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考预测卷 6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考预测卷 6份

资源简介

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预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O 16 C 12 N 14 Al 27 S 32 27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3.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4.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百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5.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6.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g2+、Ca2+等离子
B.次氯酸钠、石灰、明矾可作消毒杀菌剂
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D.毛、发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8. 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C.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检验的实验中,将火柴头(未燃烧)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用稀硫酸进行酸化
9.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Y
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X>Y>Z
D.Z与Fe形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10.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
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下:
邻异丙基苯酚 叶蝉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
B.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叶蝉散在强酸、强碱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
D.不能用FeCl3检验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6OH- 2AlO2-+3H2↑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 CO32-+H2O
C.二氧化硅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 SiO32-+H2O
D.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H++OH- H2O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Fe(SO4)2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SO4] B.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①硫酸、②盐酸和③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1>V2=V3
C.0.2 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已知难溶物FeS的Ksp = 8.1×10-17,H2S饱和溶液中c(H+)2·c(S2-) = 1.0×10-22,为使溶液里c(Fe2+)达到了1mol·L-1,应调节溶液中的c(H+)为1.11×10-3mol·L-1
13.现有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将19.7 g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aq)体积是
A. 360mL B. 540mL C.840mL D. 980m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有三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1、2、3,三小球距离斜面底端A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先将它们分别从静止释放,到达A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若倾角θ增大,则的值增大
16.空间站是科学家们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假设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空间站向西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
1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则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B.当时,间的电压瞬时值为
C.单刀双掷开关与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保持滑动变阻器触头不动,当单刀双掷开关由扳向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18.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甲所示),距离它r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k/r2,k为常数,其磁场分布与负电荷Q的电场分布相似(如图乙所示)。现假设将此磁单极子S和负电荷Q均固定,下列对带电小球分别在S和Q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错误的是
A.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B.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C.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
D.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19.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在AB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此物体在x=3m处的动能大小为15J
20.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21.如图甲所示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Ek-t图中应有
B.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
C.当电源电压减小为时,粒子从D形盒射出时的动能将减小一半。
D.粒子在D形盒中每一次加速速度的增量大小相等
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4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6分)
高三年级的一同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a)所示,它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来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引起电流变化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电控照相机就工作,拍摄违规车辆。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就自动断开,衔铁不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
(1)(2分)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________光(选填“红”、“绿”或“黄”)时自动闭合;
(2)(4分)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Ω,继电器电阻为9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会被吸引。则只有质量超过___________kg的车辆违规时才会被记录。(重力加速度取10m/s2)
23.(9分)
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
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
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
开关、导线若干。
(1)(2分)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
C.电压表会烧坏 D.电流表将会烧坏
(2)(3分)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
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
D.若采用如图乙(b)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
(3)(4分)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当给小灯泡加额定电压3.2V时,此时小灯泡的发热功率为 W(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24.(14分)
如图所示,为供儿童娱乐的滑梯的示意图,其中AB为斜面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长L的BC水平滑槽,与半径R=0.2m的圆弧CD相切;ED为地面.已知儿童在滑槽上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μ=0.5,在B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的运动速率不变,A点离地面的竖直高度AE为H=2 m.(取g=10 m/s2,sin370=0.6, cos370=0.8)试求:
(1)儿童在斜面滑槽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要求作出儿童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
(2)儿童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3)为了使儿童在娱乐时不会从C处平抛滑出,水平滑槽BC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
25.(18分)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m≤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B = 4.0×10-4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条形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x轴交于P点;在x>0的区域内有电场强度大小E = 4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有界匀强电场,其宽度d = 2m。一质量m = 6.4×10-27kg、电荷量q =-3.2×10 19C的带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v = 4×104m/s,沿与x轴正方向成α=60°角射入磁场,经电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时间;
⑵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⑶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讨论此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与电场强度的大小E′的函数关系。
26. (15分)某棕黄色气体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测得该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3.0,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B的弱酸性溶液,B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酸性会增强.常温下,气体A与NH3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气体单质D和常见液体E,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气体A可用某一气体单质与潮湿的Na2CO3 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两种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 气体单质D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
(3)气体A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体现气体A具有 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试写出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
(5)设计实验探究离子晶体C的成分

27.(14分)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十3O2(g) 2CO2(g)+4H2O(g) △H= -1275.6 kJ·mol—1
②H2O(l) H2O(g) △H = + 44.0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 △H1
反应B:CO(g)+2H2(g)CH3OH(g) △H2
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1______0(填“>”、“<”或“=”)。
②对于反应A,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CO2的量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③某温度下,将4mol CO和12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5 mol·L—1,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④.某种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为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其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设燃煤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 。
(4)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a+)+c(H+)_____ c(NO3-)+c(OH-)(填写“>”“=”或“<”)。
28.(14分)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其他元素,如碳元素和硫元素。其中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某兴趣小组设计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生铁中的含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使生铁产生热脆性。硫元素在生铁中最有可能存在的价态是 。 A、-2 B、0   C、+4 D、+6
(2)写出在烧杯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D中30% 双氧水的作用是 ;若无此装置,所测定的含碳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4)反应完成后,欲验证生铁含有硫元素,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
(5)待C管的样品充分反应后,测得E中生成的沉淀为bg,请计算出生铁中的含碳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该兴趣小组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任写一种)
29.(6分)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 。海藻光合速率随不同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________培养条件。
(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g/L) 0 0.1 0.2 0.4 0.6 1.0
海藻生物量(g/L) 0.84 0.93 1.00 1.03 0.79 0.67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_____________的实验。
(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
