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物质的转化【新课导入】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以及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而利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制备我们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新物质。如:我们可以利用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我们用纯碱除去工业废铁表面的油污;古代的点石成金术;铁树开花现象;知识点一: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化学性质:(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酚酞——不变色(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2Al+6HCl=2AlCl3+3H2↑(3)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Na2O+2HCl=2NaCl+H2O(4)能与碱反应:NaOH+HCl=NaCl+H2O(5)能与某些盐反应:HCl+AgNO3=AgCl↓+HNO32.碱的化学性质:(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2)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O2+Ca(OH)2=CaCO3↓+H2O(3)能与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3.盐的性质:(1)能与某些酸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2)能与某些碱反应:FeCl3+3NH3·H2O=Fe(OH)3↓+3NH4Cl(3)能与某些盐反应:CuSO4+BaCl2=CuCl2+BaSO4↓(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Fe+CuCl2=FeCl2+Cu4.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能与水反应:H2O+CO2H2CO3(SiO2除外)(2)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3)能与碱反应:CO2+Ca(OH)2=CaCO3↓+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CO2+CaCO3+H2O=Ca(HCO3)25.碱性氧化物的性质:(1)能与水反应:H2O+CaO=Ca(OH)2(2)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3)能与酸反应:MgO+2HCl=MgCl2+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H2O+CaO+Na2CO3=CaCO3↓+2NaOH6.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2Cu+O22CuO(2)与酸反应: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3)与盐反应:Fe+CuSO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思考交流】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是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能溶于水?3.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题型讲解】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答案:C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答案:C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答案:D4.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H、O、S、K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属于表中第一栏类型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类型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碱含氧酸盐化学式用你在上表中所填的物质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足量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碱性氧化物+足量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物质的转化【思考交流】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①2Ca+O2===2CaO,化合反应;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2)2.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角度看,有什么规律?单质到盐的转化:部分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部分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3.工业上为什么不用Na2O与H2O制取NaOH?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4.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Ca(OH)2===CaSO3↓+H2O。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注意事项】: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2.正确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活泼金属(如钠等)与水剧烈反应,与水溶液反应时会置换出氢气而不是金属单质;置换其他金属时必须是与其熔融的盐反应。(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CuO等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3)盐和盐、碱和盐反应的条件,除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之外,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3.物质的转化应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备某种物质的可能方法。制备某种碱可以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如:制取NaOH)(1)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土法制碱(2)碱与盐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现在工艺制碱: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2NaOH+H2↑+Cl2↑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适当的方法。因此,一般不用Na2O与H2O制取NaOH,(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而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4.常见物质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1)按照生成物、反应物的种类和数目,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按照物质是否得氧或失氧,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题型讲解】1.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C.X为盐、Y为碱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答案】C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aCO3→Ca(OH)2C.NaNO3→NaClD.FeSO4→CuSO4【答案】A3.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答案】D4.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可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A.氢氧化钠B.稀硫酸C.铁粉D.碳酸钙【答案】B5.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H2Cu;方案二:CuOCuSO4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答案】B6.将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的反应个数及生成沉淀的种类数分别为(??)A.2、2B.2、3C.3、3D.3、2【答案】C7.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定是酸和碱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定是化合物【答案】B8.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YZACOCO2H2CO3BCuCuOCu(OH)2CCaOCa(OH)2CaCO3DCuOCu(OH)2CuCl2答案:C9.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A.CaCO3CaOCa(OH)2NaOH溶液B.CuCuOCuSO4溶液Cu(OH)2沉淀C.KMnO4O2SO3H2SO4D.BaCO3BaCl2溶液HCl溶液【答案】C10.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硫酸六种溶液,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答案:1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①C+O2C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现有下列7种物质:a.