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开远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以及答题卡三个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8至9页,答卷卡10至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满分70分)
第一部分 听力(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中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the man give the report to the woman
A. In the afternoon B. In the morning C. Before ten o’clock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bookshop B. At a kitchen C. At a bank
3. Why did the woman finish the novel so fast
A. Because the novel was fascinating to read.
B. Because the novel was not difficult to read.
C. Because she had lunch very quickly.
4.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this weekend
A.Plant flowers. B. Play in the garden. C. Go to the seaside.
5. Why doesn’t the man turn on the light
A. His eyesight is not so good. B. The man doesn’t want to.
C. He can’t find the switch.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有关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Hong Kong B. Canada C. America
7.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f she wants to buy 5 tickets for adults
A. 8000 HK dollars B. 36000 HK dollars C. 40000 HK dolla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woman’s school. B. The woman’s family. C. The woman’s plan.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 She has not decided about her job.
B. She has not thought about her job.
C. She does not want to leave school.
10. What will Jane most probably do in the end
A. She will go to college. B. She will become a secretary.
C. She will become a hairdress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3题。
11.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make an apology. B. To place an order. C. To ask about delivery.
12. What product has the woman ordered
A. Trucks. B. Printers. C. Phones.
13. Why does the man feel sorry
A. For the late payment. B. For the damaged products.
C. For the delayed deliver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16题。
1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Husband and wife. B. Emlpoyer and employee. C. Co-workers.
15. When will the woman know she has the job
A. In the next few days. B. The very evening.
C. As soon as she gets out of the interview.
1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in this dialogue
A. He doesn’t have a job. B. He is seeing the woman off at the station.
C. He is worried about the woma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题。
17. Whose dog is Chevy
A. Mine. B. My friend’s. C. My husband’s.
18. Why do people go to the cliff
A. To swim. B. To fish. C. To go cliff jumping.
19. Why did Chevy jump off after my friend
A. He wanted to protect my friend. B. He wanted to surprise my friend.
C. He wanted to take s awim.
20. Why was my friend happy
A. Because she was saved by Chevy. B. Because she saved Chevy.
C. Because she had a brave dog.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21. Now many well-educated young people go to the West _____ their jobs.
A. in favor of B. in memory of C. in honor of D. in search of
22. On the Christmas day, I gave my sister a hat and she offered me a watch _____.
A. in turn B. in return C. by turns D. in return for
23. There is no doubt _____ our monitor is responsible for this action.
A. if B. how C. that D. why
24. It is said that Jackie Chen’s new movie is worth _____.
A. being seen B. to be seen C. to see D. seeing
25. Alic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her boss, _____ came as a surprise.
A. it B. that C. which D. he
26. He has three books, _____is English.
A. neither of them B. neither of which C. all of which D. none of which
27. I prefer to stay at home _____ go to see a film.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28. It was _____ back home after the experiment.
A. not until midnight did he go B. until midnight that he didn’t go
C. not until midnight that he went D. until midnight when he didn’t go
29. Because of his enormous efforts, he was _____ to his dream university.
A. admitted B. permitted C. encouraged D. advised
30. He helped me with my English, and maths _____.
A. also B. as well C. either D. and so on
31. The 30th Olympic Games _____ in London, England in 2012.
A. are going to be held B. is going to hold
C. are going to hold D. will hold
32. A talk on American culture _____ in the school hall this weekend.
A. is given B. will give C. has been given D. will be given
33. My sister _____ an artist for a year.
A. married B. married with C. has got married to D. has been married to
34. The students handed in their test papers to their teacher _____.
A. one after one B. one after another C. little by little D. step by step
35. Jim runs every day. _____, he has lost weight.
A. As a result of B. So that C. As a result D. Result in
36. If you study hard ____, you will pass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A. from then on B. from now on C. since then D. from time to time
37. Three fourths of the homework _____ today.
A. has done B. has been done C. have done D. have been done
38. So far, the criminals _____ by the police.
A. had been discovered B. have been discovered
C. have discovered D. will be discovered
39. _____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people can now talk to each other _____ e-mail.
A. With, by B. Under, by C. With, with D. Under, through
40. My mother always talks with me in a friendly tone, _____, she is more like a friend than a mother.
A. In the way B. By the way C. On the way D. In a way
第二节: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阅读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并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格的最佳选项。
Can you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if there were no 41 You could not call 42 your friends on the phone and talk to them. If fire broke out in your house you could not 43 the fire department. If somebody were sick, you could not call a doctor.
In our daily life we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44 . We do this 45 by speaking to other people and listening to what they have to say to us, and when we are 46 to them we can do this very easily. However, our 47 will not travel very far even when we 48 , and it is thanks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telephone that we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clearly as if we were next door neighbours.
The man who 49 this possible was Alexander Graham Bell, a Scotsman, born in Edinburgh in 1847. Bell, a teacher of visible speech who later moved to Canada, 50 all his spare time experimenting.