30.(8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 ,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____,使水量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31.(10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 Ww,ww, WW —、、W-w,ww- 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 。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 ,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2.(13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KJ和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  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     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二)选考题(每科选做1题,共做3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4】(15分)
⑴(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光导纤维传播光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⑵(10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波的传播速度v = 2m/s,试求:
①x = 4 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② x = 5 m处质点在0~4.5s内通过的路程s。
34.【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我国某市考古队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的含量推断出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的含量为活体生物中的,的半衰期为5700年,请问: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 年。
(2)(10分)如图所示,在高为h=5m的平台右边缘上,放着一个质量M=3kg的铁块,现有一质量为m=1kg的钢球以v0=10m/s的水平速度与铁块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正碰被反弹,落地点距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2m.已知铁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铁块在平台上滑行的距离s(不计空气阻力,铁块和钢球都看成质点).
35.【化学----化学与技术模块】(15分)
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r的原子序数是 ,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4)步骤⑤蒸馏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
(5)为什么不直接用“溴水混合物I”而要用“溴水混合物II”进行蒸馏,得到液溴 。
36.【化学与技术】(15分)
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海水就是一项等待开发的资源。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CO32- 、HCO3- 等离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Ⅰ:火力发电是广东的重要能源,但是烧煤排放的SO2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天然海水pH≈7.9,呈弱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 _______(写一个)。
(2)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的烟气后,需要用氧气进行氧化处理,其反应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后的海水需要加入氢氧化钠,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 ____。
Ⅱ:微量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生物链作用而产生富集。当人因为饮用或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和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时,便会导致各种疾病。某酸性化工废水中含有浓度约为0.01mol.L-1的Ag+、Pb2+等重金属离子。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 AgI AgOH Ag2S PbI2 Pb(OH)2 PbS
Ksp 8.3×10-12 5.6×10-8 6.3×10-50 7.1×10-9 1.2×10-15 3.4×10-28
(3)在废水排放前,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应该加入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OH B.Na2S C.KI D.Ca(OH)2
(4)某工程师用CaO处理上述废水,最终溶液的pH=8,请你计算处理后废水中Pb2+的浓度为_____ ____。
37.【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C60以其完美的球形结构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从此掀起了球形分子的研究热潮,Si60、N60以及Si60C60等球形分子被不断制备出来。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离能不但能说明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金属性),也能通过电离能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下表列举了C、Mg、X、Y四种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第一电离能 第二电离能 第三电离能 第四电离能 第五电离能 第六电离能
C 1 086.5 2 352.6 4 620.5 6 222.7 37 831 47 277
Mg 737.7 1 450.7 7 732.6 10 540 13 630 17 995
X 418.8 3 052 4 420 5 877 7 975 9 590
Y 538.1 1 067 1 850 4 819 6 400 7 600
①若X为第四周期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根据Y的电离能数据,可以判断Y最可能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利用C60独特的分子结构,可以将C60用作比金属及其合金更为有效的新型吸氢材料。已知常温下较稳定的C60的氢化物有C60H24、C60H36和C60H48。在80~215℃时,C60可以100%回收,并可以用来重新制备C60的氢化物。C60分子中碳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理论上,1 mol C60可以吸收________ mol H2。
(3)已知:①N—N键的键能为159 kJ/mol,N===N键的键能为456 kJ/mol,N≡N键的键能为946 kJ/mol;②N60与C60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①N60与C60相比,分子结构相似,但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同,N60具有微弱的碱性。则HN60I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②有科学家预言,N60是一种高能材料,1摩N60分解生成N2放出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
(4)碳的常见同素异形体为金刚石和石墨(分子式可表示为Cn),氮化硼也有两种常见的结构,分别对应类似于金刚石和石墨结构[分子式可表示为(BN)n],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____
A.C—C键键长与B—N键键长相等
B.C、B、N的电负性相近
C.(BN)n“分子”中,B、N原子与C原子相似,均能形成四个共价键
D.(BN)n与Cn可视为等电子体
(5)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中国物理学家郗小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成大电流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硼化镁在37 K温度下有超导性,作为超硬超导材料,硼化镁已成为超导材料领域中的一颗新星。如图是硼化镁的晶胞示意图。则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8.【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
(2)A→B的反应类型是 ,B→C的反应类型是
(3)E的结构简式是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5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8O3
(6)G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H具有以下性质:①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②氢核磁共振光谱图中只有两种峰。请写出H的结构简式
39.[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15分) 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1)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采集外,还可从已处死的雌鼠________中获取。
(2)图中的高血压相关基因作为__________,质粒作为_________,二者需用________    切割后连接成重组载体,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________有关。
(3)子代大鼠如果________和__________,即可分别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
(4)在上述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化学参考答案
7、D 8、 B 9、A 10、 C 11、 C 12、D 13、C
26.(15分)
(1) Cl2O(2分) 第二周期第VA族 (1分)
 (2)2HClO =2HCl + O2 ↑(2分)
(3) 3 Cl2O +10NH3 =6NH4Cl +2N2 + 3H2O (2分) 氧化  (2分)
   C(Cl- )> C(NH4+ )> C(H+ )> C(OH-) (2分)
(4)2 Cl2+2Na2CO3+ H2O=Cl2O+2Na H CO3+2NaCl (2分)   
(5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分成两份于试管中,一份加入浓N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含有NH4+,另一份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Cl-,由此证明该晶体为NH4Cl。 (2分)
27.(14分)(每空2分)
(1)CH3OH(l)十3/2O2(g) CO2(g)+2H2O(l) △H= -725.8 kJ·mol—1
(2) ①< ② BD ③ 0.33 ④ CH3OH -6e + H2O = 6 H+ + CO2
(3) 12NH3 + 3O2 + 4SO2 + 4NO2 + 6H2O==4(NH4)2SO4 + 4NH4NO3
(4) <
28、(14分)(每空2分)
(1)A (2)CO2+Ba2++2OH-= BaCO3↓+H2O (3)吸收SO2气体 偏高
(4)取少量D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铁中含有硫元素。
(5)
(6)浓硫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加热时要使二通管均匀受热等(2分)
36、(15分)
(1)CO32 - + H2O HCO3- + OH- 或HCO3- + H2O H2CO3 + OH-(3分)
(2)2H2SO3 + O2 = 2H2SO4 (3分)将生成的硫酸中和,防止水体污染(3分)
(3)B(3分) (4)1.2×10-3mol/L(3分)
37、(15分)(1)①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 (2分) ②+3(1分)
(2)sp2 (2分) 30(2分)
(3)①离子晶体(2分) ②14070 kJ(2分)
(4)CD (2分)(5)MgB2(2分)
38、(15分)
(1)-CHO (2分) (2)氧化反应(2分) 取代反应(2分)
(3)(2分)
(4) + 3NaOH + CH3COONa + CH3OH + H2O(3分)
(5)a、b (2分) (6)(2分)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 CBCCBA
第Ⅱ卷(必考题39分,选考题15分,共54分)
(一)必考题
29.答案: (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1分) CO2 (1分) 光照(1分)
(2)碳源和能源(2分)
(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2分)
(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 (2分)
30.答案: (1)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减少  通透性   负反馈
  (2)突触小体  特异性受体  肝糖元  胰岛素
31.答案:(1)ww(♀)×W-w (♂) , W-w(♀)×ww (♂)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32.答案:(1)自动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 分解者
(2)10 400 增加 生物多样性
(3)捕食 900 偏高
(4)升高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二)选做题
38.[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答案:(1)压榨 过滤 (2)稀释涂布平板法 高压蒸汽灭菌锅 紫外线消毒
(3)碳源和氮源 越慢 (4)大小
39.[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
答案:(1)卵巢(2)目的基因 运载体 同种限制酶核酸内切酶 限制酶识别位点
(3)检测到体内有相应蛋白质 出现高血压 (4)体外受精
物理参考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BCD A A D BC C A
22.(1)红(2)400kg 23.(1)B (2)AC (3)增大 0.96W
24.(14分)
(1)设儿童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 受力分析图………………1分
mgsin37°-μmgcos37°=ma1 ①………………2分
解得:a1=2 m/s2.   ②………………1分
(2)因为H=2 m,圆弧CD的半径R=0.8 m,
所以AB的长度 ③………………2分
设儿童滑到B点的速率为vB,则:vB2=2aL1, ④………………2分
(或依动能定理: )
由②③④解得: ⑤………………2分
(3)设儿童在C点恰做平抛运动滑出时的速率为vC,则: ⑥……1分
f=umg=ma2 ⑦………………1分
-2a2L≤vC2-vB 2 ⑧………………1分
(或用动能定理:……2分)
由⑦⑧解得:L≥1 m.……1分
25.(18分)
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1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轨迹如图1交y轴于C点,过P点作v的垂线交y轴于O1点,
由几何关系得O1为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且圆心角为60°。 (1分)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代入数据得:t=5.23×10-5s (1分)
⑵带电粒子离开磁场垂直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
方法一: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度(1分)
运动时间 (1分)
沿y方向分速度 (1分)
沿y方向位移 (1分)
粒子出电场后又经时间t2达x轴上Q点
故Q点的坐标为 (1分)
方法二: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偏向角为θ,如图1,则:
(2分)
设Q点的横坐标为x
则: (2分)
故x=5m。 (1分)
⑶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为x′。
当0<x′<3m时,如图2,设粒子离开电场
时的速度偏向角为θ′,
则: (2分)
又: (2分)
由上两式得: (1分)
当3m≤≤5m时,如图3,有
(2分)
将y=1m及各数据代入上式得: (2分)
33. ⑴BC
⑵①s m(或者m)

34. (1)11400年
(2)(10分)设钢球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为v1,铁块的速度大小为v,碰撞时间极短系统动量
① 钢球做平抛运动 ② ③
由②③①解得t=1s,v1=2m/s,v=4m/s,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5m/s2 ④
最终速度为0,则其运行时间 =0.8s ⑤
所以铁块在平台右滑行的距离 =1.6m ⑥
评分标准:本题10分,①⑥各3分, ②③④⑤各1分.
