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题,共100分,共3页。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总计30小题,每小题2分)
1、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2011年9月,中国人权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揭示,近30年来我国农民的生存权不断得到保障,发展权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农民的人权状况的变化表明( )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3、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②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标志的是( )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5、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用户爆增至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己悄然到来。有人说,“我的微博我做主,我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种观点( )
A.正确。政治自由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B.正确。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C.错误。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D.错误。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6、“人肉搜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众人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被搜索人的个人信息很快在网上一览无余。“人网搜索”中随意搜索、公布他人信息的做法(  )
A.体现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B.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
C.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正确行使了民主监督的权利
7、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选举方式的选择( )
A.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B.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C.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8、右侧漫画反映了(  )
①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③选举方式的选择要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公民对决策享有监督权 B.公民对决策享有建议权
C.公民对决策享有决定权 D.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
10、2011年l0月21日-23日,第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在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村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国“村长”论坛,被称为中国村长的“奥林匹克”盛会。在我国,村长是( )
A.村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B.村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党员直选产生
C.基层政权组织负责人,由村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D.居委会主任,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
1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村(居)委会越来越多地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属机构,村(居)民自治被“行政化”。村(居)民自治不能被“行政化”,是因为( )
A.村(居)委会是乡(镇)政府的附属机构
B.村(居)委会是村(居)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C.村(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村(居)委会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层组织
12、“首都之窗”是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有利于实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民主监督的有(  )
A.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
B.参加“网上调查”,为北京市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C.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停车位紧张问题,向有关部门求助
D.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反对意见
1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人口大迁徙。“春运”期问,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1年初,某地出台了“春
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漫画中的做法表明政府切实履行了( )
A.政治统治职能 B.公共服务职能
C.市场监管职能 D.经济调节职能
16、某市统计局透露,“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入市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该市政府应该( )
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管职能
C.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17、“12315”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体现了 ( )
①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政府为群众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有效途径
③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 D.①②
18、作为公民,我们在享受政府服务、接受政府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具备以下政治素质和公民意识( )
①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②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
③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④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实施“阳光工程”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B.让市民参与文件的制定
C.树立政府权威 D.实现的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政府行使权力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应当公开其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主要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做到( )
A.合法行政 B.程序正当 C.高效便民 D.权责统一
21、在有些地方,发展就是不断毁掉资源,留下垃圾和污染,产生GDP。如果把排污企业比作老鼠,环保执法人员应该是猫,但结果往往是,猫要靠老鼠供养,老鼠更要靠猫活下去,这是不好的现象。因此( )
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执政
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
C.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22、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 )
A.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B.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D.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23、温家宝在会见新上任的澳门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说:“当前金融危机还在加深和蔓延,你面临的困难还很大。有句话是‘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就是开始就要把工作谋划好、做好,这样你在任期内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团结澳门各界群众,取得新成绩。”“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告诫各级政府( )
A.要不断提高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B.要小心谨慎,不犯任何错误
C.要牢记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决策要符合所有人的意愿
2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通过建立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
信息,以达到加强大众对政府监督的目的。这里所涉及的监督形式是(  )
A.权力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D.社会公众的监督
2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执政
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代行其部分职权
④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8、漫画《问计于民》表明人大代表( )
①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接受人民监督
③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④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9、2012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了58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30、下列对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千上万的留言,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网站和网民渴望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让总理更多地了解民生、民心、民意。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
(1)网民向政府献计献策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4分)
(2)如果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负责的?(10分)
32、材料一 房价越涨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一万多元,其涨幅与深圳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二 清明节期间,墓地使用年限、天价墓、殡仪公司上医院抢“生意”等,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殡葬业的服务规范,是一种“提醒”,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政府部门能力的一大考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青山白化”和“殡葬乱象”?(8分)
33、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1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3个工作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2项专题调研和3次专题询问,办理代表议案506件;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根据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我们及时启动代表法修改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还专门书面征求了每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每次常委会会议都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监督、代表和对外交往等工作……
请回答: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2分)
(2)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10分)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C B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C D C A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D D A C B B D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4分)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1分)还有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分)。
(2)对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2分)。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3分);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只有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正确的行使(3分)。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监督,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2分)。
33.答案:(12分)
(1)民主集中制原则。(2分)
(2)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启动代表法修改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还专门书面征求了每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这说明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民主决定。(2分)
②“开展2项专题调研和3次专题询问”,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3个作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分)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常委会会议都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体现了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21题,共150分,共3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68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包容性增长
周建军
当前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尚有14亿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虽然比1981年的19亿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但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2005年,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而且,目前全球有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经济发展,既有违社会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当前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等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有关国际组织认为,机会公平对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既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7日)
1、下列对文中有关“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北京四中网校
A.现实生活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C.目前全球有大多数的地区财富分配不合理,生活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比例较大。
D.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有违社会公正,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既不能把“包容性增长”等同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也不能使其与之对立。
B.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两个因素等同对待,使经济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
C.包容性增长关注人的就业、发展,使其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D.包容性增长关注人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使其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使其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B.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并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C.在提倡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机会。
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也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文段,完成4~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
B.不加(更)少 弃甲曳兵(拖着兵器)而走
C.填然鼓(敲着战鼓,动词)之 兵刃(锋刃)既接
D.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 是亦走(行路)也
5、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3分)(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7、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8、翻译句子(共10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9--10问题。
孤 雁[注]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9、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 (6分)
答:
10、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
答:

(三)名篇名句填写(每空1分,共7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
(2)我闻琵琶已叹息, 。 , !
(3)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20分)
玛 莎?
[俄]屠格涅夫?
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彼得堡时,每次雇街头马车,总要和马车夫聊聊天。?
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赶着拉着上过赭色油漆的小雪橇的羸弱的瘦马,来到京城,希望挣些糊口的费用,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
那一天,我就雇了一个这样的马车夫……他是个20岁光景的小伙子,身材高大,体格匀称,仪表堂堂。他有一对蓝色的眼睛,红润的面颊,他那一直戴到眼眉边的带补丁的帽子下边,露出卷成一个个小圈圈的淡黄色头发。而且,他那魁伟的肩膀怎么能穿得上这么一件褴褛的厚呢上衣!?
