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的一项。
1.(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
2.(2017七下·龙华期中)“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 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杨坚建立隋朝及隋的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题目中的“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联系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当时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杨坚建立隋朝及隋的统一的相关知识。
3.(2017七下·龙华期中)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右图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洛阳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即图中②处。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4.(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由题干中“明经科”“进士科”可知,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由“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及录取率可知,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所以从材料中可看出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5.(2017七下·龙华期中)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迁,下列关于科举制说法错误的是(  )
A.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B.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
C.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
D.明朝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答案】A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所以A说法错误,BCD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关于科举制,考查的形式多样,要注意训练。
6.(2017七下·龙华期中)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说:“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唐太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题目中的这句话是温总理在2011年3月14日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说的,这段话其实这是涉及到历史知识,“国之命在人心”也就是所谓的“民为贵”思想,强调人民的作用,“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一致。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理解材料是做题的关键。
7.(2017七下·龙华期中)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承前启后,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B.善于用人纳谏,开创“贞观之治”
C.提高妇女地位,导致“安史之乱”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有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知识。
8.(2017七下·龙华期中)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陶瓷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
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陶瓷业发展的情况。陶瓷业在唐朝时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唐朝时期陶瓷业发展的情况。在陶瓷业有有“南青北白”的说法,高古精粹,南青北白,“类冰似玉”越窑青瓷和“类银似雪”邢窑白瓷是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对两个瓷窑的描述,而两个瓷窑精湛的工艺也颇受世人青睐;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杰出代表,它是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五色釉之后,以黄、绿、白、赭、蓝等颜色绘成花纹图案,在烧制而成,有各种人物和动物等,色彩鲜丽,造型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
9.(2017七下·龙华期中)右图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吐蕃是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唐太宗,不是唐玄宗,①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的民族关系比较开明,唐朝统治者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回鹘、靺鞨、南诏等等。本题备选项①项错误比较明显,可以用排除法。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10.(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真实,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李清照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诗人杜甫的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很多诗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被称为“诗圣”,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被后世尊成为“诗史”,被称为诗圣。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李白是盛唐时代的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唐代,被称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11.(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陕西西安出土了唐代大食人俑 ④遣唐使来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相关知识。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法;大食是古代阿拉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都能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属于民族关系,不属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②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区别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12.(2017七下·龙华期中)2017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7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唐朝高僧玄奘在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错误,唐朝时称印度为天竺;B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错误,唐招提寺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安葬的地方,在日本;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错误,佛教的传入在西汉末年。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唐朝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
13.(2017七下·龙华期中)“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ABC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朝再无中兴之日,变得平庸。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14.(2017七下·龙华期中)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右图历史人物赵匡胤,评价错误的是(  )
A.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B.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定都临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
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士人地位
【答案】C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的了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后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后,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所以ABD评价正确,C错误,北宋都城在东京。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的了解。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发生在宋真宗时期
C.宋撤兵,辽给宋岁币
D.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1004年,宋辽在澶渊大战。1005年,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所以ABD正确,C错误,应该是宋给辽岁币。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C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要看仔细才能正确作答。
16.(2017七下·龙华期中)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当时形成了辽、西夏、北宋政权并存的局面,BD虽然呈现的是辽、西夏、北宋政权并存的局面,但方位错误,C错误,1125年,金灭辽,所以不可能出现辽、金、北宋并立的局面。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提醒学生不仅要知道政权并立情况,而且要识记其大致位置。
17.(2017七下·龙华期中)“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靖康之耻”是指(  )
A.辽灭北宋 B.金灭北宋 C.金灭南宋 D.蒙古灭北宋
【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金灭北宋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可知靖康之变”是指靖康年间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金灭北宋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8.(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下列关于岳飞说法有误的是(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曾经率领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却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BCD正确,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错误,民族英雄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对外来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作出贡献,令人钦敬的人,岳飞抗击的是金民族,不是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民族英雄的概念。
19.(2017七下·龙华期中)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刀币 B. 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赵宋王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交子的出现正是赵宋王朝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A刀币是战国时期的,B五铢钱是西汉时期的,C开元通宝是唐朝时期的,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0.(2017七下·龙华期中)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图中第三副天平明显偏向“南”边,说明了此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而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完成南移的,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1.(2017七下·龙华期中)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等国商人来华从事贸易,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A正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宣政院管理西藏,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新疆的机构,所以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
