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津一中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A)学案: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编号 1 编制 张大勇 审核 代尚船 2012.2【考纲要求】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5、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核心要点突破】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分类点拨:(1)判断是否为纯净物的标准:a.有固定组成:如Fe3O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是纯净物。 易错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为混合物;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16O2和16O3混合为混合物。b..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无固定熔点,为混合物。c.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2) 混合物:高分子都是混合物;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常见无机混合物按主族顺序应记住: ⅠA 碱石灰(NaOH+CaO)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ⅡA大理石(主要CaCO3),萤石(主要CaF2),电石(主要CaC2),水垢(CaCO3+Mg(OH)2) ⅢA铝热剂(Al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 ⅣA玻璃,水泥,陶瓷,泡花碱(水玻璃,即硅酸钠的水溶液),黑火药 ⅤA普钙(CaSO4+Ca(H2PO4)2,即过磷酸钙),王水(体积比(浓HCl:浓HNO3)=3:1) VII A 漂白粉 Ⅷ生铁 六气:水煤气(CO+H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高炉煤气(CO、CO2、N2),焦炉气(H2+CH4),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 有机物:福尔马林,油脂,煤,石油,煤焦油,煤油,汽油,凡士林等(3)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即常提的气态氢化物(包括水),都是分子晶体;而金属氢化物常见的有氢化钠、氢化钙等,都是离子晶体。(4)四同关系比较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点拨:从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的关系从纵的方面可以看出单质到盐的转变关系。从横的方面可以看出金属跟非金属、碱跟酸等的变化关系。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例如,可以看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是酸能跟碱性氧化物、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谁;能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能跟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等。因此在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是,可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然后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典题训练1】(2010·山东高考·T9·4分)和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与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和1.12L均含0.1个氧原子【类题拓展】1.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O2(氧气)和O3(臭氧),红磷(P)和白磷(P4),金刚石和石墨等。 (1)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②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结构不同导致的。(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2.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3.同素异形体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如金属石、石墨,虽然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它们混在一起为混合物。4.H2、D2 、T2、DT混合在一起为纯净物。5.“四同”概念的区别方法要明确研究对象,如同位素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的单质,同分异构体指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分子,同系物主要指结构上相似(同类别),要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的同类别的有机物。氧化物的分类及其关系点拨:酸性氧化物和酸酐的关系: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例如SO2是H2SO3的酸酐;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乙酸酐不是酸性氧化物。多种酸可以对应同一酸酐。例如:磷酸和偏磷酸的酸酐都是P2O5,硅酸和原硅酸的酸酐都是SiO2.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分别与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对应关系:(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等;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对于NO2,和碱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盐和水,仅是非金属氧化物,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2)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Mn2O7、Al2O3.3.氧化物还可分为: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例如:K2O、K2O2、KO2、KO34.酸性氧化物一定不和酸反应是错误的,例如:SiO2+4HF=SiF4↑+2H2O【典题训练2】(2010·上海卷·5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o28′【高考真题探究】1.(2010·山东·13T)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21世纪教育网2.(2010·江苏·2T)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B.4℃时,纯水的pH=7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态)>(液态)>(固态)3.(2009·广东高考)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专题模拟演练】一、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节能减排”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D.向海水中加入铝盐、铁盐等净水剂可使海水淡化(2011·长葛模拟)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②已知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③已知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推测CS2分子也是直线型结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④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⑤已知NaOH是强电解质,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Ca(OH)2也是强电解质,推测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也很强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 D.③④⑤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单质碳,它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神舟”七号宇航员所穿出舱航天服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蛋白质、油脂、塑料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为原料,为产品)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2011·长春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H2O2的电子式:C、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D、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O32- +H2O HCO3-+ 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味觉上有酸味的食物即酸性食物B.生石灰可防止食物受潮,铁粉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C.油脂、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是苯的一种同系物所对应的钠盐(2011·金华模拟)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 Y ZA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B 胶 体 分散系 混合物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比黄金还贵的,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已知甲醇性质和乙醇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B.将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甲醇中,铜丝变红,质量小于C.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是化学变化二、非选择题(16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而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请在方格中画出该装置。(2)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 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可行,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如果不可行,此空可以不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C2. C。3. C4. D。5. B6. C7.D(1)稀H2SO4、HCl都不与Cu反应,必须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可进行,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Cl====CuCl2+2H2O。还可用电解的方法完成CuCl2的制备,以Cu做阳极、石墨做阴极、稀盐酸做电解质液即可。(2)由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每生成1 mol SO2至少需要2 mol浓H2SO4反应,但由于生成H2O,使浓度变小,反应停止,故需要大于100 mL。硝酸具有氧化性,可发生3Cu+2+8H+====3Cu2++2NO↑+4H2O。(3)因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Cu2+浓度是基本相同的,不是由于Cu2+浓度不同造成的,故此看法不妥。从题中现象可知溶液呈绿色是由于NO2和Cu2+共同形成的,则可以实验验证,也可以消除NO2,观察绿色的变化。二、非选择题8.【答案】(1)Cu+H2O2+2HCl====CuCl2+2H2O如图(2)大于 可行3Cu+2 +8H+====3Cu2++2NO↑+4H2O(3)不同意 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将一定量的NO2通入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呈绿色,则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