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济南市商河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东济南市商河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资源简介

山东济南市商河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营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2021·商河一模)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2021·商河一模)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体现的汉初政策是(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以武立国
4.(2021·商河一模)下图所示历史阶段的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5.(2021·商河一模)某些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生动写照。“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映的古代著名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6.(2021·商河一模)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纸箱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下列史实属于中日友好交往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7.(2021·商河一模)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B.
C. D.
8.(2021·商河一模)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北宋与西夏和谈
C.民族交流断绝 D.南宋与金议和
9.(2021·菏泽模拟)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的是实物货币,现今又有了网络货币。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0.(2019·东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11.(2019·青岛)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12.(2020·宜昌)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  )
A.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编写《千金方》 D.编写《本草纲目》
13.(2020·东营)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2021·商河一模)“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义和团揭帖 D.《民报》发刊词
15.(2021·商河一模)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6.(2021·商河一模)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点之一,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世纪初,孙中山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平均地权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7.(2017·青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18.(2021·商河一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主法治精神
19.(2021·商河一模)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推出历史人物公仔,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是指(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重庆谈判 D.政治协商会议
20.(2019·历下模拟)2019年4月,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送回国。这些志愿军遗骸将被安葬在(  )
A.抗日战争烈士陵园 B.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C.平津战役烈士陵园 D.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1.(2021·商河一模)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
A. 进行土地改革 B.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2021·商河一模)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A.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3.(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24.(2017·苏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5.(2017·娄底)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综合题
26.(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秦王嬴政”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2)图一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图二说明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27.(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反映的事件
1 左图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此会议是 ① 。
2 左图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的 ② 的情景。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损失惨重。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 左图是毛泽东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地 ③ 。
4 左图是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④ 。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 左图是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的情景。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 ⑤ 。
6 左图是翻身农民丈量土地的情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 ⑥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设计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请你写出①②③④⑤⑥处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
(2)以上图片分区展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展区,应分别摆放哪些图片?(写序号即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但其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对此你有何认识?
28.(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雄浑激昂的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根据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
  “铁人”:①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② 两弹元勋:③
 
精神 ④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华丽转身”后的地位?
(2)上述表格是某中学历史社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的研究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什么?这一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韩非。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著有《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下思想方面的成就。
2.【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故B符合题意;
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故A不符合题意;
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故C不符合题意;
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3.【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可以看出,西汉比秦朝的田赋大为减少,而且还不断降低,以减轻农民负担,这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勤俭治国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
以德化民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以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为切入点,考查休养生息政策。
4.【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西晋的兴衰;南朝的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魏蜀吴并立、西晋、东晋和十六国及南北朝”可判断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政权分立,北人南迁,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C符合题意;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主要指的是隋唐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主要是夏商周时期的主要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苻坚率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故D正确;
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成为巨鹿之战,故A错误;
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援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B错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想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作战,最终曹军大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C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前秦在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相关成语典故 。
6.【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故A符合题意;
玄奘西行到访的是天竺,而非日本,故B不符合题意;
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访日本,故C不符合题意;
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不属于中日友好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鉴真东渡,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7.【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故D符合题意;
A 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是三国时期的灌溉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8.【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后的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A符合题意;
北宋和西夏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
材料体现的宋辽之间和平局面,不是民族交流断绝,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
南宋和金议和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以苏辙在《栾城集》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C选项符合题意。
AD选项是在清朝设置的,排除。
宣政院是在西藏地区设置的,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台湾地方建制的变化,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1.【答案】C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材料“ 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文化交流,C选项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相对迅速,A选项排除。
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选项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12.【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A项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编写《千金方》的是孙思邈,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编写《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走和毁坏了大量文物。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即可作答。
14.【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此这段文字出自《天朝田亩制度》。选项A符合题意;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B排除;
义和团揭帖内容,如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等,C排除;
《民报》发刊词,阐发三民主义思想,D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5.【答案】A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A;
