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说说我们的学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说说我们的学校 教案

资源简介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本课时包括“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和“我们的学校不简单”两个话题。
教材分析
《说说我们的学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材内容结构由“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我们的学校不简单”“有了事情找哪里?”和“一起画张平面示意图”四项活动板块组成。
四个板块这间的结构关系是: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校园一景人手,让学生讨论校园里的空间环境,说出自己所喜爱的校园一角,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们的学校不简单”,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促进学生对学校的深人了解,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荣誉。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有了事情找哪里?”,目的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认识学校,了解不同部门的功能,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和认同感。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一起画张平面示意图”, 这个板块用实际操作的活动形式,将全课内容串联起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他们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校园是学生的需要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让学生不仅获得学业的提升,而且学会与人交住,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尽管学校生活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面由于学生对此“浑然不觉”。所以,需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学校。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后,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学习“我们的学校”本单元能增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校园中,和学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尊敬与热爱。但是学生对老师工作的感受住往是笼统的,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对老师的些做法并不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误会也不知如何处理,这一点也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和低年级相比,三年级的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更要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他们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本课教学节领学生进入生活的大课堂,通过一系列校园图片的出示。旨在于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加深对学校的认识。激发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为校增光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办学目标、校风、设施等基本情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体会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着学校各个角落的字画、名言、警句,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全校情况及师生取得的各种荣誉,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做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五、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情况调查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更好的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学校的美景图、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校园特色角等照片。
  2、课前让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我们的“小调查”活动了解学校情况。
教师准备:
  搜集相关音乐、视频材料,以及关于学校的纪录片制作PPT。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音乐图片,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优美的音乐图片进入今天的学习。
  欣赏完这组图片后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在学校已里经生活两年多了,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她的名字叫什么呢?对,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二小学。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说说我们的学校》请读。
二、积极引导,组织活动
活动一: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1、师;在学校里,我们学习、活动、玩耍……学校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十二小学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 
指名说。
3、老师将你们喜欢的校园一角进行了归类,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开心驿站和小花园。
4、出示图片,谁能说说这些同学他们在开心驿站里干什么?
5、学生同桌交流,汇报。
6、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了开心驿站让大家开心无比。
小花园中又会带给大家哪些乐趣呢?请听录音。
学校里有这么多大家喜欢的地方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这里发生过哪些事情?你最喜欢和谁到这一角来?你最爱在这个地方做什么?看到这一角你会想起些什么?
小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喜欢的原因。
活动二:我们的学校不简单
学校的发展与变化
  1、我们不仅喜欢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关心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在这里发生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2课前老师指导同学们按照小贴士的内容四个人或五个个组成一个小组分工合作,调查学校情况。指导大家模拟采访并完成了学校情况调查表的填写。
  3、下面分小组进行汇报。选取4个小组分别进行汇报。
4听了大家的汇报,同学们对学校有了全面的认识,感觉我们的学校还真是不简单,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学校老师也搜集了关于不校情况的纪录片。请大家看。
5看完这个纪录片,大家的心情怎样呢?
6我们能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我们最应该感谢谁?小组讨论。
7每天进入校园前大家最先看到的是谁?
8大家懂得了感恩。
9为了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好,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应该为能在十二小学这样好的学校里生活而感到自豪。同时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教学反思: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非常重要的场所,这里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还洋溢着浓浓的温情,可以说校园就是他们的“乐园”。 这节课我主要营造一种开放的、 平等的交流氛围。上课伊始,我播放配乐图片,欢快活泼的音乐,配上优美的学校图片,深深吸引学生,引发了学生回忆自已在校园中的活动,回忆校园中发生的往事。我借机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小结并出示课题——《《说说我们的学校》。这样的新课导入,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激发兴趣,为下面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学生对校园的认识只停留在景色上,对自已在校园中发生过的许多事情还很模糊,无从说起,于是我加以点拨,通过出示孩子们在开心驿站里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获得的点滴乐趣,同时将书中的阅读角《小花园中乐趣多》配已录音,并出示十二小学小花园图片,让学生在听录音中激发学生的许多回忆,从而对学校更有亲近感和归属感。
  在教学第二个活动《我们的学校不简单》时,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地理位置、环境、设施都比较熟悉,但对学校的历史,曾取得的荣誉,发展变化等几乎无所知,他们急切地想要了解学校的一切,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这就需要进行调查活动前的指导。课前我进行了学情摸底,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
他们只是对学校文化墙及出现在在各楼层里标语看过读过,具体是什么内涵了解并不深入。
基于这样的学情,我认识到不能直接布置调查任务,一定要进行调查前的指导。 虽然经过口头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出了不少问题,很多小组又出现了分工不明确,调查内容相同,或调查没有方向,看到什么去了解什么,调查内容很散,没有重点。于是我又经过再次指导和调整,首先指导他们分工,选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为组员们安排工作。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负其责。之后请学生分小组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当问题解决了,调查也就完成了。学生才知道怎样完成小组合作调查。但如何将调查的情况汇报给全班学生呢?这对于三年级学生又是一个难题上,第一对调查到的内容不知道如何整理,之后,我又分小组将他们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进行了汇报指导,这样学生才有了方法,学会了怎样汇报。教师又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热情高涨,主人翁意识也越发浓厚。他们了解了学校的过去与现在,关注学校的未来,一定会自觉为学校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教学过程我不时的渗透人文教育,我在问学生我们能在十二小学这么优越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最应该感谢谁时,自然激发学生对身边人的感激。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