A few minutes (2) , he spots a patch of sand that appears to (3) (disturb) by a turtle. Dequi a studies the area carefully, figuring out (4) the eggs have been buried, then starts digging slowly. After clearing away several centimeters of sand, he uncovers a large number of eggs, which are roughly the size and have the appearance of ping-pong balls. He picks each one up and puts them in the (5) . In all, he collects more than 100 eggs from this spot.
Dequi a carries the eggs to his hatchery (孵化场), some 50 metres away from the seashore. He buries the eggs and (6) them with sand.
After 45 to 70 days, the eggs will hatch. Dequi a will then put them in a basin and carry them to the shore, and release them into the sea. He admits to feeling sad as he sets baby turtles (7) — most are hunted by natural predators (捕食者) and just one percent survive to adulthood.
Turtle eggs have always been a part of Dequi a’s life. When he was a boy, his father collected eggs on the beach, and brought them home to be cooked and eaten. Their neighbors did the (8) thing. “I never thought marine turtles were a threatened species,” says Dequi a.
Today he knows better. The Philippin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DENR) says eight species of marine turtles are dying out. The reasons are all man-made: hunting, egg gathering and pollution.
(9) attending a DENR training course, he decided to take (10) . He helpe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set up a hatchery next to his house. “If we don’t do something now, they may be gone from our waters soon.” says Dequi a.
题号:07 科目:思想政治
“经济学常识”模块(10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请思考:
(1)新自由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8分)
题号:08 科目:思想政治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10分)
小陈经同事介绍请了一家装修公司装修新居,碍于情面没有与之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了装修的项目、材料、价格、质量等内容。装修结束验收时,小陈发现装修公司漏了好几个项目,要求重做,但装修公司认为小陈空口无凭,因而拒绝重做。
(1)你认为小陈与装修公司口头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为什么 (4分)
(2)小陈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事人双方应该尽可能签订书面协议,与口头合同相比,书面合同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
题号:09 科目: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有这样的规定: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6分)
(2)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从结局和历史作用上来看有何共同点?(4分)
题号:10 科目: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下列图片:
上遵循什么原则?并谈谈你的的体会。(6分)
题号:11 科目:地理
“城乡规划”模块(10分)
(2)如果该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道路布局合理吗?并说明理由。(3分)
(3)为获得综合效益,你认为该城市应如何布局农业。(5分)
题号:12 科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试着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4分)
(2) 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试着对比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6分)
题号:13 科目:物理
“物理3—3”模块(10分)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通过活塞封闭着摄氏温度为t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结果使活塞又缓慢上升了h,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
题号:14 科目:物理
“物理3—5”模块(10分)
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2。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题号:15 科目:化学
“物质结构”模块(10分)
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等产品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煅烧FeCO3生成产品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所需仪器除了酒精喷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3)产品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产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产品II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产品Ⅱ于试管中配成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17 科目:生物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利用石英砂固定α-淀粉酶的方法属于 ①
A.吸附法 B. 偶联法 C. 交联法 D.包埋法
(2)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流过α-淀粉酶固化柱后,被水解成 ② ,遇碘显 ③ 色。
(3)α-淀粉酶可以通过枯草杆菌发酵生产,以下是利用诱变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的主要实验步骤。
(原理:菌株生长过程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第一步:将枯草杆菌株接种到 ④ 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第二步:将枯草杆菌株分成两组,A组用 ⑤ 处理,B组不处理(作对照)。
第三步:制备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
第四步:将A、B组分别稀释后,分别在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利用 ⑥ 法分离,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单菌落。
第五步:观察A、B组各菌落周围的 ⑦ 。
实验结果预期:
根据诱发突变率低的特点,预期 ⑧ 。
根据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 ⑨ 。
题号:18 科目:生物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10分)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I、绿色食品满足了现代人营养、安全的需求。设施农业的出现为“绿色草莓”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设施农业包括 ① 和 ② 。
(1)草莓的生产标准体系包括: ③ 、生产技术标准、食品产品标准和包装标签、储运标准。
(2)在“绿色草莓”生产中最好采用物理法和__④___法防治病虫害。
(3)生产上常采用水培法栽培草莓植株,与组织培养相比,水培法的不同之处是__⑤___。
A.需要一定的光照
B.培养基不需消毒灭菌处理
C.需要外源激素调节分化
D.培养基中需含有草莓生长的各种必需元素和有机物
II、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的平板培养基完成
答 案
参考答案:
题号:02 科目:语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1.前两节构成一个层落,重点在写景;后两节又是一个层落,重点在抒情。景中含情, “ 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
当且仅当时,取到最小值
题号:04 科目:数学
“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1)由解得点的直角坐标为因此点的极坐标为
当时,,有最小值
题号:05 科目:英语
第三,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但不能照搬他们的理论,更不能按照他们的理论作为改革路径选择的依据,而应该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等多个方面。(2分)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应该朝着“两个结合”走:一是把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原则有机结合;二是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2分)
题号:08 科目:思想政治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10分)
(1)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口头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但口头合同因为没有相应的凭证,容易产生纠纷。(4分)
在河西地区某些地段修筑长城,因为那里没有黄土和石材,更多的是流沙和碎石等。(4分)
(3)山地开发果林;湖泊开发鱼、虾、蟹类养殖;发展观光农业;在近郊发展(时令)蔬菜、花卉、禽蛋生产、乳畜业等;在远郊发展大田蔬菜、水果、苗木和传统畜牧业等。(写出1点给1分)
(1)
(2)气体对外做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题号:14 科目:物理
“物理3—5”模块(10分)
题号:15 科目:化学
“物质结构”模块(10分)
1s22s22p63s23p63d84s2 (2分) ⑵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心 (2分)
题号:17 科目:生物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单项选择(共6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 质点仅在恒力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的方向可能沿( D )
A.x轴正方向 B.x轴负方向
C.y轴正方向 D.y轴负方向
2.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M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B. 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C. 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M+m)g D. 物体m 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3.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将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4中的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A.200J B.250J C.300J D.500J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以某一初动能EK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y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P(d ,d)点时的动能为;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点。不计质子的重力。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B. C. D.
6.如图所示,三个小球、、分别用三根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点,细线的长度关系,让三球带电后它们静止在图中所示位置。此时细线沿竖直方向,、、连线恰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球质量一定相等
B.细线、所受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三球电荷量一定相等
D.、、三球所受静电力大小一定相等
二、不定项选择(共4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答案:CD
A.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 B.克服摩擦力做功1/4mgh
C.动能损失了3/2mgh D.机械能损失了1/2 mgh
8.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D
A.一定不等于零 B.一定不变 C.一定改变 D.可能不变
解析:由=m=ma可得:v=.故vA>vB>vC,不可用v=比较v的大小,
10.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三、填空题(共5题,满分20分)
11.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空间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叠放在一起,二者无相对滑动地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在加速阶段
甲、乙两物块间的弹力不断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
乙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断
13.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
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质量为2.00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宽度为5.00cm,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0m,g=9.80m/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 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 m/s;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
① 1.00m/s 2.50m/s ②5.25J 5.29J
滑动变阻器R滑片应该移到 端(填“A”、“ B”或“无要求”)
⑵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表达式为Rx= .