然而,马车夫那漂亮的、没有胡须的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我和他攀谈起来。从他的话语里,也听得出他的悲伤。?
“怎么啦,兄弟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愉快 难道有什么不幸吗 ”?
小伙子没有马上回答我。?
“是的,老爷,是的,”他终于说道,“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我死了妻子。”?
“你爱她……爱自己的妻子吗 ”?
小伙子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他只是低下头。?
“我爱她,老爷。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但我还不能忘掉。我心里难过死了呢!她年轻,健壮!仅仅一天功夫,她就给霍乱病夺走了。”?
“她待你好吗 ”?
“唉,老爷!”贫苦的农人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和她在一块儿生活得多么和睦啊!她死时我不在家,所以,我突然在这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人们已经把她埋掉了——我立刻赶回村里去,赶回家里去。等到我回来,已经是半夜啦。我跨进自己的小木屋,站在屋子中间,就这样小声地说:‘玛莎!玛莎呀!’只有蟪蛄的吱吱叫。我不觉哭起来,坐在小木屋的地板上——还用手掌拍了一下地板!我说:‘你这贪得无厌的东西……你吞噬了她……也把我吞噬掉吧!唉,玛莎!’”?
“玛莎!”他突然压低嗓子又叫了一声。他没有放松手里的缰绳,用手套揩了揩眼泪,抖了抖它,放到一边,耸了耸肩膀,就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了。?
我跳下雪橇时,多给了他剩下的15戈比。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双手抓着帽子——随后踏着街上空荡荡的雪地,在一月严寒的灰白色的雾里,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
12、小说着重写出了“夜间的马车夫”因死了妻子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哪些方面写出了马车夫的悲伤情绪 (6分)
答: 。
13、简答。(8分)
(1)透过小说的侧面描写,你可看出玛莎的什么特点 (4分)
答: 。
(2)小说最后写“他”“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为什么用“挣扎”一词结束对“他”的刻画 (4分)
答: 。
14、小说第二段开头写道:“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试以这句话为引发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屠格涅夫这个作家的特点。(6分)
答: 。
第Ⅱ卷(表达题,共8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逡(jūn)巡 镂刻(lóu) 残骸(hái) 陈抟老祖(tuán)
B.墨翟(dí) 琴弦(xuán) 石栈(jiàn) 钿头(diàn)
C.嗜杀(shì) 呜咽(wū) 桅杆(wéi) 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 戳进(chuō) 遗镞(cù) 不知句读(dú)
1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缪种 饿莩 训熟 度长契大 B.搭讪 蹙缩 炮烙 急暮砧
C.唾弃 草窠 溯漠 谪戍之众 D.牲醴 寒喧 倔强 鸡豚狗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公园。他们一会打滑梯,一会上假山,一会又去跳蹦蹦床,真是无所不为。
B.刚退居二线的王局长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日本大地震后,一条标明是来自“BBC”的传闻称,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该消息在内地市场通过短信、QQ、MSN等形式传得沸反盈天,结果,当天整个亚太市场暴跌,空头获利巨大。
D.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今年早些时候英国不少教育专家呼吁政府投入更多资金,让孩子们在学校享受更多快乐。“幸福课”的开设也应和了这种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和情感智慧。
B.“零团费旅行团”吸引内地游客到达香港后,却要求旅客消费,有关纠纷屡见不鲜,令业界不堪忍受其扰。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全省新闻战线将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19、参照下列句中划线的部分,另选我国古代两位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4分)
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穿过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韩愈笔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道出了生机盎然的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参照示例,从下面给出人物中任选两位,运用对偶修辞写两则评价。(6分)
示例:《水浒传》中的林冲:雪压山神庙,英雄遭难落荒野;火烧草料场,义士杀敌上梁山。
《祝福》中的祥林嫂: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答案
命题人: 张国霞 2012-5-3
11、(略)
三、12、(6分)(1)马车夫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2)马车夫的话语也表现出悲伤,(3)马车夫的动作也表现出悲伤痛苦。
13、(1)玛莎年轻健壮,具有勤劳、善良、贤惠的美德。(4分) (2)突出表现马车夫因妻子之死精神几近崩溃的状态,给读者留下抹不去的印象。同时也表现了俄国19世纪农村的贫苦农人“挣扎”的生活状态。(4分)
14、同情下层百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6分)
四、15、(3分)C.(A.逡(qūn)巡 镂刻(lòu) B.琴弦(xián) 石栈(zhàn) D.遗镞(zú) 句读(dòu)
16、(3分)B.(A.训—驯 契—絜 C. 溯—朔 D.喧—暄 )
17、(3分)B.(A.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C.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D.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18、(3分)C.(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需求”等词与“应和”照应。B.重复累赘,“堪”与“忍受”重复。D.搭配不当,“增强”与“……道德水平”不搭配)
19、谢眺笔下的“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说出了万紫千红的春。白居易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讲出了热闹非凡的春。(写到春的诗句,得2分;结构仿写恰当得2分)
20、参考:祥林嫂:一生若草芥,讥笑声中行乞鲁镇;残年如风烛,祝福声里惨死街头。
王熙凤:八面玲珑,放诞泼辣,明是一把火;巧言狡黠,机关算尽,暗是一把刀。
桑地亚哥:孤舟中寂寞的硬汉; 大海上咆哮的老人。
(每则评价3分,其中对偶修辞1分,内容准确精当2分。若对三个人物全部作出了评价,按前两则评分)
五、作文
21、立意提示: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在漫漫人生路上,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最终走向成功。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5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es the man offer to do
A. Lend her the car. B. Repair her car. C. Get her a taxi.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To pick up her mother. B. To stay here longer. C. To see a dentist alone.
3.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meeting
A. By bus. B. By car. C. By taxi.
4.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 He is a coach.
B. He lost in the first half.
C. He won in the second half.
5. When will the woman leave probably
A. At about 7:00. B. At about 7:30. C. At about 8:0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 题
6. What season is it now
A. Spring. B. Autumn. C. Winter.
7.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 Make a snowman. B. Go ice-skating. C. Play with snowballs.
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Julia’s mother want her to be
A. A businesswoman. B. An artist. C. A doctor.
9. Where does Mr. Black advise Julia to go
A. A business college. B. An art college. C. A medical college.
10. What will Julia do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A. Ask her friends for advice.
B. Visit some colleges.
C. Study some medical cours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
A.Activities at the party. B. Some strange jobs. C. Some famous guests.