22.(2017七下·龙华期中)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统一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嬴秦氏,始兼并”可知是秦王嬴政发动兼并六国的战争,第一次(开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迨至隋”指的是到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并立的局面,“一土宇”指的是重新统一天下;“元灭金,绝宋世。”从表面意思,元朝灭掉金,宋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又统一了中国;故结束分裂走上统一的朝代是秦隋元。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民族统一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从题干中找出提示信息。
23.(2017七下·龙华期中)“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A.端午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春节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的元旦节日,就是今天的春节,要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等,最受重视。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24.(2017七下·龙华期中)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干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知识。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12世纪中后期,蒙古草原上各部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知识。
25.(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元朝的疆域图(1330年),那么今天的深圳特区在元朝应属于(  )
A.广东行省 B.湖广行省 C.江西行省 D.江浙行省
【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元朝以至顺元年1330年为例,共有11个行省,包括:辽阳、岭北、中书省、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河南江北、江浙 此外,还有宣政院,管理今天的西藏地区。根据所学知识,深圳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对照题目中《元朝疆域图》应该位于江西行省位置。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6.(2017七下·龙华期中)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勾栏
B.瓦子
C.邸店
D.会子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分兴起,在东京城里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也叫“瓦舍”,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瓦舍勾栏作为市民娱乐中心遍布各大城市,A不是娱乐兼商业场所,B正确,C邸店是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关于瓦舍,学生还要知道,瓦舍中通宵达旦地表演傀儡戏、杂技、戏曲等,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也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7.(2017七下·龙华期中)《窦娥冤》这部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其作者是(  )
A.郑光祖 B.马致远 C.白朴 D.关汉卿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汉卿及《窦娥冤》的识记能力。《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关汉卿及《窦娥冤》的识记能力。《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
28.(2017七下·龙华期中)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唐太宗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了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还包括:诛杀文臣武将,如“胡蓝之狱”;设厂卫制度,监视、逮捕和处罚官吏百姓;设立廷杖制度,任意杖责官员;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9.(2017七下·龙华期中)七年级学生小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恐怖了!”他评述的是明朝的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增设西厂,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0.(2017七下·龙华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认为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答案】C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契丹族与党项族;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实力较弱,无力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北方民族政权并立。辽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960年,北宋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出现辽、西夏与北宋有和有战的局面;受辽压迫的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骑兵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灭了辽国,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和战的局面。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二、材料分析题
31.(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时间 人口数
649年 1900万人
726年 4141万人
741年 4531万人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材料四: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1)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2)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3)问题三: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耕作和灌溉工具名称。这些工具的改进对唐朝农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4)问题四:请结合材料四并根据所学,列举一位唐朝在对外交往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并说说他的主要功绩。
(5)问题五:根据以上材料,请对唐朝时期社会特点进行概括?以史为鉴,唐朝的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何借鉴?
【答案】(1)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
(2)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曲辕犁和筒车;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
(4)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或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
(5)繁荣与开放借鉴:我们国家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经济,我们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唐经济的繁荣;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可见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在实践过程中,唐太宗任人唯贤、虚心纳谏,为此,完善科举制。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的数字:649年人口为1900万人,726年人口为4141万人,741年人口为4531万人,可见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本题考查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及作用。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图一是用于耕作的工具曲辕犁;图二是灌溉工具筒车;这些工具的改进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等。
(4)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除讲授佛经,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5)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特点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荣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第2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本思想:我们国家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发展成果要惠及到每个人;政治清明: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经济:我们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家稳定:我们要反对国家分裂,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史家历来称颂“汉唐盛世”,而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代表的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政风最佳的时期;唐代享国289年(618—907),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局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2.(2017七下·龙华期中)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
(1)问题一: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2)问题二: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问题三: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5)问题五:材料五中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
【答案】(1)北宋女真族
(2)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3)广州和泉州
(4)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
(5)重文轻武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女真族的崛起;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根据材料一的图示:①建立于960年,与辽、西夏并立的应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政权;根据材料一的图示: ②建立于1115年,与西夏、南宋并立的应是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金。
(2)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可见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
(3)本题考查发达的宋朝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实。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和 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5)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风俗画的鸿篇巨制,画卷中张择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汴梁城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关知识。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的历史特征可概括如下: (1)从分裂割据,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大统一;(2)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我国古代又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3)经济重心南移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4)科技文化高度繁荣。
33.(2017七下·龙华期中)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问题一: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问题二: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哪两个机构?