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40分)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约为2Ω)
B.电压表V1(0~2V,内阻RV1 =4000Ω)
C.电压表V2(0~2V,内阻RV2 约为3500Ω)
D.电流表A(0~3A,内阻0.1Ω)
E.电阻箱R1(0~9999Ω)
F.滑动变阻器R2(0~200Ω,lA)
G.电键和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以上实验器材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请你根据实验电路补充完整主要的实验步骤:
a.闭合电键 ,只记下V1的读数U1,
b.闭合电键 ,断开电键 ,
记下 .
(2)请你根据以上步骤记录的物理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写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E = . r = .
(3)在现有以上器材的条件下,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另一种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案,在下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4)如果要求用图像法处理你设计的实验的数据,并能根据图像较直观地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则较适合的函数表达式是 .请你在下边虚框中画出此表达式对应的大致图像.
16.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变,直到当滑动触头P滑至临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变化,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 。
(3)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帮他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U—I图象,并由图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 = ▲ V,内阻r = ▲ Ω;
(4)考虑电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造成本实验的系统误差的原因是 ▲ (选填“电流表的分压”或“电压表的分流”) 。
17.一个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  (2)剪断细绳瞬间,对A球: 
(3) 设B球第一次过圆环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压力为N,圆环半径为r.
则 ……………联解得:N=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球对圆环的压力 N/=N=3mg 方向竖直向下 ⑨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柱形木棒A竖直放置,在其顶部套有质量也为m的薄铁环,当棒和环有相对运动时,棒和环之间有大小恒为kmg(k>1,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摩擦力.现突然在棒下端给棒一个很大的冲击力,使棒在瞬间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
(1)若要求铁环在木棒落地前不滑离木棒,求此木棒至少多长?
(2)求棒上升的最大高度
14、答案:解:(1)木棒的加速度为a1=
环的加速度为a2=
环相对木棒的加速度为a= a1+ a2=
木棒的长度至少应等于环相对木棒的最大位移L=
(2)由运动学的关系 H=
(2)匀强磁场B2的大小为多大?
(3)B2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由于重力忽略不计,微粒在第四象限内仅受 ,且微粒做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引起洛仑兹力的变化,所以微粒必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电场力和洛仑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场E的方向与微粒运动的方向垂直,即与y轴负方向成60°角斜向下.(在图上表示出也可以得分) 
由力的平衡有
Eq=B1qv             
(2) 画出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即       解之得    (3) 由图可知,磁场B2的最小区域应该分布在图示的矩形PACD内.由几何关系易得              所以,所求磁场的最小面积为      
荷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滑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 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2) 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能达到左端的最远点离B点的距离;
(3) 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6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卷 D B A D C B
二、不定项选择(共4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题号 7 8 9 10
答卷 CD AD BC BCD
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40分)
17.解:(1)对B球,  ∴        
对A球, 在竖直方向…
18.
19.由于重力忽略不计,微粒在第四象限内仅受 ,且微粒做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引起洛仑兹力的变化,所以微粒必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电场力和洛仑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场E的方向与微粒运动的方向垂直,即与y轴负方向成60°角斜向下.(在图上表示出也可以得分) 
由力的平衡有Eq=B1qv   
(2) 画出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O
d
y
x
d
P
V1
V2
S1
S2
U/V
1.80
1.40
0.20
0.60
1.00
0.10
0.30
0.50
I/A
2.00
▲ ▲
I/A
0.10
0.17
0.23
0.30
U/V
1.20
1.00
0.80
0.60
v0
L
B
AI.单项选择(共20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含有遗传物质
2.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B.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需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均以DNA做为遗传物质
D.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生产实践中,均可以通过先通气再密闭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代谢产物
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图丁中a、b曲线依次表示小鼠和青蛙随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4.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色素带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5.科学家最新研制的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能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该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上具有抗原
B.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属于被动免疫
D.核酸疫苗导入人体细胞内要使用适当的运载体
6.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
力弱
B.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核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C.c代表细胞分化,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⑤与⑥的基因完全相同、mRNA完全不相同、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D.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不一定导致个体的衰老与死亡
7.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
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
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细胞生长,达到
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人的干细胞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烧伤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
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
8.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图中仅表示出了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及其所在的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此男性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有两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9.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10. 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1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右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2.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在神经纤维S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
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
膜外电位一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③过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①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等酶
C.受体细胞A、B一般均是受精卵
D.②过程需用到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14.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①将某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后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则所有的DNA均含有15N ②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③用
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16为纯合体 ④细菌分裂
生殖时,导致子代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⑤生物个体发育过程是
细胞内不同基因有序表达的过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
15.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均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相同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的时期是前期
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16.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A、B、C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A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酪氨酸
D.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是不同的
17.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下表是他的实验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加人物质 试管号
1 2 3 4
1%淀粉溶液/ml 3 ml 3 ml
2%蔗糖溶液/ml 3 ml 3 ml
稀释的唾液/ml 1 ml
蒸馏水/滴 1 ml 1 ml
恒温处理0.5min 370C 370C 370C 370C
本尼迪特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
沸水浴/min 3 3 3 3
现象 略 略 略 略
A.表中3号试管和4号试管各留下了一处空白, 3号试管空白处的操作是加入1ml稀释的唾液,在4号试管的空白处则需加入相应体积的蒸馏水
证明酶的专一性,还可将新鲜唾液换成胃蛋白酶
C.若按照上述操作,实验结果可能很不明显的原因是唾液被稀释
D.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检测的原因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18.甲、乙两种酶用X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不可能与X蛋白酶结合形成X—甲复合物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在淀粉酶的催化下不能产生氨基酸
D.X与乙结合前后,X空间构相发生了变化
19.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结构模式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黑暗处,叶绿体能进行呼吸作用
B.光补偿点下,⑤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等于①②③产生的ATP中的能量
C.光照下叶绿体光合膜上产生的气体能被线粒体内膜利用
D.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③处能生成的CO2 且能被叶绿体利用
20.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动物体细胞的培养基中要加入防止细胞分化的饲养层细胞
B.B淋巴细胞可通过原代培养不断增殖
C.取单个骨髓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属于克隆培养法
D.长期培养的植物细胞其全能性不会降低,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
II.单项选择(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21.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b和糖原a的关系
B.若乙中a和b分别代表DNA和RNA,则乙图可以代表原核细胞内的核酸
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D.丁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核糖核酸b的关系
22.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
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
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人细胞内。由此可知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⑥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⑦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⑧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只有一项叙述正确 B.只有两项叙述正确
C.只有三项叙述正确 D.不只三项叙述正确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底物浓度后的变化曲线
C.图Ⅲ中Y曲线不能超过K值是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a点时含量最多
25.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型会导致生物死亡。下面是对某种鼠的黄毛和非黄毛这对性状的观察结果;①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之比为2∶1; ②凡是黄毛与非黄毛个体间交配,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的比例为1∶1; ③非黄毛个体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总是非黄毛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是黄毛 B.①的后代致死率为33%
C.②过程相当于测交 D.③的后代致死率为50%
26.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a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b~c段菌体发生了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
C.曲线从c点到d点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
D.d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在d时间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
27.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28.双链RNA在生物体内是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经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这些小片段
一旦与mRNA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形成双链RNA,导致mRNA失去功能,即不能翻译产生蛋
白质,也就是使基因“沉默”了。已知控制矮牵牛紫色花的基因为…TGGGAACTTA…(模板链片
段)。若将产生紫色素的基因…ACCCTTGAAT…(模板链片段)转入开紫色花的矮牵牛花中,则矮牵
牛花的花色最可能为
A.深紫色 B.浅紫色 C.紫色(不变) D.白色
29.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H5N1与HIV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
B.②③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是A-T、G-C、T-A、C-G
C.吞噬细胞在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的作用与在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可通过体液免疫,刺激B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b,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
30.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下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式属于图(二)的神经分泌
B.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均下降,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
C.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②、③、④。
D.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的生理过程是由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III.非选择题(共5题,;满分60分)
31.(8分)下图为测试不同的化学物质对骨骼肌细胞收缩影响的实验:将带有蛙腓肠肌的股骨用骨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支配腓肠肌的坐股神经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在跟腱的游离端有一小块配重悬在下面。实验时将下表所列化学物质分别加入到5份任氏液中分别进行实验,然后通过闭合电路给坐股神经以一个短刺激,每次实验后用
任氏液彻底洗涤该标本,再进行后续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任氏液的作用是为骨肉提供等渗环境以保持 。
(2)兴奋传至神经和肌肉接触点时,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着肌细胞膜和横管传播,并使肌浆内质网释放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之变形,解除对肌球蛋白的阻遏,最终导致肌肉收缩。据此回答,在任氏液中加入EDTA,电刺激坐骨神经后,兴奋是否能到达肌细胞膜? (能、不能),肌肉能否收缩?