41. A. electricity B. telephone C. television D. telescope
42. A. on B. for C. in D. up
43. A. cry B. shout C. call D. talk
44. A. you B. other C. them D. one another
45. A. mostly B. quickly C. suddenly D. early
46. A. friendly B. close C. nice D. cruel
47. A. noises B. lectures C. feelings D. voices
48. A. speak B. smile C. breathe D. shout
49. A. had B. did C. made D. brought
50. A. took B. wasted C. cost D. spe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满分20分)
A
The Statue of Liberty
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which is called the Lady Liberty stands on Liberty Island. The torch she raises can hold 12 people. The statue weighs 225 tons. The whole statue is 96 metres high and the base of the statue is about 50 metres. There is a lift in the statue. Visitors can take the lift from the ground to the bottom of the statue. If they want to, they can then walk up 171 steps to reach the head of the statue where they can look out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sight of New York City. The Statue of Liberty wears a crown(王冠), which can hold 40 people. She is dressed in an ancient Roman gown(长袍). In her left hand she is holding a tablet of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独立宣言). On her feet are some broken chains.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a gift from the people of France. It was given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celebrate the one-hundredth anniversary(周年纪念)of US 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The statue was built in France, broken apart into 214 pieces, and then rebuil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opened for the public on October 28, 1886.
The statue was made by a French sculptor(雕塑家)named Barthold. The inner support system was designed by Alexander Eiffel, the same man who made the famous Eiffel Tower in Paris. The base was designed by an American.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made up of 300 thin pieces of copper which weigh 90 tons and of iron framework(骨架)that was 113 tons. The 300,000 rivets(铆钉)were used to fix it together.
On the footstone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engraved(雕刻)a famous poem “The New Colossus(新巨人)” written by Emma Lazarus.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句子的正(T)误( F ).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51. The Statue of Liberty stands on Liberty Island.
52. In her right hand she is holding a tablet of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53.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a gift from the people of Britain.
54. The Statue was made by a French sculptor Alexander Eiffel.
55.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made of copper, iron, and so on.
B
The laptop is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it is small enough for us to put on the upper part of our legs. People use them on trains and airplanes, in airport and hotels. These computers connect people to their workpl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they also connect students to their classmates.
Westlake College in Virginia will start a laptop computer program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do schoolwork anywhere they want. Within five years, each of the 1,500 students at the college will get a laptop. Westlake College has started a large computer program for its students. With laptop computers, the students will be connected not only to the Internet but also to libraries. In addition, they can use e-mail to “speak” with their teachers, their classmates, and their families.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ptop computer program is tha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computers without going to computer labs. They can work with it at home,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or under the trees—anywhere at all.
At Westlake College,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use computers, either desktop or laptop, but the laptop users can work and study in any of the places. Just as one of the Westlake teachers said, “ Here we are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and we are giving students a window on the world.”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共3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4.5分)
56. The laptop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because it _____.
A. brings much convenience to users at any place
B. has many more functions than desktops
C. is small enough to be put into one’s pocket
D. is easy to take to and from classrooms
57. The word “speak”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
A. chat online B. use the computer language C. talk
D. exchange opinions, questions and answers etc. by e-mail
58.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giving students a window on the world”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A. Showing them pictures of the world.
B. Giving them chance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C. Offering them information from around the world.
D. Inviting their teachers from other countries.
C
Shu Pulong has helped at least 1,000 people bitten by snakes. “ It was seeing people with snake bites that led me to this career,” he said.
In 1963, after his army service, Shu entered a medical school and later became a doctor of Chinese medicine. As part of his studies he had to work in the mountains. There he often heard of people who had their arms and legs cut off after a snake bite in order to save their lives.
“ I was greatly upset by the story of an old farmer I met. It was a very hot afternoon. The old man was pulling grass in his fields when he felt a pain in his left hand. He at once realized he had been bitten by a poisonous snake. In no time he wrapped a cloth tightly around his arm to stop the poison spreading to his heart. Rushing home he shouted ‘ Bring me the knife !’ Minutes later the man lost his arm forever.”
“ The sad story touched me so much that I decided to devote myself to helping people bitten by snakes,” Shu said.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共3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4. 5分)
59. The farmer lost his arm because _____.
A. the cloth was wrapped too tightly B. he cut it off to save his life
C. Shu wasn’t there to help him D. he was alone in the fields
60. Shu decided to devote himself to snake medicine because _____.
A. he wanted to save people’s arms and legs
B. he had studied it at a medical school
C. he had seen snakes biting people
D. his army service had finished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word “ career”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conclusion B. story C. incident D. job
D
Get to know some of the world’s biggest football competitions:
World Cup: This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sporting events, which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 The Men’s World Cup began in 1930. The Women’s World Cup was first played in 1991.
European Championships (欧锦赛) : This is the main national football competition in Europe, held every four years. The first was played in 1960 European national teams compete in the tournament (联赛). This year’s European Championships was kicked off in Portugal (葡萄牙) on Saturday.
European Club Champions’ League (欧洲冠军联赛):This is played every year. The best teams from each European League play in it. Many people think it is the best club championship of all. It began in 1955.
South American Copa Libertadores (南美解放者杯):This one, called “Libertadores’ Cup” in English, began in 1960. It is the club championship of South America.