(3)问题三:材料三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为了监察官民,明朝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在思想文化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问题四: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秦朝
(2)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3)明朝明太祖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4)皇权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
【知识点】秦灭六国;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从而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行省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政府还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已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三中“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都是明朝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时为了加强专制统治,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些措施都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
(4)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不难看出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被削弱,不能对皇权造成威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情况。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朝创立后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极度膨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结束于1912年(溥仪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的一项。
1.(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2017七下·龙华期中)“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 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3.(2017七下·龙华期中)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右图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5.(2017七下·龙华期中)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迁,下列关于科举制说法错误的是(  )
A.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B.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
C.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
D.明朝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6.(2017七下·龙华期中)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说:“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的内涵与唐太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2017七下·龙华期中)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承前启后,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B.善于用人纳谏,开创“贞观之治”
C.提高妇女地位,导致“安史之乱”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8.(2017七下·龙华期中)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陶瓷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
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9.(2017七下·龙华期中)右图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真实,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李清照
11.(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陕西西安出土了唐代大食人俑 ④遣唐使来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17七下·龙华期中)2017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7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3.(2017七下·龙华期中)“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4.(2017七下·龙华期中)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右图历史人物赵匡胤,评价错误的是(  )
A.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B.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定都临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
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士人地位
15.(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发生在宋真宗时期
C.宋撤兵,辽给宋岁币
D.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16.(2017七下·龙华期中)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
A.A B.B
C.C D.D
17.(2017七下·龙华期中)“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靖康之耻”是指(  )
A.辽灭北宋 B.金灭北宋 C.金灭南宋 D.蒙古灭北宋
18.(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下列关于岳飞说法有误的是(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
19.(2017七下·龙华期中)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刀币 B. 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20.(2017七下·龙华期中)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1.(2017七下·龙华期中)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等国商人来华从事贸易,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22.(2017七下·龙华期中)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23.(2017七下·龙华期中)“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A.端午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春节
24.(2017七下·龙华期中)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干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25.(2017七下·龙华期中)下图是元朝的疆域图(1330年),那么今天的深圳特区在元朝应属于(  )
A.广东行省 B.湖广行省 C.江西行省 D.江浙行省
26.(2017七下·龙华期中)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勾栏
B.瓦子
C.邸店
D.会子
27.(2017七下·龙华期中)《窦娥冤》这部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其作者是(  )
A.郑光祖 B.马致远 C.白朴 D.关汉卿
28.(2017七下·龙华期中)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唐太宗
29.(2017七下·龙华期中)七年级学生小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恐怖了!”他评述的是明朝的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30.(2017七下·龙华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认为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二、材料分析题
31.(2017七下·龙华期中)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时间 人口数
649年 1900万人
726年 4141万人
741年 4531万人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材料四: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1)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2)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3)问题三: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耕作和灌溉工具名称。这些工具的改进对唐朝农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4)问题四:请结合材料四并根据所学,列举一位唐朝在对外交往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并说说他的主要功绩。
(5)问题五:根据以上材料,请对唐朝时期社会特点进行概括?以史为鉴,唐朝的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何借鉴?
32.(2017七下·龙华期中)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
(1)问题一: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2)问题二: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问题三: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5)问题五:材料五中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
33.(2017七下·龙华期中)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问题一: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问题二: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哪两个机构?
(3)问题三:材料三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为了监察官民,明朝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在思想文化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问题四: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杨坚建立隋朝及隋的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题目中的“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联系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当时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杨坚建立隋朝及隋的统一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因此洛阳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即图中②处。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由题干中“明经科”“进士科”可知,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由“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及录取率可知,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所以从材料中可看出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所以A说法错误,BCD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关于科举制,考查的形式多样,要注意训练。
6.【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题目中的这句话是温总理在2011年3月14日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说的,这段话其实这是涉及到历史知识,“国之命在人心”也就是所谓的“民为贵”思想,强调人民的作用,“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一致。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理解材料是做题的关键。
7.【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有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陶瓷业发展的情况。陶瓷业在唐朝时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唐朝时期陶瓷业发展的情况。在陶瓷业有有“南青北白”的说法,高古精粹,南青北白,“类冰似玉”越窑青瓷和“类银似雪”邢窑白瓷是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对两个瓷窑的描述,而两个瓷窑精湛的工艺也颇受世人青睐;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杰出代表,它是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五色釉之后,以黄、绿、白、赭、蓝等颜色绘成花纹图案,在烧制而成,有各种人物和动物等,色彩鲜丽,造型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
9.【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吐蕃是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唐太宗,不是唐玄宗,①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的民族关系比较开明,唐朝统治者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回鹘、靺鞨、南诏等等。本题备选项①项错误比较明显,可以用排除法。因此本题属于送分题。
10.【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诗人杜甫的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很多诗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被称为“诗圣”,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被后世尊成为“诗史”,被称为诗圣。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李白是盛唐时代的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唐代,被称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11.【答案】A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相关知识。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法;大食是古代阿拉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都能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属于民族关系,不属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②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区别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12.【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唐朝高僧玄奘在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错误,唐朝时称印度为天竺;B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错误,唐招提寺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安葬的地方,在日本;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错误,佛教的传入在西汉末年。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唐朝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ABC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朝再无中兴之日,变得平庸。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14.【答案】C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的了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后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后,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所以ABD评价正确,C错误,北宋都城在东京。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的了解。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1004年,宋辽在澶渊大战。1005年,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所以ABD正确,C错误,应该是宋给辽岁币。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C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要看仔细才能正确作答。