(能、不能)。
(3)在五次实验中,肌肉有三种可能的应答:Ⅰ肌肉正常收缩一次;Ⅱ肌肉持续收缩直至疲劳;Ⅲ肌肉保持松弛,根本不收缩。这取决于任氏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种类。导致Ⅰ、Ⅱ、Ⅲ反应的化学物质分别是:①任氏液 ②EDTA ③肉毒杆菌毒素 ④马拉松 ⑤箭毒
A.②④① B.②④⑤ C.①④③ D.①②⑤
32.(11分)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是 。芦荟白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利用? ,原因是 。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
(3)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 。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在温室中,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芥兰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33.(16分)利用建立的诱导体系能够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的分化。据此回答有
胞培养,这个过程需要向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镜检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 ,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检测该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
(2)胰岛素释放实验:大体实验思路 ;图甲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 。
(3)体内移植实验:将细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体内,测小鼠血糖,结果如图乙所示。胰岛
细胞移植实验是否支持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论? 。在细胞移植时,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进行移植,其目的是 __。
34.(1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I.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H)对糯(h)为显性,植株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株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F1植株,然后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A)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F1植株(A)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据分析,导致A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F2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 。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为 ,其基因型是 ;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F2植株的表现型为 ,其基因型为 。
II.下左图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损害大脑。据左图分析,这是因为控制酶 (填序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缘故。
(2)如上右图所示,Ⅱ1患苯丙酮尿症,Ⅱ3患尿黑酸症,Ⅱ4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和p、A和a、H和h表示,它们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Ⅰ4的基因型是 。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3分)
(3)1号家庭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
(3)Ⅱ1在妊娠时,经产前诊断发现胎儿的基因型正常,但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一定的损伤,其原因是 。
35.(6分)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 点。
若测得图甲中B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1000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值为 条,D点
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 ,从B到C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生 物 答 案
(2)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4分)
调节血糖浓度,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2分)
(3)支持(2分) 防止出现免疫排斥(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K—39 H—1 S—32 O—16 P—31
N—14 Cl—35.5 Cu----64 Mg—24 Al—27 Fe—56 Ba—137 Ag—108
Ⅰ 单项选择 (本题共23小题,共46分)
1.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的要求
B. 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常用的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C.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2.2010年8月15日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国哀悼日,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灾区的饮用水消毒是防止病从口入的措施之一。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钠(Na2FeO4)制备方法有: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
B.湿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3 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4 mol电子
D.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⑤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
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水中离子浓度:c(OH-)>c(NH4+)
B.0.1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将增大
C.氨水中通入少量HCl气体,能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使c(OH-)增大
D.常温下,pH= 12的氨水与pH =2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5.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
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
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2︰1︰4 C.3︰3︰8 D.1︰1︰4
6.为了配制NH4+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NH4NO3  ②适量NaCl  ③适量氨水  ④适量NaOH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7.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某酸性溶液中只含NH4+、Cl-、H+、OH-四种离子,则溶液中:
c(Cl-)>c(H+)>c(NH4+)>c(OH-)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
C.将0.1 mol CuSO4·(NH4)2SO4·6H2O溶于水配成的1 L溶液中:
c(SO42-)>c(NH4+)>c (Cu2+)>c(H+)>c(OH-)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X溶液和弱酸HX溶液的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c(HX)>c(X-)>c(H+)>c(OH-)
8.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1
 C.所加的烧碱溶液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9. 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反应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
B.1 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
C.LiAlH4溶于适量水得无色溶液,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LiAlH4 + 2H2O = LiAlO2 + 4H2↑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10.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⑤③
11.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①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SO2 + 2H2O – 2e-→ SO42-+ 4H+;
②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
Cl2 + 2e-→ 2Cl-,在①和②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NaClO B.HClO C.ClO2 D.NaClO4
12.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转移到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1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⑧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③④⑤⑧   D.①②⑤⑧
14.25℃时,浓度均为0.1 moI·L-l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l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H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OH-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c(A-)=c(B+)
C.在0.1 mol·L-lBA溶液中,c(B+)>c(A-)> c(OH-)>c(H+)
D.若将0.1mol·L-lBOH溶液稀释至0.001mol·L-1,则溶液的pH=9
15.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K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A.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pH关系: pH(NaCN)> pH(Na2CO3)> pH(CH3COONa)
B.amol/L HCN与b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往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c(Na+)+c(H+)=c(OH-)+c(HCO-3)+c(CO32-)
16.背景材料:(1)重庆工商及警方查获灌注重晶石粉的活鸡近千只。(2)台湾查获饮料食品违法添加有毒塑化剂一邻苯二甲酸酯(DEHP)。(3)铅中毒被视为当今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含131I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A.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可溶于胃酸
B.塑化剂和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82Pb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IVA族
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1
1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2-4、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新制氯水和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 B.SO42- C.Ba2+ D.NH4+
18.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
②SiO2与纯碱高温可生成CO2,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③碘化钾溶液久置显黄色,是由于I一被氧化,析出的I2溶于溶液中
④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会失效,说明次氯酸钙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⑤浓硝酸显黄色,是由于硝酸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其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9. 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NH4+、Na+、Mg2+
阴离子 OH-、NO3-、SO42-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则乙物质可能是
①MgSO4 ②NaOH ③(NH4)2SO4 ④Mg(NO3)2 ⑤NH4NO3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①⑤
20.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1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 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
22. 在25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 c(OH—)>c(H+)
D.在D点:c(CH3COO—)+ c(CH3COOH) >2 c(Na+)
23.将17.9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3.36 L气体(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 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33.2 g B.25.4 g C,22.4 g D.19.6 g
Ⅱ 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24.(10分)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写出生成Fe2+所有可能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若要确认其中有Fe2+,应选用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25.(6分) 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生成Ag2O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0C,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O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
2AgNO3 + 4KOH + K2S2O8 ===== Ag2O2↓+ 2KNO3 +2K2SO4 +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
(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有Ag2O2和Ag2O)2.558g,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 和O2 ,得到224.0mL O2(标准状况下)。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 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6.(12分)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胺(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胺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0(填“>”“=”或“<”=)焓变△S 0 (填“>”“=”或“<”=)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0℃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率: 。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Ⅲ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27.(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①在周期表中,Cu、Al位置接近。Cu不如Al活泼,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吗?