Asian Cup: This is the main national football competition of the Asian nations. Since 1956, it has been held every four years.
Copa America (美洲杯):South American national teams play for the Copa America every two years. It was first played in 1916. The only international football competition older than the Copa America is the Olympics.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共4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6分)
62. _____ is held every two years.
A. World Cup B. European Championships
C. Asian Cup D. Copa America
63. Which is the oldest football competition
A. Copa America B. Asian Cup
C. European Club Champions’ League D. World Cup
64.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ootball competition is _____.
A. European Championships B. Copa America
C. World Cup D. the Olympics
65. Women can play in _____.
A. World Cup B. European Championships
C. Asian Cup D. Copa America
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30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vvvvvvvv
根据下列句子的结构和所给汉语的意思,写出这一单词的正确形式。
66. I ________ (怀疑)whether he will change his mind.
67. Her new house is being ________(装饰)now.
68. She was ________(接纳)as a member of the club.
69. They ________ (竞争)with us for the first place.
70. He equals me in strength but not in ________(智力).
第二节:单句改错:(共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每句中均有一个错误,请找出并在横线上改正,请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然后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面写出该词,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 然后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面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面画一条横线(——),然后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面写出正确的词。
71. He doesn’t like his work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bored. __________
72. He doesn’t often visit to his parents, for he lives far from them.________
73. Do you know how use the computer __________
74. We all look forward to meet you in China. __________
75. His grandpa died three years before. 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0分)
以 My Favorite Sport 为题, 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短文。
词数要求:120左右
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英语试卷
答题卡
一、选择题答案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A A A A A A A A A T T T T T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F F F F F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61 62 63 64 65
A A A A A
B B B B B
C C C C C
D D D D D
第一节:单词拼写
66._________ 67.__________ 68._________
69._________ 70.__________
第二节:单句改错
71. He doesn’t like his work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bored. ______________
72. He doesn’t often visit to his parents, for he lives far from them.________
73. Do you know how use the computer __________
74. We all look forward to meet you in China. __________
75. His grandpa died three years before. _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
以 My Favorite Sport 为题, 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短文。
词数要求:120左右。
得分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答卷卡9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2.测交是指(  )
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
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4.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YyRr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5.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RRdd, B.Rrdd,
C.RRdd,和Rrdd, D.rrDD,和RRDd,
7.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 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D. 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8.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
A.1/16 B.1/4 C.1/8 D.3/16
9.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A.Aa B.Aabb C.Ab D.AaBb
10.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11.四分体是指( )
A.细胞核中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12.下列现象,属于减数分裂细胞特有的是(  )
A.有纺锤体的出现
B.有染色体的出现
C.有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13.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有
14. 关于人类遗传病,叙述正确的是( )
A.双亲正常,子女就不会有遗传病
B.母亲患白化病,儿子也患白化病
C.母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
D.父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
15.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6.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单体数是:
A.40条 B.20条 C.10条 D.0条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1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9.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男孩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色盲
20. 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某人患有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们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21.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
A.核酸  B.细胞膜 C.染色体   D.DNA
2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2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①T2噬菌体只将自己的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②T2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成分复制出自身DNA和合成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T2噬菌体
④释放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T2噬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①有毒R型 ②无毒R型 ③有毒S型 ④无毒S型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2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
A.l∶2∶3∶4    B.3∶4∶l∶2
C.4∶3∶2∶1    D.1∶3∶2∶4
26.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
A.2和1   B.0.5和0.5    C.0.5和1   D.1和1
27.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 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28.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29.假设将1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产生后,含有15N的DNA所占的比例为( )
A.0 B.25% C.50% D.100%
30.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一定需要的酶是( )
A.DNA酶 B.限制性内切酶
C.RNA聚合酶 D.DNA聚合酶
31.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B.一个DNA包括两个RNA
C.一般DNA是两条链,RNA是单链
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
33.转运RNA的功能是(  )
A.决定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完全取代DNA
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D.运输氨基酸,识别信使RNA的遗传密码
34.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和翻译
35.反密码子是指(  )
A.D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对 B.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C.t RNA上的三个碱基 D.r RNA上三个碱基
36.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
A.3 000个和3 000个 B.1 000个和2 000个
C.2 000个和4 000个 D.3 000个和6 000个
37.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 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A.8 000    B.4 000      C.16 000     D.20
38.中心法则是指( )
A.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过程
B.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及表达过程
C.DNA复制以及转录和逆转录的过程
D.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及传递过程
3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
40.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包括A和B两种方式
第二卷
二、填空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一分,共40分)
41.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_______。
(2)F1红果的基因型是 _______,F2红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
42.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4分)
(1)该病属于_________ 染色体    性遗传病
(2)III 8的基因型是        ;
(3)III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如果III 8与III 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43.下图所示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           ,
结论是                  。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               ,
结论是                    。
(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
44.下图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