12. What may Gregorio Brown do at the party
A. Make the snake dance.
B. Eat a snake or two.
C. Introduce some snakes.
13. Who is the clock collector
A. The woman in the purple dress.
B. The woman in the bright yellow shoes.
C.The woman next to the fireplac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How does Jason usually go to work
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1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yellow jersey
A. It’s a yellow dress.
B. It’s an honor for winners.
C. It’s the final prize.
16. Why cannot Chinese riders win the bicycle race
A.They lack time. B. They lack training. C. They lack experienc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ow to get a foreign university degree.
B. W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studying abroad.
C. How to apply for a foreign university.
18. Which is not included in the tips
A. Whether it is popular. B. Whether it is helpful. C. Whether it is affordable.
19. What should students do according to the last opinion
A. Save enough money.
B. Catch job opportunities.
C. Learn about the foreign culture.
20. How many tips are given
A. Two. B. Three. C. Fiv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We _______ last night, but we went to the concert instead.
A. must have studied B. might study
C. should have studied D. would study
答案是C。
21. A university is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机构)which______degrees and carries out research.
A. rewards B. awards C. offers D. presents
22. The scene before us ________ me of my stay with my grandpa on the farm.
A. informed B. cured C. reminded D. persuaded
23. She is always serious, so you should not ______ her.
A. play a trick on B. make fool with
C. make fun on D. play a joke of
24. the boy who is standing in ______ distance has_______ gift for writing.
A. a; the B. the; a C. a; a D. the; the
25. The fact has worried many teachers _______ more students are becoming lost in computer games these years.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though
26. ---How was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meeting
---Oh, pretty good. We were quite ______ .
A. admired B. interested C. impressed D. inspired
27. She has learned to ______ the working efficiency with good human relationships.
A. protect B. balance C. discount D. benefit
28. He was _______ , so he tried his best to earn more money to pay back.
A.in need B.in trouble C.in debt D.in danger
29.Bob said he was going to join our club but he didn’t. He _______ his mind.
A. can’t have changed B. wouldn’t have changed
C. must have changed D. should have changed
30. 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But ______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need to discuss later.
A. as if B. as for C. as is D.as against
31. What I could not understand is _______ so many students have lost their interest in English.
A. that B. what C. why D. how
32. That is all about ________ he mentioned in his long speech.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atever
33. --- It remains to be seen _______ the plan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 It depends on your determination.
A. where B. how C. that D. whether
34. ______ we know the harmful effects of H1N1 flu, we should try to prevent it from spreading.
A. Since now B. Now that C. As though D. In case
35. --- The boat sank in a ________ storm at sea.
--- Oh, what a pity!
violent B.limited C.weak D.raw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Early in the morning, I was taken in a nylon bag into a truck. I felt terrible as well as 36 . What would she do with me She was almost mad after the 37 of her husband.
A few minutes later, I heard the truck 38 its engine and move fast. I kept making sounds to show my complaints, but failed to make any 39 . Finally she put me down in a 40 place. Maybe she didn’t want me to die from lack of air; she untied the bag. I 41 out and looked up, only to see many strange faces and fingers pointing at me. It turned out that my owner meant to 42 me away. I saw my owner on the truck, which was going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So I turned my head 43 the direction of the truck. 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were like a movie playing in front of my eyes as I ran after the truck. I saw my male owner, who suffered liver cancer, looked at me with his sad eyes. I saw myself 44 my owner everywhere; I saw him lie in his dying bed, she all 45 .
I ran as fast as I could. And the 46 I saw her wave to me, my eyes became wet. I wouldn’t blame (责备) her for treating me like this for she was such a(n) 47 lady. She seemed even somewhat 48 at his leaving her alone, trying many ways to 49 the pains of losing him. She 50 his pictures and clothes. She redecorated the whole house. Now I was the only 51 thing to remind her of him. 52 later, I am pretty sure that she would realize how mad she was to do this.
The truck finally stopped when I was almost 53 . She ran up to me and hugged me 54 . I heard her 55 , “I know you are a present he left to me. ”
36. A. frightened B. excited C. entertained D. puzzled
37. A. death B. absence C. separation D. missing
38. A. run B. drive C. start D. operate
39. A. sense B. difference C. effort D. trouble
40. A. usual B. dark C. beautiful D. strange
41. A. dashed B. walked C. struggled D. rushed
42. A. throw B. give C. take D. keep
43. A. into B. at C. in D. to
44. A. guide B. follow C. support D. bring
45. A. in peace B. in silence C. out of breath D. in tears
46. A. time B. way C. direction D. moment
47. A. cruel B. unfortunate C. unfair D. unfriendly
48. A. confused B. sad C. angry D. calm
49. A. prevent B. remove C. bear D. kill
50. A. burned B. kept C. sold D. hid
51. A. walking B. moving C. existing D. inspiring
52. A. But B. And C. So D. Then
53. A. made out B. knocked out C. left out D. worn out
54. A. firmly B. patiently C. disappointedly D. sadly
55. A. shout B. whisper C. speak D. talk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 30分)
预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English language started about 1,500 years ago in England. Three groups of people came to the country. They were the Angles, the Saxons, and the Jutes. These three groups brought their languages with them to England. After some time, the three languages became one new language—English. The name“ English ” comes from the Angles. They lived in most of England. “England” means “ Angle Land” or “ Country of the Angles”.
The language that we speak today—Modern English,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nglish that people used many years ago, including Old English ( before 1150 ) and Middle English (up till 1500 ). That language – Old English – sounds different, and it has some different rules of grammar. There were only a few thousand words in Old English. But Modern English does come from Old English, and it is still like it in many important ways.
56. How many languages did Old English come from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57. Which language did the name “ English” come from
A. Modern English B. The Angles.
C. The Jutes. D. The Saxons.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odern English differs from Old English in_____.