16.【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当时形成了辽、西夏、北宋政权并存的局面,BD虽然呈现的是辽、西夏、北宋政权并存的局面,但方位错误,C错误,1125年,金灭辽,所以不可能出现辽、金、北宋并立的局面。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提醒学生不仅要知道政权并立情况,而且要识记其大致位置。
17.【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金灭北宋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可知靖康之变”是指靖康年间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金灭北宋的史实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8.【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曾经率领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却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BCD正确,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错误,民族英雄是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对外来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作出贡献,令人钦敬的人,岳飞抗击的是金民族,不是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民族英雄的概念。
19.【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赵宋王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交子的出现正是赵宋王朝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A刀币是战国时期的,B五铢钱是西汉时期的,C开元通宝是唐朝时期的,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0.【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图中第三副天平明显偏向“南”边,说明了此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而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完成南移的,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1.【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A正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宣政院管理西藏,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新疆的机构,所以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
22.【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统一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嬴秦氏,始兼并”可知是秦王嬴政发动兼并六国的战争,第一次(开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迨至隋”指的是到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并立的局面,“一土宇”指的是重新统一天下;“元灭金,绝宋世。”从表面意思,元朝灭掉金,宋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又统一了中国;故结束分裂走上统一的朝代是秦隋元。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民族统一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从题干中找出提示信息。
23.【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的元旦节日,就是今天的春节,要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等,最受重视。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24.【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知识。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12世纪中后期,蒙古草原上各部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知识。
25.【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元朝以至顺元年1330年为例,共有11个行省,包括:辽阳、岭北、中书省、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河南江北、江浙 此外,还有宣政院,管理今天的西藏地区。根据所学知识,深圳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对照题目中《元朝疆域图》应该位于江西行省位置。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6.【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分兴起,在东京城里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也叫“瓦舍”,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瓦舍勾栏作为市民娱乐中心遍布各大城市,A不是娱乐兼商业场所,B正确,C邸店是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关于瓦舍,学生还要知道,瓦舍中通宵达旦地表演傀儡戏、杂技、戏曲等,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也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7.【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汉卿及《窦娥冤》的识记能力。《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关汉卿及《窦娥冤》的识记能力。《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
28.【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了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还包括:诛杀文臣武将,如“胡蓝之狱”;设厂卫制度,监视、逮捕和处罚官吏百姓;设立廷杖制度,任意杖责官员;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9.【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增设西厂,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0.【答案】C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契丹族与党项族;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实力较弱,无力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北方民族政权并立。辽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960年,北宋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出现辽、西夏与北宋有和有战的局面;受辽压迫的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骑兵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灭了辽国,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和战的局面。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31.【答案】(1)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
(2)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曲辕犁和筒车;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
(4)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或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
(5)繁荣与开放借鉴:我们国家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经济,我们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唐经济的繁荣;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可见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在实践过程中,唐太宗任人唯贤、虚心纳谏,为此,完善科举制。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的数字:649年人口为1900万人,726年人口为4141万人,741年人口为4531万人,可见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本题考查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及作用。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图一是用于耕作的工具曲辕犁;图二是灌溉工具筒车;这些工具的改进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等。
(4)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除讲授佛经,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5)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特点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荣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第2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本思想:我们国家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发展成果要惠及到每个人;政治清明: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经济:我们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家稳定:我们要反对国家分裂,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史家历来称颂“汉唐盛世”,而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代表的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政风最佳的时期;唐代享国289年(618—907),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局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2.【答案】(1)北宋女真族
(2)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3)广州和泉州
(4)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
(5)重文轻武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女真族的崛起;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根据材料一的图示:①建立于960年,与辽、西夏并立的应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政权;根据材料一的图示: ②建立于1115年,与西夏、南宋并立的应是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金。
(2)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可见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等。
(3)本题考查发达的宋朝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实。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欧洲国家有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和 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5)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风俗画的鸿篇巨制,画卷中张择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汴梁城的繁华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关知识。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的历史特征可概括如下: (1)从分裂割据,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大统一;(2)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我国古代又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3)经济重心南移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4)科技文化高度繁荣。
33.【答案】(1)秦朝
(2)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3)明朝明太祖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4)皇权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
【知识点】秦灭六国;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从而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行省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政府还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已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三中“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都是明朝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太祖时为了加强专制统治,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些措施都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
(4)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不难看出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被削弱,不能对皇权造成威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情况。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朝创立后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极度膨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结束于1912年(溥仪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