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4 团团圆圆过中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4 团团圆圆过中秋

资源简介

团团圆圆过中秋
横林实验小学
孙月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了解秋天里的节日和习俗。
对中秋节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资料,收集中秋月的诗词。
品尝月饼,体会和老师、同学共庆佳节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了解秋天里的节日和习俗。
2、品尝月饼,体会和老师、同学共庆佳节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关于中秋的传说和风俗。
2、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和月亮有关的诗词。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在这首歌曲里藏着一种美味的食物,它和我们今天的课堂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歌曲里找线索,好吗?
生:好。
播放歌曲《爷爷给我打月饼》。
师:歌曲里提到的食物是什么呀?
生:月饼。
师:(出示月饼)对,这就是我们最近常吃的月饼,当我们在享受美味的月饼时,就意味着什么节日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呢?
生:中秋节。
师:真棒!昨天大家在家里刚刚过完中秋,一定很有感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过中秋的那些人、那些事。(板贴过中秋)
说中秋的习俗
说到中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中秋的由来,大家从名字上猜一猜,为什么这个节日取名“中秋”?
生:因为这个节日就在秋天的中间。
师:对,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因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恰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又称团圆节、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
师:说到中秋我们就会想到一个神话传说——
生:嫦娥奔月。
师:是的,美丽的嫦娥来到天宫,才有了中秋节人们拜月的习俗。
3、师:孩子们,你们了解了哪些有关中秋节的风俗呢?
生1:吃月饼。
生2:赏月。
生3:逛灯会。
生4: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节,团团圆圆。
师: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也有自己庆祝中秋的独特习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介绍各地中秋习俗)
谈我们的中秋
1、师:孩子们,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知识,那么,中秋节我们到底怎样过呢?我们来看看教材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过中秋的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的内容)
师朗读。
师:孩子们,教材中的小朋友一家为了过节做了哪些准备呢?
指生回答。
师:小朋友为什么希望每一天都是中秋节呢?
生1:因为中秋节可以吃好吃的月饼。
生2:因为中秋节全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
师:过中秋时,美味的月饼,久违的亲人,都让我们的心暖暖的。有这样一句话,“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是呀,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团聚与思念,都是中秋节的味道。(板贴团团圆圆)
师:小朋友们,你们家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中秋节呢?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中秋经历。
交流后,学生回答。
师:中秋节是团圆节,可是,大家知道吗?有一群人,他们远离自己的祖国,生活在异国他乡,他们被称为——海外华人。
是不是生活在国外,他们就不过中秋节呢?
生:不是的。
师:“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远离家乡,他们越是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和亲人,所以中秋节他们也会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庆祝,思念并且祝福着自己的祖国和亲人。
拓展延伸
中秋月诗词大会
月亮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吗?我们来比一比吧。
学生进行古诗接龙,分享月之诗。
除了中秋节,秋天还有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
生:重阳节。
3、师:过完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们迎来了赏菊登高的重阳节。孩子们,你们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生答:农历九月初九。
师:因为中国古代把“九”看作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
我们以后还要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的就是这个节日。(课件出示古诗,重点点出登高和插茱萸两个习俗)
师:重阳时,人们还会赏菊,做重阳糕,这些风俗古代就有,都是一些很有意义的活动。今年重阳节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温习一下古代重阳节的氛围。
师:多姿多彩的秋天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精彩的节日,等待我们的加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