A. grammar B. pronunciation C. words D. all of the above
B
When I met him, I had a lot of anger inside me. I’ve lived my whole life in Spanish Harlem, but in my neighborhood, there are shoot-ups all the time. I know kids who have been shot or beaten up. I have friends who ended up in prison. I could have ended up that way, too, but Mr. Clark wouldn’t let that happen. Mr. Clark worked long hours, making sure I did my work. My grades rose. In fact, the scores of our whole class rose. One day, he took our class to se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nd it was the first time some kids had ever been out of Harlem. Before the show, he treated us to dinner at a restaurant and taught us not to talk with our mouths full. We did not want to let him down.
Mr. Clark was selected as Disney’s 2000 Teacher of the Year. He said he would draw three names out of a hat; those students would go with him to Los Angeles to get the award. But when the time came to draw names, Mr. Clark said, “You’re all going.”
On graduation day, there were a lot of tears. We didn’t want his class to end. In 2001, he moved to Atlanta, but he always kept in touch. He started giving lectures about education, and wrote a bestselling book based on his classroom rules, The Essential 55. In 2003, Mr. Clark took some of us on a trip to South Africa to deliver school supplies and visit orphanages. It was the most amazing experience of my life. It’s now my dream to start a group of women’s clubs one day, helping people from all backgrounds.
59. Without Mr. Clark, the writer____________.
A. might have been put into prison
B. might not have won the prize
C. might have joined a women’s club
D. might not have moved to Atlanta
60. How many students’ names were finally drawn out of a hat by Mr. Clark
A. None B. Three C. Fifty-five. D. All.
61. In the passage, the writer intends to tell us that_____________.
A. Mr. Clark went to South Africa because he liked travelling
B. Mr. Clark helped to set up a group of women’s clubs
C. a good teacher can help raise his or her students’ scores
D. a good teacher has a good influence on his or her students
C
Man, a land animal. But he is also closely tied to the sea. Throughout history the sea has served the needs of man. The sea has provided man with food and a convenient way to travel to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oday, nearly two-thirds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 within 80 kilometers of the sea coast.
In the modern technological world, the sea offers many resources to help mankind survive. Resources on land are beginning to be used up. The sea, however, still can be hoped to supply many of man’s needs.
The list of riches of the sea yet to be developed by man’s technology is bi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nearly 30 years. Valuable amounts of minerals exist on the ocean floor ready to be mined.
Fish farming promises to be a good way to produce large quantities of food. The culture of fish and shellfish (贝类动物) is an ancient skill practised in the past mainly by Oriental people, including people in China.
Besides oil and gas, the sea may offer new sources of energy.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warm temperature of the ocean can be used in a way similar to the steam in a steamship. Ocean currents and waves offer possible use as a source of energy.
Technology is enabling man to explore ever more deeply under the sea. The development of strong, new materials has made this possible.
The technology to harvest the sea continues to improve. Experts believe that by the year 2020 the problems that prevent us from exploiting(开发) fully the food, minerals, and energy sources of the sea will be largely solved.
62.The major things that the sea offers man are ______.
A. fish and oil B. minerals and oil
C. warm temperature and ocean currents D. the food, energy sources, and minerals
63.Valuable amounts of minerals are ______.
A. in the ocean water B. in the warm ocean water
C. on the sea coast D. on the ocean floor
64.We can conclude from this passage that ______.
A. the sea resources have largely been used up
B. the sea, in the broad sense, has not yet been developed
C. the problems that prevent us from using the food, minerals, and energy sources of the
sea have already been solved.
D. by the year 2020 , the technology will be good enough to exploit all the sea resources
65.The underlined words “Oriental people”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______.
A. the people in Asia B. African people
C. European people D. American people
66.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_.
A. Sea Harvest B. Sea Food
C. Technology for Exploiting the Sea D. Man and the Sea
D
Each Indian was supposed to keep his birth name until he was old enough to earn one for himself. But his playmates would always give him a name of their own. No matter what his parents called him, his childhood friends would use the name they had chosen. Often it was not pleasing, such as Bow Legs or Bad Boy. But sometimes a name fit so well that the youngster found it difficult to shake it off. If he could not earn a better one from a war later, he could be stuck with a name like Bow Legs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The Indian earned his real name when he was old enough for his first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His life name depended on how he acted during this first battle.When he returned from the war, the whole tribe(部落)would gather and observe the ceremony in which he would be given his name by the chief. If he had done well, he would get a good name. Otherwise he might be called Crazy Wolf or Man-Afraid-Of-a-Horse. So an Indian’s name told his record or described the kind of man he was.
A man was given many chances to improve his name, however. If in a later battle he was brave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enemy, he was given a better name. Some of our great fighters had as many as twelve names—all good and each better than the last.
An Indian’s names belonged to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No one else could use them. Even he himself could not give them away because names were assigned by the tribe, not the family.So no man could pass on his name unless the chief and the tribe asked him to do so.
Sometimes an Indian would be asked to give his name to a son who had performed a noticeable deed. I know of only three or four times when this happened.It is the rarest honor for a person—the honor of assuming(承担)his father’s name.
67. An Indian could be given the second name by_______.
A. his father B. the enemy
C. the chief of the tribe D. his childhood friends
68. The greatest honor an Indian could earn was______.
A. a victory in his first battle against the enemy B. a name given by the chief
C. a ceremony to get his real name D. the right to use his father’s name
69. If an Indian had more than ten names, it meant that______.
A. many people in the tribe liked him B. he was a great fighter
C. he had a lot of friends D. he had fought in fewer than ten battle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names given by the playmates of an Indian were usually not pleasant
B. The life name of an Indian was earned in battles
C. An Indian could throw away his birth name when he was old enough to earn one for himself.
D. The Indians themselves were not allowed to give their names away.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Face it: people gossip. You can’t change that. 71
Make the rumor(谣言)stop with you.
If you find that the rumor is hurtful in some way, make a stand. __72 Others may continue to circulate the gossip, but you’ve made a personal choice to stay out of it. It’s likely that the rumor will die out much more quickly than if you had joined.
Don’t be a listener.
When someone comes to you with a rumor, try not to be a listener. This person may want to hurt somebody. Make an effort to say, “I’m not interested in hearing mean gossip.” Listening to and reacting to the rumor and letting it continue make you almost as responsible for its damage as the person who started it. __73 If he doesn’t get the reaction or attention he seeks, he’ll be less likely to do it in the future.
Be a peacemaker.