(4)B图是_________ 分裂 _________ 时期。
47.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部分。
(2)图中I是______________。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II______________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4)根据上面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填写下表(请查教材中的“20种氢基酸的密码子表”)
DNA C
mRNA G A
tRNA U
氨基酸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期中考试卷
生物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答案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
42、(1) _________、    。
(2)        ;
(3)       。
(4)     。
43、(1)           ,
                 。
(2)               ,
                   。
(3) 。
44、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4) _________ 分裂 _________ 时期。
45、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
DNA C
mRNA G A
tRNA U
氨基酸
44.(1)C;A和B   (2)4  (3)4;8;8 (4) 有丝分裂 中期
45.(1)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2)tRNA 核糖体 TGATTCGAA (3)C
(4)
DNA T T
G A A
mRNA A
tRNA C U
氨基酸 谷氨酸

10
1
2
3
7
8
4
5
9
6




得分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答卷卡11至13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爆发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成功的历史事件是指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
A. 资本主义制度 B. 沙皇专制制度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斯图亚特王朝
20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那个历史事件有关
A.俄国十月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D. 中国清王朝的推翻
二战后,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和谁有关
A.丘吉尔 B.罗斯福 C.马歇尔 D.尼克松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
C.“柏林墙”的修筑 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
战后初期,面对经济困难与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 B.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
C.加强内部联合 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稳步增长得到那个国家的支持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军事领域
二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
A.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 D.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苏联的直接解体和哪个事件有关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 斯大林改革 D.列宁改革
中国古代农耕中最早使用的铁犁牛耕出现于
A战国 B春秋 C唐朝 D明朝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景德镇 B佛山镇 C唐山 D苏州
右图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A.麻 B.丝 C.棉 D.化纤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最有实力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交通运输业 C冶金业 D机器制造业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总统拥有以下哪些权力
①行政权 ②间接立法权 ③军队 指挥权 ④间接司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④
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发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
B.造成国际局势一次次紧张
C.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D.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毫无进步作用
战后欧共体的诞生说法错误的是
A.旨在促进经济的发展  B.带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C.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 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下列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发生于1962年10月 ②反映了苏联同美国争霸
③反映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④反映了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③  D.①③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几大力量中心 B.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的水排鼓风冶铁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有
①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②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③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④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礼记·典礼》载:“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文字反映当时的手工业性质是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从诗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扬州草市繁华 B.扬州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特点
C.出现私家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的唯一经济中心
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 )
① 丝织 ② 青铜 ③ 瓷器 ④电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明中后期“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制度的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投向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海禁政策
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封建统治
C.是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D.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相适应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是
A.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 B.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D.对封建势力妥协
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业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B洋务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高涨 D实业救国热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材料题
4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2分)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 (2分)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
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A、B、C分别所对应的内容。(3分)
(2)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
(3)两极格局宣告瓦解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在两极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呈现什么局面?(1分)
4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⑵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有哪些基本特点?(6分)
44、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 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2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
材料题
1、(1)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2分)形成责任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2分)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
(4)主题: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分)
2、(1)内容: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3分)
(2)因素:欧共体形成(欧洲一体化)、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4分)
(3)事件:苏联解体(2分);局面:一超多强(1分)
3、⑴时间:春秋时期。
⑵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
4、解析:本题以“宁波帮”为主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中“报名者颇多”及1897年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来分析。第(2)问要依据“雇佣日本工匠”、“洋商……百计阻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3)问要依据“轧花厂”、“火柴厂”、“缫丝纺纱各厂”来分析回答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三问。
答案:


铁幕
演说
A
(1947)
B
北约
组织
C
(1955)
经济互助委员会
情报局
(1947)
序 幕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答卷卡7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泥淖( nào ) 汗涔涔( cén ) 铿( kēng )锵 风驰电掣( chè )
B.玉骢( cōng ) 霎时( shà ) 泠泠( líng ) 蹙眉( cù )
C.倜( tì )傥 酣睡( hān ) 鞭笞( chī ) 不落窠 ( kē )臼
D.饿殍( fú ) 莅( lì )临 熟稔( niǎn ) 脍( kuài )炙人口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连日来,广东海陵岛国内外旅游人数激增,游客纷至沓来,意欲一睹“南海1号”古沉船的神秘容貌。
B.新西兰这位所谓的专家就一个虚拟的话题来推测中国会派军队去保护侨民,纯属张冠李戴,这种揣测既没根据,也没道理。
C.即使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示愿意出资,对于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护热带雨林,这点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D.中国与美国都面临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危如累卵;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②有的尚未插秧
③田地里积水盈盈 ④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 没有。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 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 宽恕 不由自主 B.竟然 宽恕 不由自主
C.竟然 饶恕 情不自禁 D.果然 饶恕 情不自禁
6.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二、文言阅读(共16分 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树木)
C.七十者衣帛食肉(衣:yì,穿) D.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 彘:猪)
8.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9.下列各组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句子是( )
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①②⑤ B. ③④⑥ C.①②⑦ D.③④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
