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2019·阜宁模拟)居住在如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大豆 C.玉米 D.粟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图片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穴式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2018七上·北碚期末)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可知,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他们各自的贡献。
3.(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打击匈奴 D.儒家学说
【答案】D
【知识点】“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解析】【分析】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说秦皇汉武”二人在对待儒家学说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诗句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4.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关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C项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是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正确的归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识记能力。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需要准确识记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5.(2019·阜宁模拟)观察如图所示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  )
A.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
B.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
【答案】C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世界各地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洛杉矶唐人街、伦敦唐人街和巴黎唐人街等华人聚居的地方,体现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仔细分析备选项,看备选项是否和题干信息吻合。
6.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A.金属钱币使用不便 B.南方经济发展
C.海外贸易繁荣 D.商业经济发达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16家富户主持印造了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市场上流通,叫做“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纸币相关的知识点。
7.(2019·广东模拟)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外轮的损失意味的是清朝的挣钱,也就是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是考试的重点,客观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2019·广东模拟)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二事变 D.九一八事变
【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歌谣中“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这两个关键信息,1945—14=1931可知“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日军在四个多月内侵占了东北三省,直到十四年后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才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内容,是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抗日战争的背景,难度不大。
9.(2019·湛江模拟)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联共抗日 B.反蒋抗日 C.逼蒋抗日 D.国共合作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内容,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就是逼蒋抗日,本题难度不大。
10.(2019·广东模拟)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解放军以神速动作,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孤立据点,截断敌军难逃和西窜的通路,华北敌军成了“瓮中之鳖”。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对三大战役进行比较分析,是考试的重难点。
11.(2019·广东模拟)“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中外纪闻》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题干中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申报》。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申报》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重要的报刊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2.(2019·阜宁模拟)改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持续动力,下列对我国新时期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②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特色商品经济体制
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②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新时期改革的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土地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③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13.(2019·朝阳模拟)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坡,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坡”“创客之城”等美誉。“它”是指(  )
A.汕头 B.厦门 C.海南 D.深圳
【答案】D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坡”“创客之城”等美誉。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1980年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4.(2019九下·安庆月考)《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他们认为:“故土残缺不全是令人不能忍受的。”条约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凡尔赛和约》(  )
A.加剧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B.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播下新的仇恨和战争种子
【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他们认为:“故土残缺不全是令人不能忍受的。”条约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凡尔赛和约》播下新的仇恨和战争种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宰割了德国,引起了德国人民的不满与痛恨。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由此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利益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列强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播下了仇恨和战争的种子。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要注意的重难点是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切忌抛开题干信息想当然。
15.(2019·阜宁模拟)“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这一“独特实验”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D.苏联成立
【答案】C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材料中“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经济大危机。此时的苏联正在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因此“独特实验”指的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答案。
16.(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巴顿将军提到的“海岸登陆”的地点是(  )
A.敦刻尔克 B.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 D.中途岛
【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材料反映的正是盟军诺曼底登录的事件。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7.(2019·泰州模拟)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群雄竞起”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容,二战后,世界逐渐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西欧与日本,社会主义国家等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18.(2019·霞山模拟)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B.机器轰鸣,火车奔驰
C.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D.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现象的是在线购物,网络订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牢记基础知识。解答时只要牢记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即可。
19.(2019·阜宁模拟)请根据图示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  )

A.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两极格局演变
B.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演变
【答案】C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欧盟实力增强,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仔细分析备选项,看备选项是否和题干信息吻合。
20.(2019·阜宁模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下列不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  )
A.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D.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贸易组织。二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的推动下,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选项BCD,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10分)
21.(2019·阜宁模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朝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秦帝国2:纵横》讲述的是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泰国惠文王时期,君臣携手,纵横捭闺,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启良先生在《中国文明史》中说:秦朝建立后,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郡县是相对于分封而言的,二者之不同,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如图),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说说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上的不同。
【答案】(1)支持;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建立县制。
(3)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4)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假如我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我会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也就是把乡、邑、聚合并成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后历朝历代都保留了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到现在,影响深远。(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周王之下等级最高的是诸侯。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故答案为:(1)支持;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建立县制。
(3)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4)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点评】(1)(2)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细心、牢记基础知识即可。
(3)此题要掌握评价的方法,即看目的是否达到,不要只关注个人的生死荣辱。
(4)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基础知识。
22.(2019·阜宁模拟)回顾近代屈辱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校历史兴趣小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迟,绘制了如图。
材料二: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然而你可知道中国这个东方神奇而古老的国度曾饱受欺凌、历尽沧桑一无数的仨人志士为之而不懈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回答: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什么历史事件?