If one of your friends wants to hurt someone else by spreading lies or rumors, speak up. __74 If rumors are getting out of control and someone is being made a real victim(受害者), get a counselor(顾问) or teacher involved.
_ 75 _
Most of the time,you should try to ignore gossip and rumors. But if you hear a rumor about something important, and it doesn’t sound too crazy, ask a teacher or parent what they think. If it’s a modern legend(传说)that you find interesting, you can try 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 to see if it’s been proven true or not. But remember not to believe everything you read, even on the Internet!
A. We need to trust our friends, and rumors can break this trust.
B. Let your friend know that this isn’t the right thing to do.
C. However, you can change what happens when a rumor comes your way.
D. Don’t provide another pair of ears for the rumor-starter.
E. You’ll meet someone who’s happy to spread rumors about other people.
F.Do’nt take part in spreading it.
G. Try to get the facts.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y parents have decided to take me to pay visit to Britain. I am excited, hope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Firstly, I will talk to native speaker as much as I can improve my
English. Secondly, there are many attractions that interested me a lot, among which is Big Ben.
Besides, football, that is popular in England, is my favorite sport. I have been dreaming of
watching a live football match there but now the dream will come true. My friend Alice lives in
London. I will probable meet with her. However I do, I am sure I will have a good tim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华,对本班同学过生日的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其结果如下。请根据表格中提示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说明同学们过生日的方式及想法。
比 例 方 式 想 法
40% 开一个生日派对 同学、朋友聚会、聊天,增进感情
20% 近郊旅游 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
30% 获得特别的礼物 父母等送给自己特别想要的礼物,如手机等
10% 种生日树 美化环境,有纪念意义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不要简单翻译;
参考词汇: 促进,提升prom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英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B A B A B C A C A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B B C A B C C B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C B D B A D A C B D C A C B D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D B C B A C A D A B C B D A A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D D D B A A D D B C C F D B G
二、短文改错
三、作文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A possible version:
Everyone likes to spend their birthday, but the ways to celebrate it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Here are the four ways my classmates usually do.
About half of us would like to hold a birthday party with friends and classmates, so that they can chat, sing and do whatever they like. In that case, they may promote their feelings with each other. Some, about twenty percent, prefer to travel, for they hope to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relax themselves.
However, about one third of may classmates wish to receive some special gifts, such as a mobile phone, an iPad, from their parents. Lastly, one classmate in ten wants to plant a tree on the very day ,which I think is really meaningfu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题,共100分,共3页。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Cl—35.5,C—12,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总计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石油是二级能源
C.电能是一级能源 D.水力是一级能源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①热值高 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 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 ④密度小,便于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
C.可逆反应只是代表少数反应
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4.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
6.不可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乙烯 B. 氢氧化钾溶液 C. 二氧化硫 D. 稀硫酸
7.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Ba(OH)2>Mg(OH)2>Be(OH)2
C.氧化性:F28.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IIA族元素,关于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镭的金属性比钙弱 B.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H2
C.在化合物中呈+2价 D.碳酸镭难溶于水
9.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16 B. +4 C.+8 D.+18
10.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秒钟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
A. 2.8mol    B. 1.6mol    C. 3.2mol    D. 3.6mol
11.设C+CO2 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12.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13.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与硝酸银溶液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C>B>A D.B>C>A
14.A、B和C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B 元素最外层有四个电子,C元素L层有六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不可能是
A.A2BC4 B.ABC4 C.A4BC4 D.A2BC3
1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6.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02 mol/(L s) B.1.8mol/(L s) C. 1.2 mol/(L s) D.0.18 mol/(L s)
17.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将固体块状反应物磨成末⑤增大压强
A.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水混合物,则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19.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共平面
C.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 D.丁烷与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20.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2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22. 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8 mol/ (L·s) B.v(A2)=0.4 mol/ (L·s)
C.v(C)=0.6 mol/ (L·s) D.v(B2)=4.2 mol/ (L·min)
23.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那么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在空气中燃烧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通入水中
24.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 a > c > b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2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 2HI(g) H2(g)+I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 / L,cHI=4 mol / L,则NH3的浓度为
A.3.5 mol / L B.4 mol / L C. 4.5 mol / L D.5 mol / 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
二、填空题(总计6小题,共42分)
26.(3分)有1H216O、D2S、3H218O、S17O2、2H2S、S16O2,其中有 种元素, 种核素, 种分子。
27.(9分)根据反应:Zn+CuSO4=== ZnSO4+Cu,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1)负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是 。
(2)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
(3)画出装置图,并标明各部分材料名称。
28.(6分)A、B、C、D 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 B元素的名称_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 C的元素符号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
(3)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
29.(5分)在密闭容器中,通入xmolH2和ymol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
(2)加入催化剂 ;
(3)容器容积充入H2 ;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30.(8分)如下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U型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 。
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消失 D.不变
(4)试解释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 。
31.(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实验方法(Ⅰ) 实验现象(Ⅱ)
1.钠与冷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产生白烟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与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可以燃烧
3.镁带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燃烧 C.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
4.NaI溶液中加入溴水和CCl4 D.下层溶液变橙色
5.镁带用砂纸打磨后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镁带用砂纸打磨后与2mol/L盐酸反应。 E.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溶液变成红色
6.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F.下层溶液变紫色
7.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和CCl4 G.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8.铝片用砂纸打磨后与2mol/L盐酸反应 H.生成淡黄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符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
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结论(用元素符号表示具体的强弱顺序):
元素的金属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 。
(3)上表(Ⅰ)中实验方法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上表(Ⅱ)中实验现象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计算(总计2小题,共8分)
32.(4分)在合成氨时,将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混合后通过合成塔中的催化剂,若从塔中导出的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2%,求N2和H2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33.(4分) 某烃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g/L,现取3.6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g,碱石灰增重11g,求
(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其结构简式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B A D C A B C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D A B A A B B B D
二、填空题(50分)
26. (3分) 3 , 7 , 5 。(各1分)
27.(9分)(1)锌片 CuSO4溶液 (各1分) (2)Cu2++2e- === Cu Zn-2e- === Zn2+(各2分)
(3)装置图如下图:(3分)
28.(6分) (1)氮;二,VA;(2)S,H2SO4;(3) KOH(各1分)
29.(5分)(1)增大(2)增大或减小(3)增大(4)减小(5)不变(各1分)
30(8分).(1) ;
(2)B;(3)B、C
(4)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所以左侧压强减小至零,故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左侧气柱消失。(各2分)
31.(11分)
(1)(上下必须对应才得1分,共5分)
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Ⅰ 1 5 8 4 7
Ⅱ E B C F D
(2) Na>Mg>Al (1分) Cl>Br>I (1分)
(3) 2Al+ 6H+ = 2Al3++3H2↑ (2分)
(4) Cl2 + 2Br- = 2Cl- + Br2 (2分)
32.(4分) N2 22% H2 66%(各2分)
33.(4分)(1)72 (1分)(2)C5H12(2分)(4) (1分)
CH3-C-CH3
CH3
CH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4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1.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