Z
Y
X
θ
1
2
3
A
S
q

Q
q

x/m
W/J
A
B
0
10
15
20
27
30
3
6
9
12
-
+
P
C
x
O
lo
E
x
O
lo
x
O
lo
W
x
O
lo
A
B
C
D
-
+
P
t
o
t1
t2
t3
t4
t5
t6
Ek
(a)
(b)
工作电路
控制电路
指示灯
电控照相机
光控开关
压敏电阻R
R/Ω
F/×103N
0
4 8 12
240
180
120
60
继电器
A
V
L
图甲
图丙
U/V
4.0
3.0
2.0
1.0
O
0.1
0.2
0.3
0.4
I/A
(a)
(b)
A
V
图乙
x
O
y
P
B
E
v
α

d
5
0
-5
6
3
2
1
5
4
y/cm
x/m
h
l
M
m
v0

x
O
y
P
B
E
v
α
O1
α
v
Q
v1
v
vy
θ
图1
C
x
O
y
P
B
E′
v
α
O1
α
v
Q
v2
vx
vy
x′
图2
x
O
y
P
B
E′
v
α
O1
α
v
Q
x′
图3张家口一中2011——2012学年预测试题
高三语文
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敌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对“儒家思想”与“封禅泰山”二者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支持封禅泰山,但是他并未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因此封禅泰山直到秦始 皇时代才真正成为了事实。
B.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C.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进行封禅。
D.儒家思想因为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泰山因为儒家思想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地位。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 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 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
A.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B. 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C. 绛捕置于法。
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D. 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阴使信谨史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南 海 旅 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因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荔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8、这首诗以什么为结构线索 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 (5分)
9、最后一联哪个字用得好 说说理由。(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诸葛亮《出师表》)
③ ,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陆 地 上 的 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3页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耐人寻味,“陆地上的船”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的船,同时这个标题又充满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我”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周围的绿田”“像平静的海水”,这些环境描写,有展现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5分)
(4)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5分)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5分)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5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
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15. 在下面一段话空白处填入合适关联词,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5分
本书为何开篇谈“素材”?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① 大师创作 ② 孩子习作,③必须首先面对“材料”,即靠什么“材料”来编织文学。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契诃夫留下的《手记(1892年—1904年)》就是他搞创作的素材库。它收集了大师在创作成熟期随手录下的对生活的瞬间感触、未来作品的腹稿、读书心得 ④ 从别人著作中摘录下的精粹。细细品味,我发现,它是一种 ⑤包含了大师生活的真实, ⑥ 凝聚着大师对现实的感知、理解、想象与情感的心理复合体。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 ________
16.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35 字) (5分)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六、写作(50分)
17、作文材料:
材料一:2009年,曹操墓突然在河南安阳惊天破土,安阳市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切实做好曹操高陵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迅即引发全球媒体关注。今年5月,曹操族子曹休之墓在河南洛阳破土而出,这也是曹氏宗族在亳州之外的重要陵墓遗址,进一步扩展了曹氏宗族的分布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曹操是安徽人”的说法。
亳州74岁的民间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绍义说,亳州是曹操的家乡,“按照习俗,一个家族的人在去世之后,往往是要葬在一起的,而且大多会按照携子抱孙的顺序来建造墓地。曹操祖父的墓在亳州城南,他的墓北边,按照携子抱孙的顺序,曹操的父亲曹嵩墓就是葬在曹腾墓的北边。而在他的墓的西南面,有个大墓叫观音山,按照携子抱孙的顺序,那个就应该是曹操墓。”
2009年8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永城举行。部分与会历史学者认为,曹操和华佗的家乡原来确属谯郡(安徽亳州)管辖,但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域划分,两人的家乡已经被划在河南省境内。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某副会长更是放言,曹操出生在永城,而在亳州置下房产。安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某位安徽籍学者也承认“曹操和华佗的故里今属河南”这个观点很新颖。河南永城利用秦汉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平台,放出“曹操故里在河南永城”的信号。亳州顿遭诛心之论,永城的城市知名度一夜之间叫响了海内外华人世界。
材料二:据《新民晚报》报道,由上海现代人剧社推出的《Q版辣妹打面缸》改编自传统小戏《打面缸》。“Q版”融入了眼下流行的文化现象并进行嘲讽。县衙包公乃“内衣裁缝”出身,花银子买了个官做,脖子里挂根皮尺。
遇到麻烦事,一身红袍的包公就手执皮尺两头绕着自己的脖子做吊死状,以逃避矛盾。话剧中,包公垂涎于“新编时调大赛”冠军“辣妹”周腊梅,分管娱乐的王书吏和掌管军火的四爷也瞄上了“辣妹”。包公将“辣妹”判与衙役张才为妻,后反悔,派遣张才赴山东公干,以便“参与竞争”。有天晚上,包公、四爷和王书吏不约而同来到腊梅家。三人分藏于灶台边、面缸里和床底下,张才揪出三人,勒索银子。
要求:针对上述两则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表述不对,文中说“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是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不知“封禅之礼”。)
2.B(A项,封禅直到秦代才成为事实,这与孔子未明确封禅礼制没有因果关系。C项,“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进行封禅”不对,“历代帝王”不对,属于以偏概全;“首先进行封禅”,无中生有。D项,“泰山因为儒家思想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地位”不对,这种概括性表述不确切,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见文章最后一段。)
3.A (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而非“创立者”。)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4.B 【解析】博:赌钱。
5.A 【解析】B.第二句是原永新县县令的事。C.第一句仅表明“捕置”,没有“为官精明”和“不苛暴”。D.第一句是富豪子弟龙聿的事,第二句是皇帝“追赍”。
6.B 【解析】“甲归卧,夜为人断足。”是说甲回家睡觉,夜里被人砍断了脚。
7.(1)译文:元绛告诫甲的妻子说:“回去办理你的丈夫的丧事,乙已经伏法了。”暗中派遣可靠谨慎的官员跟随甲妻的后面,远远望见一个僧人笑着迎接(甲的妻子),切切私语。
(2)译文:我在吴地有田地房屋,请让我回家卖掉它,就来京城建屋,能够远远看见陛下连接不断的车马扬起的尘土,就是幸事了。怎么敢希望赏赐呢?
8、作者以翻腾起伏的思绪(归思)作为全诗的线索。着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乡思)。
9、“催”字用得好。“催”为催促,这里是春风催促花儿开放的意思。诗人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予抑制状态的归心,进面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竟相怒放,不由自主。比喻出人意表,生动贴切.表现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制。(意思对,分析合理即可)
10、 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恢弘志士之气,以塞忠谏之路也
烽火连三月,浑欲不胜簪
11.(1)(3分)答A给1分,答C给2分(B项理解错误。对疯子船长的这一动作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他是真实地把这个和他的船“差不多大”的晒谷场当做了自己的船。D项对环境描写的分析欠妥当。这里的景物描写是作为晒谷场的陪衬而写的,主要不是“展示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E项中对小说的情节分析有误,这篇小说没 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5分)疯子船长是一个执着于理想、忠于职守的悲剧形象。(2分)①他久经考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事业一如热爱自己的生命;②他遇险不慌,沉着指挥,船沉了又劝同事们逃走,具有忘我、献身的精神。(4分)
(3)(5分)①“我”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②以“我”这样一个山村孩子的视角写疯子船长发疯的过程,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在塑造疯子船长这一人物上,我起到辅助作用。④通过写“我”学着他的样子,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要去见识大海,使小说的意蕴更为丰富。(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5分)观点一:应该从主人公悲剧意义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海难虽然摧毁了船长的船,使他成为疯子,但并没有摧毁他内心深处的船长情结,他在晒谷场演绎风暴中救船的情景,表现了一个船长的精神风貌,他的执著与坚持以及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②小说的故事给人心灵的震撼又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在疯子船长这一人物身上感受到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
观点二: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疯子二叔虽然是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但他执著于理想、忠于职守、热爱事业的精神感召我,并引发了我想出去见世面的想法;②小说结尾“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也说明了作者对“我”这一类农村孩子所寄予的期望。
(观点明确,给1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5分。)
12
(1)(3分)答C给1分,答A给2分。(A项表述不完整,还表现了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E项表述太过绝对,可将“必须”改为“需要”。B项苏步青是1931年4月归国。D项,本文的侧重点是苏步青,所以此事是为了说明苏步青是如何走入神秘的数学王国的。)
(2)(5分)①爱国敬业,执著信念。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②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如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吸纳国际新成果等。③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求学时期,曾经在4年里演算了上万道习题,④文理兼治,兴趣广泛。作为数学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四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全对满分。意思对即可。)
(3)(5分)①材料典型,且真实可信;②具有文学性;③通过细节表现人物。④评传结合。(四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结合文本给1分。意思对即可。)
(4)(5分)求学上,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1分)(结合文本,略,1分)学习中也要踏踏实实,要锐意进取。(结合自身提出启示1分)
治学上,要态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要有一定的方法,提携后进。(结合文本,略,1分)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开拓。(结合自身提出启示1分)
(大意表述清楚即可)
13.D(A.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B.高山仰止:比喻崇敬仰慕。C.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D.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
14.C.(A语序不当,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B.介词使用不当,应当“从……中”得到力量,而非“在……中”得到力量。D.“爆满”不合逻辑。)
15.①无论(从)②还是(到)③都④以及(和)⑤既(不仅)⑤又(而且)
16. 参考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元绛,字厚之,他的祖先是临川人,姓危。唐末,元绛曾祖父危仔倡聚集众人保卫乡里,进攻占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元德昭,在吴越做官至丞相,于是成为钱塘人。元绛出生就聪明伶俐,五岁就能写诗,九岁时去拜见荆南太守,荆南太守把他推荐到朝廷,但因为贫困不能成行。长大后,参加进士考试,因为在廷试中误用音韵,只得到一个“学究出身”的称号。
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第,调任江宁推官,代理上元县县令。上元县有一个叫王豹子的人,霸占他人的田产,掠夺男人女人作为自己的仆妾,有想告发他的人,就会被杀人灭口。元绛把他抓起来法办了。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互相殴打,甲回家睡觉,夜里被人砍断了脚。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但此时甲已死了。元绛告诫甲的妻子说:“回去办理你的丈夫的丧事,乙已经伏法了。”暗中派遣可靠谨慎的官员跟随甲妻的后面,远远望见一个僧人笑着迎接甲的妻子,窃窃私语。元绛立即命令捕获那个僧人,绑在衙门庑下,审讯与甲的妻子通奸的情状,僧人立刻吐露了实情。有人问元绛这样做的缘故,绛曰:“我观察甲的妻子啼哭并不悲哀,而且她与受伤的丈夫同床共席,身上的衣服却无一点血污,因此就明白这个缘故了。”
安抚使范仲淹给皇帝上书描绘了元绛的才能,元绛改任永新县县令。(先前)永新县有一个富豪子弟龙聿诱骗少年周整饮酒赌博,利用技巧赢了周整,计算周整的欠债折算为上等肥沃的田地,并且订立了田契。过了很久,周整的母亲才知道这件事,于是到县衙告状,县令索要田契为证,结果田契上有周整母亲的手印,就不受理。周整母亲又告到州府,直至击登闻鼓(告御状),始终不能弄清曲直。元绛到任后,周母又去告状了,元绛查看田契后,招呼龙聿说:“这份田契的年、月写在手印的上面,这一定是(你)拿周整母亲的其他文书末尾裁下来,再伪造一张田契接续起来的。”龙聿吓得赶快谢罪,当天就把骗周整的田地归还给了周家。
元绛做官精细明察,但是决不苛刻暴虐。任通州海门县知县时,淮地人民百姓偷盗贩卖海盐,管理盐政的制置使建议说,偷盗贩卖海盐满二十斤的人都要判刑。但元绛说:“居住海滨的人,依赖海盐活命,不能与一般的盗卖盐贩相比。”鞭打之后就放了他们。元绛被提拔为江西转运判官兼台州知府。有一次州城发大水淹没了城池,百姓的房屋被大水激荡倒塌。元绛拿出官库的钱,就在那个地方修筑房屋数千处,让百姓自己占用,和他们约定三年偿还的费用,流离转徙的人也都让他们恢复旧业。又用砖头砌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后来元绛进入京城任翰林学士兼开封府知府,不久又被任命为三司使及参知政事。元绛在所任的官职上都有威名,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任职,但凡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还是出自他的手笔。元绛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神宗(赵顼)就命令元绛的儿子耆宁到崇文院任校书郎,并抚慰挽留元绛。后来已经得到允许辞官,皇帝还很舍不得地命令他说:“你可以在京师造屋居住,我会资助你一些钱财,这样也有利于你儿子耆年的仕途升迁。”元绛说:“我在吴地有田地房屋,请让我回家卖掉它,就来京城建屋,能够远远看见陛下连接不断的车马扬起的尘土,就是幸事了。怎么敢希望赏赐呢?”元绛已经出发返乡,皇帝又派人追赶送上千两白金,并敕令他早早回来。元绛回到吴地一年多,因为衰老多病给皇帝写奏章说,恐怕不能奉诏返回京城了。又过了三年元绛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皇帝赠太子少师,谥号为“章简”。
17、作文为自己原创
写作参考;