B. 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
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80分)
得 分
阅卷人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名句默写。(8分)
12.蜀道之难,
13.丛菊两开他日泪, 。
14. ,不尽长江滚滚来。
1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16.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1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19.为天下笑者,何也? 。
四、诗词鉴赏(6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0.“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2分)
21.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4分)
五、小说阅读(14分)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警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特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位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向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石阶,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来前一晚上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可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22.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2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选文中四次写到伽西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4分)
答:
24.爱斯梅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5.读完选文,你有哪些启示?(3分)
答:
六、语言表达(8分)
26.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4分)
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他。
27.在一次语文课前“五分钟健脑操”活动中,老师说:“我乡下亲戚们的孩子中,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小军。他爸爸是我的表哥,他信奉‘儿多家势望’,生了三个儿子;他又觉得‘女儿是爹的酒坛子’却未能如愿。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请问同学们那还一个叫什么名字?”不少同学们脱口回答:“叫小毛!”李老师笑问:“是吗 ”回答“叫三毛”“叫小毛”的同学思忖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叫小军。”老师笑了笑,让大家讨论答错了的原因何在。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2分)
(1)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
(2)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28. 请为下列公共场所拟提示语(任选两条)。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得体。
示例:网吧——光标闪闪抒心语;键盘声声送文明。
(1)洗水池:
(2)居民区:
(3)风景区:
29、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才华正逐渐融入团队的协作精神,人们必将更加青睐团队精神。在团队中,队员甘愿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团队的成就,而团队的领导者,亦常常将自己摆在普通人的位置上。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实现团队内部资源的最佳调配,从而以统一、有力的姿态去迎接外在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并期望最终的胜利。团队精神的外在体现:只有100分或0分,没有60分。
读了上述材料,你是怎样看待“团队精神”的?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优美的自然景观,精美的艺术品,会让我们感动;伟人崇高的精神,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会让我们感动;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会让我们感动;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开花谢,也会让我们感动……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期中考试卷
语文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文言阅读(16分)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______
(2)______
三.名句默写。(8分)()
12.蜀道之难,
13. 丛菊两开他日泪,
14. ,不尽长江滚滚来。
15.此情可待成追忆,
16.同是天涯沦落人, !
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19.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诗词鉴赏(6分)
20.______
21.______
五、小说阅读(14分)
22.
23.
24.
25.
六、语言表达(8分)
26.
27.(1)
(2)
28.
开远四中2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三、名句默写(答案略)
四、诗词鉴赏
20、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西莫多和众人,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化身的形象。
25.①要学会宽容;②给每个人都留有改过的机会;③善良能感化丑恶的灵魂;④真善美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2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7 (1)没有注意语言中的暗示(提示);没有全面地把握语言中的信息;对前面提示的信息容易忽视。(答对其一即对。)(2)受惯性思维(思维定势)的影响;按“大毛”“二毛”的顺序,随意推断叫“三毛”或“小毛”。(答对其一即对。)
28. (1)洗水池:爱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2)居民区: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形象。(3)风景区: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29.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得分
20×20=400
20×20=400
20×20=400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物理量是标量 (  )
A.位移  B.力 C.路程  D.速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 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 )
4、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桌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桌面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 一辆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行驶,遇紧急情况刹车,其加速度大小为2m/s,则汽车从刹车开始6s内的位移为 ( )
A 24m B 25m C 60m D 96m
6、关于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大
B.它运行的角速度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小
C.它运行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D.它定点在北京正上方,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8、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不相等
9、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 = mB> mC,则三个卫星( )
A. 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
B. 周期关系是TAC. 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A>aB>aC
10、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①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
②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③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④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全对得4分,选对一个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送装置,a、b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两点,c处在O1轮上,且有ra=2rb=2r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va=vb B. a= b C.va=vc D. a= c
12、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B.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不相同
C.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 D.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13、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估算该女运动员 ( )
A. 受到的拉力为
B. 受到的拉力为2G
C. 向心加速度为g
D. 向心加速度为2g
14、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A静止(相对空间舱)“站”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 B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宇航员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 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与他在“地面”上所受重力相等
C. 宇航员A与“地面”B之间无弹力作用
D. 若宇航员A将手中一小球无初速(相对于空间舱)释
放,该小球将落到“地面”上
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4页答题表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第Ⅰ卷请妥善保存。
3.第Ⅱ卷共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二、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
15、(4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16、(4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受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后,1s末的速度为 m/s,位移为 m 。
17、(6分)一个小物体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如图1所示,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的受 个力作用,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 提供,方向 。
图1 图3
18、(4分)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①A球的角速度必 B球的角速度,②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 B球对筒壁的压力。(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
19、(4分)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4:1,则:(1)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2)海王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
20、(8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斜槽末端要 ,且要求小球要从 释放,现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3所示,小球由A到B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计算题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4分)
21、(7分)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则(取g=10m/s2):
(1)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2)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22、(8分)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离地高3.75m处以5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g=l0)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23、(9分)我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州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为多大?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为多少?