③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实验方案】
(1)解决问题①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 、 (填试剂名称),同时进行相关实验。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则A的化学式为 。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2)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的+1价Cu相+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在高温时 。在酸性溶液中 。
(3)CuO能够被NH3还原。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 。
28.(14分)PCl3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外延、扩散工序。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密度/g·mL-1 其他
黄磷 44.1 280.5 1.82 2P(过量)+3Cl22PCl3;2P+5Cl2(过量) 2PCl5
PCl3 —112 75.5 1.574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POCl3 2 105.3 1.675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一)制备: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PCl3的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1)仪器乙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
(3)碱石灰的作用是 , 。
(4)向仪器甲中通入干燥Cl2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 。
(二)提纯:
(5)粗产品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PCl3的纯品。
(三)分析:
测定产品中PCl3纯度的方法如下:迅速称取m g产品,水解完全后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过量的c1 mol/L V1 mL 碘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c2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的碘,终点时消耗V2 mL Na2S2O3溶液。
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
(6)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化学答案
Ⅰ 单项选择 (本题共23小题,共46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D C D B C C A A C D
题次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答案 A B C C A C C C B A B ------
Ⅱ 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2) Ag2O2 +2Zn +4KOH +2H2O == 2 K2Zn(OH)4+2Ag
Ⅲ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碣石(jié) 憎恨(zēng) 以儆效尤(jìng) 睚眦必报(zì)
B.拮据(jū) 授予(yǔ) 凤冠霞帔(pèi) 曲尽其妙(qū)
C.戏谑(xuè) 漩涡(xuán) 面面相觑(qù) 不着边际(zháo)
D.祈使(qǐ) 脊梁(jǐ) 数典忘祖(shǔ) 喁喁私语(y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当学生也开始肆意地调侃鲁迅时,文风又转向了另一极端:轻松愉悦已蜕变成了俗不可奈的无病呻吟和不可救药的狭隘偏执。
B.装饰公司优劣并存,装修材料鱼龙混杂,令许多业主颇为头痛,稍有不缜,就有可能跌入他们的陷井。
C.布什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外交思想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单就最近的中美关系而言,双方在奥运舞台上的外交探戈表演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D.凝神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整日笼罩在汽车摩托的暄嚣声中的都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陶冶,一种享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词典的资料必须十分准确可靠,因为它是供广大读者查阅的工具书,来不得半点差错。
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有的学生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意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所造成的。
D.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病害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6、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作为结论,不超过15字。(4分)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某报社做记者时,曾写过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明,作案数千次后才落网。报道感叹说:“像这样一个心思如此纤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的!”20年后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餐馆吃饭,老板拿着那张20年前的旧报纸告诉他:“我,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偷。”此时的他已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当地有名的大老板。
美国纽约州历史上首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于贫民窟。在这里成长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难从事体面的职业。罗尔斯读小学时,当时学校的董事兼校长皮尔·保罗给他看手相,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姆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让罗杰斯大吃一惊。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小船的船长,而皮尔·保罗竟说他可以成为州长。他记下了这句话,并相信了它,也成就了自己。
7、浏览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纯朴的嗜血者
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 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
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 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 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8、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全无心机。
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
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
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梁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10、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 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20分)
盯着雨靴的人
哲· 仁勤
多年以来,镇中学数学老师查戈德尔的梦想是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
一到雨天,他就会看到校长夫人,还有土产店老板巴拉丹的妻子,穿着锃亮的雨靴从屋里进进出出。雨靴是橘黄色的,靴口上印着漂亮的花纹,真是让人羡慕。每当看到她们穿雨靴,查戈德尔就瞧不起自己。他想,人家有好几双雨靴换着穿,我却连一双都没有。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哪怕是一双最普通的雨靴,就能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地走路了。再下雨时,也不会因为怕弄湿鞋子,而在泥泞里蹦来蹦去,找干地方了。 他简直害怕下雨。每当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雨》这一课时,他就听不下去,总是悄悄溜掉。去年大旱,人们都在为田里的秧苗就要枯死而着急,他的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舒坦。查戈德尔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不管什么颜色、什么质地,只要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便可。特别是中午那会儿,黑云密布,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水一样蔓延开来时,他的脸色也会跟黑云一样阴沉起来。他不知如何对付这难熬的雨天。学校大门口的地面,是条土路,雨天自然就和上稀泥了。他为此专门去找学校的后勤主任,提供解决的方案。
“抹上水泥或铺些煤灰吧。”
“好的,好的。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唉,怎么说呢?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一下雨就……特别是雨后的中午……没过几天,学校放假了。对于查戈德尔来说似乎可以松口气,但是拥有一双雨靴的想法仍旧不分白昼黑夜地折磨着他。
学校快开学了。
查戈德尔拮据的生活,这时也稍微宽裕了一点。他决定与妻子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买一双雨靴吧。星期天下雨的话你穿,其他日子下雨,我穿。”
两人就这样说好了。
终于,这两个可怜的人拥有了一双属于他们自己的雨靴。
查戈德尔的老婆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妇女,找了份给人家看孩子的临时工作,自己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从明年起就一个接着一个都要上小学了。
雨靴是买了,雨却没有下。一周以来,查戈德尔盼望着瓢泼大雨。他已等不及开学了。
终于开学了。查戈德尔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雨后穿雨靴上班的情景。可是老天爷偏偏跟他作对,每天都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
最终还是下雨了。这雨浇得查戈德尔心花怒放。
第二天,乌云散去,艳阳高照。查戈德尔穿上雨靴,急忙往学校走去。路上,与偶遇的同事攀谈起来。
“这雨下得真好!”
“就是,空气多清新。”
“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好处啊!”