1、 两则材料核心是文化,故以文化为话题。
2、 针对第一则材料,文化环保为核心。
3、 针对第一则材料,文化遗产与经济建设关系为核心。
4、 针对第二则材料,经典文化与通俗文化为核心。
5、 针对第二则材料,敬畏经典文化为核心。
张家口市一中2012年高考预测卷(理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复数
A. B. C. D.
2.设随机变量,若,则c等于
A.0 B.1 C.2 D.3
3.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一个程序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B. C. D.
4.在 上任取两数,则函数无零点的概率为
A. B.   C. D.
5.设,若成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下列不等式
恒成立的是
A. B. C. D.
6.在的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 B. C. D.
7.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8.设向量的模为,则
A. B. C. D.
9.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分别为,若双曲线上存在一点满足,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B.
C. D.
10.已知,则与的夹角为
A. B. C. D.
11.设函数若的值域为,则常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2.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当,单调递增,若 ,则的值
A.恒大于0 B. 恒小于0 C.可能等于0 D.可正可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P、A、B、C是球面O上的四个点,PA、PB、PC两两垂直,且PA = PB= PC = 1,则球的表面积为 .
14. 两定点的坐标分别为,,动点满足条件,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15.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方程.
现发现表中有一个数据模糊看不清,请你推断出该数据的值为 .
16.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大值为14,
则k=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70 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数列满足
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记,求
18. 深圳市某校中学生篮球队假期集训,集训前共有6个篮球,其中3个是新球(即没有用过的球), 3 个是旧球(即至少用过一次的球).每次训练,都从中任意取出2 个球,用完后放回.
(1)设第一次训练时取到的新球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求第二次训练时恰好取到一个新球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 5,已知正方形ABCD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是四边形,其中A与A '重合,且BB'<DD'<CC'.
(1)证明AD'//平面BB'C'C,并指出四边形AB'C'D’的形状;
(2)如果四边形中AB'C'D’中,,正方形的边长为 ,
求平面ABCD与平面AB'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6,已知动圆M过定点F(1,0)且与x轴相切,点F 关于圆心M 的对称点为 F',
动点F’的轨迹为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设是曲线C上的一个定点,过点A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相交于另外两点P 、Q.
①证明: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
②记曲线C位于P 、Q两点之间的那一段为l.若点B在l上,且点B到直线PQ的
距离最大,求点B的坐标.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其中表示函数在
处的导数,为正常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的正实数,且,证明:
(3)对任意的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AD为圆O的直径,直线BA与圆O相切于点A,直线OB与弦AC垂直于相交于点G,与弧AC相交于M,连结DC,AB=10,AC=12.
(1)求证:BA·DC=GC·AD;
(2)求BM.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椭圆C的方程为,试在椭圆C上求一点P,使得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
24.(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函数f(x)=|x-1|+|x-a|.
(Ⅰ)若a=-1,解不等式f(x)≥3;
(Ⅱ)如果 x∈R,f(x)≥2,求a的取值范围.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尚义县第一中学预测卷 理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ABBDD 6-10 CABAA 11-12 A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68 16.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70 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证明: ……………………………………2分
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6分
(2), ①
当时,;
当时,, ②
①-②,得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深圳市某校中学生篮球队假期集训,集训前共有6个篮球,其中3个是新球(即没有用过的球),3个是旧球(即至少用过一次的球).每次训练,都从中任意取出2个球,用完后放回.
(1)设第一次训练时取到的新球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求第二次训练时恰好取到一个新球的概率.
解:(1)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1分
设“第一次训练时取到个新球(即)”为事件(0,1,2).因为集训前共有6个篮球,其中3个是新球,3个是旧球,所以
, ………………………………………3分
, ………………………………………5分
. ………………………………………7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注:不列表,不扣分)
0 1 2
的数学期望为. ……………………………………8分
(2)设“从6个球中任意取出2个球,恰好取到一个新球”为事件.
则“第二次训练时恰好取到一个新球”就是事件.
而事件、、互斥,
所以,.
由条件概率公式,得
, …………………………………9分
, …………………………………10分
. …………………………………11分
所以,第二次训练时恰好取到一个新球的概率为
.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5,已知正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是四边形,其中与重合,且.
(1)证明平面,并指出四边形的形状;
(2)如果四边形中,,,正方形的边长为,
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证明:(1)依题意,平面,
平面,
平面,
所以. ……………2分
在上取点,使得,
连结,,如图5-1.
因为,且,
所以是平行四边形,,且.
又是正方形,,且,
所以,且,故是平行四边形, ………………………………4分
从而,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6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只需指出四边形的形状,不必证明).……7分

解:(2)依题意,在Rt△中,,
在Rt△中,,
所以.
(注:或)
连结,,如图5-2,
在Rt△中,.
所以,故.……8分
(法1)延长,相交于点,
则,而,所以.
连结,则是平面与平面
的交线.
在平面内作,垂足为,
连结.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从而平面,.
所以是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一个锐二面角. …………………………10分
在Rt△中,,
在Rt△中,.
所以,
即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分
(法2)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5-3),
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
而,,
所以且,
即,
取,则,,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注:法向量不唯一,可以是与共线的任一非零向量)……………………10分

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6,已知动圆过定点且与轴相切,点关于圆心的对称点为,动点的轨迹为.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是曲线上的一个定点,过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分别与曲线相交于另外两点、.
① 证明:直线的斜率为定值;
② 记曲线位于、两点之间的那一段为.若点在上,且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求点的坐标.
解:(1)(法1)设,因为点在圆上,
且点关于圆心的对称点为,
所以, …………1分
且圆的直径为.…………2分
由题意,动圆与轴相切,
所以,两边平方整理得:,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5分
(2)①(法1)由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如图6-2.
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6分
因为是曲线:上的点,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由,
解之得或,
所以点的坐标为,
以替换,得点的坐标为.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定值.………………8分
② 由①可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整理得.
设点在曲线段上,因为、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和,
所以点的横坐标在和之间,即,
所以,从而.
点到直线的距离
. ………10分
当时,.
注意到,所以点在曲线段上.
所以,点的坐标是.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表示函数在处的导数,为正常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的正实数,且,证明:

(3)对任意的,且,证明:.
解:(1),,
. ……………………………………2分
所以,时,,单调递增;
时,,单调递减.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4分
(2)(法1)对任意的正实数,且,
取,则,由(1)得,
即,
所以,……①;
取,则,由(1)得,
即,
所以,……②.
综合①②,得. ………………………6分
(3)对,令(),则

显然,,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由,得,即.
所以,. ……………………………8分
所以
. ………………………………10分
又由(2)知,所以.

所以,.……………………12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
(1)证明:因为AC⊥OB,所以∠AGB=90°
又AD是圆O的直径,所以∠DCA=90°
又因为∠BAG=∠ADC(弦切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所以Rt△AGB∽Rt△DCA,所以=.…………………2分
又因为OG⊥AC,所以GC=AG.
所以=,即BA·DC=GC·AD. …………………5分
(2)因为AC=12,所以AG=6,
因为AB=10,所以BG==8.
由(1)知:Rt△AGB∽Rt△DCA,所以=.
所以AD=15,即圆的直径2r=15. …………………8分
又因为AB2=BM·(BM+2r),即BM2+15BM-100=0.
解得BM=5. …………………10分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2y-4=0.设P(2cos θ,sin θ),
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
=[4-2sin(θ+)].…………………2分
所以当sin(θ+)=1时,d有最小值,此时sin θ=sin[(θ+)-]=sin(θ+)cos-cos(θ+)sin=,…………………5分
cosθ=cos[(θ+)-]=cos(θ+)cos +sin(θ+)sin=.
所以点P的坐标为(,).