三、填空题(30分)
15、(4分)牛顿,卡文迪许。 16、(4分) 5m/s , 2.5m 。
17、3,静摩擦力,指向圆心。 18、小于,等于。
19、2:1,8:1。 20、水平,同一位置,0.05s,1m/s。
四、计算题题(24分)
θ
O
P
图2
B
A
预定圆轨道
地球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答卷卡6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据题意回答1-2题: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大洲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2、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消费水平 D、生产能力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基础 B.科技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交通和绿地
6、关于城市地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由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决定,由市中心向外直线递减
B、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种活动中,工业的付租水平最高
C.一个地区的知名度也能影响该地区的地租水平
D、地租水平与历史因素无关,它是由行业竞争决定的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为城市化。据此回答7-8题
7.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数量增加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A.起步早、发展快 B.起步晚、水平高
C.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 D.起步晚,目前的发展速度快
9.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
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
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10.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下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示曲线反映出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
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
大城市用地规模会不断扩大
D.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
12.③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 C.居住紧张 D.社会治安混乱
13.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14.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15.有关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具有同步性
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
16、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B.1.43% C.0.9% D.1.2%
18.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19.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20.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C.任何城市的等级是相同的
D.我国城市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类
2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2.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中,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布规律是( )
A.互不交错、相间排列           B.背向发展,相互远离
C.彼此混合、交叉分布           D.相互为邻、浑然一体
23.下列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
A.草场、森林 B.石油、天然气 C.农作物、草原 D.煤炭、地热
2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5.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 C. 市场 D.政策
26、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27、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A.是典型的粗放型放牧业
B.是典型的自给型乳畜业
C.是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商品性谷物农业
D.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28.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A.水稻、小麦 B.玉米、小麦 C.小麦、高粱 D.水稻、玉米
2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30.下列哪项农业生产成果不属于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
A.通过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B.缓坡修筑梯田
C.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D.发展节水农业
在蔬菜、花卉等的栽培方面,发达国家采用玻璃温室,生产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多采用塑料大棚。回答31—33题。
31.这种温室农业属于
A.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农业
32.玻璃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33.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应北京市,主要依据是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优良的品质和政策优势 ④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撒哈拉沙漠中的风暴 B.2010年我国南方的冰雪天气
C.亚马孙雨林中的持续强降雨 D.长乐拉丁酒吧“1·31”重大火灾
35.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6、37题
3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7.人类改良盐碱地,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某些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这说明
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B.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C.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D.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38. 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洁净的环境 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39.下列措施中,既能起到防暴雨洪涝灾害,又能起到防旱灾作用的是
①整治河道 ②修建水库 ③植树造林 ④打机井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
40.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
B.北方热量少、水分多,南方热量多,水分少
C.西北干旱地区光照多,风力大
D.西南湿润区光照少,生物种类多
41.影响人口分布最基本的因素是
A.历史 B.政策 C.自然环境 D.经济水平
42.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估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无法估算
B.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D.可以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43.下列关于人口移动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人口移动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C.人口移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D.人口移动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44.现代环境人口容量比原始社会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B.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
45. 不适宜海南岛发展的农业项目是
A.反季节蔬菜生产B.大规模油菜生产C早熟水果栽培D.生态旅游农业
46.中国城市的发展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很明显,因此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
A.交通网络的进一步畅通
B.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C.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如何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7.下列工业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A.化工厂、电镀厂 B.印刷厂、纺织厂
C.玩具厂、皮鞋厂 D.面粉厂、食品厂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新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48—50题
48.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49.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50.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利于企业
A.快速交货,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B.缩短产品研发的时间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 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期中考试卷
地理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答案
考生用2B铅笔填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3.[A][B][C][D] 8.[A][B][C][D] 13. [A][B][C][D] 18.[A][B][C][D]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21.[A][B][C][D] 26.[A][B][C][D] 31.[A][B][C][D] 36.[A][B][C][D]22.[A][B][C][D] 27.[A][B][C][D] 32.[A][B][C][D] 37.[A][B][C][D]23.[A][B][C][D] 28.[A][B][C][D] 33.[A][B][C][D] 38.[A][B][C][D]24.[A][B][C][D] 29.[A][B][C][D] 34.[A][B][C][D] 39.[A][B][C][D]25.[A][B][C][D] 30.[A][B][C][D] 35.[A][B][C][D] 40.[A][B][C][D]41.[A][B][C][D] 46.[A][B][C][D] 42.[A][B][C][D] 47.[A][B][C][D] 43.[A][B][C][D] 48.[A][B][C][D]44.[A][B][C][D] 49.[A][B][C][D] 45.[A][B][C][D] 50.[A][B][C][D]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51.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6分)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_________指向型工业。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52.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的情况,简述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4分)
5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泥石流、地震带、火山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至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个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中泥石流的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当地的危害,列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众多,对家产品需求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另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的土地约4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祖国的半壁江山!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分施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使土壤变得板结。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是: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________,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施用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材料中“对现有土地的过分使用”主要指__________(多选)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区实际载畜量大大超过理论载畜量
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
5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是沿河而设,这主要得益于河流的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3)试分析后来影响该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这说明城市区位因素中,________因素的变化从古至今都对城市区位有重要影响。
(4)计划在图中①②③三个地点分别建设火电厂、服装厂和自来水厂,请你选址并说明理由。
①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1、6分
(1)市场 (1)
(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 (2)
(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3)
(1)西南地区(2)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4)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小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6)
54、12分
(1)水土流失,毁林开荒;土壤侵蚀和荒漠化,土地过分使用;土壤污染过量,施用化肥
(2)38%;喷洒农药;污水灌溉
(3)BCD
55、 13分
(1)供水 运输(2分)
(2)铁路运输的发展;交通(2分)
(3)①自来水厂(1分)位于河流上游,水质优;(2分)
②火电厂(1分)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铁路;(2分)
③服装厂(1分)无污染且需要大量劳动力,适宜布局在居民区靠近消费市场
得分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答卷卡5至7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F-19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Fe-56 K-39 Ba-137 Na-23 Mg-24 Al-27 Ca-40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倡导开私家车的人乘公交车上下班 B.国家减免小排量轿车的购置税
C.政府鼓励科研和生产部门开发、利用太阳能 D.加快开发石油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碳”,它外形类似海绵,密度极小,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
A.同种物质    B.不同密度的核素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3Cl B.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苯的分子式
6.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
A.合金 B.半导体材料 C.催化剂 D.农药
7.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8.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9.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10.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 2SO2+O22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1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
1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的是 ( )
A.乙烷 B.甲烷 C.苯 D.乙烯
13.
