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情感和道德情操; 2.发现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以学校小主人姿态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创美好校园。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美好校园的态度。 教学准备: 课件、小组合作学习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数学题好吗? (课件出示:在校一天,时间是六小时,在校一周五天是( )小时,在校一个月30天是( )小时) 学生答:30小时,900小时。 2.每天有四分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呢!让我们来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的校园吧!(课件出示校园景色、学生活动、学习场景) 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描述我们的学校,好吗? 学生答:宁静、干净、美丽、整洁、书声朗朗、专心致志、活泼、开心、快乐…… 4.那么,今天这节课呀,让我们走进我们的学校,用双手和智慧让学校更美好!(板书课题: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设计意图: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既亲切又熟悉,参与学校生活已有两年多,对学校的环境也有了一些认知,从孩子们最初的体验开始,打开心门,深入探究。) 二、活动一:我是校园参与者 1.孩子们,你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参与了哪些活动呢?可以跟老师分享一下吗? 学生分享: 预设①:为了让校园更整洁,我每周都要参加公共区和教室的打扫; 预设②:早上来到学校,我会进入教室进行早读,中午练字; 预设③:我参加了学校篮球社团,不但学会了打篮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呢! 预设④:每周一早上,我们都会参加学校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预设⑤ :我最喜欢上电脑课,我学会了电脑画图呢! 预设⑥:我最喜欢上科学课,探索科学的奥秘。 …… 2.出示照片:老师拍了一些同学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照片,来一起看看、找找自己曾经参与的活动吧!(学生边看边自言自语)。 (这里允许学生轻声交流或自说自话,因为经过两年多的校园生活,所有的同学都参与了大部分的活动,特别是看到图中熟悉的环境和活动,孩子们更加感同身受。) 3.我们看了这么多,我想同学们应该更想说说自己在校园生活的心情和收获吧!来,和我聊聊吧! 汇报: 预设: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学校,在这里我交了很多朋友; 预设:我爱我们的校园,我和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 预设: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很开心; 预设④:我们要爱护学校的环境卫生,让校园更美好: 预设⑤:我们的老师都很亲切,同学很友善,我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 …… 4.说一说你最喜欢学校哪个地方?(小组讨论) 汇报: 预设:我喜欢科学活动室,在那可以做各种奇妙的实验; 预设:我喜欢心理健康室,一进去就感觉特别舒服; 预设:我喜欢我们的教室,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预设④:我喜欢大操场,可以打球、跑步、进行大课间活动: 预设⑤:我喜欢教室的图书角,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讲自己的经历。) …… 板书:学习本领 认识朋友 参加活动 师小结:在这美丽而宁静的校园,我们快乐的学习、劳动、锻炼……收获丰富的知识、真诚的友情、强健的身体和美好的心情。 (设计意图:学校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入学两年多的小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相对不足。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小学生对学校生活习以为常,较少反思学校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现实学校教育中学业压力过大,使学生不喜爱学校,对学校情感认同较低,责任感不强。本环节旨在通过开展深入、全面的谈话、交流,让孩子们找到学校环境在自我成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享自己参与的校园活动,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描述校园生活的心情和收获,体会在校生活的乐趣;通过寻找校园中自己喜爱的场所,引导学生加深对学校的情感。) 三、活动二:校园里的不和谐音符 1.孩子们,在校园里,由于有个别同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校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来看看吧! (视频播放学生不文明行为) 2.看了刚才的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汇报: 预设:校园那么干净,地上突然出现同学们丢的垃圾觉得很不好受; 预设:上课时间,而有的同学在走廊追跑、大声说话,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知识; 预设:小树小草有生命,有的同学在草坪上走过去,甚至去拔小草,这种行为应该制止; 预设④:有的同学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乱扔垃圾,把垃圾塞在了沟盖板下面,这样同学们更加难打扫了; 预设⑤:教室里的图书是给我们课间看的,可就有同学不爱惜,撕、折、丢书的现象严重。 …… 3.演一演。 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不文明行为,你们愿意来演一演吗? (选两组学生上台表演,随机采访学生的心情。) 预设①:乱扔垃圾觉得很方便; 预设:在走廊里大声说话有种旁若无人的感觉; 预设:草地上软软的,就想踩在上面玩。 预设④:现在觉得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我们以后都要改正。 4.是的,孩子们!以上行为都影响了我们学校的环境或者说违反了秩序,是不对的。那么,在你看来,出现以上你们所见到的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答:个别同学不热爱班级和学校、不遵守纪律、不爱护校园环境、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5.你看,我们成长的学校出现了这些不文明行为是多么的不和谐啊!让我们以小主人的姿态为我们的校园出出主意吧! (设计意图:儿童的成长离不开行为的纠正和教育,在此之前,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层面的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在出现言行不对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提醒和规范或者教育,就会影响到他们的习惯养成。聚小流方成江河,习惯的培养在于教育者的循循善诱。表演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参与不文明行为的情景和心情,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些不和谐音符给校园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活动三:我是校园小主人 1.孩子们,接下来让我们和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根据老师提供的调查报告,分析、讨论学校里不文明行为及产生的原因和改善的办法,都来当校园小主人,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行动方案,为我们美丽的校园出一份力吧! (小组讨论,完成调查报告) 发现的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的建议 行动方案 我想说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调查报告 2.学生小组汇报(出示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 3.孩子们,我刚听到了你们的赞叹声,来,对于刚才这一组的建议你想说什么—— 汇报: 预设:每层楼设立一个监督岗,用来规范同学们的言行。太棒了!我觉得可行! 预设:成立行为规范小分队,而且是在每班选两名优秀干部当学校小管家,我认为这个方法好! 预设:相互提醒,每天由值日干部统计班级不遵守纪律的人数和人员,一日一总结比较好。 预设④:学校垃圾桶太少,增设垃圾桶的建议好。 …… 板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调查报告---行动方案 (设计意图:认同和相信,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养分之一,让他们改变身份,以学校小管家的姿态提合理化建议、寻找制定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这一环节,他们提出的所有合理化建议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成,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心灵的成长、生命的丰盈。) 五、拓展延伸 1、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偏见,一些女童被迫失学。请同学们听一下她们的心声。(播放教材第42页“阅读角”内容诗《女孩》) 师:听了她的话,你想对她们说些什么? 生交流感受 师:谢谢善良的孩子们,在现实面前,仅仅靠语言的安慰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在学校,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播放: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的学生。) 我们来出出主意,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生答: 预设:在行动不方便的同学下课和放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轮流照顾她。 预设:家庭困难的同学,我们可以把多余的作业本、笔送给他。 …… (设计意图:在学校,孩子们的身份是学生;在社会,孩子们是小公民。通过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在课堂上接受公民职责和权利教育,培养责任感和同情心。) 六、总结 在学校这方天地间,同学们收获了本领,拥有了友情,懂得了道理,比起那些上不了学的同龄人来说,你们真的太幸福了,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在学校里的每一天,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板书: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学习本领 认识朋友 参加活动 发现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建议---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