从而椭圆C上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的点P的坐标为(,)…………………10分
24. (本小题满分10分)
(Ⅰ)当…………………1分
由得
(ⅰ)当时,不等式化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ⅱ)当时,不等式化为不可能成立.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ⅲ)当时,不等式化为,即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综上得,的解集为 …………………5分
(Ⅱ)若,不满足题设条件,
若的最小值为
若 的最小值为…………………8分
所以的充分条件是,
从而的取值范围为…………………10分
2
1
1
3
3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12012年高三模拟考试
英 语 2012.5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时,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一卷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subjec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 convenience of city life.
  B.The house in the country.
  C.City life and country life.
2.On which day will the man probably see Professor Kent
  A.Next Tuesday. B.Next Wednesday. C.Next Thursday.
3.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Pack their clothes. B.Call a taxi. C.Lock the suitcase.
4.Who was injured
  A.George. B.George’s wife. C.George’s father-in-law.
5.Why is Mary worried
A.Because John will get angry.
B.Because John has been working hard.
C.Because the roof needs repairing.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ich isn’t needed in the long-distance examinations
A.Examination rooms.
B.Examination supervisors.
C.Pencils and erasers.
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answers of the online test are transmitted by the Internet.
B.The results of the online test will be out in a long time.
C.Few will take part in the long-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8.How many branches do most of the net schools have
A.About ten. B.Uncertain. C. About fiv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the woman
A.To get some information.
B.To register for a master course.
C.To inquire about the selective courses.
10.When is the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 usually open
A.Five days a week, 9:00 a.m. to 5:30 p.m.
B.Six days a week, 8:30 a.m. to 5:00 p.m.
C.Five days a week, 9:00 a.m. to 5:00 p.m.
11.Which is not a necessity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 on Sundays
A.Booking it from the woman.
B.Getting an important project.
C.Booking it from their tuto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talk about
A.Their trips to a foreign country.
B.Their dinners in a restaurant.
C.Their to some families.
13.What did the man enjoy about his visit
A.The dinner and the gift.
B.The girl and the atmosphere.
C.The dinner and the atmosphere.
1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She is a foreign student.
B.She will move into a new flat.
C.She is familiar with the customs in this countr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How much of the entertainment section is about stars’ affairs
A.Almost 70%. B.Almost 50%. C.Almost one third.
16.Why do some media publish untrue stores about stars
A.To promote sales. B.To promote reputation. C.To mislead the public.
17.What is the man’s opinion
A.There should be more newspaper sections about aborts.
B.The media should report more other matters than the stars’ affairs.
C.The public figures should protect their privacy more carefull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at did the goat want to do when seeing the fox in the well
A.Drink the water. B.Help the fox out. C.Run away from the well.
19.How did the fox get out of the well
A.By climbing up the wall.
B.By climbing onto the back and born of the goat.
C.With the help of her friends.
20.What would the goat probably do in the end
A.Starve to death. B.Get out of the well. C.Kill the fox.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 was searching for _____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en suddenly _____ computer system broke down.
A. \; the B. the; a C. a; the D. a; \
2. ----Why didn’t you pay the bill for Tina
-----I offered to, ________ she refused.
A. and B. but C. or D. so
23. —Are there any _____ on how to take the medicine
—Yes. They are on the bottle.
A. explanations B. instructions C. descriptions D. introductions
24. Jogg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keep fit. ___, swimming is helpful for bodybuilding.
A. Completely B. Likely C. Similarly D. Generally
25. The weather was bad for some weeks, ___ the progress in the building of the power station slowed down.
A. in case B. so that C. in order that D. so long as
26. —Why you didn’t buy the gold ring
—I __________, but I didn’t have the money.
A. would have B. bought C. would like to D. had bought
27. Sam remembered several occasions in the past __________ he had experienced a similar feeling.
A. what B. which C. where D. why
28. You can’t ____ your book when you are in the exam. Otherwise, you will be punished.
A. stick to B. refer to C. keep to D. point to
29. When he heard the ____ news that 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Sichuan, a ____ look came into his face.
A. frightened; frightened B. frightened; frightening
C. frightening; frightening D. frightening; frightened
30. With the price rising, $100 a month could hardly _____ the cost of his life in such a big city.
A. cover  B. afford C. include D. contain
31. ----You must b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trip back to Sydney.
-----Yes. I _________ wait any longer.
A. can’t B. mustn’t C. needn’t D. shouldn’t
32. ----Jack,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Doctor Brown
-----I ____________ to him for years. I don’t see how anyone else could do better.
A. went B. will go C. had gone D. have been doing
33. He is quite strange, for everything he does is opposite to ________ is considered normal behavior.
A. whether B. that C. what D. which
34.----Has Linda come back from Canada
-----Yes. She __________there for eight years.
A. has stayed B. stays C. stayed D. had stayed
35. —Aren’t you tired, Caroline
—____ I like going shopping.
A. Why not? B. Yes, of course. C. Is that right D. Not at all!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You Can’t Be Replaced
As a teenager, I felt I was always letting people down. I was rebellious(叛逆的) on the outside, 36 on the inside I wanted people to 37 me.
Once I left home to hitchhike(搭便车) to California with my friend Penelope. The trip wasn’t 38 and there were many times I didn’t feel safe. One situation in particular left me 39 for still being alive. When I returned home, I was different —not so outwardly(外表上) sure of myself.
I was happy to be home. But then I noticed that Penelope, who was 40 with us, was wearing my clothes. And my 41 seemed to like her better than me. I wondered if I would be 42 if I weren’t there.
I told my mom, and she explained that 43 Penelope was a lovely girl, no one could 44 me. I pointed out, “She is more patient and is neater than I have ever been.” My mom said these were wonderful 45 but I was the only person who could fill my 46 . She made me realize that even with my 47 , —and they were many—I was a loved member of the family who couldn’t be replaced.
I became a searcher, 48 who I was and what made me unique. My 49 of myself was changing. I wanted a solid base to start from. I started to resist pressure to 50 in ways that I didn’t like any more, and I 51 who I really was. I came to feel much more 52 that no one can ever take my place.
Each of us holds a unique place in the world. You are 53 no matter what others say or what you may think. So 54 about being replaced. You 55 be.
36. A. and B. but C. as D. for
37. A. leave B. replace C. receive D. like
38. A. easy B. hard C. fun D. long
39. A. wonderful B. careful C. grateful D. helpful
40. A. playing B. eating C. staying D. traveling
41. A. family B. friends C. relatives D. neighbors
42. A. loved B. mentioned C. cared D. missed
43. A. since B. as C. while D. unless
44. A. scold B. compare C. replace D. match
45. A. qualities B. girls C. people D. times
46. A. character B. role C. task D. form
47. A. faults B. advantages C. manners D. pities
48. A. looking for B. looking back C. seeking out D. giving up
49. A. picture B. view C. sense D. idea
50. A. think B. learn C. change D. act
51. A. hated B. celebrated C. wished D. expected
52. A. sure B. doubtful C. happy D. lonely
53. A. lovely B. sure C. wonderful D. special
54. A. talk B. forget C. care D. argue
55. A. mustn’t B. shouldn’t C. can’t D. need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t’s interesting that technology often works as a servant for us, yet frequently we become a servant to it. E-mail is a useful tool but many feel controlled by this new tool. The average business person is getting about 80 e-mails per day and many feel that about 80% of the messages in their “Inbox” are of little or no value.
So, I have four suggestions to help you to become better at “Erasing E-mail”.
Get off the lists.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a problem is to never have it. If you are receiving a lot of unwanted e-mails, ask to be removed from the various lists. This would include your inclusion in unwanted lists.
“Unlisted address”. Just as you keep an “unlisted” telephone number that you share only with those whom you want to have direct access to, you might want to get a separate e-mail address only for the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you wish to receive.
Check it once or twice per day. Many I speak with are becoming chained to their email server, monitoring incoming email continuously. Maybe this is because e-mail creates its own sense of urgency, but most of the communications are not all that urgent. I respond to them a couple of times per day.
Deal with it. As you open each e-mail, d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If it requires a quick response, respond to it and delete it.
b. If it requires a response but is not the best use of your time, try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do it.
c. If it is going to take any serious amount of time to respond, schedule it for action in your Day Planner and then download the message, save it, or print it out for future action.
I personally receive about 250 e-mails per day and by practicing the suggestions above, I can handle that volume in about an hour,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fantastic tool but not being controlled by it to make sure I’m doing more important tasks in my day.
56. If you get unwanted e-mails, the best you can do is to ________.
A. make a list of them
B. put them into unwanted lists
C. send them to a special address
D. ask to be deleted from different lists
57. For the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you ______.
A. have a direct access for them
B. have several e-mail servers for them
C. get a separate e-mail address for them
D. get an unlisted phone number for them
58. To avoid being chained by the coming e-mails, what you can do is to ________.
A. respond urgent ones only
B. reply to all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C. handle them a couple of times daily
D. keep replying to e-mails all day long
59. To deal with an e-mail you get, you can do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
A. responding right away if it’s urgent
B. downloading every e-mail before you reply
C. scheduling it for later reply if it takes much time
D. asking someone else to reply to it if it’s not at your convenience
B
In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young people sometimes take a “gap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year,” a year off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This idea never gained a big following in America. Recent news reports have suggested that interest may be growing, though there are no official numbers.