说话间,查戈德尔不忘观察人们的眼神,他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自己脚上的变化。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已经穿上了雨靴。
这一瞬间,查戈德尔心里盘桓多日的苦闷连同刚才的那股喜悦心情,顿时化作泡影,思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空瘪了下来……

11、文章多处用了对比的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12、分析文中划线句表现了查戈德尔怎样的心理。(3分)
13、文中插入查戈德尔穿新雨靴的梦境有何作用?(4分)
14、有的版本将此文的题目定为“雨靴”,与“盯着雨靴的人”相比,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立足文本,说明理由。(4分)
15、查戈德尔好不容易穿上的雨靴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说明了什么?查戈德尔的这种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启示?(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日喻说
苏 轼
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1]眇(miǎo):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2]籥(yuè):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3]没人:能潜水的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扪烛而得其形 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 达:传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扣盘而得其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达 者 告 之 虽 有 巧 譬 善 导 亦 无 以 过 于 盘 与 烛 也 自 盘 而 之 钟 自 烛 而 之 籥 转 而 相 之 岂 有 既 乎 ?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4分)
②夫没者,岂苟然哉!(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 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2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3分)
2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3、孔子所提倡的孝,就是不仅要 ,而且要 。(2分)
24、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义有什么不同?(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荀子《劝学》)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众里寻他千百度。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四、作文(4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具体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答 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盛开,但比“柳梢听得黄鹂语”更晚,与“春来第一声”不符。)
6、(4分)欣赏的力量是无穷的。(赞扬,可以创造奇迹。)
7、(5分)虽然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张扬个性和自由是你的权利,但我认为这种行为有失(2)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2分)
(二) (20分)
11、 面对大旱,别人的着急与他的舒坦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因为干旱用不着穿雨靴而庆幸尔梦想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查戈德尔终于拥有了一双雨靴,查戈德尔穿上雨靴后却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心里的失落等情节。以此为题不仅能突出线索,而且能向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
以“盯着雨靴的人”为题好。首先,以此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心理。“盯着”二字生动的写出了人物对拥有雨靴的渴望、执着,而渴望度越高最终带来的心理落差也越大。其次,以此为题可以形成悬念,吸引读者主动去探究人物之所以“盯着”雨靴的原因。(4分 写明观点1分,具体分析3分)
(一) (19分)
16.B(知道、明白)
17.B(B项“其”代词,他们。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C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比”;D项“则”,前句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那么,后句连词表转折,却。)
18.C(“南方之人”的说法错,应是“北方之人”。)
19.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20.①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肆”1分,“成其事”1分,“致”1分。)
②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岂”1分,“苟然”1分。)
【参考译文】
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这样,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是(通过自己的虚心学教怎样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着游泳,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于强求道的,其实都象北方人学潜水一样。
过去国家以讲究声律的诗赋考试择取人才,所以士人所学繁杂而不是立志学习儒家之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三) (5分)I. 单项选择(共25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1~2题。
1.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
2.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都看不见
某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 A、B、C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回答3~4题:
3.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在A、B、C三地中的哪一地过境的
A.A地 B.B地
C.C地 D.无法确定
4.12点时,风力最大的一地吹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6.《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
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
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落,此时国际标准时间3:30,回答7~9题。
7.A点的昼长为
A.9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
8.此时A点的气候特征一般为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读沿30°纬线圈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占有板块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10.当甲地进入多雨期时
A.乙地附近河口的等盐度值线更明显向南凸 B.东欧平原南部小麦正值播种期
C.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大量冰凌 D.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甲、乙两地降水量分别为
A.大于100 小于300 B.大于100 大于300
C.小于100大于300 D.小于100小于300
14.R河流全年水量都很丰沛,可知该河发源地
A.年降水量均匀 B.地下储水量较大
C.冬季温度较高 D.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16.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读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B.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
C.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D.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为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20.图示地区的自然特征为: ①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②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
平原地区 ③河流的水文特征基本一致 ④南部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8~9题:
21.在图示区域的西侧有洋流流经,该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 B.秘鲁寒流
C.加那得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2.若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在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农作物,则该农作物可能是
A.甜菜 B.春小麦 C.油橄榄 D.椰子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设黑夜太阳高度都为0°)回答23~25题。
23.该地的纬度为:
A.60°N B.65°N C.70°N D.75°N
2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25.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等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Ⅱ、综合分析题(本题有3小题,共计50分)
26.下图为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写出图中所示地理事物名称。(4分)
⑵.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特征。(4分)
⑶.②地与①地比较,气温和降水有何差异。(8分)
27.读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⑴.依据图中信息回答甲点以上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及成因。(8分)
⑵.据图推测甲地降水特点及成因。(8分)
⑶.结合图示区域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简述甲点以上M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6分)
28.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⑴.简析甲附近河段的流量远大于丁附近河段的主要原因。(8分)
⑵.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地 理 答 案
⑴.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4分)
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答出三点即得满分6 分)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
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4.《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5.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6.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B.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
C.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中心
8.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9.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
A.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D.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
10.据史料记载,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与“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3.“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
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
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14.“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
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15.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6.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
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7.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 D.所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了中国
1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
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
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
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19.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A.“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21.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周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
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
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22.“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
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3.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
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
24.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5.“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材料二 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 (4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赶上现代化的最新浪潮。(3分)
27.(13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2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4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6分)
(2)材料三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4分)
29.(13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3分)
(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3分)
历史答案
(4)启示:加强与世界各地交往,扩大国际市场;重视科技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引进国外科技,消化创新);加强科技制度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保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 (4)从贬低、“妖魔化”到客观、公正。(2分)应根据客观事实,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2分)
素养的提高。(3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则 ( )
A. B. C. D.
2.函数的导函数的零点为 ( )
A.0.5或 1 B.(0.5,1) C.1 D.0.5
3.若等差数列满足,则公差为 ( )
A.1 B.2 C.1或-1 D.2或-2
4.在△ABC中,“”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
A. B.1 C. D.2
6.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在数列中,,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
等于 ( )
A. B. C. D.
8.已知A、B是直线上任意不同的两个点, O是直线外一点,若上一点C满足条件
,则的最大值是 ( )
A. B. C. D.
9.函数在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已知是锐角内一点,满足,且,若,则实数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的值为
____________
12.设函数,若成等差数列(公差不为零),

13.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是,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是 .
14.已知函数,则的
值域是______
15.设为的外心,若,为
的内角,则角____________.
16.某大厦的一部电梯从底层出发后只能在第18,19,20层停靠,
若该电梯在底层有5个乘客,且每位乘客在这三层的每一层下电梯
的概率为表示5位乘客在20层下电梯的人数,则随机变量
=
17.函数的定义域为,若满足①在内是单调函数,②存在,使
在上的值域为,那么叫做对称函数,现有是对称
函数,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成等差数列.(Ⅰ)求角的大小;(Ⅱ)若,求边上中线长的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
(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点O为的外心,角A、B、C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Ⅰ)证明:;
(Ⅱ)求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为常数,)
(I)当时,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II)当在处取得极值时,若关于的方程在[0,2]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数学(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B C B C A 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9.解 (Ⅰ)
(Ⅱ),所以,
所以 所以对于任意实数恒成立.
.故. ……………………………………………………6分
(2)令,则.
令,则,列表如下.
0 1
+ 0 — 0 + 0 —
递增 极大值 递减 极小值1 递增 极大值 递减
时,无零点;
或时,有两个零点;
时有三个零点;
时,有四个零点. ……………………………………………………14分
22.解:.
问题等价于: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与恒成立矛盾,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的虚部是 ( )
A.-i B.1 C.-1 D.i
2.已知直线与曲线在点P(1,1)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为( )
A. B. C. D.
3.已知全集I,集合,,且(CIA) ,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A.(2,3) B.(0,3) C. D.
4.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则 ( )
A. B. C. D.
5.“”是“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则 ( )
A.1 B. C.2 D.3
7.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输出的最后一个数为,则判断框中的条件为 ( )
A. B. C. D.
8.已知直线x+y+m=0与圆x2+y2=2交于不同的两点A、B,O是坐标原点,,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A.(-2,-]∪[,2) B.(-2,2) C.[-,] D.(-2,]
9.定义函数,若存在常数C,对任意的存在唯一的,使得,则称函数在D上的均值为C。已知,则函数在上的均值为 ( )
A. B. C. D.10
10.若函数为单调函数,且存在实数m,n.当时,,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 B. (1,2) C.(0,2)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已知函数则_______
12.已知∈(,),sin=,则tan()=______
13.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
14.已知C为边AB上一点,且,则=__
15.已知向量 ( http: / / www. ),,其中,则的夹角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内角的概率是
16 把函数的导数记为,的导数记为,的导数记为,的导数记为,…,一般地,的导数记为.令,易得,,,,,由此归纳:当时,________.
