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36张幻灯片)+5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36张幻灯片)+5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时隔两年,业已播出两季、收获了高口碑与高收视的文化类综艺《朗读者》升级归来。作为《朗读者》第三季的开端活动,直播朗读节目《一平方米》于2020年10月16日清晨在北京、武汉、厦门开启,朗读者们迎着三地晨曦进入一平方米的朗读亭中朗读直播,不到半小时已吸引上万人收看。
《朗读者》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肯定了观众的审美。大众对提供认知价值的高水平节目需求一直都在。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
2
4
3
5
通过访谈+朗读+轻解读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和多方面的视听传播,社交媒体,用碎片化、主题化的传播方式,是电视节目融媒体化的成功尝试。
在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表现手法等定位准确清晰;朗读嘉宾多元化,有科学家、演员、导员、外交家、运动员、医生、企业家、普通人……
用朗读传承经典,用经典升华你我,用你我诉说故事,用故事凝聚中国。
优质的内容。用独特的人生、饱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质朴的品格、顽强的精神、高远的志向等情怀打动人心。
观众反馈
《朗读者》受众有70%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42%的受众年龄在24岁以下。年轻人对《朗读者》的喜爱,说明网生代的综艺需求是多元化的,并在不断变化。简约、温暖、有知识性、思考性和正能量的内容。这些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市场呼唤更多直击人心的好内容,《朗读者》的播出顺应了这一用户需求的趋势。
节目组
一档好节目是贴近人心的、贴近社会生活的、是“高而不冷”的,“高”是文学的气质,“不冷”是人的情怀,国家媒体应该负起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的责任和使命,“以经典激活文学价值,以心灵沟通弘扬情感价值,以持续创新提升市场价值”。
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道理?
2.2
·
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统编版
九年级上
01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
02
创新的重要性
03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04
教育的重要性
目录
|
Contents
探究分享
九年级(2)班的小明看完这段视频后,他认为:我国的科技改变了美国主导局面,已经成为创新强国了。
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我国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的科技现状(优势+不足)
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
优势
1.你能列举一些我国这两年来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吗?
2.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和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有何意义?
小组探究:
盘点中国的科技成就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间,中国人一直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新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到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的研发,如今我国超速高铁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这都是7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见证!
在2019年,从探月工程到复兴号,从大型机场投入运行到平潭跨海两用大桥贯通,从港珠澳大桥到北斗系统,我国在科技领域收获颇丰,艰苦奋斗的中国人完成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我国的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领域


冶金技术装备
10--15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
12年以上
飞机制造
近15年
汽车工业核心技术
10年以上
芯片制造技术
至少10年
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别
创新能力全球排名
创新企业世界前50上榜比例
科技进步贡献率
经济增速
中国
18
4%
56.2%
6.7%
美国
1
70%
80%
1.6%
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标准的差距
创新型国家


备注
目前
2020年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70%
39%
60%
美国、日本>70%
对外技术依存度
<30%
>50%
<30%
美国、日本<5%
科研经费
占GDP比例
>2%
1.23%
2.5%
美、日、韩3%,以色列4.7%
自主发明专利数
20个国家占世界总量
99%
1.8%
进入前五

面对我国在科技现状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小组探究: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国家)
相关链接P21:创新中国在行动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2001年,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
2015年,国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2016年,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视频:科教兴国战略
最近几天(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带队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均与各所高校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话题涉及校企深入合作,科研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高科技创新人才,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
同时有分析认为,任正非此次高校之行透露出两个重要信号:其一,上海将成为华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地;其二,华为正计划通过高校等挖掘、储备各业务领域人才,助力芯片自主、人工智能产业壮大等。
任正非频频拜访高校,传递了哪些信号??
新闻链接:天才少年”刚毕业就年薪201万!全球仅4人!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
(1)习主席为什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2)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人口
-
教育=
沉重的包袱
人口
+
教育=
丰富的资源
视频:国家教育发展史
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在北京时间5月15日晚发布公告,要求采用美国技术和设备生产出的芯片,必须先经过美国批准才能出售给华为。
这表明在去年5月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再次升级。
新闻链接:
不管是芯片,还是安卓系统,美国欺压我们,都是因为我们国家技术还不是很到位,因此,在科技上我们国家还需要竭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以免将来继续受制于人。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2)企业怎么做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什么要建立“双创”示范基地?
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公民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内涵)
中关村创业大街
“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66岁重返工作岗位,担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77岁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81岁仍在不断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
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
(1)在这些人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2)谈谈你对创新精神的认识。
(3)个人和企业在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中央电视台播出《我爱发明》栏目,是鼓励全民以智慧立业,传达“发明改变命运,智慧创造财富”的理念。是国内首个鼓励国人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创业的电视节目。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学习相关法律,如制作权法、专利法等。。
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
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小贴士
(1)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勤动手、勤动脑的良好习惯。
(2)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科技创新现状
创新的重要性
如何建设创新国家
教育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
1、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这表明(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总体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2、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
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C
3、“不需要阳光、雨水、肥料,甚至连土壤也不需要,而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以及其他智慧农业设施等,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这是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出现的真实画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靠创新引领
③我国“三农”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④智能时代需要创新型、技术型劳动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