Charles Deacon, Dean of Admissions at Georgetown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estimates that in the current first-year class of 1,600 students, only about 25 decided to take a year off. He says this number hasn’t changed much over the years.
Mr. Deacon says the most common reason for taking a “gap year” is to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but he say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y take a “gap year” to meet requirements at home for military duty.
Some high school graduates see a year off as a chance to recover after twelve years of required education, but it can also give students a chance to explore their interests. Students hoping to be doctors, for example, could learn about the profession by volunteerin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in a hospital.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pport gap-year projects by permitting students to delay their admission. Experts say students can grow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as they work at something they enjoy.
The Harvar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admission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office has an essa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on its Web site called “Time Out or Burn Ou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It praises the idea of taking time off to step back, think and enjoy gaining life experiences outside the pressure of studies. It also notes that students are sometimes admitted to Harvard or other colleges partly because they did something unusual with that time.
Of course, a gap year is not for everyone. Students might miss their friends who go on directly to college, and parents might worry that their children will decide not to go to college once they take time off. Another concern is money. A year off, away from home, can be costly.
Holly Bull’s job is to specialize in helping students plan their gap year. She notes that several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this subject. She says these books along with media attention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have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idea of a year off, and she points out that many gap-year programs cost far less than a year of college.
60.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If you want to go to an American university, take a gap year first.
B. More and more American students are choosing to take a year off.
C. It is likely that taking a “gap year” is becoming popular in America.
D. Americans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s students’ taking a “gap year”.
61. How many reasons for students’ taking a “gap year”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2. B. 3. C. 4. D. 5.
62. The essay “Time Out or Burn Ou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suggests that ______.
A. every student must take a “gap year” before applying for a famous university
B. some famous universiti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gain more life experiences
C. taking a ‘gap year’ can make students free from life learning
D. the stress of studies does harm to the students’ health
6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Charles Deacon doesn’t support the idea of the students’ taking a “gap year”.
B. Books and media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hool learning.
C. Parents might disagree with the program,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future.
D. Experts agree taking a year off will benefit the students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C
More surprising, perhaps, than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marriage is the fact that marriage itself is alive and thriving (兴盛). As Skolnick notes, Americans are marrying people—relative to Europeans, more of us marry and we marry at a younger age. Moreover, after a decline in the early 1970s, the rate of marri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increasing. Even the divorce rate needs to be taken in this pro-marriage context: some 80 percent of divorced individuals remarry. Thus, marriage remains, by far, the preferred way of lif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in our society.
What has changed more than marriage is the nuclear family. Twenty-five years ago, the typical American family consisted of a husband, a wife and two or three children. Now, there are many marriages in which couples have decided not to have any children. And there are many marriages where at least some of the children are from the wife’s previous marriage, or the husband’s, or both. Sometimes these children spend all of their time with one parent from the former marriage; sometimes they are shared between the two former spouses.
Thus, one can find the very type of family arrangement. There are marriages without children; marriages with children from only the present marriage; marriages with “full time” children from the present marriage and “part-time” children from former marriages. There are stepfathers, stepmothers, half-brothers, and half-sisters. It is not all the unusual for a child to have four parents and eight grandparents! There are enormous changes from the traditional nuclear family. But even so, even in the midst of all this, one thing remains constant: most Americans spend most of their adult lives married.
64. By calling Americans marrying people the author means that ______.
A. more of Americans, as compared with Europeans, prefer marriage and they accept it at a younger age
B. Americans expect more out of marriage than Europeans
C. there are more married couples in USA than in Europe
D. Americans are more traditional than European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presented as the picture of today’s American families
A. A typical American family consists of only a husband and a wife.
B. Many types of family arrangements have become socially acceptable.
C. Americans prefer to have more kids than before.
D. There are no nuclear families any more.
66. Even though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families ______.
A. the functions of marriage remain unchanged
B. most Americans prefer a second marriage
C. the vast majority of Americans still have faith in marriage
D. marriage is still enjoyed by all Americans
D
Trapped on the 37th Floor
Melinda Skaar wasn’t expecting any phone calls. Skaar was working late in her office at the First Interstate bank of California. By 10:45 that night she was almost ready to go home when the phone rang.
Picking it up, she heard a guard shouting. “There is a fire! Get out of there!”
Skaar didn’t panic. She figured that it was just a small fire. Her office building was huge. There were 62 floors and her desk was on the 37th floor.
Skaar called out to office mate Stephen Oksas, who also stayed late to work. But when they got to the hallway, they were met by a cloud of black smoke. Rushing back, Skaar shut the door and filled the sp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door with her jacket to keep the smoke out.
Then they called 911. Before they could call their families, however, the line went dead. That meant that they were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ll they could do was wait and hope someone would come to rescue them.
Minutes ticked by. Smoke began to float into the office. Soon it became hard for them to breathe.
Looking around, Skaar noticed a small workroom. It seemed to have cleaner air. So they crowded there. That helped for a while, but in time even the workroom was filled with deadly smoke.
Hopeless, they tried to break the windows, but the glass was not breakable. Everything they threw at just bounced back.
Defeated, they struggled back to the workroom. They felt weak and dizzy . Soon Skaar found Oksas had passed out.
As Skaar and Oksas lay near death, rescuers were rushing to find them. At last, at about 4 a.m., firefighters found them.
Skaar and Oksas knew they were lucky to be alive. “Sunday is my birthday,” Skaar told a reporter. She would be turning 29. But she knew she had already got the best present possible––the gift of life.
67. What did Skaar and Oksas do when they were stopped by the fire
A. They called their families.
B. They waited where they were.
C. They tried to run down the stairs.
D. They rushed back and shut the door.
68.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__.
A. introduce Skaar B. get the reader’s attention
C.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event D. tell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69. The following helped Skaar and Oksas survive the fire except _____________.
A. calling 911 for help
B. breaking the windows to get some fresh air
C. crowding in a small workroom for clean air
D. shutting the door and keeping the smoke out with a jacket
70. 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Skaar’s action in the fire
A. She is cleverer than Oksas.
B. She was trained as a firefighter.
C. She remained calm in the face of danger.
D. She had had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caught in fir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e Internet has opened up a whole new online world for us to meet, chat and go where we’ve never been before.
But just as in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some rules of behavior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when on line. 71 Imagine how you’d feel if you were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For anything you’re about to send, ask yourself, “Would I say this to the person’s face ” If the answer is no, rewrite and reread. 72
If someone in the chat room is rude to you, your instinct (本能) is to fire back in the same manner. But try not to do so. 73 If it was caused by a disagreement with another member, try to fix the situation by politely discussing it. Remember to respect the beliefs and opinions of others in the chat room.
74 Offer advice when asked by newcomers, as they may not be sure what to do or how to communicate. When someone makes a mistake, whether it’s a stupid question or an unnecessarily long answer, be kind about it. If it’s a small mistake, you may not need to say anything. Even if you feel strongly about it, think twice before saying anything. Having good manners yourself doesn’t give you license to correct everyone else. 75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find you are wrong, be sure to correct your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you have offended.
It is not polite to ask others personal questions such as age, sex, and marital status. Unless you know the person very well, and you are both comfortable with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don’t ask such questions.
A. Everyone was new to the network once.
B. If you do decide to tell someone about a mistake, point it out politely.
C. It’s natural that 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speak rudely or make mistakes online.
D. The basic rule is simple: treat others in the same way you would want to be treated.
E. You should either ignore the person, or use your chat software to block their messages.
F. When you send short messages to a person online, you must say something beautiful to hear.
G. Repeat the process till you feel sure that you’d feel comfortable saying words to a person’s face.
第二卷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十一处起)不计分。
Everyone in the world want to succeed. In fact, an opportunity comes every once in a while. On most of occasions, it appears without noticed. Only when the opportunity has left us do we realize that we have lost one. Some peopl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opportunities. They know an opportunity is factor in achieving success. But they are always ready for an opportunity when it arrives. However, other people give in the efforts to seek opportunities and grasp them. They are used to wait for opportunities knocking on our doors. Most people are given opportunities, but only the more intelligently and hardworking people seize them.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国际学校的朋友Paul邀请你下个星期天去他们学校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并介绍中国传统绘画, 但是你的爷爷生病住院,不得不谢绝他的邀请。请根据下面的要点给Paul用英语写一封回信。
要点: 1. 谢绝Paul的邀请;
2. 说明你的理由;
3. 推荐你的同学Anna参加。
注意: 1.词数为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2. 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你所写词数)。
Dear Paul,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vit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参考答案:
1-5 CCBCA 6-10 CABAC 11-15 ACCAB 16-20 ABABA
21-35 ABBCB ACBDA ADCCD
36—40 BDACC 41—45 ADCCA 46—50 BACBD
51—55 BADBC 56—60 DCCBC 61—65 CBCAB
66—70 CDBBC 71—75 DGEAB
改错
want--wants 去掉of noticed前加being one→it
factor前加a But---So in→up wait→waiting
our→their intelligently--intelligent
作文
Dear Paul,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vitation.