A.a、b属于国际人口迁移,c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B.a、c属于国际人口迁移,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C.b、c属于国际人口迁移,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D.a、b、c属于国际人口迁移,d、e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2.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C.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D.是衡量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3-4题。
3.2000-2020年,我国(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4.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
下面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
6.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第7题。
7.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8.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经济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地域位置
9.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布局区域,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11.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下图为某城市基本功能区2010年与2000年面积比例变化图(a、b、c分别代表三种功能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a、b、c分别为( )
A.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3.关于城市D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增加
B.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工业用地比例增加
C.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D.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15.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 B.科技 C.政策 D.市场
读下图四个区域的经纬网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均为商品农业 B.四地均为密集农业
C.四地农场规模均较大 D.四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均高
17.有关四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发 B.乙地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C.丙地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D.丁地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今年60多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育肥,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结合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回答18-20题。
18.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19.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育肥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交通的发展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②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③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 ④节省运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图2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
A.甲 B.乙 C.己 D.戊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图。读图,回答21题。
21.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水源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读下面的三角坐标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及市场因素,则图中四点与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比较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若X、Y、Z分别表示①②③三个国家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①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24.下列工业部门布局应接近市场的是( )
A.石油开采工业 B.水果罐头厂 C.有色冶金工业 D.啤酒厂
25.工厂之间的空间联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 )
①为了节约能源费用 ②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
③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④为了共同提高生活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水泥厂、服装厂 C.火力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印染厂
27.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何种工厂都不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艺(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见下图)。据此完成28-29题。
28.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
A.生产技术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29.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无关的是( )
A.土地成本 B.劳动力成本 C.政府的产业政策 D.城市规划
右图表示生产活动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30题。
30.如果此图表示工业生产,则( )
A.①中占重要地位的因素是自然条件 B.②所代表的产出中有破坏环境的物质
C.①的所有投入都会转化为工业产品 D.②产品只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31.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主线北起广州,直达珠海,支线由中山经江门至新会区。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使“珠三角”众多城市融入“1小时都市圈”。据此回答32题。
32.上述材料表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一个方面(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科技化
山东省临清市地处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车来船往。富商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临清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乃至成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据此完成33-34题。
33.导致临清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快和近年又面临大发展机遇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34.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D.“临清砖”的停产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35-36题。
35.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
36.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37-38题。
37.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 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
38.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201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39-40题。
39.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提高了水价,其目的是( )
A 促进节约用水 B 与国际水价接轨 C 控制水污染 D 增加财政收入
40.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修建水库,改造不稳定的径流B 进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C 大力发展节水产业 D 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 2亿,比2008年的第一天增加0.9%,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美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分)
(2)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的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2分)
42.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3。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4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图3 1949-1978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图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三:图5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图5 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2分)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____ 。(2分)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 。(3分)
(4)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43.下图为部分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个农业区它们发展的相同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影响甲、乙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分析丙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44.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及其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后按要求完成:(10分)
(1)在图中QP处分别设立造纸厂、精密仪表厂,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是:Q处_____________,P处_____________。(2分)
(2)目前,在甲处有化工厂,你认为这种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2分)
(3)与传统工业相比,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具有哪些特点?(2分)
(4)德国鲁尔工业区历史悠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经历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我国的许多大型钢铁企业(例如太原钢铁厂)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我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有益经验,对一些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请你就我国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4分)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D B D A C B C A B A B B A B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A D B D A A B B D B C C D B D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共10分)
(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分)
(2)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老龄化问题(4分)
(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2分)
(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2分)
43.(共10分)
(1)商品谷物农业(1分)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2分)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2分)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1分)
(4)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地租低廉;
距海港近,商品经营。(4分)
44.(共10分)
(1)Q造纸厂 P精密仪表厂 (每空1分,共2分)
(2)甲不合理,化工厂污染水源和农田,应位于河流下游;化工厂污染大气,位于城市冬季盛行(2分)
(3)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术;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
(4)从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节能减排。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组织答案。(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4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5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总计40小题,每小题1.5分)
1.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2.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3.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
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B.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4.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 )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5.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6.性染色体存在于(  )
A.神经细胞 B.精子 C.肝细胞 D.以上都有
7.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D.2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将豌豆某一性状的显性类型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  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③后代一定会出现隐性性状 ④后代一定不会出现隐性性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通过一代交配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是( )
A.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
C.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 D.甲自交,乙自交
10.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依次是( )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11.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发生于( )
INCLUDEPICTURE "E:\\..\\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6PYL3K)J)H$[KEA((_R_~MR.jpg" \* MERGEFORMAT
A.① B.② C.③ D.④
13.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14. 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A.YR B.Dd C.BV D.AB