(2)在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一条约哪一条款?
②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③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近代中国,国运衰微,无数仁人志士展开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请分别列举A段至B段中无数不懈努力奋斗的仁人志士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简述其爱国救亡的事迹。
(4)综合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对于A段和B段历史,写下你的感想。
【答案】(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林则徐——虎门销烟;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
(4)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林则徐禁烟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1)观察材料图片可知,A段指的是从1840到1900年,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①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②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③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3)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李鸿章发动洋务运动;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4)综合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对于A段和B段历史,我的感想是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林则徐——虎门销烟;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
(4)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点评】结合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本题的重难点。易错点是不理解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细心读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联系,找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回答,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3.(2019·阜宁模拟)经济建设是每个国家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材料四;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4)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5)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
【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罗斯福。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3)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4)成立欧共体或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舞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
(5)共同成效: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包括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等在内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病、过失和错误。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表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解决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根据“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结合所学可知“他”是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据所学知,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美苏冷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开始大力扶持日本,为日本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为日本提供了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日本还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4)二战后,西欧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认识到了联合的必要性。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联合的第一步,1967年成立了欧共体,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5)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1927年,苏俄的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经济政治危机缓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生的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社会危机缓和,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将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进行归纳整理,围绕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政权。
故答案为:(1)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罗斯福。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3)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4)成立欧共体或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舞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
(5)共同成效: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点评】结合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本题的重难点。易错点是不理解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细心读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联系,找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回答。
1 / 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2019·阜宁模拟)居住在如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大豆 C.玉米 D.粟
2.(2018七上·北碚期末)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3.(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打击匈奴 D.儒家学说
4.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
5.(2019·阜宁模拟)观察如图所示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  )
A.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
B.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
6.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A.金属钱币使用不便 B.南方经济发展
C.海外贸易繁荣 D.商业经济发达
7.(2019·广东模拟)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8.(2019·广东模拟)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二事变 D.九一八事变
9.(2019·湛江模拟)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联共抗日 B.反蒋抗日 C.逼蒋抗日 D.国共合作
10.(2019·广东模拟)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1.(2019·广东模拟)“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中外纪闻》
12.(2019·阜宁模拟)改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持续动力,下列对我国新时期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②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特色商品经济体制
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2019·朝阳模拟)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坡,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坡”“创客之城”等美誉。“它”是指(  )
A.汕头 B.厦门 C.海南 D.深圳
14.(2019九下·安庆月考)《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他们认为:“故土残缺不全是令人不能忍受的。”条约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凡尔赛和约》(  )
A.加剧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B.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播下新的仇恨和战争种子
15.(2019·阜宁模拟)“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这一“独特实验”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D.苏联成立
16.(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巴顿将军提到的“海岸登陆”的地点是(  )
A.敦刻尔克 B.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 D.中途岛
17.(2019·泰州模拟)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8.(2019·霞山模拟)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B.机器轰鸣,火车奔驰
C.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D.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19.(2019·阜宁模拟)请根据图示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  )

A.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两极格局演变
B.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演变
20.(2019·阜宁模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下列不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  )
A.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D.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10分)
21.(2019·阜宁模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朝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秦帝国2:纵横》讲述的是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泰国惠文王时期,君臣携手,纵横捭闺,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启良先生在《中国文明史》中说:秦朝建立后,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郡县是相对于分封而言的,二者之不同,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如图),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说说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上的不同。
22.(2019·阜宁模拟)回顾近代屈辱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校历史兴趣小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迟,绘制了如图。
材料二: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然而你可知道中国这个东方神奇而古老的国度曾饱受欺凌、历尽沧桑一无数的仨人志士为之而不懈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回答: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什么历史事件?
(2)在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一条约哪一条款?