1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已知AB=2,,M为BC的中点,若N为正方形内(含边界)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大题满分14分)如图,A是单位圆与轴正半轴的交点,点B、P在单位圆上,且,,四边形OAQP的面积为S.
(1)求;
(2)求的最大值及此时的值0.
19.(本大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其中),且函数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1)先列表,再作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
(2)若,求的值;
(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满足(2a-c)cosB=bcosC,求函数f(A)的取值范围.
20.(本大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其中是不为零的常数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当时,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1.(本大题满分14分)已知平面区域恰好被面积最小的圆及其内部所覆盖.
(1)试求圆的方程.
(2)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与圆C交于不同两点A、B,使得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P(1,0),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数学(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A B C A A D
. 22.解:(1) 是奇函数, =
, ,故.
(2)由(1)知:,,上单调递减,
上恒成立,
,只需,
恒成立,令=,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Let’s have a game of tennis; the loser has to treat the other to a hot dog.
—_______.
A. I’m afraid so B. It’s a deal C. My treat D. You’ve got a point
What lessons China can draw from _______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become_______ hot topic among us students.
A. the; a B. /; a C. a; the D. /; the
She devoted herself _______ to her research and it earned her a good fame in her field.
A. strongly B. widely C. entirely D. freely
—What did the shopkeeper say when you said the sweater was too expensive
—She said the sweater of this kind in other shops might be cheaper but _______.
A. not so better B. too worse C. not good as D. not as good
_______ a mobile phone can you ring _______ you want to talk with anywhere .
A. Using; whoever B. By; whomever
C. Only on; whomever D. With; whoever
—_______was it that he manag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h, a friend of his helped him.
A. Who B. What C. How D. Why
—Has Peter finished his graduation paper today
—I have no idea. He _______ it this afternoon.
A. writes B. will write C. had written D. was writing
Jenny works hard as usual and it has_______. She got the first in the final exam again .
A. showed off B. got back C. paid off D. turned up
A road was closed off in Bedfordshire after a man was found _______ a serious head injury.
A. to suffer from B. suffering from C. suffer from D. being suffered from
As it reported, it is 100 years _______Qinghua University was founded.
A. when B. before C. after D. since
She showed he visitors around the museum, _______ the construction has taken more than three years.
A. whose B. in which C. of which D. to which
It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_______ the old bus station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a modern hotel or not.
A. whether B. when C. that D. why
Today we will begin ______ we stopped yesterday so that no point will be left out.
A. when B. where C. how D. what
Sarah pretended to be cheerful, _______ nothing about the argument.
A. says B. said C. to say D. saying
—You _______ Tom the change of the schedule of trip.
—Oh, my God! I forgot about it.
A .must tell B. should tell C. must have told D. should have told
How many students in your school have been _______ to famous universities this year
A. entered B. accepted C. received D. admitted
During that time about two thousand people went through the station, most of _______ on their way to work.
A. them B. who C. whom D. that
The old engineer’s eyes still shone bright in the wrinkled brown face and his step as he came across the room was________,though slow.
A. shaky B. heavy C. casual D. steady
Even if he has been a teacher for 20 years, he still has a good and serious _______ towards his work.
A. opinion B. attitude C. view D. principle
We mustn’t waste anything. ________, you shouldn’t waste time.
A. After all B. Above all C. At all D. In all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Let’ s welcome the next exciting dance—Latin” 31 filled the hall at once.
I opened my eyes as large as possible, 32 to lose anything. Wearing a golden and shining skirt, Mary appeared on the stage. Dancing with a charming smile, she was fully 33 in the Latin music. At this moment, she looked like a pretty butterfly 34 on the splendid stage.
After all the performance 35 , I waited for her at the gate.
“Hi!” She stood in front of me with a bag and her crystal (水晶) high-heeled shoes in her hands, and 36 as she used to be, but the making-up still could be seen.
“How do you feel ” There was not a little bit tired 37 on her face.
“ 38 !” I answered.
“Thank you! I knew it would be. ” She could not 39 her excitement, laughing like a child. Looking at the shining crystal high-heeled shoes in the wonderful starry night, I __40_ that every girl has a pair of special shoes which are like the crystal shoes of Cinderella.
21. A. instrument B. dance C. music D. opera
22. A. address B. number C. ticket D. invitation
23. A. quickly B. completely C. quietly D. excitedly
24. A. lovely B. popular C. confident D. ordinary
25. A. cover up B. turn off C. dress up D. take in
26. A. hall B. party C. theatre D. school
27. A. relieve B. escape C. relax D. suffer
28. A. interest B. ability C. sense D. touch
29. A. proper B. worth C. good D. happy
30. A. struggled B. knocked C. supported D. shouted
31. A. Appreciation B. Attention C. Expectation D. Applause
32. A. failing B. fearing C. forgetting D. regretting
33. A. absorbed B. swallowed C. interested D. surrounded
34. A. singing B. flying C. skipping D. staying
35. A. stopped B. paused C. ended D. succeeded
36. A. talked B. dressed C. laughed D. looked
37. A. appearance B. excitement C. expression D. exhibition
38. A. Sorry B. Congratulations C. Far from D. Fantastic
39. A. hide B. prevent C. remove D. abandon
40. A. doubted B. realized C. wondered D. suggeste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一节20小题,第二节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A
Everyone gathered around and Paddy read out loud, slowly, his tone growing sadder and sadder. The little headline said: BOXER RECEIVES LIFF SENTENCE.
“It happened over three years ago,” Paddy said helplessly. No one answered him or moved, for no one knew what to do. “Just don't tell my mother,” said Fee numbly. “And no one did! Oh, God! My poor, poor Frank!”
Paddy wiped the tears from his face and said. “Fee dear, pack your things. We'll go to see him.”
She half-rose before sinking back, her eyes in her small white face stared as if dead. “I can't go,” she said without a hint of pain, yet making everyone feel that the pain was there. “It would kill him to see me. I know him so well—his pride, his ambition. Let him bear the shame alone, it's what he wants. We've got to help him keep his secret. What good will it do him to see us ”
Paddy was still weeping, not for Frank, but for the life which had gone from Fee's face, for the dying in her eyes. Frank had always brought bitterness and misfortune, always stood between Fee and himself. He was the cause of her withdrawal from his heart and the hearts of his children. Every time it looked as if there might be happiness for Fee, Frank took it away. But Paddy's love for her was as deep and impossible to wipe out as hers was for Frank.
So he said. “Well, Fee, we won't go. But we must make sure he is taken care of. How about if I write to Father Jones and ask him to look out for Frank ”
The eyes didn't liven, but a faint pink stole into her cheeks. “Yes, Paddy, do that. Only make sure he knows not to tell Frank we found out. Perhaps it would ease Frank to think for certain that we don't know.”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ank was found guilty of murder because he was a professional boxer.
B. The family didn't find out what happened to Frank until three years later.
C. The jury and the judge disagreed on whether Frank had committed murder.
D. Frank didn't want his family to find out what happened because Paddy disliked him.
42. Paddy cried because he thought ______________.
A. Frank did kill someone and deserved the punishment
B. Frank should have told Fee what had happened
C. what had happened to Frank was killing Fee
D. Frank had always been a man of bad moral character
43. “She half-rose before sinking back…” (in Paragraph 6) shows that______________.