纯碱、b.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e.烧碱、f.二氧化硫、g.氢氧化铁。利用上面提供的7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无氧酸与钠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与无氧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性氧化物与足量可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含氧酸与不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Na2CO3+2HCl===2NaCl+CO2↑+H2O(2)NaOH+HCl===NaCl+H2O(3)SO2+2NaOH===Na2SO3+H2O(4)3H2SO4+2Fe(OH)3===Fe2(SO4)3+6H2O【课堂总结】【课后作业】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答案】B3.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uO→CuCl2C.CaCO3→CaOD.Fe2O3→Fe(OH)3【答案】D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化物B.碱C.酸D.盐【答案】B5.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两两间能发生的反应最多有( )A.4个 B.5个C.6个D.7个【答案】C6.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7.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有纯净物,又有混合物的是()A.烧碱、纯碱B.氨水、氯水C.明矾、胆矾D.硫酸、盐酸【答案】D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O2H2CO3CaCO3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答案】D9.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和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10.酸式盐是盐中的一类,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二元酸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答案】D11.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为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CO HNO3 NaOH KNO3B.CO2 H2CO3 Na2CO3 Ca(HCO3)2C.H2SO4 HCl Mg(OH)2 MgCl2D.SO3 NaHCO3 NaOH Na2SO4【答案】A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四氯化碳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答案】A13.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给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1)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⑤”与二氧化硅(SiO2)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盐和一种新的非金属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e H2SO4 CO2 CaO Na2CO3(2)Fe+H2SO4===FeSO4+H2↑H2SO4+CaO===CaSO4+H2OH2SO4+Na2CO3===Na2SO4+CO2↑+H2OCO2+CaO===CaCO3(3)Na2CO3+SiO2Na2SiO3+CO2↑14.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氮 ②氧 ③钠 ④碳 ⑤铁 ⑥氯(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没有列出)。选项元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氮N2O5××HNO3NH3KNO3B钠××Na2ONaHSO4NaOHNaClC碳CO2××H2CO3苏打小苏打D铁××Fe2O3××Fe(OH)3K2FeO4E氯Cl2O7××HClONaClOKClO3(3)①钠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CO、CO2、CH3COOH。①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质(气体或溶液)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_______种。(已知:CO2+H2O+Na2CO3===2NaHCO3,2Na2O2+2H2O===4NaOH+O2↑)A.7B.8C.9D.10答案:(1)①②④⑤ (2)D (3)C15.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的后面。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①HCl②____③____④Ba(OH)2⑤Na2CO3⑥____⑦CO2⑧Na2O⑨NH3⑩H2O2(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树状分类法(2)②H2SO4(或HNO3等) ③NaOH(或KOH等)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3)2NaOH+CO2===Na2CO3+H2O(4)2H2O22H2O+O2↑ 分解反应(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电解第2讲物质的转化【新课导入】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以及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而利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制备我们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新物质。如:我们可以利用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我们用纯碱除去工业废铁表面的油污;古代的点石成金术;铁树开花现象;知识点一: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化学性质:(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酚酞——不变色(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2Al+6HCl=2AlCl3+3H2↑(3)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Na2O+2HCl=2NaCl+H2O(4)能与碱反应:NaOH+HCl=NaCl+H2O(5)能与某些盐反应:HCl+AgNO3=AgCl↓+HNO32.碱的化学性质:(1)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2)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O2+Ca(OH)2=CaCO3↓+H2O(3)能与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3.盐的性质:(1)能与某些酸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2)能与某些碱反应:FeCl3+3NH3·H2O=Fe(OH)3↓+3NH4Cl(3)能与某些盐反应:CuSO4+BaCl2=CuCl2+BaSO4↓(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Fe+CuCl2=FeCl2+Cu4.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能与水反应:H2O+CO2H2CO3(SiO2除外)(2)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3)能与碱反应:CO2+Ca(OH)2=CaCO3↓+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CO2+CaCO3+H2O=Ca(HCO3)25.碱性氧化物的性质:(1)能与水反应:H2O+CaO=Ca(OH)2(2)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3)能与酸反应:MgO+2HCl=MgCl2+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H2O+CaO+Na2CO3=CaCO3↓+2NaOH6.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2Cu+O22CuO(2)与酸反应: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3)与盐反应:Fe+CuSO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思考交流】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是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能溶于水?3.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题型讲解】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4.