BCD都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但与漫画寓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16.【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其中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故C符合题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与民生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发展经济,与与民生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三民主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7.【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主张;B项实业救国是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主张;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D项戊戌变法的主张为维新变法。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18.【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C正确;
五四运动旨在捍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反帝反封建,并不是支援其他国家的正义斗争,因此没有体现国际主义精神,A排除;
五四运动体现了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但不是核心内涵,B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重点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与影响,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19.【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即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故C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政治协商会议,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没有蒋介石参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20.【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因此这些志愿军遗骸将被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掌握抗美援朝时期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21.【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结合所学,1978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ABC三项在时间上都不符合;
故答案为: D。
【点评】 新中国建立后,党在农村进行的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注意掌握扎实,不要混淆不同政策带来的影响。
22.【答案】D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亚投行反映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体现的是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3.【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题干反映的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后可保留资本主义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而提出的方针,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但是却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故D符合题意。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是我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都与港澳回归无直接关系,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1997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24.【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台湾与大陆两岸关系的相关知识。
25.【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刁难和反驳,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答案】(1)贡献:完成统一;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中央面临地方郡国的威胁;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可知,“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了六国,都城咸阳。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始皇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疏通水道,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依据材料图表信息中央人口、封建人口数量、辖郡的个数,封国的超过了中央的。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面临地方郡国的威胁,诸侯王势力强大;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封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汉武帝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采取了统一的措施;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思想统一,由此得出秦汉时期的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的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其主要特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点评】 本题以二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西汉初期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7.【答案】(1)①中共一大;②南昌起义;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遵义会议;⑤百团大战;⑥《中国土地法大纲》。
(2)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①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②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③1927年,毛泽东等进行了秋收起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⑤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37年七七事变,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故⑤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年到1949年,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党、伟大的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核心;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对图片的分类及依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28.【答案】(1)标志: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高贵品质和精神。
(3)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措施来巩固政权,巩固了“华丽转身”后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可知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像“铁人”、“党的好干部”等为代表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高贵品质和精神。
(3)根据材料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史实。邓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1 / 1山东济南市商河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020·营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韩非。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著有《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下思想方面的成就。
2.(2021·商河一模)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对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这样就削弱了奴隶制贵族的特权,极大地触动旧贵族利益,故B符合题意;
A项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故A不符合题意;
C项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故C不符合题意;
D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3.(2021·商河一模)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体现的汉初政策是(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以武立国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可以看出,西汉比秦朝的田赋大为减少,而且还不断降低,以减轻农民负担,这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勤俭治国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
以德化民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以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为切入点,考查休养生息政策。
4.(2021·商河一模)下图所示历史阶段的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西晋的兴衰;南朝的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魏蜀吴并立、西晋、东晋和十六国及南北朝”可判断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政权分立,北人南迁,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C符合题意;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主要指的是隋唐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主要是夏商周时期的主要特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2021·商河一模)某些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生动写照。“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映的古代著名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苻坚率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故D正确;
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成为巨鹿之战,故A错误;
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援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B错误;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想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作战,最终曹军大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C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前秦在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相关成语典故 。
6.(2021·商河一模)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纸箱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下列史实属于中日友好交往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故A符合题意;
玄奘西行到访的是天竺,而非日本,故B不符合题意;
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访日本,故C不符合题意;
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不属于中日友好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鉴真东渡,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7.(2021·商河一模)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故D符合题意;
A 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是三国时期的灌溉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8.(2021·商河一模)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北宋与西夏和谈
C.民族交流断绝 D.南宋与金议和
【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后的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A符合题意;
北宋和西夏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
材料体现的宋辽之间和平局面,不是民族交流断绝,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
南宋和金议和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以苏辙在《栾城集》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9.(2021·菏泽模拟)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的是实物货币,现今又有了网络货币。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10.(2019·东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答案】C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C选项符合题意。
AD选项是在清朝设置的,排除。
宣政院是在西藏地区设置的,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台湾地方建制的变化,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1.(2019·青岛)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答案】C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材料“ 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文化交流,C选项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相对迅速,A选项排除。