A. Fee was so heart-broken that she could hardly stand up
B. Fee didn't want to upset Paddy by visiting Frank
C. Fee couldn't leave her family to go to see Frank
D. Fee struggled between wanting to see Frank and respecting his wish
4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s that Fee was deeply shocked by what happened to Frank
A. “Her eyes in her small white face stared as if dead.”
B. “Let him bear the shame alone, it’s what he wants.”
C. “Every time it looked as if there might be happiness for Fee, Frank took it away.”
D. “The eyes didn’t liven, but a faint pink stole into her cheeks.”
45. What is Fee's probable relationship with Frank and Paddy
A. Son and brother. B. Son and husband.
C. Brother and lover. D. Lover and husband.
B
Nothing succeeds like confidence. When you are truly confident, it radiates from you like sunlight, and attracts success to you like a magnet(磁铁). Besides, those who are self-confident can in turn inspire confidence in others: their audience, their peers, their bosses, their customers, and their friends. And gaining the confidence of others is one of the key ways in which a self-confident person finds success.
So how can we build a sense of self-confidence and prepare ourselves on the way to success
First, do what you believe to be right, even if others mock or criticize you for it.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believe that you can do it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because if you believe you can, then you really will. The belief keeps you searching for answers, which means that pretty soon you will get them.
Second, govern your behavior based on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What’s more important, be willing to take risks and go the extra miles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which case mistakes cannot be avoided. Don’t hesitate to admit your mistakes, and learn from them. Next, work hard to settle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cover up your mistakes before anyone notices. Building self-confidence is readily achievable,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focus and determination to carry things through. And people around you, it’s well worth the effort!
46. Those who are truly confident _________.
A. succeed without effort and hard work
B. encourage people around to become confident
C. appear more attractive and thus become successful
D. gain the confidence of others and feel successful
47. The underlined word “mock” (Para.3 )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
A. praise B. imitate C. punish D. laugh at
48. When others congratulate us on our achievements, we are supposed to ________.
A. praise them in return B. gain further improvement
C. politely accept the compliments D. expect them to congratulate you again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verbs best goes with Paragraph 4
A. Look before your leap.
B.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C. Genius is 1% inspiration and 99% perspiration.
D. Learn from past mistakes and avoid future ones.
50.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________________.
A. tell people how to become successful
B. convince people to do what they believe to be right
C. encourage people to build confidence and achieve success
D. criticize people who lack confidence and thus fail in their career
C
Advertisers tend to think big and perhaps this is why they’re always coming in for criticism (批评). Their critics seem to hate or resent them because they have a gift for self-promotion and because they have so much money to throw around. “It’s unfair,” they say, “that this entirely unproductive industry (if we can call it that) should absorb millions of pounds each year. It only goes to show how much profit the big companies are making. Why don’t they stop advertising and reduce the price of their goods After all, it’s the consumer who pays…”
The poor old consumer! He’d have to pay a great deal more if advertising didn’t create mass markets for products. It is exactly because of the heavy advertising that consumer goods are so cheap. But we get the wrong idea if we think the only purpose of advertising is to sell goods. Another equally important function is to inform. A great deal of the knowledge we have about household goods comes largely from the advertisements we read. Advertisements introduce us to new products or remind us of the existence of ones we already know about. Supposing you wanted to buy a washing machine, it is more likely that you would obtain details about performance, price, etc., from an advertisement.
Lots of people pretend that they never read advertisements, but this claim may be seriously doubted. It is hardly possible not to read advertisements these days. And what fun they often are, too! Just think what a railway station or a newspaper would be like without advertisements. Would you enjoy gazing at a blank wall or reading railway regulations while waiting for a train Would you like to read only closely-printed columns of news in your daily paper A cheerful, witty advertisement makes such a difference to a dull wall or a newspaper full of the daily amount of great disasters.
  We must not forget, either, that advertising make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our pockets. Newspapers, commercial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could not survive without this source of income. The fact that we pay so little for our daily paper, or can enjoy so many broadcast programmes is due entirely to the money spent by advertisers. Just think what a newspaper would cost if we had to pay its full price!
  Another thing we mustn’t forget is the “small ads”, which are actually in every newspaper and magazine. What an extremely useful service they perform for the community! Just about any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se columns! For instance, you can find a job, buy or sell a house, announce a birth, marriage or death in what used to be called the “hatch, match and dispatch” column but so far the most fascinating section is the personal or “agony” column (读者来信专栏). No other item in a newspaper provides such entertaining reading or offers such a deep insight into human nature. It’s the best advertisement for advertising there is!
5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The costs of advertisement.
  B. Advertisers tend to think big.
  C. The benefits of advertisement.
  D. Advertisements perform a useful service to communities.
52. Why do the critics criticize advertisers
  A. Because customers are poor.
  B. Because critics think advertisement is a waste of money.
  C. Because advertisers promote products with too much money.
  D. Because customers are encouraged to buy more than necessary.
5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Advertisement makes our life colorful.
  B. Newspapers are worth more than we pay.
  C. Good quality products don’t need to be advertised.
  D. Advertisement makes contribution to our pockets and we may know everything.
54. In what way does the writer try to support his view
  A. Comparison B. Description C. Narration D. Definition
D
Which is sillier: denying we ever went to the moon or trying to convince the true nonbelievers
Once upon a time – July 20, 1969, to be specific – two men got out of their little spaceship and wandered around on the moon for a while. Ten more men walked on the moon over the next three and a half years.
Unfortunately, not quite. A fair number of Americans think that this whole business of moon The show’s creator is a publicity hound (猎狗) who has lived up to the name in more ways than one by hounding Buzz Aldrin, the second man on the moon. Mr. X (as I will call him, thereby denying him the joyous sight of his name in print) recently followed Buzz Aldrin around and called him “a thief, liar and coward” until the 72-year-old astronaut finally lost it and hit the 37-year-old Mr. X in the face.
Anyway, NASA’s publicity campaign began to slow down. The nonbelievers took the campaign as NASA’s effort to hide something while the believers said that $15,000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the world was round — I mean, that we had gone to the moon — was simply a waste of money. (Actually, the $15,000 was supposed to pay for an article by James E. Oberg, an astronomy writer who, with Aldrin, has contributed to Scientific American.)
If NASA’s not paying Oberg, perhaps it could put the money to good use by hiring two big guys to drag Neil Armstrong out of the house. Armstrong is an extremely private man, but he is also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 so maybe he has a duty to be a bit more outspoken about the experience. Or NASA could just buy Aldrin a commemorate plaque (纪念匾) for his recent touch on the face of Mr. X.
55. We can learn from Paragraphs 2 and 3 that some Americans believe _______.
A. moon landings were invented
B. U.S. technology was the best
C. moon landing ended successfully
D. the Mojave Desert was the launching base
56.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o blame for the story about the hoax
A. NASA’s publicity campaign. B. The Fox television program.
C. Buzz Aldrin. D. James E. Oberg.
57.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Mr. X _______.
A. told a faithful story B. was not treated properly
C. was a talented creator D. had a bad reputation
58. The believers think that NASA’s publicity campaign is ________.
A. proof to hide the truth
B. stupid and unnecessary
C. needed to convince the non-believers
D. important to develop space technology
59. What is impli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NASA should not bother with the non-believers.
B. Armstrong was a very private and determined person.
C. Armstrong should be as outspoken as Buzz Aldrin.
D. NASA should send more astronauts to outer space.
60. The tone of the article is _______.
A. angry B. conversational C. humorous D. matter-of-fact
第二节: 下面文章中有5处(第61~65题)需要添加小标题。请从以下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选项的标号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information economy
B. New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C. Argument about individual accounts and their reliability
D. Be your ow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E.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read in the newspapers.