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H、O、S、K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属于表中第一栏类型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类型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碱含氧酸盐化学式用你在上表中所填的物质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足量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碱性氧化物+足量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物质的转化【思考交流】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2)2.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角度看,有什么规律?3.工业上为什么不用Na2O与H2O制取NaOH?4.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注意事项】: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2.正确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活泼金属(如钠等)与水剧烈反应,与水溶液反应时会置换出氢气而不是金属单质;置换其他金属时必须是与其熔融的盐反应。(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CuO等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3)盐和盐、碱和盐反应的条件,除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之外,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3.物质的转化应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备某种物质的可能方法。制备某种碱可以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如:制取NaOH)(1)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土法制碱(2)碱与盐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现在工艺制碱: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2NaOH+H2↑+Cl2↑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适当的方法。因此,一般不用Na2O与H2O制取NaOH,(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而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4.常见物质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1)按照生成物、反应物的种类和数目,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按照物质是否得氧或失氧,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题型讲解】1.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为酸、Y为碱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C.X为盐、Y为碱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aCO3→Ca(OH)2C.NaNO3→NaClD.FeSO4→CuSO43.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4.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可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A.氢氧化钠B.稀硫酸C.铁粉D.碳酸钙5.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H2Cu;方案二:CuOCuSO4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6.将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两两混合,最多能发生的反应个数及生成沉淀的种类数分别为(??)A.2、2B.2、3C.3、3D.3、27.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定是酸和碱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定是化合物8.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YZACOCO2H2CO3BCuCuOCu(OH)2CCaOCa(OH)2CaCO3DCuOCu(OH)2CuCl29.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A.CaCO3CaOCa(OH)2NaOH溶液B.CuCuOCuSO4溶液Cu(OH)2沉淀C.KMnO4O2SO3H2SO4D.BaCO3BaCl2溶液HCl溶液10.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硫酸六种溶液,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1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①C+O2C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现有下列7种物质:a.纯碱、b.盐酸、c.稀硫酸、d.氯化钙溶液、e.烧碱、f.二氧化硫、g.氢氧化铁。利用上面提供的7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无氧酸与钠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与无氧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性氧化物与足量可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含氧酸与不溶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课后作业】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3.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uO→CuCl2C.CaCO3→CaOD.Fe2O3→Fe(OH)3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化物B.碱C.酸D.盐5.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两两间能发生的反应最多有( )A.4个 B.5个C.6个D.7个6.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有纯净物,又有混合物的是()A.烧碱、纯碱B.氨水、氯水C.明矾、胆矾D.硫酸、盐酸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O2H2CO3CaCO3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9.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和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10.酸式盐是盐中的一类,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二元酸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11.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为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CO HNO3 NaOH KNO3B.CO2 H2CO3 Na2CO3 Ca(HCO3)2C.H2SO4 HCl Mg(OH)2 MgCl2D.SO3 NaHCO3 NaOH Na2SO4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四氯化碳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13.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给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1)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⑤”与二氧化硅(SiO2)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盐和一种新的非金属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氮 ②氧 ③钠 ④碳 ⑤铁 ⑥氯(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没有列出)。选项元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氮N2O5××HNO3NH3KNO3B钠××Na2ONaHSO4NaOHNaClC碳CO2××H2CO3苏打小苏打D铁××Fe2O3××Fe(OH)3K2FeO4E氯Cl2O7××HClONaClOKClO3(3)①钠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CO、CO2、CH3COOH。①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质(气体或溶液)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_______种。(已知:CO2+H2O+Na2CO3===2NaHCO3,2Na2O2+2H2O===4NaOH+O2↑)A.7B.8C.9D.1015.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的后面。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①HCl②____③____④Ba(OH)2⑤Na2CO3⑥____⑦CO2⑧Na2O⑨NH3⑩H2O2(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高一暑期衔接】第2讲 物质的转化(学生版)讲义-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 【新高一暑期衔接】第2讲 物质的转化(教师版)讲义-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