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选项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12.(2020·宜昌)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  )
A.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编写《千金方》 D.编写《本草纲目》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A项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编写《千金方》的是孙思邈,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编写《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3.(2020·东营)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捐赠仪式。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走和毁坏了大量文物。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即可作答。
14.(2021·商河一模)“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义和团揭帖 D.《民报》发刊词
【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因此这段文字出自《天朝田亩制度》。选项A符合题意;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B排除;
义和团揭帖内容,如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等,C排除;
《民报》发刊词,阐发三民主义思想,D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5.(2021·商河一模)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答案】A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A;
BCD都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但与漫画寓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16.(2021·商河一模)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点之一,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世纪初,孙中山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平均地权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其中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故C符合题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与民生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属于发展经济,与与民生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三民主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7.(2017·青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A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主张;B项实业救国是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主张;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D项戊戌变法的主张为维新变法。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18.(2021·商河一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主法治精神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C正确;
五四运动旨在捍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反帝反封建,并不是支援其他国家的正义斗争,因此没有体现国际主义精神,A排除;
五四运动体现了追求民主科学的精神,但不是核心内涵,B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重点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与影响,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19.(2021·商河一模)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推出历史人物公仔,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是指(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重庆谈判 D.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即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故C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政治协商会议,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没有蒋介石参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20.(2019·历下模拟)2019年4月,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送回国。这些志愿军遗骸将被安葬在(  )
A.抗日战争烈士陵园 B.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C.平津战役烈士陵园 D.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因此这些志愿军遗骸将被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掌握抗美援朝时期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21.(2021·商河一模)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
A. 进行土地改革 B.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结合所学,1978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ABC三项在时间上都不符合;
故答案为: D。
【点评】 新中国建立后,党在农村进行的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注意掌握扎实,不要混淆不同政策带来的影响。
22.(2021·商河一模)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A.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答案】D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亚投行反映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体现的是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3.(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题干反映的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后可保留资本主义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而提出的方针,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但是却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故D符合题意。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是我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都与港澳回归无直接关系,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1997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24.(2017·苏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台湾与大陆两岸关系的相关知识。
25.(2017·娄底)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刁难和反驳,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题
26.(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秦王嬴政”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2)图一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图二说明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1)贡献:完成统一;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中央面临地方郡国的威胁;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可知,“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了六国,都城咸阳。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始皇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疏通水道,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依据材料图表信息中央人口、封建人口数量、辖郡的个数,封国的超过了中央的。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面临地方郡国的威胁,诸侯王势力强大;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封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汉武帝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采取了统一的措施;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思想统一,由此得出秦汉时期的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的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其主要特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点评】 本题以二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王嬴政”的历史贡献、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西汉初期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7.(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反映的事件
1 左图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此会议是 ① 。
2 左图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的 ② 的情景。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损失惨重。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 左图是毛泽东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地 ③ 。
4 左图是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④ 。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 左图是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的情景。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 ⑤ 。
6 左图是翻身农民丈量土地的情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 ⑥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设计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请你写出①②③④⑤⑥处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
(2)以上图片分区展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展区,应分别摆放哪些图片?(写序号即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但其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1)①中共一大;②南昌起义;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遵义会议;⑤百团大战;⑥《中国土地法大纲》。
(2)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①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②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③1927年,毛泽东等进行了秋收起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⑤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37年七七事变,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故⑤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年到1949年,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党、伟大的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核心;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对图片的分类及依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28.(2021·商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雄浑激昂的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根据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
  “铁人”:①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② 两弹元勋:③
 
精神 ④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华丽转身”后的地位?
(2)上述表格是某中学历史社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的研究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什么?这一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案】(1)标志: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高贵品质和精神。
(3)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措施来巩固政权,巩固了“华丽转身”后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可知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像“铁人”、“党的好干部”等为代表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高贵品质和精神。
(3)根据材料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史实。邓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