I’d love to accept it and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o foreign friends, but I’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can’t. My grandpa is seriously ill in hospital and I have to attend him. As for the introduction speech, I strongly recommend my friend Anna, who is the most suitable choice to take my place next Sunday. She began to learn painting at an early age and has a broad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hich, combined with her active personality and perfect spoken English, will help make your activity a success.
Sorry again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my absence and all the best wishes to you.
听力原文:
Text 1
W: Living in the city is very convenient.
M: I think so, but I often think of living in the country. It’s peaceful and quiet.
W: But don’t you think houses in the country can be cold in winter
M: I don’t think so.
Text 2
M: May I see Professor Kent, please
W: I’m sorry, he’s been ill since last Friday.
M: When can I expect to see him then
W: I think he’ll be back for his regular office hours next Thursday, but you might telephone Tuesday or Wednesday to make sure.
Text 3
W: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before we go
M: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else. I have turned off the electricity and finished packing our clothes. You had better telephone a taxi while I am locking the suitcase.
Text 4
W: I had hoped that I could see George here today.
M: He was planning to come, but his wife’s father fell down some stairs and they had to take him to a doctor.
Text 5
M: Mary, that’s beautiful. How is John
W: Thank you. He’s fine.
M: You look down. What happened
W: As a matter of fact, I’m a little worried. I think John will raise the roof as soon as he sees the bills for this month’s expenses.
Text 6
M: Martha said students can cake examinations online
W: This is a part of the long-distance education. It’s widely used now, and it’s convenient. Most of the net schools have their branches nationwide, which are in charge of arranging the examinations.
M: You mean that long-distance examinations also need examination rooms and supervisors
W: Commonly it’s like this, but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est are transmitted by the Internet.
M: I see. Thus students can take examinations at any place convenient for them.
W: Yes, some courses give out the results on the Internet as soon as the tests are over.
Text 7
M: Good afternoon.
W: Good afternoon.
M: I will soon start my study here for a master’s degree, so I am quite concerned about what resources and support services are available.
W: Good questions. May I know your major
M: Bioengineering.
W: I see. The university is well-equipped. Especially the school you are in owns a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 which provides facilities for personal study and small group work.
M: Fantastic. When is it open
W: It opens five days a week, usually 9:00 a.m. -5:00 p.m.
M: You mean students don’t have access to the center at weekends
W: Well, it may be open at weekends for students if they work on an important project. However, you need to ask your tutor to book it in advance.
M: Thanks a lot.
W: Not at all.
Text 8
W: Did you enjoy your visit or not, Jack
M: I did, not only the dinner but the atmosphere as well. What about yours, Linda
W: I did, too. The Tylers like to invite foreign students to visit them, and so do their friends.
M: The family I visited was quite large: Mr. Selby, his wife, two little boys, a baby girl, and their grandmother.
W: Should I send both a thank-you note and a gift of some sort
M: No, not both. A thank-you note is usual, but a gift isn’t.
W: Then I’ll probably either send a note or call them up.
M: Do the Tylers have a house or a flat
W: A flat, with two bathrooms and a view of the city.
M: I bet you saw the whole flat.
W: On the contrary, I didn’t even see the bedrooms or kitchen. I was afraid to ask to see them.
M: But in this country people like to show you their homes.
W: Thanks for that information. Next time I’ll be more familiar with these customs.
Text 9
W: What are you reading, Tom You look so attentive.
M: I am reading the Entertainment Section of the newspaper. Oh, do you believe that nearly half of the section is taken up by some stars’ affairs. I wasted money to buy such rubbish news.
W: In almost every form of media,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ersonal lives of the stars. It seems that the public cannot get enough of this kind of news.
M: The practice leads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matters than they otherwise would.
W: The media should respect the privacy of every individual, including public figures. They may have chosen to be in the public eye, but that does not give the public the right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them.
M: Yes, you are right. And many stories about famous stars are untrue. They are only gossip reported to increase the sales of magazines and other media.
W: They are unfair to the famous and mislead the public.
M: I believe that the medi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tters other than the private lives of public figures.
W: In this way, they can appeal to a wider audience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develop other interests.
M: I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Text 10
One day a thirsty fox fell into a well as she was getting a drink of water. She could not find a way to climb back up. After a short time, a thirsty goat came to the edge of the well, seeing the fox below him, then he asked if the water was safe to drink.
Thinking quickly, the fox said the water was pure and delicious and suggested that the goat come down to have a drink. The goat immediately jumped into the well. After he had enough to drink, he asked the fox how he could get back up and out of the well. The fox replied, “I have a plan. Put your front legs against the wall, and hold your horns up. I will climb up your back, onto your horns and then I will jump out of the well. Once I’m out, I’ll help you get out.”
The goat agreed, and the fox quickly got out of the well. The goat called out to her, “Oh, Ms. Fox, you said you would help me get out of the well.” The fox called down to the goat, “Friend, if you had half as many brains as you have hairs on your chin, you would not have jumped into the well without first thinking about how you would get out.”张家口市一中2012年高考预测卷(文科)试题
数学(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S=,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Ⅰ卷(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设全集U=I,,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2. 若复数满足,则复数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在(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3.已知实数列成等比数列,则=( )
A.—4 B.4 C. D.
4.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且”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或 B.或
C. D.
5.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及左视图均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直径为2的圆,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6..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当时,,且当时,的值域是,则的值是 ( )
A. B. C.1 D.
7. 直线:与圆M:相切,则的值为
A.1或-6 B.1或-7 C.-1或7 D.1或
8.在中,已知向量,,则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为的导函数,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两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是,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4 B.>4 C.<5 D. >5
11. 已知两点,,若直线上存在点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设函数在上的导函数为,且,下面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的是 ( )
A. B. C. D.
第Ⅱ卷(共9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第21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24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的方程为 。
14.设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两点,则 .
15.已知数列满足.若,则_____________.
16.已知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中点为,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I)写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减区间;
(II)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解不等式.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女生 373
男生 377 370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
(I)求的值;
(II)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
(III)已知,求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直四棱柱的底面是菱形,,其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分别是侧棱、上的动点,.
(I)证明:;
(II)在棱上,且,若平面,
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点,,曲线上的动点满足,直线与曲线交于另一点.
(Ⅰ)求曲线的方程;
(Ⅱ)设,若,求直线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关于的不等式在(1,)上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C点在圆O直径BE的延长线上,CA切圆O于A点,∠ACB平分线DC交AE于点F,交AB于D点.
(I)求的度数;
(II)若AB=AC,求AC:BC.
23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为倾斜角,且)与曲线=1交于两点.
(I)写出直线的一般方程及直线通过的定点的坐标;
(Ⅱ)求的最大值。
24. 设函数.
(1)作出函数的图象;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值.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C 2.B 3. C 4.A5.C6.C 7.B8.D 9.B 10C 11.D 12.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2010 16.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1)……3分
………………4分
故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6分
(2)
当时,原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
……………………9分
由得,
所以
解得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 …………3分
(II)初三年级人数为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名)
(III)设初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的事件为A,初三年级女生男生数记为
由(2)知
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245,255)、(246,254)、(247,253)、……(255,245)共11个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251,249)、(252,248)、(253,247)、(254,246)、(255,245)共5个
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人数多的概率是 …………12分
19. ⑴连接,因为是菱形,所以,
因为是直四棱柱,,,所以…2分,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6分.
⑵ 连AC交BD与O,因为平面,所以EF//PO
取中点,则,所以
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 …………………………12分
20. 解:(Ⅰ)因为,,
所以曲线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的椭圆.
曲线的方程为. ……4分
(Ⅱ)显然直线不垂直于轴,也不与轴重合或平行. ……5分
设,直线方程为,其中.
由 得.
解得或.
依题意,. ……7分
因为,
所以,则.
于是
所以 ……9分
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
整理得 ,
解得或(舍去),
从而 . ……11分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12分
21. (1)∵
∴, …… 2分
设.
∴,
∴在上为减函数. …… 4分
∴,
∴,
∴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 6分
(2)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设,则,
∴, …… 7分
若显然不满足条件, …………8分
若,则时,恒成立,
∴在上为减函数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 10分
若,则时,,
∴时,
∴在上为增函数,
当时,,
不能使在上恒成立,
∴ …… 12分
22解:(I)AC为圆O的切线,∴
又知DC是的平分线, ∴
∴即 又因为BE为圆O的直径,
∴∴ ……………… 4分
(II),,∴∽∴… 6分
又AB=AC, ∴, ……………… 8分
∴在RT△ABE中, ……………… 10分
23.(I)(为参数,为倾斜角,且)
4分
(Ⅱ)
10分
24. 解:(Ⅰ)-----------2分
函数如图所示
-------------------4分
(Ⅱ)由题设知:
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
(如图所示)
又解集为.