如图所示为普通锌锰电池(即干电池)的组成和结构示意图,其中MnO2的作用是吸收正极放出的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是正极,MnO2是负极 B.锌是负极,MnO2是正极
C.锌是正极,石墨棒是负极 D.锌是负极,石墨棒是正极
1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CH4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 B.C2H4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C.苯与溴水混合后振荡,水层褪色 D.C2H4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1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水与冰 B.O2与O3
C. D.
16.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减小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能减小反应速率
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7.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18.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19.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A.H2O B.CaCl2 C.KOH D.NH3
20.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 /L ,在此时间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 mol /(L·s)。则此一段时间是 ( )
A.1秒 B.2秒 C.0.44秒 D.1.33秒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期中考试卷
化学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36分)
21.(1)在H、H、H、Mg、Mg和Cu中共有___ ___种元素,__ ____种原子。
(2) 射线是由 粒子组成的, 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质量数等于4,由此推断 粒子带有_________个中子。
22.原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装置。电子表所用的某种钮扣电池的电极材料为Zn和Ag2O,电解质溶液为KOH,其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电池的负极是_____ _______,正极发生的是_______ 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ⅠA ⅧA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⑧
3 ⑤ ⑥ ⑦ 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_____ 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具有______ ______性(填“氧化性”、“还原性”);
(2)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 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应是______ 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5)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_____ _______,结构简式____ 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 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 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三、计算题(4分)
某一定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了4.48L氢气,若所用盐酸的浓度为0.5mol/L,则至少需要盐酸的体积为多少升?
二、填空题(36分)
21、(1)3, 6 (2)2
22、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 Zn 还原反应 Zn+Ag2O=2Ag+ZnO
23、(1)第二周期ⅥA 氧化性 (2)PH3<H2S<H2O
(3)
(4)2Na+O2Na2O2 放热 (5)
24、(1)  H2C=CH2 (2)BD (3)ACD
三、计算题(4分)
解:设需盐酸体积为V
Fe + 2HCl = FeCl2 + H2↑
2mol 22.4L
0.5mol/L×V 4.48L
2mol ÷ (0.5mol/L×V ) = 22.4L ÷ 4.48L
V = 0.8L
答: 略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答卷卡4至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
A、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结构 B、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模块结构
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D、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2、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本的结果就是总体的结果
B、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
C、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平均状态
D、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稳定
4、下面是判断框的是( )
A、 B、 C、 D、
5、我校检查学生作业时,抽出每班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运用的是( )
A、分层抽样 B、抽签抽样 C、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6、某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商店共1500家,它们的家数之比为1∶5∶9.用分层抽样抽取其中的30家进行调查,则中型商店应抽出( )家。
A、10 B、18 C、2 D、20
7、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
A、324(5) B、323(5) C、 233(5) D、332(5)
8、同时掷两个骰子,向上点数和为5的概率为( )
A、4 B、 C、 D、
9、若总体容量为524,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样。当抽样间隔为( )时不需要剔除个体。
A、4 B、5 C、12 D、3
10、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然后分层抽样
11、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
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A、5,15,25,35,45 B、1,2,3,4,5 C、2,4,6,8,10 D、 4,13,22,31,40
12、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3,则当( )时一定有P(B)=0.7
A、A与B互斥 B、A与B对立  C、 D、 A不包含B
13、方程,半径为2的圆,则的值依次为( )
A、2、4、4 B、-2、4、4 C、2、-4、4 D、2、-4、-4
14、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
A、22 B、46 C、 D、190
15、某路口,红灯时间为30秒,黄灯时间为5秒,绿灯时间为45秒,当你到这个路口时,看到黄灯的概率是( )
A、 B、 C、 D、
16、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n=5s=0WHILE s<15 s=s+n n=n-1WENDPRINT nEND
A、–1 B、0 C、1 D、2
17、已知样本x1,x2,x3,…,xn的平均数为x,标准差为s,那么样本3x1-50,3x2-50,3x3-50,…,3xn-50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
A、 ,s B、3,3s C、3-50,3s-50 D、3-50,3s
18、图1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 )
A、62 B、63 C、64 D、65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期中考试卷
数学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9、以点A(1,4)、B(3,-2)为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圆的方程为 .