②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③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近代中国,国运衰微,无数仁人志士展开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请分别列举A段至B段中无数不懈努力奋斗的仁人志士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简述其爱国救亡的事迹。
(4)综合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对于A段和B段历史,写下你的感想。
23.(2019·阜宁模拟)经济建设是每个国家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材料四;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4)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5)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图片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穴式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可知,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他们各自的贡献。
3.【答案】D
【知识点】“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解析】【分析】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说秦皇汉武”二人在对待儒家学说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诗句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科举考试的变化
【解析】【分析】关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C项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是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正确的归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识记能力。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需要准确识记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5.【答案】C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世界各地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洛杉矶唐人街、伦敦唐人街和巴黎唐人街等华人聚居的地方,体现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仔细分析备选项,看备选项是否和题干信息吻合。
6.【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16家富户主持印造了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市场上流通,叫做“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纸币相关的知识点。
7.【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外轮的损失意味的是清朝的挣钱,也就是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是考试的重点,客观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歌谣中“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这两个关键信息,1945—14=1931可知“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日军在四个多月内侵占了东北三省,直到十四年后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才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内容,是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抗日战争的背景,难度不大。
9.【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内容,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就是逼蒋抗日,本题难度不大。
10.【答案】B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解放军以神速动作,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孤立据点,截断敌军难逃和西窜的通路,华北敌军成了“瓮中之鳖”。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对三大战役进行比较分析,是考试的重难点。
11.【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题干中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申报》。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申报》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重要的报刊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2.【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②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新时期改革的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土地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③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13.【答案】D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坡”“创客之城”等美誉。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握1980年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他们认为:“故土残缺不全是令人不能忍受的。”条约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凡尔赛和约》播下新的仇恨和战争种子。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宰割了德国,引起了德国人民的不满与痛恨。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由此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利益基本上得到协调,但列强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播下了仇恨和战争的种子。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要注意的重难点是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切忌抛开题干信息想当然。
15.【答案】C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材料中“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经济大危机。此时的苏联正在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因此“独特实验”指的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答案。
16.【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材料反映的正是盟军诺曼底登录的事件。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7.【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群雄竞起”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容,二战后,世界逐渐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西欧与日本,社会主义国家等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18.【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现象的是在线购物,网络订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牢记基础知识。解答时只要牢记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即可。
19.【答案】C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欧盟实力增强,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重难点是结合题干信息对备选项的理解。易错点是对不理解材料信息和备选项,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仔细分析备选项,看备选项是否和题干信息吻合。
20.【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贸易组织。二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的推动下,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选项BCD,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1.【答案】(1)支持;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建立县制。
(3)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4)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假如我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我会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也就是把乡、邑、聚合并成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后历朝历代都保留了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到现在,影响深远。(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周王之下等级最高的是诸侯。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故答案为:(1)支持;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建立县制。
(3)黄鹏同学侧重于商鞅变法的结果,刘芳同学侧重于商鞅的个人命运。应该采用全面辩证的方法,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4)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由中央任命。
【点评】(1)(2)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细心、牢记基础知识即可。
(3)此题要掌握评价的方法,即看目的是否达到,不要只关注个人的生死荣辱。
(4)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基础知识。
22.【答案】(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林则徐——虎门销烟;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
(4)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林则徐禁烟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1)观察材料图片可知,A段指的是从1840到1900年,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①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②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③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3)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李鸿章发动洋务运动;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4)综合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对于A段和B段历史,我的感想是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②《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林则徐——虎门销烟;李鸿章——洋务运动;康有为——戊戌变法。
(4)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振兴中华。
【点评】结合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本题的重难点。易错点是不理解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细心读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联系,找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回答,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罗斯福。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3)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4)成立欧共体或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舞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
(5)共同成效: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包括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等在内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巨大的成功,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病、过失和错误。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表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解决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根据“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结合所学可知“他”是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据所学知,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美苏冷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开始大力扶持日本,为日本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为日本提供了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日本还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4)二战后,西欧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认识到了联合的必要性。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联合的第一步,1967年成立了欧共体,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5)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1927年,苏俄的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经济政治危机缓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生的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社会危机缓和,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将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进行归纳整理,围绕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政权。
故答案为:(1)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罗斯福。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3)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4)成立欧共体或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舞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
(5)共同成效: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点评】结合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本题的重难点。易错点是不理解材料信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细心读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联系,找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回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