15.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 )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16.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 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比例为( )
A.1﹕1     B. 2﹕1     C.3﹕1     D.8﹕1
17.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育种工作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得到F1,F1由交,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8种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
C.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D.三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8.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A.0 、1/2、0 B.0、1/4、0 C.0、1/8、0 D.1/2、1/4、1/8
19.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 )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2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21.四分体是指( )
A.细胞核中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22.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粒,这种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92条 B. 46条 C. 23条 D.69条
23.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X染色体和Y染色体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4.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
25.如果用A和B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别是(   )。
A.2A和3B   B.2A和4B   C.4A和4B    D.4A和2B
26.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7.父亲六指(致病基因A),母亲正常,第一个女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28.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精子   B.卵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极体
29.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 )
INCLUDEPICTURE "E:\\..\\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E%5(IK[WG3SR5ZFA0)0RVOH.jpg" \* MERGEFORMAT
30.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青蛙的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      B.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31.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
A.从S型活细菌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S型活细菌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从S型活细菌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3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 )
A.杂交实验法 B.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
33.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
A.都是DNA B.都是RNA C.DNA, RNA D. RNA,DNA
34.从某一生物的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C+G=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
A.26% B.24% C.13% D.27%
35.下列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一般都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螺旋结构
B.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内部是碱基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G配对、T与C配对
D. 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
36.DNA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
A.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 B.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C.螺旋方向的多样性 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37.一个被放射性元素32P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A.1/n B.1/2n C.2/n D.1/2
38. 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39. 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该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
A.1/2 B.1/(2n-l) C.1/2n D.1
4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B. 都能复制和传递,且三者的行为一致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总计5小题)
41.(9分)下图(1)为某妇女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细胞中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其丈夫基因型为AaBb),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 分裂 期
(2)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 分裂 期
(3)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为 ,DNA数量加倍发生在 时期(填字母),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 时期(填字母)。
(4)过程X是指 ,男孩甲和女孩乙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一定或不一定)。
42.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写文字)是DNA的主要载体;
图中A为 ;B为 ;
基因是有 效应的 片段;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3.(8分)下图为DNA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 期。
(2)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 特点。
(3)分析DNA复制过程所需条件应是:ATP、 、 和 。
(4)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次,只含14N的DNA数是 个。
(5)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有40个,则复制2次,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 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参加。
44.(9分)回答下列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
(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该动物的性别是 (填“雄性”或“雌性”),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能否发生在细胞②中 ,原因是 。细胞②完成以后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可能是 。
(2)若果蝇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Xb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果蝇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 。请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说明理由
45.(8分)狗体细胞内含有39对染色体,狗的毛色深浅与黑色素合成有关。B基因控制真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浅黑色素合成,基因型为BB、Bb的狗分别表现为黑色、棕色,基因型为bb的狗表现为黄色。同时,狗的体色还受E、e基因的影响,当E存在时,真黑色素能够正常合成,e基因导致真黑色素不能合成,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第12号和第19号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
(2)若有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黑、棕、黄三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
(3)若第(2)小题中的两只狗再次杂交,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是________。
(4)狗的长毛(D)对短毛(d)为完全显性,现有健康成年纯种的黑色短毛雌狗(BBdd)、黄色长毛雄狗(bbDD)各若干只,请通过杂交实验确定D、d和B、b两对基因是否都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请补充下面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① 亲本:黑色短毛雌狗×黄色长毛雄狗→F1,表现型为________。
② F1发育至成年,从F1中选取多对健康的雌雄狗杂交得F2。
③ 统计F2中狗的毛色和毛长。
实验结果分析:若F2中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D、d基因不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否则,说明D、d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
$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
$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
$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
$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
$ $
$ 21 A B C D 26 A B C D 31 A B C D 36 A B C D $
$ 22 A B C D 27 A B C D 32 A B C D 37 A B C D $
$ 23 A B C D 28 A B C D 33 A B C D 38 A B C D $
$ 24 A B C D 29 A B C D 34 A B C D 39 A B C D $
$ 25 A B C D 30 A B C D 35 A B C D 40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9分)每空一分
(1) _减数第一次_____ ___后__(2)_减数第二次_____ ___后__
(3) _减数__ __A__ __G__(4) _受精作用_ _不一定___
45、(8分) 除标记外,其余各一分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BBEe ; BbEe (3) 3/8 (2分)
(4)① 棕色长毛 ③ 3:1:6:2:3:1(2分)
脱氧核苷酸
磷 酸
A 糖类
B
C
DNA
D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题,共100分,共3页。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总计30小题,每小题2分)
1.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司马迁在《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此“渠”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大运河
3.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5.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 )
A.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
B.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
C.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
D.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隔绝而落后于时代潮流
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是( )
A.《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 B.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欧洲君主强化王权的目的 D.基督教会为了传教
8.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④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逼迫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及形成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新航路开辟后产生了“商业革命”,它的主要表现是( )
①市场和贸易扩大 ②证明了“地圆学说” ③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④天主教在拉丁美洲开始传播 ⑤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
10.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荼,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B.工艺技术的需要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电力的广泛应用
12.前两次工业革命浪潮,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设备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1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打出的旗号( )
①自强 ②科学 ③民主 ④求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政府的措施
16.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这一史实表明中国(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17.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8.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历程。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 风雨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运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19.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 )
①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1.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
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
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1954年宪法的颁布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4.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下列两幅图片所( )
示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A.文化传承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25.1984年3月24 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可以自主支配所生产的产品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
①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 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 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 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1882年,上海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至”。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28.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29.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30.“人肉搜索”在2008中国网事中绝对是一个热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躲起来的事件。这些情况表明