20、下列算法语句表示的函数是____________
21、某校高中部有三个年级,其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85的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抽取了75人,高二年级抽取了60人,则高中部共有__ __名学生。
22、如图,在边长为5cm的正方形中挖去直角边长为4cm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现有均匀的粒子散落在正方形中,问粒子落在中间带形区域的概率是__
三、解答题(共30分,其中23、24题各7分,25、26题各8分)
23、 已知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时速在的汽车大约有多少辆?
若时速大于等于60为超速,则有多少车辆超速?
24、(本题满分10分)
某化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单位:kg),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
甲:102,101,99,98, 103,98,99;
乙:110,115,90,85,75,115,110.
(1)这种抽样方法是哪一种方法?
(2)试计算甲、乙两个车间产品重量的平均数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产品较稳定。
25、(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公务员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是0.3、0.2、0.1、0.4,求:
(1)他乘火车或乘飞机去的概率;
(2)他不乘轮船去的概率;
(3)如果他乘交通工具去的概率为0.5,请问他有可能是乘何种交通工具去的?
26、已知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圆与轴相切,若圆截直线得弦长为,求圆的方程.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期中考数学答案
21、
22、3700
三、解答题(共30分,其中23、24题各7分,25、26题各8分)
23、(1)时速在的汽车的频率为:
所以,共有辆.
(2)时速大于等于60的汽车的频率为:
所以,共有辆.
25、解:设乘火车去开会为事件A,乘轮船去开会为事件B, 乘汽车去开会为事件C,乘飞机去开会为事件D,它们彼此互斥。…………….2分


第14题
If    Then
Else
End If
第22题
第20题
时速(km)
0 01
0 02
0 03
0 04
频率
组距
40
50
60
70
80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4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温家宝总理指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C.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我国,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C.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性义务,体现了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D.它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有的中学生认为:“政治是大人、政府官员的事,政治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②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③是错误的,说明该同学缺乏公民的责任感,不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④是错误的,因为中学生都具有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A.业主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居民委员会 D.乡人民政府5.我国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 C.间接选举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A.提案权 B.监督权C.质询权 D.议政权7.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   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
8.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是由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B.我国政府的职能决定的
C.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D.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决定的
9.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今年经济形势,国家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通货膨胀。这体现了政府在行使的国家职能是
A、市场监管 B、经济调节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10.最近以来,某些政府官员因安全事故、事件而纷纷遭遇“问责”,有问题的官员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我国的行政问责制 ①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④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平民总理”温家宝曾向媒体和官员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段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B、为人民服务 求真务实
C、对人民负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对人民负责 求真务实
1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在我国,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14.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审计部门的监督 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城管执法人员一发现小摊贩占道卖东西立即依据《城市综合治理条例》没收其商品。此举
A、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是依照法律法规办事 B、是合法行政,但欠合理
C、侵害了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D、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便民和诚实守信
16.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要作《政府工作报告》,并经各位人大代表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在行使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
③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组织活动基本原则 ④国务院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人大代表必须把密切联系选民,反映民意、履行职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来自人民,要对人民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④人民代表要自觉接受选民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 ,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
B、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三权分立 C、对人民负责 D、平等自愿
2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依法治国
22.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④二者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B.现行宪法和法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四项基本原则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起来
2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这就是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已不存在民族分裂势力和民族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或无神的辩论
C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D.有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的自由
27.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综合国力 B.国家性质 C.国家利益 D.国际竞争
28.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了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和对外贸易,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制约着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制约着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这主要说明
A.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是国家间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决定因素
B.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展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C.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是各国竞争的重点
D.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29.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30.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和安邻、睦邻、友邻、富邻政策,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体现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活动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结盟关系 D.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开远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卷
政治答卷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考号、姓名等项目认真填写在密封线内的指定位置。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卡内,填写在答卷卡密封线内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卡,试卷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简答题(本题包括6题,共40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温家宝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当长期坚持下去。
3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4分)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6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部职工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二要严格行业安全准入。三要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四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五要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重组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工艺、装备。
32.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如何履行职能。(8分)
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
33.(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的?(4分)
(2)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4分)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34. 为什么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 (4分)
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三个不容”,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不断发挥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3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6分)
2010年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主题,就“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4个议题展开讨论,达成47项具体成果。中美关系具有“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它的复杂性、深刻性和战略性始终交织在一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合作的主流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一年来的起伏,让人们对这个道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化“斗”为“和”,化“猜忌”为“互信”的关键在于,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之所以平稳中有波折、高潮后有低潮,就是在尊重对方核心利益方面出了问题。
36.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1.(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4分)
(1)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6分)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分)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同时,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2分)
33.(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的?(4分)
34. 为什么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 (4分)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
(2)只有坚持这一领导核心,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