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上册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上册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

资源简介

1256030011874500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案】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突出元代国家统一,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3.通过学习,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辽夏金元诸政权的更替和制度建设;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建设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程概况:本课民族政权众多,历史知识繁杂,但线索清晰,一是政权由哪个民族建立?政权建立的概况如何?怎样进行制度建设?紧紧抓住这个线索学习即可,但是要重点把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重难点“精讲”】
一、整体感知辽夏金元的统治
本课需明确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何在吸收汉族政治制度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央集权体制,最终元朝完成统一,推动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后面两课即“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的教学进行铺垫。
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元朝建立
政权
建立时间
民族
建立者
政治制度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南、北面官;行营是国家政治中心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模仿北宋、有本民族称谓的官职

1115年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猛安谋克

1271年
蒙古族
忽必烈
【温馨提示】将辽夏金元诸政权建立、发展和制度创设的基本史实及其统治特征、积极影响放在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思考。认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感悟中华民族家国一体,多元趋同的历史发展特征。
二、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将统治重心从漠北转移到汉地,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作为首都。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3、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三、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交通:修筑驿道,设立驿站。
2.地方管理:行省制度的设立。
①概念: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②设立: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③影响: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边疆治理
①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③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4、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①目的: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措施:“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5、民族融合
(1)元朝时期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6、元朝灭亡
(1)原因: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2)概况: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3)结果: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温馨提示】建议教师可以从辽金元统治特征背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异同、元大都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城市布局等视角,选择典型史料,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凸显不同地域、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各政权统治举措的影响,感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握中华文明发展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内涵。
【知识拓展】
1、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示意图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三个核心点
宋朝强化专制集权, 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民族交战处于劣势。 与这段时期爆发的交战相比,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 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教后反思】这一课学完之后非常有必要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做出剖析: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的关系,会发现前两课突出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而后两课则要阐明这一时期在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多民族不断交融的背景下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其中本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是整个单元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