由题设知,当时,
且即 ----------6分
由得:
---------------------8分
且,所以……………………10分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侧(左)视图
正(主)视图
俯视图
图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考预测卷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2页。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 22.89% 70.15% 6.96%
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年) 16.60% 74.57% 8.87%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下表资料完成1~2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A.火山 B.断块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4.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 C.茶叶、棉花 D.亚麻、葡萄
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A.钢铁 B.汽车制造 C.汽车销售 D.机械
6.该核心产业进军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A.研究 B.设计 C.组装 D.零部件生产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的人耳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M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7~9题。7.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8.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各种运输方式,M地的货运量最大
B.M地不会对市区造成噪声污染
C.M地的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主要为
西北—东南向
D.M地在图示区域地势最高
9.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投影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北京时间12:3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学校可能位于
 A.黑龙江    B.湖南
 C.云南     D.广东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雕像柱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附近
 B.春秋分太阳从丙丁两柱之间升起
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柱一侧3米的圈内
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会超过外圈
12.2010年,我国甲企业生产的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20元人民币,以4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出口,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51元。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而A商品在美国的售价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出口一件A商品的毛利润为
A.28.00元人民币       B.53.42元人民币
C.27.38元人民币       D.40.40元人民币
13.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高位运行,物价形势不容乐观。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中央推出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下列有助于稳定物价的措施是
①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应 ②提高退休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 ③降低个人所得税,扩大消费需求 ④控制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继2008年之后,2011年7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执法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即非公企业劳动合同订立与履行、劳务派遣用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等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之所以重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因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
A.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劳动者享受权利的基础
C.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D.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15.国务院决定从明年起,在上海等地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率先开展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的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的两档低税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积极意义是
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 ④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税收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因商家拒绝提供发票,洛阳一市民向当地国税局进行举报,为此他得到了国税局“一块钱”的奖励。被奖者感觉受了侮辱,把国税局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认定国税局的行为“合法不合理”,驳回该市民要求税务部门认错的请求,该市民表示将继续上诉。在这一事件中该市民的行为
①没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②行使了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 ③凸显了较强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 ④能促进行政机关公正合理司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政府就在身边,政府就在眼前;有事找政府,请拨12345”。2011年11月2日,扬州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正式开通,全天侯24小时为民服务。群众可以拨打政府服务热线求助或投诉的情况有
①劳动者被拖欠工资 ②新就业大学生要租房 ③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公 ④生活遭遇噪声侵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目前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认识到执政党面临的危险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②正确履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职能 ③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①突出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②就要发挥市场调节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011年6月2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庆祝全球成功根除牛瘟,这一动物疾病曾长期威胁人类的生计和粮食安全。粮农组织说,全球根除牛瘟标志着,人类通过国际合作首次将一种动物病毒从自然环境中根除。这也是在消灭天花之后,人类在消除疾病的努力中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就。这一事件证明了
①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②意识的能动性削弱了自然的客观性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的意识促进了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曾经热闹红火的电子书很可能成为继上网本之后的又一昙花一现电子产品。有评论认为:“电子书产业要发展,必须具备‘四个合适’的因素,即合适的内容加上合适的装置,面对合适的客户群,才能够获得合适的收入。”与上述观点哲学寓意相同的成语或俗语是
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2.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专家认为,实现“零”艾滋最重要的是疫苗研究,而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完成,也无法依靠少数队伍甚至少数国家完成。这说明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②要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能忽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 ④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决策机制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要“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上述要求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不断发展变化。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26.《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27.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D.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28.193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说:“在战争问题上,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毛泽东得出此结论的根据是
A. 中国抗战的形势和特点  B. 国共本身力量对比悬殊
C. 国共矛盾日益凸显   D. 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2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  D.国庆三十周年
30.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31.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   D.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2.“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34.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35.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据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随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其主要观点是
A.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  B.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
C.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  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做题
36.(26分)甲国是非洲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古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矿产资源丰富。读“甲国简图”及“甲国、中国、全球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甲国经济的主要特征。(6分)
(2)评价甲国发展水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2分)
(3)2007年,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分析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8分)
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把渤海海水向西调入新疆,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工“沙漠湖”,从而压住沙漠。
(1)罗布泊位于________(地形区)东部的最低处,简述图中自渤海至罗布泊“海水西调”沿线降水及地势的大致变化特征。(8分)
(2)“海水西调”颇有争议,到底是神话臆想还是泽被后世的跨世纪工程,你倾向于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12分)
38.(22分)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公布了“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262票 25.6%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36票 23%社会转型导致人们压力过大              170票 16.6%我国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        135票 13.2%我国社会目前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关怀不够        109票 0.6%司法制度不够完善                  105票 10.2%其他                        8票 0.8%
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
  注:本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87个城市,涉及农民、公司职员、公务员、企业高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等十余种职业。
(1)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增强社会公众的幸福中的责任?(14分)
(2)有人认为,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结合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39.(30分)材料一: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其他区域性规划不同的是,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河南省探索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三农”问题突出,是中原地区的共同特点,而这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失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中国面临的难题,中原更为典型、更为集中。解决起来更为困难,一旦突破,将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材料二:指导意见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强调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学依据,并说明河南省在探索解决中原和全国面临的共同发展难题新道路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10分)
(3)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谈谈河南探索“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哲学意义。(6分)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9分)
(3)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二、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四、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选择其中的一种经营现象结合明清社会背景加以评析。(12分)
(二)选做题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答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读北京某景点客源情况变化图,回答问题。
据图说明该景点客源变化的特点并对北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44.(10分)环境保护
2010年4月20日,图示海域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说出该海域洋流对海域石油污染的影响,分析本次石油泄露造成巨大灾害损失的原因。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睁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二: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三:“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有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黄遵宪评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6分)
(2)材料二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3分)材料三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
  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引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9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6分)
高三文科综合试题政治参考答案
12.A 13.D 14.C 15.B 16.B 17.D 18.C 19.D 20.C 21.A 22.A 23.A
38.(22分)(1)①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要通过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实现幸福创造条件。(2分)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4分)③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通过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人们人们应对社会转型的压力、处理观念的冲突。(4分)④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视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4分)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幸福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幸福观不同,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提升部分人群幸福感。(3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因此,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5分)
39.(30分)(1)经济学依据: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6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河南省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河南省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河南省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河南省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统筹好城乡、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8分)
(2)①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赋予中原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②要重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的汲取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优秀文化,学习借鉴发展文化的先进经验。③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⑤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创建活动。(10分)
(3)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②中原地区与全国都面临着三农问题、城乡失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这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河南通过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有利于发现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为全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借鉴。(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C 7.A 8.C 9.C 10.D 11.A
36.(26分)(1)该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低,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落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较快。(任答两点得6分)
(2)有利: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落差大,适合建水电站;能源需求量大,且在高速增长。不利:径流季节变化大;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有利、不利各答两点即可,共12分)
(3)甲国地价低(2分),劳动力廉价(2分),工业品需求量日益增大(2分)政策优惠(2分),矿产资源丰富(2分)。(任答4点,共8分)
37.(20分)(1)塔里木盆地 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从渤海到内蒙古高原越来越高 从内蒙古高原到罗布泊地势降低(若答成地势越来越高只给2分,共8分)
(2)观点一:神话臆想 理由:西部蒸发量太大;运送水成本太高;导致沙漠盐碱化;沿线生态破坏等。观点二:泽被后世的跨世纪工程 理由:缓解新疆水资源不足;遏制沙尘暴;湿润北方气候;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煤化等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为开放题。观点与理由相符;观点得3分,理由每点3分。答出3点得9分。若只答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4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6分)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答对2点得4分)
43.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量逐年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加。(答对2点得4分)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 ②人工增雨 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⑤跨流域调水 ⑥节约用水 ⑦修建水库等(答对3点得6分)
44.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扩大其他污染范围。(4分)由于海底蕴藏丰富石油资源,起火爆炸后,泄露石油多;漏油地点在海底1600米深处,防堵作业难度大;海湾封闭,污染净化速度较慢;墨西哥湾沿岸人口城市多,经济发达,受灾损失大。(任答3点,每点2分,6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B 25.D 26.C 27.B 28.A 29.D 30.A 31.D 32.C 33.A 34.B 35.C
二、非选择题
40.(1)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败,英、法等也受到重创;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也趁机崛起;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出4点即可8分)
(2)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答出3点即可9分)
(3)二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2分)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1.(12分)参考答案一:
(1)明清时期的商业诚信问题(2分)
第一种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信誉(2分);
背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社会上对轻视商人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一些商人遵守文化传统,合法经营,赢得了良好的信誉。(4分)
评:这种经营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诚信经营、顾客至上、重视产品的质量与良好的服务的商业文化氛围。 (4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均可给分)
参考答案二:(1)明清时期的商业诚信问题(2分)
第二种经营现象: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
背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人们更加渴望对财富的追求,但部分不法分子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法制观念,投机钻营,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4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均可给分)
评:这种经营现象会有损于商人的形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的运行。(4分)
(二)选考题:
45.(15分)(1)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利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6分)
(2)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3分)
认为维新派过于冒进、急于求成,导致了变法的失败。(2分)评价:这个观点是片面的。(2分)根本上还在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下,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足以与封建势力相抗衡。(2分)
46.(15分)(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47.(1)英国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4分)
实质: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殖民霸主地位。(4分)
(2)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错综复杂,彼此之间勾结与斗争变幻无常;他们之间关系的具有不稳定性;其对外政策的制定是由经济地位的变化和各自侵略利益决定的。(7分)
48(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3分)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3分)
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3分)
(2)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3分) 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