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Ⅱ)学习目标: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并能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重、难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课前准备:学习要求:元素符号、化学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活动探究: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铁铜镁磷木炭硫酸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水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水通电制取氢气和氧气(2)氢气燃烧生成水(3)实验室制取氧气3、将上面文字表达式中物质的名称,用化学式写成符号表达式:(1)(2)(3)我参与2和3两种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学习任务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学习要求:熟练的写出常见的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活动探究:观察下面的符号表达式,你将发现哪些问题?(1)H2+02——H20(2)P+O2——P2O5(3)Fe+O2——Fe304为使上面式子两边每种原子的个数达到相等,你准备怎么办?并把你的具体做法展示到黑板上,并在全班讲解达到资源共享。(1)H2+02——H20(2)P+O2——P2O5(3)Fe+O2——Fe304当上面式子两边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后,检查式子两边每种原子的个数相等时,再把式子中间的短线改成“二”号,并注明反应条件,就叫做化学方程式。(1)H2+02——H20(2)P+O2——P2O5(3)Fe+O2——Fe304我参与1、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哪两个原则?3、请你交流概括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学习任务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习要求:阅读课本98页,理解并掌握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活动探究:观察化学方程式C+O2=====CO2,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2、说出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3、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是多少?4、若相对原子质量:C:12,O:16,请你计算出C、02、C0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多少?交流共享:1、根据上面的活动探究,请你归纳出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2、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O2=====CO2的三种读法?达标任务:配套教材训练中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收获乐园:A、我成功了!B、任务完成,但有问题!C、没完成任务,不好理解!D、太难了,问题很多!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Ⅰ)学习目标: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重、难点: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任务一: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要求:阅读课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活动探究:1、做饭时所用的煤和木材,燃烧之后质量减少了。2、1963年英国的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事先称量的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燃烧,燃烧之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后来,俄国的自然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重新做了波义耳的实验,结果发现固体的质量不变。请对上述三个事例,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1、确定化学反应作为研究的对象(1)生石灰(Ca0)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0H)2](2)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a(OH)2]和硫酸钠(Na2SO4)(3)盐酸(HCl)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aCl2)。2、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根据教师提供的仪器、药品:托盘天平、青霉素瓶;生石灰、水、NaOH溶液、石灰石、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气球。进行实验。3、确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实验现象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结论4、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请你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交流共享请你谈谈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任务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学习要求: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三方面,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活动探究:观察下列化学变化的分子,原子模型图示:1、用橡皮泥、火柴杆制作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原子模型,看看它们各是由哪几种原子构成?2、再把这些橡皮泥模型拆开,数一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有没有变化?3、请你写出化学反应前后,为什么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原因。达标任务:配套教材训练中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收获乐园:A、我成功了!B、任务完成,但有问题!C、没完成任务,不好理解!D、太难了,问题很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5.2化学反应的表示(I).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5.2化学反应的表示(Ⅱ).docx