① 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 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 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题(总计3小题。31小题10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8分。)
31、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 美洲的发观,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
何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
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
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 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为:“英国农村很早就与岛国的民族市场结为一体了。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这一发展中的农业是炼铁工业的最佳主顾。”
材料三 1935年,中南银行催申新公司归还银行借款,申新总公司致电中南银行说:“实感农村经济窘迫,百般兜售,奈终少受主……刻拟将该布仍退装上海,以期早日了却此手续。”
材料四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时指出:“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雍正皇帝如何看待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的关系。(2分)
(3)据材料三,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分)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认为农业与工商业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4分)
33.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三
请回答:
(1)图7是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
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 (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4分)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A B D B A C C C C B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C D A D C B C A C C D C
二、非选择题
31.(10分)
(1)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2)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输出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的武力逼迫;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任答出2点给4分)
(3)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2分)
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2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题,共100分,共2页。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48分)
一、选择题(总计12小题,每小题4分)
1. 关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故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可能恒定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
2.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顺利升空,11月1日,“神舟八号”随后飞上太空,11月3日凌晨“神八”与离地高度343 km轨道上的“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为建立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迈出了关键一步。设对接后的组合体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接前,“神舟八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可以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B.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对接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对接后在“天宫一号”内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3.美国国家航空地球物理学家通过计算可知,因为日本的地震导致地球的自转快了1.6微秒(一秒的百万分之一)。通过理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会略变小 B. 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会略变大
C.同步卫星的高度要略调高点 D. 同步卫星的高度要略调低点
4.公路交通条例规定:禁止弯道超车。因为容易滑出公路或与对面的汽车发生碰撞。但在F1方程式赛车中,却经常出现弯道超车的现象。如果某赛车在顺时针加速超越前车。则该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图示可能为( )
5.A、B两个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地面上,现对两物体施加等大的恒力F,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相
同的位移,在此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对1物体做功大
B.2物体的运动时间比1物体的运动时间长
C.1物体获得的末速度大于2物体的末速度
D.拉力F对1物体的做功的平均功率大
6. 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7. 一质量为的质点,系在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水平面粗糙。此质点在该水平面上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设质点的最初速率是,当它运动一周时,其速率变为,则( )
A.物体运动一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B.质点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C. 质点在运动了两个周期时恰好停止
D.当质点运动一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8.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右图。关于这颗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三个轨道运动的周期关系是:T1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动能小于它在轨道2上
经过Q点时的动能
D.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可能等于它在轨道3上
运动时的机械能
9.从离地面高度相同的同一点,同时以大小相同的速度,水平和竖直向上抛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
B.两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两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相同
D.两个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相同
10.如图,甲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A点时,乙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经过B点。当甲物体运动到B点时,乙物体第一次运动到C点。当甲物
体运动到C点时,乙物体由C点再次回到B点。AO = BO = CO,O为
圆心,重力加速度为g.则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最接近( )
A. 4g B. 6g C. 8g D. 10g
11.水平转动的圆盘上有质量相同的A、B两个物体,A、B到转动中
心O 的距离分别为R、2R,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
相连,且绳子刚好伸直。(A、B两个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圆盘的转速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最终A、B
相对于圆盘出现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B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绳子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D. 如果 A、B没有绳子相连,在转速增大过程中,B首先相对滑动
12. 如图,A、B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1 kg,两个物体之间用轻弹簧栓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两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恒力 F= 20 N 竖直向上提起物体A,
当B恰好要离开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 10 m/s2)
A.在上述过程中,以A、B物体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上述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
C.当B恰好离开地面时,物体A的速度为 2 m/s
D.当B恰好离开地面后,物体A、B的加速度始终大小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2分)
二、填空题:(13、14、15题,每题5分,共15分)
13.如图,用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 = 0.6 kg的物体A,物体A 静止在水平转盘上。细绳的另一端通过圆盘中心的光滑小孔O吊着系着质量为m = 0.3 kg的小球B。物体A 到O 点 的距离为 0.2 m.物体A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 N,为使物体A与圆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范围为 。(g = 10 m/s2)
14.如图,用长度为L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可以看成质点),先对小球施加一水平
作用力F ,使小球缓慢从A运动到B点,轻绳偏 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此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 。
15.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是人造地球卫星的 (最大、最小)
发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 (最大、最小)环绕速度。
三、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5分)
16.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17.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18. 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 =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 ,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 1.0m/s2 。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800m ,此时获得最大速度,然后匀速行驶。取g=10m/s2,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物理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C AD C BCD ACD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ABD BC CD D AD CD
第Ⅱ卷
二、填空题:(13、14、15题,每题5分,共15分)
13、 14、
15、 7.9 km/s 、最小、最大
三、三、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5分)
16、 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
对A球:3mg+mg=m vA= (2分)
对B球:mg-0.75mg=m vB= (2分)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它们的水平位移为:
sA=vAt=vA=4 R (2分) sB=vBt=vB=R (2分)
∴sA-sB=3R (2分)
恒定功率运动阶段的时间设为,由动能定理
(2分)
(1分) 总的时间为t=t1+t2=55s (2分)
1
Q
2
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题,共150分,共2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 记,那么 ( )
(A) (B) - (C) (D) -
2. 若,则 的值为( )
(A) (B) (C) (D)
3. 已知是实数,则函数的图像不可能是( )
4. 若函数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 ( )
(A)3 (B)2 (C) (D)
5.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要将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6.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的,,
令,下面说法错误的( )
(A) 若与共线,则 (B)
(C) 对任意的,有 (D)
7. 已知O,N,P在所在平面内,且,且,则点O,N,P依次是的( )
(A)重心 外心 垂心 (B)重心 外心 内心 (C)外心 重心 垂心 (D)外心 重心 内心
8. 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 则( )
(A) (B) (C) 4 (D)12
9. 已知向量不共线,如果,那么( )
(A)且与同向 (B)且与反向
(C)且与同向 (D)且与反向
10. 已知cos(-)+sin=( )
(A)    (B) (C) (D)
11. 设的三个内角,向量,,若,则=( )
(A) (B) (C) (D)
12. 在集合中任取一个偶数和一个奇数构成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从所有得到的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中任取两个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记所有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其中面积不超过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则(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 已知为第三象限的角,,则HYPERLINK "http://www./" .
14. 已知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是 .
15. 若,为的最小正周期,
,且,则 .
16. 设V是全体平面向量构成的集合,若映射满足:对任意向量,
,以及任意∈R,均有 则称映射具有性质P.现给出如下映射:



其中,具有性质P的映射的序号为________.(写出所有具有性质P的映射的序号)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设若A、B、C三点共线,
且,求 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
期为,
(Ⅰ)求的值;
(Ⅱ)将函数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像,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
(Ⅰ)求向量的长度的最大值;
(Ⅱ)设,且,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4.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的解析式;
(Ⅲ)若,求的值.
22.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其中为参数,
且若是一个与无关的定值,试确定其中的参数的值.
“BEST合作体”201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A B C B D C C B
第Ⅱ卷
二、填空题
13 、 14、
15、 16、①③
三、解答题(17题10分,16题—22题12分,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演步骤。)
17
.
18.
4分
8分
,10分 . 12分
19、
(1)
(2)
20、(1)解法1:则
,即
当时,有所以向量的长度的最大值为2.
解法2:,,
当时,有,即,
的长度的最大值为2.
(2)解法1:由已知可得

,,即。
由,得,即。
,于是。
解法2:若,则,又由,得
,,即
,平方后化简得
解得或,经检验,即为所求
21、
,10分,,,11分
12分
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