F.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in an entertaining way.
_______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conomy”, intellectual work is becoming a more important source of wealth than manufacturing.Organizations in all walks of life are doing more to spread their information.So people of the Public Relations are hired to speak for them.A lot of our news is actually collected from press releases and reports of events intentionally staged for journalists.In the information age, journalists spend their time, not investigating, but passing on the words of a spokesperson.
_______
There is a joke in the novel Scoop about the newspaper’s owner, Lord Copper.The editors can never disagree with him.When he’s right about something they answer “definitely”, and when he’s wrong they say “to some extent, Lord Copper.” It seems reasonable to suppose that, in the real world, the opinions of such powerful people still influence the journalists and editors who work for them.
_______
In countries where the news is not officially controlled, it may be provided by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who depend on advertising.The news has to attract viewers and maintain its audience ratings.I suspect that some stories get air-time just because there happen to be exciting pictures to show.In Britain, we have the tabloid newspapers which millions of people read simply for entertainment.There is progressively less room for historical background, or statistics, which are harder to present as a sensational story.
_______
There is an argument that with spreading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cheap technology for recording sound and images we will all be able to find exactly the information we want.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 able to publish their own eye-witness accounts and compete with the widely-accepted news-gatherers on equal terms.But what it will mean also is that we’ll be subjected to a still greater amount of nonsense and lies.Any web log may contain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f the year, or equally, a made-up story that you will never be able to check.
_______
Maybe the time has com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and I don’t just mean changing your choice of TV channel or newspaper.In a world where everyone wants you to listen to their version, you only have two choices: switch off altogether or start looking for sources you can trust.Th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of the future is everyone who wants to know the truth.
第II卷 (共40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次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Li Mei,
With the mid-term exam come, you must get prepared for them. I think that you need is a
right study method.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three stage in study--- preview, study in class and review, among which review was the most important. You should first make a review plan, and then stick to it.
I follow my review plan strictly and have made a progress in my study. It turns out to be good enough. Of cours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way to review. So long as you review regular, I’m sure you can find more ways to study well.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of subjects, you may ask me I’m glad to help you. We may meet in our school library every Friday afternoon.
Best regards.
Yours,
Li Hua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一个周六的下午,“绿眼睛”环保组织成员李华和王平在河边开展环保行动时发现了一只小鸟受伤了,在地上无法飞行, 于是他们展开了抢救行动。你就此事写一篇新闻报道。要点如下:
1. 时间、地点、情景;
2. 描述处理方式, 包括救助, 治疗, ……
3. 简要谈谈你的感想。
注意:词数100-120;已给部分不计词数;
参考词汇:“绿眼睛”环保组织: Green Eyes
Saving The Wounded Bird
One Saturday afternoon, Li Hua and Wang Ping, members from “Green Ey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答卷(二)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Dear Li Mei,
With the mid-term exam come, you must get prepared for them. I think that you need is a
right study method.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three stage in study--- preview, study in class and review, among which review was the most important. You should first make a review plan, and then stick to it.
I follow my review plan strictly and have made a progress in my study. It turns out to be good enough. Of cours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way to review. So long as you review regular, I’m sure you can find more ways to study well.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of subjects, you may ask me I’m glad to help you. We may meet in our school library every Friday afternoon.
Best regards.
Yours
Li Hua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Saving The Wounded Bird
One Saturday afternoon, Li Hua and Wang Ping, members from “Green Eyes”,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With the mid-term exam come, you must get prepared for them. I think that you need is
coming it what
作文:One possible version:单项选择(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 ①—④—③ D.②—④—③
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并购后的吉利获得了沃尔沃100%的股权、知识产权、豪
华品牌以及整个人才体系、创新能力体系等。吉利集团的这一跨国并购。
① 是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表现 ② 是“引进来”战略的体现
③ 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改善自己的发展方式
④ 属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11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草案)》拟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车船税法规定乘用车车船税按排气量分为七档征
收,年基准税额最大差距达到90倍。按照不同排量实施阶梯式征税主要是为了
①加强宏观调控,刺激经济增长 ②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③抑制汽车消费,缓解资源压力 ④引导消费者节能减排、绿色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上调增值、营业税起征点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 ④财政补贴低收入居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用手机等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有人评价说,“微博主人”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我的地盘我作主”。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
B.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
C.正确,因为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7.某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
A.审议权和质询权 B.立法权和决定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质询权
8.某高一学生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地铁站附近设置自行车停车点或租赁点,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
①通过人大代表转达 ②给“市长信箱”留言
③拨打“市民热线” ④向《都市快报》反映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B.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人民政府
C.西藏自治区人民法院 D.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10.组织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政权的重要职能。下列属于这一职能的有
①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②投入资金支持美术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
③明年经济工作定调,要坚持房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④构筑“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它正确的理解是
A.决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B.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权力机关
C.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保障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12.10月22-23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就避免为提高竞争力让本币贬值达成一致。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基础是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共同经济利益 D.各国友好合作关系
13.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A.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 B.没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C.行政执法方式的简单粗暴 D.严重违反科学民主决策
14.201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
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居民委员会与农村村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都是
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②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④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上海市政协委员谢荣兴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上海各单位“呼叫中心”应招收残疾人就业》的提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各部门正加大推进“呼叫中心”岗位的安置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居家就业”培训。政协委员之所以呼吁,是因为
A.政协委员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政协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关系
C.政协委员是人民选举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D.政协委员可行使国家权力
16.稀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高新技术、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出于对环境和成本的考虑,2011年我国将继续对
稀土出口采取配额制,自1月1日起,将提高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关税。对稀土出口加强管
制,这是基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①独立权   ②自卫权 ③平等权 ④管辖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7.哲学的基本问题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8.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符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9.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有鬼神?有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也就是说“鬼神在心中”。这种观点
A.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B.实际上否认了神鬼的存在
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D.是一种不可知论
21.一项由欧洲研究人员发布的实验结果称的实验距离中,中微子比光速快了60纳秒。若该实验正确,爱因斯坦理论中广为的“光法超越”将被打破;若超光速存在,则将现代物理学彻底颠覆,人类的物理知识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说明: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运动是无条件的
C.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2.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这表明真理是
A.客观的 B.有条件的 C.无条件的 D.发展的
23.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5.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27.“十一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令人欣喜
1.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更趋均衡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一五”末 59.7% 2009年 52.5%
2.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经初步核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十一五”末 40.3% 2009年 43.4%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愈发明显
3.国家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落后产能炼铁 炼铜 焦炭 水泥 造纸2110万吨 1640万吨 1809万吨 7416万吨 150万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61%
4.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呈现“雁阵齐飞”态势
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三年高于东部地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表中的信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12分)
28. 材料一:建国6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近80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正稳步迈向全面小康,已从低收入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模式。
材料二:2010年11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中方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同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重建家园。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指出能够体现“中国模式”的我国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5分)
(2)有人认为,民族团结搞好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就处理好了。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8分)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8分)
29.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答 案
一、单项选择(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C D B D A D D C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A A A D B C C B C B B C
(3)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政府提出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就是尊重他国主权的表现。(2分)②积极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应该坚持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2分)③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2分)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顺应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2分)⑤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的主张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基本准则。(2分)
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